1. 工傷鑒定的有效期是多長
《工傷保險復條例》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制傷害,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保障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用人單位未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可以直接向單位所在地勞動保障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如果在工傷發生後一年內工傷職工不提出工傷認定,就相當於放棄權益。。。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當地勞動部門領取);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書(包括門診病歷、急診病歷、住院病歷的復印件);
勞動保障部門收到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書》,並通知單位和職工或親屬。職工憑《工傷認定書》可以申請工傷傷殘鑒定和享受工傷待遇。
祝好運,望採納
2. 工傷認定決定書生效期限是多久
一、工傷認定決定書生效期限是多久
1、工傷認定書下達後,如果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在15日內沒有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即可生效,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等相關結論出具後,生效。
2、工傷認定書自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交資料後,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對事實清楚、權利義務明確的工傷認定申請,15日內作出工傷認定。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二十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和該職工所在單位。「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對受理的事實清楚、權利義務明確的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在15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
「作出工傷認定決定需要以司法機關或者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結論為依據的,在司法機關或者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尚未作出結論期間,作出工傷認定決定的時限中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工作人員與工傷認定申請人有利害關系的,應當迴避。」
二、工傷認定後享受哪些待遇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1)
享受條件
因工受傷或確診為職業病,經勞動鑒定委員會鑒定為一級至十級的工傷職工,發給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工傷人員舊傷復發的以及因公、因戰致殘的軍人復員轉業到企業工作後舊傷復發的,不發給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2)
待遇標准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標准相當於本人受傷前十二個月的平均月繳費工資的6至24個月。一級24個月,二級22個月,三級20個月,四級18個月,五級16個月,六級14個月,七級12個月,八級10個月,九級8個月,十級6個月。
2、傷殘津貼
(1)
享受條件
工傷職工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的,應當退出生產、工作崗位,按月領取傷殘津貼。
(2)待遇標准
傷殘津貼的標准為本人受傷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的90%至75%。一級90%,二級85%,三級80%,四級75%。本人受傷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高於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00%以上的,以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作為傷殘撫恤金的計發基數;
工傷職工受傷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低於本市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作為傷殘津貼的計發基數。
3、工傷職工舊傷復發的待遇問題
(1)
一至四級的工傷職工舊傷復發的待遇
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工傷職工,舊傷復發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2)五至十級的工傷職工舊傷復發的待遇
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工傷職工,舊傷復發的,享受停工留薪期待遇和工傷醫療待遇。
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在對工傷事故進行處理的過程中,申請進行工傷認定是很重要的,而工傷認定的結果也關系著事故之後的處理。若是認定並非構成工傷,那麼之後受傷勞動者想要享受工傷待遇,自然就是不可能的。當然,在作出了工傷認定結果之後,若是當事人對認定結果有異議的話,那麼可以在規定時間內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延伸閱讀:
申請工傷認定應當注意什麼?
不屬於工傷認定或視同工傷的情形有哪些
工傷保險條例中的工傷認定標準是什麼
3. 關於工傷認定書的有效期
有效,做好後盡快申請勞動仲裁.
4. 有了工傷認定書和傷殘鑒定書,申請工傷待遇期限是多久啊
您好,
1、申請工傷時效問題
個人申請時效——申請工傷認定時效是1年,自發生工傷之日起1年內申請工傷認定。
單位申請時效——1個月(30日),自發生工傷之日起30日內申請工傷認定。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2、申請工傷待遇的時間限制--具體需要咨詢當地勞動局。
3、有仲裁官司的,必須要等仲裁裁決生效,或法院判決書生效,憑生效的法律文書到勞動局辦理。官司審理期間,勞動者的相關審批流程中止(不計算在內)。
5. 工傷認定書的有效期工傷認定書和工傷鑒定書的區別工傷當事人已死亡。
認定書抄沒有法律的時限,勞動部門出具以後,只要不被仲裁或者法院撤銷,都是有效的!
工傷認定書是對職工受傷是否為工傷的一個認定,也就是結論為:是,或者不是。
你說的工傷鑒定書,應該指的是勞動部門出具的勞動能力鑒定!他體現的是職工受傷的程度以及對以後勞動能力的影響!分1~10級!
如果當事人已經死亡,就沒有勞動能力鑒定這一說了!,屬工亡!
6. 工傷鑒定結果有效期是多久
任何法律行為都是有有效期限限制的,工傷鑒定是為了確定員工所受到的傷害是否是因工造成的,以及受傷害的嚴重程度是什麼樣子的,所以工傷鑒定也是有一定的有效期限的。那麼工傷鑒定結果有效期是多久呢。
一、國家規定的傷殘鑒定時限為受理後60天作出傷殘結論,特殊情況可延長30天。
二、工傷保險是國家強制性保險,由單位繳費參加,個人不用交錢的,單位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所有費用及賠償內容由單位承擔,對你不影響的。
1、單位承擔治療費用
2、負責工傷人員的工資,治療期間的工資為本人受傷前的原工資不變,單位按月支付
3、住院治療期間的住院伙食補助按單位出差人員標準的70%支付
三、傷殘鑒定結論得到後,根據傷殘等級對應的賠償標准獲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如果與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單位還需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工傷再就業補助金,這兩金按當地規定的標准支付。
相關知識補充:工傷鑒定所需材料
以廣州市為例
(一)、申請工傷勞動功能障礙程度等級鑒定須填報《廣州市勞動能力鑒定申請表》一式兩份,並同時報送以下材料:
1、《廣州市職工工傷認定申請表》及《廣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傷認定決定書》原件及復印件;
2、發生工傷後首次就診病歷、與該次工傷相關的住院資料及其後所有門診病歷;
3、首次及其後復查的各項影像學檢查(如X光、CT、MRI等)報告單;
4、受傷部位存在疤痕、缺損、畸形的,須提供受傷部位的彩色照片;
(二)、申請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復查鑒定須填報《廣州市勞動能力復查鑒定申請表》一式兩份,並同時報送以下材料:
1、《廣州市職工工傷認定申請表》-《廣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傷認定決定書》-《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書》原件及復印件;番禺、花都區,從化、增城市工傷職工申請勞動能力重新鑒定須提供原工傷認定書、工傷鑒定結論及工傷復查鑒定結論原件及復印件。
2、申請勞動能力復查鑒定的報告和相關病歷等證明材料;
3、發生工傷後首次就診病歷、與該次工傷相關住院資料及其後所有門診病歷;
4、首次及其後復查各項影像學檢查(如X光、CT、MRI等)報告單;
5、受傷部位存在疤痕、缺損、畸形,須提供受傷部位彩色照片。
(三)、申請勞動功能障礙程度變化的復查須填報《廣州市勞動能力復查鑒定申請表》一式兩份,並同時報送以下材料:
1、《廣州市職工工傷認定申請表》、《廣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傷認定決定書》、《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書》原件及復印件;
2、申請傷殘程度變化復查的報告和相關病歷等證明材料;
3、發生工傷後首次就診病歷、與該次工傷相關的住院資料及其後所有門診病歷;
4、首次及其後復查的各項影像學檢查(如X光、CT、MRI等)報告單;
5、受傷部位存在疤痕、缺損、畸形的,須提供受傷部位的彩色照片。
在
結合相關法律規定後,我們知道工傷鑒定結果一般是在勞動能力鑒定部門受理後的60日內作出,但要是遇到一些特殊情況的話,可以延長30日。同時,各位也要
注意了,要是對鑒定結果有所懷疑的話,可以在規定時間內申請進行重新鑒定。
但是如果勞動者情況較為特殊,還不能夠自己去在兩個月內申請工傷補償的話,可以申請延長一個月。所以一旦進行完工傷鑒定後需要盡快的申請工傷報銷流程,以免因為超時,用人單位不認可工傷鑒定結果。
延伸閱讀:
職工工傷鑒定十級傷殘標準是怎樣的
2017年工傷鑒定需要哪些材料?
工傷保險待遇有哪些項目
7. 工傷認定書下來之後多久會失效
工傷認定書作出後,一方不服,可以在規定的期限內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工傷認定書最終生效後,長期有效,除非工傷認定確有錯誤,經法律程序撤銷。
8. 工傷認定書有效期是多少今天我去做鑒定他們說我鋼板沒取出不能做傷殘鑒定,煩死了
工傷認定是對你的傷情是否屬於工傷進行認定。認定為工傷後,需進行傷殘鑒定,以鑒定你的工傷傷殘等級,便於計算賠償數額。鑒定一般是在出院後進行。保管好病例、發票等相關材料原件,以便以後進行傷殘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