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框架結構的磚房設計使用年限是多少年
底框架磚房由於具有比框架經濟和施工簡單的優越性,因此目前在我國房屋建築中廣泛採用 ,特別是當使用功能上僅要求底層做成大空間以滿足公共活動所需要時,底層框架磚房則是 能夠較好滿足建築功能的混合結構形式,更體現其優越性。
與磚混結構和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相比,底層框架磚房在抗震設置布置、結構計算及構造措 施等方面有其獨特之處,在設計過程中往往會因對一些問題的模糊理解與認識,產生設計上 的偏差,設計中應對以下問題予以足夠的重視。
1 注意防止扭轉效應及變形集中
底框架磚房由於上剛下柔,地震作用下底層容易發生變形集中出現過大側移而破壞,因此設 計中平面布置的對稱性要求應嚴格,盡量避免扭轉,特別對剪力牆的布置與數量,規范做了 嚴格規定(GB50011-2001第7.1.8條)。這是因為在烈度較高地區上部磚房對底部產生較大 傾覆力矩,使框架柱產生較大的附加軸力,柱截面往往過大,配筋較多,其側移值也不容易 滿足要求,只要適當增設剪力牆,並布置適宜,柱截面及配筋會大大降低,避免了底層框架 出現強梁弱柱,其側移值也可降低,在地震作用下非結構構件的破壞程度會減輕許多,但在 設計中由於建築功能的限制,結構難以滿足上述要求,此時,對不對稱結構應進行扭轉偶聯 計算,以避免地震作用下的扭轉破壞,剪力牆應盡量均勻對稱布置在建築物的四角,以提高 底層抗側移變形的能力。另外,在歷次地震中,底框架磚房結構發生嚴重破壞的一個重要原 因是底部層間剛度與上部層間剛度相差懸殊,因此控制上下層的側移剛度比是很重要的。
2 重視縱橫牆承重方案的應用
縱橫牆混合承重方案,由於其限制了縱橫的側向變形,增加了空間剛度和整體性,對承受各 方向的地震作用及抗彎、抗剪都有利。同時盡量採用縱橫牆承重的布置,如不能貫通時,在 縱橫牆交接處應採取加強措施。底層框架在層數較多、進深較大時,梁的截面往往過大,且 柱的配筋較多過密而容易喪失韌性,地震作用下發生脆性破壞而喪失了底框磚房的優點,此 時上部磚房改為縱橫向承重可有效地降低梁高,一方面因為底層框架為柔性房屋,具有較好 的彈性條件,在地震作用下周期延長對上部結構具有一定的減震作用,因此,在大進深時改 變上部磚房承重方向對結構整體是有利的。另一方面,縱橫牆承重方案較橫牆承重方案布置 靈活,平面利用率高,造價降低,尤其對上部為住宅、辦公等功能,可較好地滿足建築要求 與結構限制的協調統一。
3 應嚴格執行規范對層數的限制規定
89規范對底層框架磚房的總高度和層數限製作了規定(GBJ11-89第7.1.2條),由於規范用 語為「宜」,因此設計過程中往往設計人員認為可以突破,實際上,規范採用的是高度和層 數雙控制的方法,對層數的要求是嚴格的,與磚混結構的要求相同,不允許超過。這是因為 樓蓋重量佔到房屋總重量約50%,相當於房屋增高了半層,是不能允許的,對高度的要求, 考慮到底部對上部具有一定的減震作用,因而在限值上適當放寬。因此,新規范(GB50011-2 001)在總高度的要求上已適當放寬,層數的限制應嚴格遵守。
4 框架梁宜符合牆梁的構造要求
目前,設計時底層框架是採用底部剪力法並按規范規定調整地震作用效應進行計算,按框架 結構設計,但叢受力性質和規范來看,梁是符合牆梁受力特徵的,也符合規范對托梁的有關 規定,因此筆者認為,在構造上不妨兼顧牆梁的構造要求,這樣在構造上加強了上部與底部 的協同工作,提高了建築物的抗震性能。
5 注意裙房與主體的連接處理
由於底層大空間的需要,底層框架常帶有裙房,裙房與主體之間不應採用主體設牛腿,裙房 屋面梁擱在牛腿上的做法,在地震作用下高低不同的兩部分振動情況是不同的,在連接處易 拉斷或壓碎而產生嚴重破壞。因此要設縫就要分得徹底,凡不設縫就應牢固剛接,而絕不能 似分非分,似連非連。否則,在地震中易因連接處應力分布和傳遞復雜而使結構遭到破壞。
6 結語
底層框架磚房是一種量大面廣存在的結構類型,進一步加深對底框磚房的研究,在充分發揮 傳統磚混結構造價低施工方便優勢的基礎上,提高結構抗震能力,改善結構受力性能,將能 夠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㈡ 框架結構商品房超過使用年限還能使用多久啊
兩者都屬於商品房范疇,兩者的區別在於使用性質,商用商品房,是經營商業活動的商專品房,土地的使用性質屬為商業,使用年限是40年。住宅用商品房,就是供居住來使用的商品房,以居住為主要形式,土地的使用性質為住宅,使用年限為70年,商用商品房,和契稅,是通常住宅用商品房的兩倍,貸款購買商用商品房,最低首付要50%以上,並且貸款最長年限為10年。
㈢ 系統架構師的工作年限一般是多少
看情況
1 3 5 。。。。年等不一定的
要看你自身的能力和公司的需求而定
㈣ 鋼架結構建築物的使用年限是多少年
一般是跟普通的框架/磚混結構年限類似,為正常使用情況50年。在《鋼結構設計內規范》中對使用超過容25年的鋼結構要求有較好的防腐措施,還有就是輕鋼結構的廠房及一些結構板材等構件,供應商的質量保證一般都為10年左右。
換句話說,如果不是遭荷載極限破壞,正常使用年限為50年,當然就需保證鋼材不腐蝕。
㈤ 鋼混、混合、鋼結構建築使用年限~以及殘值率~
1、鋼結構:生產用房70年,受腐蝕的生產用房50年,非生產用房80年;
2、鋼筋混凝土結構(包括框架結構、剪力牆結構、簡體結構、框架--剪力牆結構等);生產用房50年,受腐蝕的生產用房35年,非生產用房60年;
3、磚混結構一等:生產用房40年,受腐蝕的生產用房30年,非生產用房50年;
4、磚混結構二等:生產用房40年,受腐蝕的生產用房30年,非生產用房50年;
5、磚木結構一等:生產用房30年,受腐蝕的生產用房20年,非生產用房40年;
6、磚木結構二等:生產用房30年,受腐蝕的生產用房20年,非生產用房40年;
7、磚木結構三等;生產用房30年,受腐蝕的生產用房20年,非生產用房40年;
8、簡易結構:10年。
殘值率:
1、鋼筋混凝土結構:0;
2、磚混結構一等:2%;
3、磚混結構二等:2%;
4、磚木結構一等:6%;
5、磚木結構二等:4%;
6、磚木結構三等:3%;
7、簡易結構:0。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1)房屋、建築物預計使用年限為20年;
(2)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
(3)生產經營用的工具、器具、傢具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
(4)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預計使用年限為4年;
(5)電子設備預計使用年限為3年。
㈥ 鋼筋混凝土的壽命 和框架結構的區別介紹
作為一種基礎的建材產品,鋼筋混凝土往往用於許多工程項目的施工領域中,比如現在市面上大部分的樓房採用的都是鋼筋混凝土通過專業的工藝製作而成的產品,除此之外還可以得知鋼筋混凝土樓房的壽命也和材質選擇和技術方面的因素密不可分,大家在了解類似下文所述的分析之後,還應該學習鋼筋混凝土和普通框架結構的區別,確定壽命最長,並且質量牢靠,性價比也不錯的一種建築方案,由此得出合理可靠的方案。
一、鋼筋混凝土和框架結構的區別
鋼筋混凝土結構和框架結構的區別是結構的承重方式不同。主要表現在:
1、鋼筋混凝土結構是指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梁、板、柱、牆共同承重。
2、框架結構是指建築物由梁和柱組成的框架承重。牆為填充材料不承重,牆體用空心砌塊等材料砌築,起圍護和隔音等作用。
現在的高層建築多用框架結構。框架結構可以是鋼筋混凝土結構也可以是鋼結構。
二、鋼筋混凝土的壽命
使用壽命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看,首先是設計標准,一般民用建築是50年,鋼筋混凝土結構大型或者比較重要的建築為80年或以上。
當然其使用壽命肯定會大於設計年限的,如果說自然壽命,與混凝土材料特性,結構設計,還有自然條件的影響都密切相關,其壽命相對而言不是很長,主要是由於建築時間長了會出現缺陷,比如混凝土開裂對鋼筋的保護降低,導致破壞加速,從而壽命大大降低,還有自然的侵蝕風化作用,但其使用壽命肯定大於設計年限,如果有後期維護的話,那些缺陷可以得到彌補,其使用壽命會大大地提高的。
建築都會有人定期的檢查的,發現隱患肯定要進行一定的技術處理,早發現早處理,這樣建築物的壽命會大大提高的,住宅的使用年限是指住宅在有形磨損下能維持正常使用的年限,是由住宅的結構、質量決定的自然壽命。
住宅的折舊年限是指住宅價值轉移的年限,是由使用過程中社會經濟條件決定的社會必要平均使用壽命,也叫經濟壽命。住宅的使用年限一般大於折舊年限。不同建築結構的折舊年限國家的規定是:鋼筋混凝土結構60年;磚混結構50年。
上文為大家舉例介紹的是關於鋼筋混凝土樓房的壽命以及鋼筋混凝土和框架結構之間的區別對比介紹,由此可以得知,作為一種常見的工程原料,鋼筋混凝土自然有本身難以替代的優勢,包括結構牢靠,性價比高,操作安裝簡單等等,這些都使得我們市面上身邊的許多建築採用的都是這類基礎的產品,除此之外,大家在擬定方案計劃的時候也應該結合鋼筋混凝土本身材質方面的表現,包括壽命和相關類似產品的區別對比,得出合理可靠的建議,並且在明確成熟的技術後進行處理和施工。
㈦ 框架式水泥鋼筋混凝土房屋的使用年限一般是多久
鋼筋混凝土建築使用年限主要受混凝土的限制。因為從混凝土剛澆注使用就開始它的年限專,有一屬個逐步老化的過程,就向人一樣,到了一定的年限,粘結性會降低,硬度會降低,為了房屋質量考慮,就被世界上多數學者定為50年,因為沒有人能夠用50年或者更長的時間來做這個試驗確定混凝土的粘結性和硬度,因此,也有少數學者反對這一50年的說法。
可以參考下:
GB50068《建築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准》及GB50009-2012《建築結構荷載規范》中規定的結構使用年限分類:臨時性結構為5年;易替換的結構構件為25年;普通房屋和構築物為50年;紀念性和特別重要的建築結構為100年。
㈧ 框架結構商品房超過使用年限還能使用多久
根據建設部《住宅建築規范》GB50386規定,民用住宅建築設計年限不得低於50年。與什麼結內構無故,但框架容結構一般要高於磚混。其中6.1.1條明確規定:住宅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不低於50年。
框架結構是指由梁和柱以剛接或者鉸接相連接而成,構成承重體系的結構,即由梁和柱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過程中出現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框架結構的房屋牆體不承重,僅起到圍護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預制的加氣混凝土、膨脹珍珠岩、空心磚或多孔磚、浮石、蛭石、陶粒等輕質板材砌築或裝配而成。
框架結構又稱構架式結構。房屋的框架按跨數分有單跨、多跨;按層數分有單層、多層;按立面構成分為對稱、不對稱;按所用材料分為鋼框架、混凝土框架、膠合木結構框架或鋼與鋼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混凝土框架(現澆整體式、裝配式、裝配整體式,也可根據需要施加預應力,主要是對梁或板)、鋼框架。裝配式、裝配整體式混凝土框架和鋼框架適合大規模工業化施工,效率較高,工程質量較好。
㈨ 框架結構建築的壽命與磚混的是一樣的嗎
建築物的耐久年限劃分為五級。
一級:100年以上,適用於具有歷史性、紀念性、代表性版的重要建築。
二級:權50年以上,適用於重要的公共建築。
三級:40~50年,適用於比較重要的公共建築和居住建築。
四級:耐久年限為15~40年,適用於普通的建築。
五級:耐久年限為15年以下,適用於簡易建築和臨時建築。
根據建築功能確定耐久年限,根據耐久年限採取不同的構造技術措施,建築壽命不取決於建築材料和結構體系,而是與構造措施和施工質量有關。
另外,上面說的耐久年限也不是建築的壽命,而是在耐久年限內建築是確保安全的,超過耐久年限後不是立刻倒掉,只是安全系數逐年下降,但依然可以繼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