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母豬的利用年限

母豬的利用年限

發布時間:2021-08-14 02:24:34

㈠ 能繁母豬是否滿8個月怎麼看

所謂「能繁母豬」,就是達到能夠配種的月齡,因此,要看母豬的品種,本地品種,如東北民豬、太湖豬等等,在6-7月齡即可配種,而國外引進的大型品種,如長白、大白、杜洛克等豬,要在9-10個月,體重達到100公斤才能配種。因此,能繁母豬是指達到了配種月齡的母豬,配種過早,母豬雖然性成熟了,但身體的各個器官還沒有發育好,影響母豬的生長發育,造成產仔窩重低、難產率增加,母豬利用年限縮短等不良後果。母豬配種過晚,浪費資源,母豬的性慾降低。

㈡ 家豬從什麼時候可以繁殖

家豬6個月在就可以繁殖,但為了繁殖的後代安全和健康,最好在家豬生長到8個月以後再開始繁殖。
要求作繁殖用的母豬頭頭滿懷,個個高產.這就需要提高精子和卵子的數量與質量,並且保證適時配種.因此,要作好以下幾項工作.
1.選擇適當的初配年齡和體重:豬的性成熟旱,小公豬有的生後兩個月左右睾丸中就開始不斷產生精子,小母豬一般生後4~5個月就能發情.這時因身體生長發育還不充分,不能配種.要注意把小公母豬隔開喂養,防止偷配上.
第一次配種的年齡和體重,小公豬是生後10—12月齡,體重達75~100公斤I小母豬是生後8~10月齡,體重達50一75公斤.也就是要求在這種月齡時體重能達到成年體重的40一50%,說明生長發育比較充分.
配種過早,會影響小公母豬的本身生長發育,生的仔豬也孱弱.過晚配種,不但經濟上不合算,也不一定能提高繁殖力,有的小母豬還往往由於過肥而造成不易受胎o
2.合理利用公豬•公豬射精量的大小和精液品質的好壞,以及利用年限的長短,不但受飼養管理條件的影響,也和利用是否合理密切有關.
初配種的公豬,每周配種2~8次.公豬到1.5歲才正式參加配種.在配種繁忙期間,1.、5歲的公豬可以一天利用一次,連續配2~3天後休息一天,2歲公豬可以達到一天配種兩次,甚至三次,但前後要間隔4—6小時,而且配種一周要休息一天.配種過度,會顯著降低精液品質,從而影響受胎率.公豬若長期不利用,一旦恢復配種,開始時往往不能使母豬受胎,這是因為睾丸中貯存的衰退精子比較多.
在集中季節配種情況下,一頭公豬可以配25—30頭母豬.全年分散配種時,配種母豬數可以翻一倍.採用人工授精,則可以增加十倍或更多.
公豬利用的年限一般可以達6~8年或更長一些.在4—5歲以後,性機能開始衰退,應控制它所配種母豬的頭效.
3.掌握母豬發情排卵規律,合理利用母豬.母豬性成熟後,就開始發情.豬是常年發情動物,季節性不明顯,有時在冬季特別冷的時侯不發情.第一次發情,征狀往往不明顯.發情持續期2—5天不等.第一次發情後,一般隔15天左右再發情,征狀明顯.再後發情有規律性,大致每隔18—21天發情一次,發情持續期8—4天,只要沒配上,就會反復發情。

㈢ 三元母豬好配種嗎使用時間長嗎能繁殖多少年

母豬配種

豬的個體發生,起源於受精卵,要繁殖大量品質優良的仔豬,除獲得量多優質的精液外,還必須使母豬正常發情並排出大量優質卵子。
後備母豬促進母豬發情有,一,與異性接觸,二,飼養管理,飼喂全價料啊注意能量蛋白質平衡等。
經產母豬配種應注意,在配種期間要提供營養全面的日糧,保持種用體況。母豬過肥會出現不發情、排卵少、卵子活力弱和空懷等現象;太瘦也會造成產後發情推遲等不良現象。
使母豬能配上中,要做到適時配種,母豬在發情後24-36h排卵,排卵持續10-15h,卵子在輸卵管8-12h內有受精能力,精子在生殖道要2-3h到達輸卵管,精子存活20-30h。所以適時配種時間為母豬排卵錢2-3h,即發情後20-30h。近年的研究趨於早配,即母豬發情現象後24h,配第一次,第一次交配後18-24h再配第二次。如果第二次交配後經18-24h,母豬還願意交配,可配第三次。
母豬不發情,母豬生產狀況不好,沒做到適時配種都可能造成母豬配不上種。

㈣ 豬的繁殖過程的步驟通過多久成長成什麼程度

要求作繁殖用的母豬頭頭滿懷,個個高產。這就需要提高精子和卵子的數量與質量,並且保證適時配種。因此,要作好以下幾項工作。

1.選擇適當的初配年齡和體重:豬的性成熟旱,小公豬有的生後兩個月左右睾丸中就開始不斷產生精子,小母豬一般生後4~5個月就能發情。這時因身體生長發育還不充分,不能配種。要注意把小公母豬隔開喂養,防止偷配上。
第一次配種的年齡和體重,小公豬是生後10—12月齡,體重達75~100公斤I小母豬是生後8~10月齡,體重達50一75公斤。也就是要求在這種月齡時體重能達到成年體重的40一50%,說明生長發育比較充分。
配種過早,會影響小公母豬的本身生長發育,生的仔豬也孱弱。過晚配種,不但經濟上不合算,也不一定能提高繁殖力,有的小母豬還往往由於過肥而造成不易受胎o

2.合理利用公豬•公豬射精量的大小和精液品質的好壞,以及利用年限的長短,不但受飼養管理條件的影 響
,也和利用是否合理密切有關。
初配種的公豬,每周配種2~8次。公豬到1.5歲才正式參加配種。在配種繁忙期間,1.、5歲的公豬可以一天利用一次,連續配2~3天後休息一天,2歲公豬可以達到一天配種兩次,甚至三次,但前後要間隔4—6小時,而且配種一周要休息一天。配種過度,會顯著降低精液品質,從而影響受胎率。公豬若長期不利用,一旦恢復配種,開始時往往不能使母豬受胎,這是因為睾丸中貯存的衰退精子比較多。
在集中季節配種情況下,一頭公豬可以配25—30頭母豬。全年分散配種時,配種母豬數可以翻一倍。採用人工授精,則可以增加十倍或更多。
公豬利用的年限一般可以達6~8年或更長一些。在4—5歲以後,性機能開始衰退,應控制它所配種母豬的頭效。

3.掌握母豬發情排卵規律,合理利用母豬。母豬性成熟後,就開始發情。豬是常年發情動物,季節性不明顯,有時在冬季特別冷的時侯不發情。第一次發情,征狀往往不明顯。發情持續期2—5天不等。第一次發情後,一般隔15天左右再發情,征狀明顯。再後發情有規律性,大致每隔18—21天發情一次,發情持續期8—4天,只要沒配上,就會反復發情
發情征狀,本地母豬比較明顯,培育品種和雜種母豬不明顯。一般征狀是-不安和跳圈找公豬,不好好吃料或不吃料.爬跨其他母豬,陰戶腫脹,時常排尿,陰道流出少量牿液.以手按壓豬的腰部或拍其臀部,往往站立不動。
成年母豬一般在仔豬斷乳後發情。也有的在營養良好情況下,產後3~4天或6~7天發情,產後30天再發情,但發情征狀不明顯,發情持續期也較短。有的母豬在受胎後還發情,但發情不明顯,持續期也短,叫假發情。也有的母豬發情只表現陰戶腫脹,沒有其他征狀,要對它注意觀察,不然,很容易漏掉配種。
排卵是在發情開始後25~36小時。母豬排卵多,因此排卵持續期也長,一般為10~15小時,或更長一些。卵子在輸卵管中只存活8~12小時。每次排卵數為20多個,也有多到。30,、50個的,但實際產仔只有10多頭,這是由於排出的卵子沒有受精或胚胎死亡。
母豬的發情排卵,不僅有品種間差異,而且有個體差異,要注意觀察,加以記載。作好記載,既可了解個體特點,做到適時配種,還可根據大量記載材料,摸索出現有豬群的一般規律。
初配母豬最好第一年只生一窩,以後每年生兩窩。只有在好的飼養管理和設備條件下,才能兩年五窩或一年蘭窩。
母豬第二胎產仔頭數一般比較少,第二胎開始增多,一直到七八胎,以後又逐漸下降,但也有的母豬產一二十胎仍高產。所以,母豬利用年限一般為5~6年,而個別高產母豬的利用年限可以更長一些。

4.母豬不發情或屢配不孕的防治方法:在生產實踐中,往往有些母豬不發情或發情而不受胎。原因很多,多數因飼養管理不當,也可能因生殖器官疾病,其主要原因和防治辦•5:•
有的母豬由於喂的青料不足,而精料過多,再加上長期圈養,缺乏運動,使身體過肥造成不發情或不孕。防治辦法是增喂青料,減少精料,喂個六七成飽,並加強運動,使膘情下降,而促使發情受胎。
有的母豬因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營養不足,致使身體消瘦,到斷乳時更瘦,而不發情。防治辦法是在妊娠後期加強飼養,哺乳期增喂精料,使母豬膘情不下降。若斷乳時消瘦,可以增加青料和精料喂置,使膘情迅速恢復,就可以促使發情。
有的母豬長期不發情,可以把它和試情公豬關在一個圈內。讓公豬追逐爬跨,使母豬受到性刺激而引起內分泌系統調整。促使發情。

對於生長發育還好的初配母豬,但久不發情或屢配不孕,可肌肉注射腦下垂體前葉促性腺激素5000小白鼠單位,共注射兩次,每次間隔4~6小時,注射時間可在預測下一個發情周期前1~2天。或注射乙底酚(2~8毫克/公斤體重)、苯甲酸求偶二醇、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馬血清和孕婦尿等。
對久不發情或屢配不孕的母豬,還可應用下列中葯方來治療。
第一、肉蓯蓉、何首烏、元參各三錢,全當歸五錢,兔絲子各:錢,益母草三錢,王不留行、淫羊藿各=錢,共研為末,拌在飼料中喂給,五天服一次。
第二、全當歸一錢半,杭白芍一兩,川羌活五錢,益母草四兩,廣木香五錢,共為末,混在料里喂給。
有的母豬由於子宮炎而引起雖發情而屢配不孕,可在發情前l~2天用1%的食鹽水或0.1%高錳酸鉀或0.1%雷夫奴爾溶液沖洗子宮。沖洗後用1克金黴素(或用四環素、土黴素)加蒸餾水100毫升注入子宮,隔1~8天沖洗一次。同時口服或注射磺胺類葯或抗菌素。疾病治好後,也能受胎.

5.做到適時配種。
「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間。"是群眾對適時配種的科學總結。也就是說,老母豬當天發情當天配,小母豬多在發情開始後3"-'4天配,壯年母豬發情開始後第二天配。
從繁殖生理上來說,.在母豬排卵前6小時配種最適宜。這是因為交配後,精子需經2~5小時才抵達輸卵管上端,它在母豬生殖道中的受精能力只保持25--'30小時。若是配種過晚,卵子從濾泡排出後到達輸卵管上端%處,而遇不到精子受精;.相反,若配種過早,等卵子到達輸卵管時,精子巳死亡,也不能受精。
在生產實踐中,往往不能及時發現母豬的發情開始時間,可以用手觸母豬臀部,它若不動,並喜伏卧,陰門充血腫脹稍消退時,進行配種最好。
6.採用適合的配種方法:如果配種適時,再又有合適的配種方法,一般情況下母豬在發情期內配一次,就可以受胎。有的豬場,為了提高受胎率和產仔數,採用重復配或雙重配。
(1)重復配。就是在母豬發情開始後20,--,-,30小時配種一次,隔12~18小時用同一公豬再配第二次。這樣可以使母豬的生殖道中經常保持有活力強的精子,避免配種過早或過晚所造成的失配,並能提高產仔數。
(2)雙重配。就是在母豬配種時,先用一個品
種的一頭公豬配,然後隔10—15分鍾,再用另一個品種的一頭公豬配。採用這種方法,受胎容易,還可以使產仔多和仔豬體質壯。這是由於卵子能有較多機會來選擇最適宜的精子受精。這種方法因不能查清血統,故不適於良種繁育場採用。
目前在生產實踐中,多採用人工輔助交配.在有條件時也可以實行人工授精。
進行人工輔助交配時,配種地點應選擇離豬圈較遠,地面平坦不滑,比較安靜的地方。發情母豬先趕到配種地點,最好用消毒液把母豬的外陰戶及後軀洗一下。然後再把公豬趕來,待公豬性慾達到高潮時再讓它交配,一般經5~20分鍾就可射精完畢。當公豬由母豬體軀下來後,立即用手按壓母豬腰部,以防精液外流。配種後把公母豬分別趕jf,讓它們分別運動一些時間,再趕回豬圈。在夏季,公豬配種後應嚴格禁止洗冷水澡。公母豬配種最好在餵食後l~2小時進行。
如果公母豬體格相差較大,可以採用配種架或墊腳板來幫助配種。沒有上述設備,也可以利用地形來解決,在公大母小情況下,把母豬趕到坡上,公豬趕在坡下,相反,在公小母大情況下,母豬站在低處,公豬站在高處。

7.計劃產仔,根據當前集體養豬場的條件來看,一般應實行季節分娩,也就是把兩窩產仔日料都安排在良好的季節里。我省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乾燥多風沙,夏炎熱多雨,秋晴和高爽,冬寒冷少雨雪,因此以安排在陽歷8~4月份及9~lO月份產仔比較合適.
8.散好配種計劃和記錄:在配種季節到來之前,根據上次選配效果來確定本次與配的公母豬,作好每頭母豬的交配計劃,以防止無計劃的近親繁殖。每頭母豬配種後,作好配種記錄(見附表3—1)?以便推算預產日期,作好產前准備。在良種繁殖場,配種記錄還是考查血統的依據。

(三)妊娠

保證胎兒在母體內發育良好和防止流產。胚胎在子宮內能否正常發育,以及出生時仔豬的大小及其生活力,都受遺傳因素和對妊娠母豬飼養管理好壞的影響。

1.識別母豬是否受胎:

母豬在配種後,經過20天左右,不再發情,便認為是妊娠了。母豬妊娠後,表現容易疲倦,貪睡,吃得香,食量增加,容易上膘,被毛日益發亮,性情溫順,陰戶收縮,陰戶下聯合向內上方彎曲。也有個別妊娠母豬表現假發情,但它食後卧下,並往往拒絕配種,人驅趕它時,尾巴、自然下垂或夾著尾巴走。如若陰戶不見收縮,陰戶下聯合仍舊自然下垂,這是未配上的表現。目前,對於母豬的早期妊娠判斷主要是依靠肉眼觀察,實驗室方法既不可靠,又比較麻煩。
有時也見到舍飼、營養豐富而缺乏運動的母豬有假妊娠現象。這種母豬在配種以後雖來配上,但不再發情,並經過差不多相當於一個懷孕期的時間,乳房增大,唧草作窩,好似准備分娩,卻不產仔,經過幾天後,此種現象又消失。因此,對於一些不能肯定是否妊娠的母豬,可以在腹壁倒數第二對乳頭處觸摸胎動,或在腹壁兩側聽診胎音。
母豬的妊娠期一般為112~116天,平均114天。為便於記憶,可記三個月三周零三天。

2.了解胎兒在母體內正常生長發育規律,根據科學試驗資料,豬胎兒在母體內發育有以下特點

(1)豬在胚胎發育期中的生長發育,雖然絕對增重不大,但生長發育速度大大超過它出生後的生長發育速度。例如,豬的接合子(受精卵•)重量為O.40毫克,而仔豬初生重為1公斤,其重量增長了250萬倍,到成年體重為200公斤時,出生後的重量只增加200倍。胚胎期的強烈生長發育保證了豬由簡單的細胞(受精卵)變為具有組織器官的復雜的有機體。
(2)豬的整個胚胎期可以分作三個階段。
胚期。第1~22天(22天),由接合子(受精卵)發育成胚泡,並和母體建立聯系,是游離階段。胚胎因為沒有形成胎盤,而無保護物,如此時喂給母豬發霉變質飼料,胚胎就容易中毒死亡。
胚前期。第22~38天(16天),胚胎定植在子宮角內。這階段組織器官分化,並形成胎盤,豬的新陳代謝類型和生活力基本定型。胎兒所需營養比母體需要有優先利用權,著喂給母豬的營養不足,母體體重下降,但胚胎仍繼續生長。
豬的胎盤是一頭仔豬一個,彼此獨立,不發生真正癒合現象,只是互相粘連。
胎兒期。第39~114天(76天),為胚胎生長階段。胚胎生長快,器官的形成基本上完成,並進一步發育,開始骨化,明顯看出性腺分化。胎兒通過胎盤從母體血液循環中獲取營養分,所獲得的養分更加豐富,從而保證它強烈生長。因此,胎兒生長速度和初生重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予喂給母豬的營養水平。

3.胎兒在整個胚胎期中的不同階段,總的生長發育和各組織器官的生長發育都是不平衡的:
豬在胚期和胚前期絕對增重小,在胎兒期卻大,而且初生體重的必是在妊娠期最後
的時間內增長的(見表3—2)。
這是由於開始時胎盤發育速度大,胎兒增重小,而胎盤發育到最大限度時,胎兒才開始迅速生長。
了解胎兒生長發育的規律,不僅是為了認識它,更重要的是利用它去捐導生產。胎兒在母體內發育,受母體保護,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不僅母體的營養水平對胎兒發育有影響,而且母體的年齡(胎次)、體格大小,健康狀況、同窩仔豬多少都有影響。因此,在生產實踐中要加強對妊娠母豬的飼養管理。

3.產前胚胎死亡的原因和流產防治方法。

在生產實踐中,有時見到母豬有產生死胎和千屍的現象。同時,根據大多數科研資料譾明,存活胚胎數少於黃體數,即有30%以上的卵子產前死亡,其中有%由於未受精,
發生在附植期問,%發生在妊娠後期。如果胚胎死亡發生在早期,常被母體吸收。若發生在胎兒期,貝IJ胎兒發育中止並死亡,而產出千屍,也有的被吸收(見不到有干屍或死胎產出)。如果胎盤失卻功用早於胎兒死亡,則很快發生流產。造成胚胎產前死亡和流產的原因很多,有的由於母體激素紊亂、母豬感染疾病(如傳染性流產)、中毒或生殖道疾病、喂給母豬的營養不足或不全』有的由於卵子的生理缺
陷,或者胚胎過多,超過母體正常負擔的限度(品種的遺傳特性),有的由於近親繁殖,有的由於外來猛烈刺激(鞭打、中暑、外傷),有的由於胎兒畸形或母豬生殖器官異常。
在母豬妊娠期中,不到分娩日期,如發現它減食或不吃食,行動異常,精神不安,陰戶紅腫,流出黃自或黃褐色粘液,並有努責,可能要流產。
如有流產先兆,可注射黃體酮15~25毫克及內服鎮靜劑。如巳流產,一般可以自行恢復,必要時可煎服益母草
l~2兩,或注射腦垂體後葉素20~40國際單位,以幫助子宮復舊,驅除污血。
防止流產辦法,可以參考母豬的飼養管理及其他有關內容。

(四)分娩

使正常仔豬出生時頭頭存活,母豬分娩時不出事故;不感染疾病,保證它以後能正常繁殖。在生產實踐中,這是一個最繁忙而又要求更細心飼養管理的環節。

1.做好分娩前的准備工作:

母豬分娩前的准備工作做的好壞,是關繫到母豬分娩能否順利進行、仔豬出生時能否頭頭存活的關鍵。因此,在母豬分娩季節到來之前,首先應做好豬場職工的思想工作,用毛澤東思想武裝全體職工,提高革命責任感,加強組織紀律性,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其次是根據以往的經驗教訓,研究和制訂做好本次分娩工作的具體措施。
(1)在專設有產圈的豬場,在母豬分娩前10天,應准備好產圈。產圈要求乾燥,•溫暖、清潔、陽光和通風都良好,周圍環境安靜,並用石灰水或來蘇兒溶液徹底消毒。如果在原圈裡分娩,也要在母豬分娩前5天,清除糞肥,修整地面,保持清潔和進行消毒。對於過去容易壓死仔豬的母豬,在其圈內加設護仔架。
准備充足的干凈而又柔軟的墊草。分娩時應鋪長(10~13厘米)的墊草,墊草太短容易進入母豬陰道。分娩後應鋪短(5~6厘米)的墊草,墊草太長往往會纏住仔豬的腳,使它行走不便,容易被母豬壓死。
還要准備好接產用具和葯品。例如,消毒葯(碘酒,2%的來蘇兒)、葯棉、揩布、消毒過的剪刀和結扎線、照明燈和裝仔豬用的籃筐或哺育箱。還要准備好耳號鉗,秤和分娩記錄簿(見附表8—3)等。
(2)如果母豬不在原圈內分娩,需在分娩前5~7天把母豬遷入產圈,使它熟悉新環境。在遷入產圈前和分娩前,對豬體進行刷拭,並用2%來蘇兒溶液把腹部、乳房和陰戶等處消毒。
(8)在母豬預產期前幾天,就要開始注意觀察母豬分娩預兆。同時,母豬多在夜間分娩,應組織夜間值班。

2.經常注意觀察母豬的臨產征狀。

隨著胎兒的發育成熟和分娩時間的接近,母豬的產道和乳腺要產生一系列變化•在生產實踐中,需注意觀察的是乳房、陰戶、尾根附近部位和行動等外部征狀。要全面觀察,綜合判斷,不要只依據某一項變化來預測分娩時間,因母豬個體間差異較大。例如,母豬產次或身體膘情不同,臨產征狀亦不相同。
一般母豬在臨產前腹大下垂,側卧時有時能看到胎動。分娩前20天左右,乳房開始由後向前逐漸膨大,乳房基部與腹壁之間有明顯界線。
分娩前一周,乳房膨脹得使乳頭向外開張,色紅發亮,初產母豬比經產母豬更明顯。分娩前3~5天,乳頭開始發硬,戶紅腫,以及尾根處下陷(膘情好的母豬下陷不明顯)。
分娩前1—2天,從乳頭中可以擠出乳汁來。在前部乳頭能擠出初乳,分娩的時間一般不會超過一天,在中部乳頭能擠出初乳,約為半天l而後部乳頭能擠出初乳,約為六小時後即可分娩了。在分娩前6~12:J',時,母豬會唧草作窩,這是母豬臨產的特有徵狀。同時,食慾減退或不吃食,排尿頻繁。初產母豬出現作窩比經產母豬早。一般如果母豬躺卧,發生陣痛,陰戶中流出羊水,這是馬上就要分娩了。

3.認識母豬正常分娩的過程:

分娩是藉助子宮和腹肌收縮,把胎兒和胎衣排出來。母豬分娩時多側卧在地努責,四肢伸直,可使後軀肌肉鬆弛,而使薦骨和尾椎容易向上活動,便於胎兒通過,同時腹壁不負擔胎兒和內臟重最,努責時有力。所以,在母豬分娩時不要驚動它,若母豬不卧下來回走動,就要更加註意護理。當胎兒排出時,並不先排出胎泡,破水在子宮內發生。
母豬由於骨盆軸向後向下傾斜,使產道近似直線,再加上胎兒最粗部位不及骨盆寬大,因此

胎兒排出容易,故母豬很少難產。胎兒往往在母豬努責一次或幾次後,並時時舉尾後排出。一般每次排出一個仔豬,有時偶爾接連排出二個仔豬。

母豬分娩時間長短,根據胎兒數目及胎兒排出間隔時間而
定。通常為8~5小時,也有長達12~24小時的。一般排出第一頭仔豬較慢,以後每隔10~20分鍾可排出一頭仔豬。間隔的時間,土種母豬比較短,培育品種母豬比較長,雜種母豬介於兩者之間。最後排出的仔豬或個體較大的仔豬,間隔時間往往較長。
仔豬的臍帶比較長,出生時一般被扯斷,臍帶在臍孔外斷裂。
胎兒
全部產出後,大約30分鍾左右便排出胎衣。胎衣一般分作兩堆排出,每一堆都是一個子宮角內全部胎兒的胎衣,彼此粘連,不分開來。有時粘連脫離,分作幾段排出。如果胎兒較少,或有干屍時,胎衣常分幾段排出。干屍常包在胎衣內一並排出:

4.做好接產工作。

豬由於經過人類長期馴化和培育,在許多生理性自衛本能方面變得較差。因此,在分娩時需要進行接產,以免造成母仔傷亡事故。在一般情況下,接產工作主要是觀察母豬分娩過程是否正常和護理初生仔豬。
母豬在分娩時,要保持周圍環境安靜,使它的大腦皮層
易接受來自子宮的刺激,並能發出強烈沖動到達子宮,促使迅速排出胎兒。
接產人員態度要嚴肅認真,事先換上工作服,把指剪
短,洗凈手並消毒,從母豬分娩開始後就經常在場。
當仔豬下地後,接產人員用左手握住仔豬的軀干或四肢,使它成水平狀態,右手用干凈揩布將仔豬口鼻部的粘液擦除,然後用乾草或干布片把仔豬全身擦乾,注意不要使仔豬叫喚,否則會引起分娩母豬的不安。接著進行斷臍,把臍帶內的血向仔豬腹部方向擠壓,再在離腹部5厘米左右處用手掐斷,或結扎後用剪刀剪斷,把整個臍帶及其斷面塗上5%的碘酒消毒。如果想使臍帶很快乾燥脫落,可塗上10%碘仿醚。
有的豬場在仔豬斷臍後進行仔豬的秤重,編號和填寫分娩記錄。
仔豬產出後l~2小時內,應放到母豬身旁吃乳。在仔豬吃乳前最好用消毒水把母豬乳房擦洗干凈。對母性不好的母豬,仔豬吃完乳後,立即放入哺育箱內。
胎衣排出後,檢查一下胎衣上的臍帶斷端數與所產仔豬數是否相符。如果相符,立即把胎衣全部取走,以免母豬吃了養成吃仔豬的惡癖和造成消化不良。有的豬場,把胎衣洗凈晾乾,當作動物性蛋白質補充飼料。然後更換清潔的短墊草,擦凈母豬後軀,並開始訓練仔豬固定乳頭吃乳。接產工作才告結束。

㈤ 能繁母豬使用年限 一頭、母豬養多少年就要換了

要結合來生產性能、體況健康、泌乳源能力等指標來綜合判斷,一般3-6胎是母豬的黃金期,從7胎開始逐步淘汰,8、9、10胎是淘汰高峰期,部分生產性能指標較好的可以用到11、12胎;
一般情況下,母豬平均每年2.0-2.3胎;

㈥ 為什麼母豬總會超期產

首先,要考慮影響母豬超過預產期不生產的幾個因素

1、記錯了日期:

這個在我們的生產過程中經常遇到,常會由於返情重配或記錄不清楚、計算錯誤等導致記錯了預產日期。因此,在採取措施前,一定要考慮好預產期是否正確,以免帶來很大損失。

2、生產滯後:

在預產期後2-3天內分娩是正常的,超過預產期3天,還沒有產仔徵候,這時需要做引產處理。

3、假孕:

母豬的肚子也在天天的變大,甚至在預產期臨近時,還會出現乳汁,但就是不見母豬生產。這在實際生產中也是常見的。

4、胎兒死亡:

受高溫、打鬥等強刺激的影響或感染了豬細小病毒病、偽狂犬病、乙腦、藍耳等引起的胎兒死亡和生產滯後。

二、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該如何進行防控和治療呢?

1、預產期的計算,我們常採用三三三法,即三個月三個星期零三天,但要考慮大小月,尤其是2月份。

2、如果母豬以前有過生產滯後的問題,可在預產期後2天內注射氯前列烯醇進行引產,以免仔豬因滯留時間過長而死亡,一般注射氯前列烯醇後18-32小時就能順利產仔。

3、可用B超檢測是否假孕或者死胎。如果確定假孕,可注射氯前列烯醇,一般1周內會出現發情;如果確定死胎,可需要注射氯前列烯醇進行引產,並做好消炎和清宮工作,建議休整一個情期後再配種。

4、做好繁殖障礙疾病的疫苗,如細小病毒病、偽狂犬病、乙腦、藍耳等。

5、母豬出現胎兒滯留的情況,與母豬的內分泌、免疫力、體質和營養有關,重視和加強母豬這些方面的工作。例如,調整母豬飼喂制度、及時淘汰利用年限過長的母豬、及時做好母豬保健,母豬產前40天,開始給拌料諸疫凈,可以有效防控凈化病毒,解除免疫抑制、免疫力低下、免疫缺陷病等,全面激活機體提升免疫力。

㈦ 一頭母豬能賣多少錢

當前養豬行業正處於一個低谷期,豬價將持續近一年的疲軟,這勢必會淘汰一些養豬場。那麼,哪些場會被淘汰呢?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有兩種場會被淘汰,一種是飼養成績差,成本居高不下者,另一種則是資金規劃失當而撐不下去者。如果您有心養豬,希望把養豬當成一生事業,本文將提供您一些看法,助您度此難關。

飼養成績好壞下的成本結構

在討論對策前我們先分析一下養豬成本,我們把飼養成績好的和不好的分開來看,成績好與不好的肉豬飼養成本大致可以這樣表述:飼養1頭肉豬的平均成本是737.5元/頭,但是可降低成本至665元/頭,有些豬場成本卻高達810元/頭。二者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主要原因在於每頭母豬年供出欄肉豬頭數及仔豬和肉豬的飼養成績,它們的好與不好,對於飼養成本的影響甚巨。每頭母豬年供20頭肉豬與年供13頭肉豬,二者的成本差距大約是145元/頭。因此,要真正有效的降低成本,改善飼養管理並提升飼養成績才是根本對策。

豬價低迷時的三大對策

1、種豬規劃

(1)淘汰不良種豬豬價不好時是改良種豬群的最好時機,不好的種豬應趁此機會趕快淘汰,不但可以改良豬群,而且還能減少費用支出。淘汰種豬挑選的標准大致如下:

①年齡太大的生產6胎以上母豬的繁殖效率,包括產仔數、泌乳量及配種率均逐漸下降,所以可由最老最差的淘汰起。

②體弱多病的病豬或有繁殖障礙的種豬當然是淘汰的首選,因為病的治療效果不明,留之無益。

③繁殖性能差的奶頭小、奶水少、產仔數少、發情不順、屢配不上或太過瘦小的母豬均應被淘汰;公豬如性慾差、精液品質差、及後代表現差的也應趁早淘汰。

(2)引進優秀種豬如果您的財力允許,豬價下跌反而是改良種豬性能的最佳時機,您可以趁此機會去舊換新,買下又便宜又好的種公豬、種母豬。

(3)加強種豬管理母豬配種等管理工作應繼續進行,因為從配種到肉豬上市至少也要9個月時間,到時豬價如何,神仙也難料,何況種豬的繁殖循環一旦打亂,往往很難恢復。仔豬行情不好時,可以考慮新母豬跳過一次發情期。據有關報道,新母豬跳過一次發情期可以提高母豬的利用年限和平均產仔數,同時,也可以減輕當前資金壓力。

2、環境管理

(1)撲殺病豬將健康狀況欠佳的豬只盡快處理掉。

(2)降低密度降低飼養密度,不但可以減少支出,而且可以改善飼養成績,成本自然降低。

(3)避免污染豬場應謝絕外來人士進入,注意人員和車輛的消毒工作,可趁此時機規范豬場管理。

(4)改善設備不當的豬舍設計,如各棟彼此相連的豬舍、排污設計不良的豬舍、無法做隔離或統進統出的豬舍、通風不好的豬舍,在不需大量資金支出的情況下,應趁機進行修整,使之成為好管理、易消毒,病原易控制的良好豬場。

(5)凈化豬群執行新技術,如:早期隔離斷奶法、凈空14日法、統進統出、分段隔離飼養法等等,趁此機會執行,創造更好飼養環境,使您成為養豬專家。

3、飼料調整

(1)哺乳期及保育期小豬(出生-25公斤)對於體弱多病的小豬應毫不猶豫淘汰,對於健康的小豬,飼養管理則不宜做任何改變。因為,目前60日齡以前的小豬大多面臨疾病威脅及免疫力不足問題,有些人為了降低成本,用差的飼養飼養剛離奶小豬,營養變差,加上照顧不周,小豬很容易發病,生長受到影響,結果肉豬後期更難照顧,成本反而增加而得不償失。

以上處理的得失我們可以用一組數字來進行分析。1頭小豬如果生下來就死亡或被淘汰,您大概要損失150元左右,如果是因為飼養不好而中途死掉,您將損失250元-450元,萬一沒死掉成為疾病的傳染源,您整個豬群的飼養成績都會變差,那麼損失更是大得難以計算。其實,1頭小豬如果不計母豬成本和肉豬分攤的固定成本,好好的飼養,所需費用大約是500元左右,多養出來的豬,即使豬價再低些也仍然合算。所以,對於小豬,要不就趁早淘汰,少損失一些,要不就用好飼料、做好管理,好好飼養。特別是使用好的幼畜料,用量不多,但影響極大。

(2)生長前期肉豬(25-50公斤)生長前期的肉豬仍然需要好的飼料、好的管理來飼養,才能發揮最好的生長潛力。因為,50公斤以前的小豬仍然是長瘦肉和骨架的最佳時機,生長不可受到影響,但是配方中魚粉等高價格原料可以不用,而由其他原料進行替代。

(3)生長後期肉豬(50公斤-出售)50公斤以後的肉豬配方可以適當降低營養成分,如50-80公斤肉豬的蛋白質可以酌減0.5個百分點(如由17.5%降到17%),80公斤-出售肉豬的蛋白質可以酌減1.0-1.5個百分點(如由17%降到15.5%)。當然,以上只是一個基本原則,最好的飼料配方仍要依據豬只品種、採食量、季節

㈧ 豬養殖周期

豬一般4~5月齡達到性成熟,6~8月齡就可以初次配種。妊娠期短,只有114天。豬是常年發情的多胎高產動物。小母豬1歲時或更早可以第一次產仔,經產母豬1年能分娩2胎,若縮短仔豬哺乳期,對母豬進行激素處理,可達到2年5胎或1年3胎。

一般而言,我國豬種的共同特點之一是繁殖力強,3月齡左右公豬開始產生精子,母豬開始發情排卵,比西方品種早3個月。如梅山母豬的初情期通常為75~85日齡,在正常飼養條件下,6~8月齡即可初次配種,1歲時可第一次產仔。據報道,太湖豬在7月齡時就有分娩的。

在繁殖性能方面,太湖豬是全世界已知豬品種中產仔數最高的一個品種。據統計,母豬頭胎平均產仔數12.14頭,2胎14.88頭,3胎和3胎以上15.83頭。1982年2月17日,浙江省江陰市月城公社種豬場—頭二花臉母豬和梅山公豬配種後,產下第8胎,產仔數達42頭,產活仔數40頭,初生窩重達29.6千克,創造了一胎產仔最多的記錄。經產母豬平均每胎產仔10頭左右,比其他家畜要高產。

母豬卵巢中有卵原細胞11萬枚,但在它一生的繁殖利用年限內只排卵400枚左右,母豬一個發情期能排卵12~20枚,而產仔數常只有8~10頭。公豬一次射精量200~400毫升,其中含精子數200億~800億個。由此可見,豬的繁殖率並不算高,但繁殖潛力很大。實驗證明,通過激素處理,可使母豬在一個發情期排卵30~40枚,個別母豬有高達80枚的。因此,只要採取適當措施,改善營養,飼養管理得當及採取先進的選育方法,就有可能提高母豬的繁殖效率。

由於豬的性成熟早,妊娠期和哺乳期均較短,因而世代間隔也短,一般平均為1.5~2.0年。若採取適當措施,從頭胎仔豬中選擇優良個體種豬進行繁殖,則世代間隔可縮短為一年,即一年一個世代,這點是迅速增殖豬群頭數,加快育種進程及提供肉品的最有利條件。同時,由於豬的繁殖力強,短期內可增殖大量後代,1頭母豬年產2胎,春季的仔豬當年可配種產仔,一年內就能增殖後代70多頭,達到三代同堂。

痩肉型豬同樣具有多胎高產、世代間隔短的特性,但性成熟和體成熟則較晚些,沉積體脂的能力也比其他豬遲。

㈨ 母豬的發情持續期是多少天

母豬的發情周期平均大約是21天發情1次,每次發情持續3~5天,休情期持續大約14天。

一般後備母豬發情配種最佳時間在第四天和第五天,出現靜立反射後8-12小時,粘液能拉出絲來,陰門顏色逐漸變成粉白色就可以了。連配2-3次,每次間隔8-12小時。

初配小母豬最佳配種時間一般是靜立後12小時首次配種,8/12小時重復配種一次。

母豬有靜立反應後10小時就可以配種了,然後再配種一次,隔8小時。

母豬發情時期的表現:

1、發情前期:母豬發情表現明顯,但不接受公豬爬跨;

2、發情中期:母豬的性慾旺盛,陰門充血 腫脹更明顯,陰道濕潤,喜接近公豬。當公豬爬上背時,則安定不動,此時為發情盛期;

3、發情末期:母豬的發情表現逐漸減弱,性慾下降,陰門充血腫脹減退,慕雄性漸弱,當母豬陰戶紅腫剛開始消退,變為淡紅、微 皺、較干、黏有墊草、站立不動時,表明這時正是介於排卵和剛排卵之間,是最佳的配種適期。

提示:一般母豬在個體還是很小時也不宜配種。在初情時(也就是第一次發情)不宜配種,要等到二次或三次時為最佳配種時間。

㈩ 影響母豬利用年限的因素及其預防措施的論文

參考信息:中國畜牧街

母豬的繁殖性能與營養有著很大的關系,適合的營養供給對母豬正常繁殖並延長母豬使用壽命奠定了基礎。現主要從2個方面論述營養與繁殖的關系:一是母豬繁殖周期各個不同階段的營養需求;二是營養因素對母豬繁殖性能的影響。

1母豬繁殖周期各階段的營養需要

母豬繁殖周期可分為後備期、斷乳空懷期、懷孕前期、懷孕後期、哺乳期5個階段。這5個階段的飼料選擇與控制根據母豬的狀況各不相同。

1.1後備期後備母豬處於生長發育階段,優質、營養全面的飼料對母豬的體形發育、生殖系統發育至關重要。後備母豬體重在30㎏前,每千克配合飼料應含消化能l3 MJ、粗蛋白l6%、賴氨酸O.8%、鈣0.75%、磷0.65%。體重達到45 ㎏以後,日糧中的鈣、磷水平可以再提高0.1百分點。5月齡體重達90㎏左右時開始限飼,以減少因過肥或體重過大導致的肢蹄問題,同時避免過肥引起的繁殖功能障礙。6-7月齡時對收腹較明顯的後備母豬,要求飼料粗纖維要高,飼喂且投料要足,並盡量多喂青飼料.使母豬腹線在短期內盡快發育,呈一定弧度,便於日後懷孕產仔,還可以延長母豬利用年限。

1.2空懷期 空懷期階段飼料的選擇和控制不當.會影響母豬的繁殖周期。空懷母豬往往在斷乳後1~3 d出現斷乳應激,極易引起乳房炎、高燒等病症.此時,結合斷乳母豬的肥瘦控制日喂飼料量相當重要。因此,斷乳期母豬飼喂量應為2餐/d,定量飼喂,絕不能任其自由採食,飼料亦不能突然更換.斷乳後3d內,可將哺乳料逐步換成空懷料或大豬料。同時增加輕瀉性的麩皮和多汁嫩綠的青飼料。

1.3懷孕前期 懷孕前期階段飼料的控制對配種、受胎增加產仔數可起到促進作用。空懷母豬經配種後應繼續限量飼喂,定時定餐,每日以飼喂2~2.5㎏飼料為宜,飼喂至20 d後,逐漸恢復母豬正常食料量。

1.4懷孕後期 懷孕後期胎兒發育迅速,鈣質、營養需要迅速增加,飼料選擇不好極易引起母豬癱瘓、仔豬弱小多病。應逐漸換成哺乳料,飼喂方式還是採用定時定餐,定量採食,每日喂料量以2.5~2.8 kg為宜。

1.5哺乳期 哺乳母豬在整個養豬生產線中,處於最重要的地位,因為哺乳母豬飼喂管理得好。母豬斷乳後能更快發情,縮短整個繁殖周期並且保持良好的繁殖性能。還可以保證仔豬在斷乳後轉到保育舍時易於飼養,為提高育成率打下堅實的基礎;管理飼喂不當時,母豬過肥或過瘦都會影響下一次發情.延長了空懷期從而影響整個生產周期。現在絕大多數專家認為,分娩當天不喂料,第2d喂1㎏左右,以後每天增加0.5 kg,增至每天4-5 kg直到斷乳為止;能量不應低於ll.72 MJ/kg,蛋白不低於l6%。能量太低時,哺乳母豬一方面要維持自身能量需要.另一方面又要哺乳仔豬,這樣母豬要過多消耗自身的體能,造成過分失重,不僅會影響到哺乳還會對下一次發情產生影響。蛋白質含量高時(最好l7%左右),可促進母豬分泌較多的乳汁,減少母體失重,防止繁殖性能變差。 參考文獻:中國畜牧街

閱讀全文

與母豬的利用年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