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見證遣囑在什麼情況下無效
在司法實踐中,導致遺囑無效的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情形:
一、違背遺囑人真實意願導致的失效
行為人的意思表示真實是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實質要件之一,如果遺囑人所立遺囑是違背遺囑人真實意願以受脅迫或欺騙的方式所立,則該遺囑全部無效。
二、遺囑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導致的失效
根據《繼承法》第22條規定,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遺囑作為一種民事行為,行為人必須具備相應的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均不具有遺囑能力,確定遺囑人是否具有遺囑能力,應以遺囑人設立遺囑時為准。
三、對不屬於自己財產的無效處分導致的失效
遺產的范圍只限於被繼承人生前個人所有的財產。
四、違反強制性法律規定導致的失效
五、形式要件欠缺導致的失效
六、有效遺贈扶養協議導致的失效
七、多份遺囑內容沖突導致的失效
根據《繼承法》第20條的規定,遺囑的法定形式有五種: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和口頭遺囑。因遺囑是於遺囑人死亡時才開始發生法律效力的單方民事法律行為,在遺囑發生效力之前,遺囑人可以隨時變更或撤銷其所立的遺囑,因此一個遺囑人出現多份遺囑的現象並不少見,多份遺囑如果處分的內容並不沖突,就不存在失效的問題。
八、遺囑人生前對自己財產的處分導致的失效
遺囑人生前對財產的處分行為致使遺囑處分的財產在繼承開始前滅失、部分滅失或所有權轉移、部分轉移的,遺囑視為被撤銷或部分撤銷,不發生法律效力。
九、放棄或喪失繼承權導致的失效
十、清償債務導致的失效
十一、遺囑繼承人先於被繼承人死亡導致的失效
B. 生前遣囑怎樣寫
遺囑是立遺囑人依法處理自己生前所有財產及其它事務,並於死亡後發生效力的法律行為。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處理個人財產,也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
1.遺囑人經公證機關辦理的公證遺囑有效。
2.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註明年、月、日的自書遺囑,無非法內容的,
有效。
3.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由其中一人代書,證明年、月、日,並由代書
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的代書遺囑,內容和見證人均合法的,有效。
4.有兩個以上的見證人在場的錄音遺囑,內容和見證人均合法的,有效。
5.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有兩個以上見證人
的在場見證。危急情況解除後,遺囑人能夠用書面或者錄音形式立遺囑的,所立
的口頭遺囑無效。
6.無行為能力的人、限制行為能力人、繼承人、受遺贈人、與繼承人、受
遺囑人有利害關系的人,不能作為遺囑見證人。
7.遺囑中剝奪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的內容無效。
8.立有數份遺囑,而內容有抵觸的,以最後的遺囑有效。
9.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
10.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
11.受脅近、欺騙所立的遺囑無效。
12.偽造的遺囑無效。
13.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在遺囑當中處理財產的占絕大多數,這類遺囑一般沒有統一的格式,但在實
踐中,它的一般寫法是:
①立遺囑的目的,即處理財產的意思表示,應首先寫明:「我立本遺囑,對
我所有的財產,作如下處理:」
②對財產的具體處理,應寫明財產的名稱,數量及其所在地,遺留給何人,
具體寫明由哪一個繼承哪些財產,也可按財產寫明。
③遺囑人的要求和遺囑書的處置。
④立遺囑人、證明人、代筆人簽名蓋章,並寫明立遺囑的時間、地點等。
由於立遺囑人的具體情況不同,遺囑的寫法不一定拘於以上格式,但必須是
有效的才有法律效力。
也可代寫遺囑,但代書人應對遺囑內容嚴格保密。
不論什麼形式的遺囑, 格式一般應包括三個部分,且不能缺一:
1.首部:包括標題和遺囑人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籍貫、住址。
2.正文:包括立遺囑的目的、財產狀況、處分意見和對繼承人的囑咐與期望。
3.結尾:包括遺囑份數、保存處所、遺囑執行人姓名、住址。最後是遺囑人簽名蓋章、附屬代書人、見證人簽名蓋章。如需要公證的,則無須見證人。
C. 怎樣判斷代書遣囑,是遺囑人生前代寫,還是遺囑人死後亂寫
《繼承法》第十七條第三款規定 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註明年、月、日,並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
D. 夫妻倆寫的遺囑沒有第三在場有效嗎父親寫的遺囑,母親簽字並按手印。這樣的譴囑有律效用嗎
根據我國《繼承法》的有關規定,遺囑的有效條件包括:
(1)遺囑人在訂立遺囑時具有遺囑能力。
(2)遺囑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
(3)遺囑內容合法,即遺囑內容不能違夏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如遺囑人不得利用遺囑處分不屬於自己所有的財產,不能取消或減少法定繼承人中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的繼承權和繼承份額。
(4)遺囑的形式必須合法。
所以立遺囑人寫遺囑時沒有精神問題,真實意思表示,並且簽字手印是真實的就有效。不需要第三人在場。
E. 贍養父母,辦遣囑公證,百年後房產歸我。公證的時候,房子是瓦房,後我改建成樓房。公證還有效嗎
可以
遺囑是父母名下房產歸你,並不要求房產是什麼形式,只要房產還登記父母名下,他們去世後你就可以按遺囑繼承
《繼承法》
第三條 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 (五)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 (六)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F. 遣囑的受益人如何規定的
直系親屬關系
G. 遣囑什麼時候才具有法律效力
因為遺囑是遺囑人生前以遺囑方式對其死亡後的財產歸屬問題所作的處分,死亡前還可以加以變更、撤銷,所以,遺囑必須以遺囑人的死亡作為生效的條件。
如果遺囑人沒有事實死亡,而是在具備相關的法律條件下,經有關利害關系人的申請,由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後,遺囑也發生法律效力,利害關系人可以處分遺囑當事人的財產。如果在短期內遺囑人重新出現,那相應的財產可以退還遺囑人;如果時間較長,類如超過兩年以上以及財產出現了無法退還的情況,則受益人應當對遺囑人的基本生活在其受益的范圍內提供幫助,但法定義務人不受此限。
H. 口頭遣囑有法律效應嗎
有效力的,但是需要滿足以下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七條第五款規定了「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解除後,遺囑人能夠用書面或錄音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口頭遺囑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方才有法律效力:
(一)口頭遺囑只能在危急情況下「訂立」。法律規定只有在這種情況下立的口頭遺囑才有法律效力。
(二)若「危急情況解除」而立遺囑人沒有死亡的,口頭遺囑即失效。如果處在生命垂危中的立遺囑人經搶救而恢復了採用其他立遺囑的能力的,那麼該口頭遺囑即視為無效,應另用其他的方式立下遺囑。
(三)口頭遺囑必須有「兩個以上證人在場見證」方為有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八條規定:「下列人員不能作為遺囑見證人:(一)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二)繼承人、受遺贈人;(三)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有利害關系的人。」有利害關系的人共有兩類:一是繼承人或受遺贈人的近親屬,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以及其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二是與繼承人有民事債權和債務關系的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三十六條規定:「繼承人、受遺贈人的債權人、債務人、共同經營的合夥人,也應當視為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有利害關系,不能作為遺囑見證人。」
I. 譴唐使什麼時候
唐朝時,中日交往盛況空前,除了民間交往外,日本政府也派遣使節團到中國交流,這就是譴唐使.
早在隋朝時日本就派遣譴隋使.唐代隋之後,日本沿襲舊制繼續派出譴唐使,整個唐朝,正式的譴唐使有12批。初期使團有200多人,以後逐漸增多最多的一次有500人。使團成員有醫師.畫師.樂師.譯語.史生,以及各行工匠。隨行的有長期的留學僧.留學生和短期入唐.將隨使團回國的還學僧還學生。
譴唐使來中國的目的在於向中國學習,吸取唐朝文化。譴唐使大量輸入中國各類典籍,把中國的典章制度.天文歷法.書法繪畫.建築藝術以及生活習俗等帶回本國,這些都對日本的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不過沒有想到的是,日本強大後,立即向中國擴張,犯下滔天罪行,而且至今不承認。
J. 我是爭議房屋的使用者,繼承人在遺囑未經法院確認繼承遣囑有效的前提下起訴我拒不搬出實際他並未和我接觸
首先,遺囑不需要法院確定效力,只要以符合法律規定的形式寫成,就是有效的。所以,繼承人享有房屋的所有權。
其次,如果您有合法的使用權,比如有租賃合同,就算是繼承人也無權要求您搬出。
所以,您可以舉證享有合法的使用權,或者舉證自己也享有房屋的所有權。當然,具體的方法建議帶著所有相關材料咨詢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