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路面結構達到臨界狀態"的設計年限怎麼和"道路交通量飽和時"的設計年限不一致,
是兩個不同的設計概念,所以設計年限不一樣。
前者是純粹從道路鋪設結版構合理性上來考慮的設權計;後者則是從道路實際使用中交通流量預估情況角度的設計。
一個是從材料、設計結構的不同來確定的設計年限,相對是不會變化的;另一個則是和道路環境、實際使用情況的變化有關的設計年限,是會隨統計數據、預期數據的變化而變化的。
② 設計年限內累計當量軸次(次/車道)和設計年限內累計交通量(pcu/h)是 一樣的嗎
不一樣。
當量軸次是按照彎沉等效或者拉應力等效的原則,將不同的車型、不同的軸次作用次數換算為標准軸載100KN相當的軸載作用次數。
交通量是單位時間內,某總這經過某一斷面的數量。
根據《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中的規定,以不同的控制標准來將交通量轉換為當量軸次需要不同的公式。詳見《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中3.1中要求。
③ 三級公路設計年限平均晝夜交通量為
三級公路設計的年限平均晝夜交通量為600
④ 瀝青路面交通量增長情況分幾段各為幾年
混凝土厚度取芯鑽機一般能適應按各種車輛摺合成中型載重汽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1000~4000輛zmjt054。三級公路為10年瀝青貫入式適用於二、三級公路,也可作為瀝青混凝土面層的聯結層。 瀝青表面處治: 瀝青表面處治可改善路面行車條件,承擔行車磨耗及大氣作用,延長路面使用年限。所鋪築的瀝青路面,其厚度可大於3厘米。在計算路面厚度時,其強度一般不計。 瀝青表面處治,一般用於三級公路,也可用作瀝青路面的磨耗層、防滑層中煤集團。基層:水穩砂礫,厚度20厘米;面層:瀝青碎石+瀝青混凝土,厚度10厘米
⑤ 什麼是公路交通量預測特徵年是怎樣確定的
近期1年,中期7年,遠期15年為特徵年。起算年為2013年。
⑥ 交通量達到飽和狀態的次幹路設計年限應為( )。
你好:道路交通量達到飽和狀態時的道路設計年限為:快速路、主幹路應為20年,次幹路應為15年,支路宜為10~15年。
⑦ 設計年限內的交通量年增長率怎麼計算 是每年遞增的那種
要Q365030064
⑧ 公路設計中怎麼確定公路等級
公路根據使用任務、功能和適應的交通量分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四級公路五個等級。 高速公路為專供汽車分向、分車道行駛並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線公路。 四車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汽車摺合成小客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2500~55000輛; 六車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汽車摺合小客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45000~80000輛; 八車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汽車摺合成人客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60000~100000輛。 其它公路為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干線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分四個等級。
一級公路為供汽車分向、分車道行駛的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汽車摺合成小客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1500~30000輛。 二級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車輛摺合成中型載重汽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3000~7500輛。 三級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車輛摺合成中型載重汽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1000~4000輛。 四級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車輛摺合成中型載重汽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雙車道1500輛以下;單車道200輛以下。 公路等級的選用公路等級應根據公路網的規劃,從全局出發,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務、功能和遠景交通量綜合確定。 一條公路,可根據交通量等情況分段採用不同的車疲乏數或不同的公路等級。 各級公路遠景設計年限: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為20年;二級公路為15年;三級公路為10年;四級公路一般為10年,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 對於不符合本標准規定的已有公路,應根據需要與可能的原則,按照公路網發展規劃,有計劃地進行改建,提高通行能力及使用質量,以達到相關等級公路標準的規定。 採用分期修建的公路,必須進行總體設計,使前期工程在後期仍能充分利用。
⑨ 公路怎麼劃分等級具體標準是什麼
公路的分類
一、按行政等級劃分
公路按行政等級可分為:國家公路、省公路、縣公路和鄉公路(簡稱為國、省、鄉道)以及專用公路五個等級。一般把國道和省道稱為干線,縣道和鄉道稱為支線。
國道是指具有全國性政治、經濟意義的主要干線公路,包括重要的國際公路,國防公路、連接首都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首府的公路,連接各大經濟中心、港站樞紐、商品生產基地和戰略要地的公路。國道中跨省的高速公路由交通部批準的專門機構負責修建、養護和管理。
省道是指具有全省(自治區、直轄市)政治、經濟意義,並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公路主管部門負責修建、養護和管理的的公路干線。
縣道是指具有全縣(縣級市)政治、經濟意義,連接縣城和縣內主要鄉(鎮)、主要商品生產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屬於國道、省道的縣際間公路。縣道由縣、市公路主管部門負責修建、養護和管理。
鄉道是指主要為鄉(鎮)村經濟、文化、行政服務的公路,以及不屬於縣道以上公路的鄉與鄉之間及鄉與外部聯絡的公路。鄉道由人民政府負責修建、養護和管理。
專用公路是指專供或主要供廠礦、林區、農場、油田、旅遊區、軍事要地等與外部聯系的公路。專用公路由專用單位負責修建、養護和管理。也可委託當地公路部門修建、養護和管理。
二、按使用任務、功能和適應的交通量劃分
根據我國現行的《公路工程技術標准》(JTJ001-1997),公路按使用任務、功能和適應的交通量分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四級公路五個等級:
1、高速公路為專供汽車分向分車道行駛並應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車道公路。
四車道高速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摺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輛。
六車道高速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摺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80000輛。
八車道高速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摺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100000輛。
2、一級公路為供汽車分向分車道行駛並可根據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車道公路。
四車道一級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摺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15000~30000輛。
六車道一級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摺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輛。
3、二級公路為供汽車行駛的雙車道公路。
一般能適應每晝夜3000~7500輛中型載重汽車交通量。
4、三級公路為主要供汽車行駛的雙車道公路。
一般能適應每晝夜1000~4000輛中型載重汽車交通量。
5、四級公路為主要供汽車行駛的雙車道或單車道公路。
雙車道四級公路能適應每晝夜中型載重汽車交通量1500輛以下。
單車道四級公路能適應每晝夜中型載重汽車交通量200輛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