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癌症晚期的疼痛用什麼泵好使嗎
建議使用電子PCA鎮痛泵,靜脈或者硬膜外都可以,還可以配合鞘內鎮痛,可有效減少用葯劑量,使用鎮痛泵的過程中注意鎮痛葯物的劑量增長和不同鎮痛葯物(初期建議使用嗎啡,中後期可用舒芬太尼或者氫嗎啡酮)的輪替,以達到更好的鎮痛效果。
Ⅱ 鎮痛葯的分類
葯理作用
CNS系統:(1)鎮痛鎮靜:對多種疼痛有效(對鈍痛的作用>銳痛),改善疼痛所引起的焦慮、緊張、恐懼等情緒反應,並可伴有欣快感。(2)鎮咳:直接抑制咳嗽中樞,使咳嗽反射減輕或消失,從而產生鎮咳作用。(3)抑制呼吸:治療量嗎啡可降低呼吸中樞對血液CO2張力的敏感性和抑制腦橋呼吸調整中樞,使呼吸頻率減慢,潮氣量降低。(4)縮瞳:興奮支配瞳孔的副交感神經。中毒時瞳孔縮小,針尖樣瞳孔為其中毒特徵。(5)其他:興奮延腦CTZ致惡心、嘔吐。抑制下丘腦釋放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等。
平滑肌:(1)胃腸道平滑肌:嗎啡減少胃腸蠕動,提高胃腸張力,易引起便秘。(2)膽道平滑肌:治療量嗎啡引起膽道奧狄括約肌痙攣性收縮,可致膽絞痛。阿托品可部分緩解。(3)其他平滑肌:嗎啡降低子宮張力可延長產婦分娩時程;提高輸尿管平滑肌及膀胱括約肌張力,可引起尿瀦留;大劑量可引起支氣管收縮,誘發或加重哮喘。
心血管系統:(1)能擴張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可發生直立性低血壓。(2)抑制呼吸使體內CO2蓄積,間接擴張腦血管而使顱內壓升高。(3)對心肌缺血性損傷具有保護作用。
其他:抑制免疫系統和HIV蛋白誘導的免疫反應。
作用機制
鎮痛機制:痛覺向中樞傳導過程中,痛覺刺激感覺神經末梢並釋放Glu和SP,作用於相應受體而完成痛覺沖動向中樞的傳遞引起疼痛。內源性阿片肽由特定的神經元釋放後可激動感覺神經突觸前、後膜上的阿片受體,通過G-蛋白偶聯機制,抑制腺苷酸環化酶、促進K+外流、減少Ca2+內流,使突觸前膜遞質釋放減少、突觸後膜超極化,最終減弱或阻滯痛覺信號的傳遞,產生鎮痛作用。
嗎啡類葯物通過激動脊髓膠質區、丘腦內側、腦室及導水管周圍灰質μ受體,模擬內源性阿片肽而發揮鎮痛作用,作用於邊緣系統和藍斑的阿片受體,則可減緩疼痛所引起的不愉快、焦慮等情緒和致欣快。
臨床應用
(1)鎮痛: 用於各種原因的疼痛,但僅用於癌症劇痛和其他鎮痛葯無效時的短期應用。緩解對心肌梗死引起的劇痛。特點:作用強、中樞性鎮痛作用,成癮性。(2)心源性哮喘輔助治療:系急性左心衰竭引起的肺水腫,需綜合治療,除強心、利尿、給氧外,靜注嗎啡可產生良好效果。治療機制:1)嗎啡擴張血管,減少回心血量,減輕心臟負擔;2)鎮靜作用,消除患者焦慮恐懼情緒;3)抑制呼吸,降低呼吸中樞對二氧化碳的敏感性,使呼吸由淺快變深慢。(3)止瀉:阿片酊可用於治療單純性腹瀉。
不良反應
治療量:產生惡心、嘔吐、便秘、排尿困難等。
耐受性及依賴性:前者是指長期用葯後中樞神經系統對其敏感性降低,需要增加劑量才能達到原來的葯效。後者是指本類葯物被人們反復使用後,使用者將對它們產生癮癖的特性,又可分為身體依賴性(physical dependence)和精神依賴性(psychological dependence)。
急性中毒:表現昏迷、瞳孔極度縮小、深度呼吸抑制、血壓下降、嚴重缺氧以及尿瀦留等,多死於呼吸麻痹。搶救:人工呼吸、適量給氧、靜脈注射納洛酮。 阿片受體部分激動葯
共同特點:大多數具有部分激動劑特點。有些葯物對某些受體亞型是激動劑,而對另外一些亞型則是拮抗劑,又稱阿片受體混合型激動-拮抗劑(mixed agonist/antagonist)。以鎮痛作用為主,依賴性較小,呼吸抑製作用較弱,但致焦慮、幻覺等精神症狀。
噴他佐辛(pentazocine,鎮痛新)
激動κ受體和阻斷μ受體,鎮痛強度為嗎啡的1/3。
沒有列入麻醉葯品(成癮性小),但仍為「精神葯物」范圍。
劑量增大能引起煩躁、幻覺、惡夢、血壓升高、心率增快(與提高血漿中NA水平有關)、思維障礙和發音困難等。
用於各種慢性疼痛,不適用於心肌梗死時的疼痛。
布托啡諾(butorphanol)
激動κ受體;弱阻斷μ受體。
鎮痛效力和呼吸抑製作用:嗎啡的3.5~7倍。增加血管阻力,增加心臟做功。
用於中、重度疼痛,對急性疼痛效果比慢性疼痛好。 阿片受體拮抗葯
納洛酮(naloxone)
對各型阿片受體都有競爭性拮抗作用:μ>κ>δ
治療阿片類葯物過量中毒:解救呼吸抑制和中樞抑制。診斷吸毒成癮:可誘發戒斷症狀。酒精中毒、感染中毒性休克的治療。實驗研究工具葯。 可待因(codeine)
作用與嗎啡相似,但強度較弱。鎮痛作用為嗎啡的1/10左右。鎮咳作用為嗎啡的1/4左右。用於中等程度的疼痛和劇烈乾咳。無明顯便秘、尿瀦留及直立性低血壓等副作用,欣快及成癮性也低於嗎啡。
哌替啶(pethidine)
葯理作用
鎮痛、鎮靜(鎮痛強度為嗎啡的1/10~1/7);鎮靜、呼吸抑制、致欣快和擴血管作用與嗎啡相當;不引起便秘和尿瀦留;不延長產程;大劑量可引起支氣管平滑肌收縮。
臨床應用
鎮痛:替代嗎啡用於各種劇痛(創傷、術後、癌症)、內臟絞痛(與解痙葯合用)、分娩痛(產前2~4 h不用)。
心源性哮喘。
麻醉前給葯。
人工冬眠(與氯丙嗪、異丙嗪合用)。
美沙酮(methadone)
與嗎啡比較,美沙酮鎮痛作用強度相當,持續時間較長,鎮靜作用較弱,耐受性與成癮性發生較慢,戒斷症狀略輕。
口服美沙酮後再注射嗎啡不能引起原有的欣快感,亦不出現戒斷症狀,因而使嗎啡等的成癮性減弱。
適用於創傷、手術及晚期癌症等所致劇痛,嗎啡、海洛因等成癮的脫毒治療。
芬太尼(fentanyl)及其同系物
短效鎮痛葯(強度為嗎啡的100倍),用於麻醉輔助用葯和靜脈復合麻醉,或與氟哌利多合用產生神經阻滯鎮痛。
舒芬太尼(sufentanil)和阿芬太尼(alfentanil)均為芬太尼的類似物。舒芬太尼的鎮痛作用強於芬太尼,是嗎啡的1000倍,而阿芬太尼弱於芬太尼。兩葯對心血管系統影響小,常用於心血管手術麻醉。
二氫埃托啡(dihydroetorphine)
為我國生產的強鎮痛葯,其鎮痛作用是嗎啡的500~1000倍。本品激動m受體,對d、k受體作用弱。
臨床用於哌替啶、嗎啡等無效的慢性頑固性疼痛和晚期癌症疼痛。
曲馬多(tramadol)
μ受體弱激動劑,NA、5-HT再攝取抑制劑。
鎮痛效力類似噴他佐辛。鎮咳作用為可待因的一半。呼吸抑制、致平滑肌痙攣和依賴性均較弱。無明顯心血管作用。
適用於中、重度急慢性疼痛。
羅通定(rotundine)
有效部分為延胡索乙素的左旋體。
有鎮靜、安定、鎮痛和中樞肌肉鬆弛作用。可能與促進腦啡肽和內啡肽的合成和釋放、阻斷腦內DA受體有關。
對慢性持續性鈍痛效果較好。用於胃腸系統鈍痛、一般性頭痛、腦震盪後頭痛,對創傷性和癌性疼痛效果較差。
Ⅲ 跪求癌痛止痛方法
癌痛的疼痛治療有多種的方法,比如放療、化療、外科手術治療、葯物治療、心理治療、理療等,其中WHO提倡的三階梯治療方法已被全世界廣泛認為是安全的有效簡單可行的一個葯物治療方法。
由於癌痛的病因和機制的復雜性,要使所有的癌痛患者都能得到滿意的控制,需要盡可能的完善和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包括病因的治療,葯物的治療和介入治療、理療、心理和精神等綜合治療,而且癌痛又是一個動態發展過程,隨著癌腫的進展,病人的心理社會和精神狀態都會隨之出現變化。
中樞神經系統有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的改變,所以對癌痛的治療方案需要不斷的調整和加強,才能達到一個最佳的治療效果。
Ⅳ 一般麻葯要多少時間才過
提到麻葯,大家並不陌生。麻醉葯品,又稱麻醉品,是指對中樞神經有麻醉作用,連續使用能成癮產生依賴性的葯物。若連續使用、濫用或者不合理使用麻醉葯品,易產生身體依賴性和精神依賴性,常用的麻醉葯品有醋托啡、乙醯阿法甲基芬太尼、醋美沙朵等。這是一種常用的葯物,特別是在做一些手術的時候是不可少的,但麻葯的副作用也是大家比較擔心的。還有副作用,消失的時間並沒有特別明確的答案,還需要看患者的具體情況。在用麻葯之前要進行綜合的評估,確保沒有問題才行。
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有所幫助。
Ⅳ 常服止痛片(西葯)有哪些副作用
常服西葯止痛片是不能根治疼痛病狀,此葯含麻醉劑,服葯期看似疼痛減輕,停葯就無效,會影響和耽誤你最佳治療時間,應走出誤區,找有經驗的中醫大夫對症治療才是首選。
Ⅵ 手術麻醉的問題
,口服的葯物大部分都是止痛葯,對手術的切割性銳痛很難控制的,不想注射的話可以問醫生能不能用吸入的葯物,吸入是全麻,氧化亞氮很便宜,有些醫院沒有,別的吸入葯稍貴一點,到時候在醫院咨詢具體的價格。
只要與醫生商談好麻醉方法,他就會告訴你注意事項等問題。
Ⅶ 晚期癌症止痛葯有哪些
止痛主要靠西葯,嗎啡已經是最強的止痛葯,不行可以增加劑量.
Ⅷ 我想知道,腫瘤晚期用的止疼泵裡面裝的是什麼葯謝謝
你好,根據你的以上問題,疤痕體質和止痛泵沒有直接關系。 刀口上的新肉考慮瘢痕組織引起的肉芽組織,一般問題不大,有恢復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