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行政復議受理告知送達日期是否計入行政復議審查期限
計入,受理時間以受理通知書中載明的時間或者最後落款的時間為准。
B. 查:行政復議機關沒有將延長的復議期限告知申請人所作出的行政復議決定是否有法律效力謝謝你了!
行政復議期限延長必須告知申請人。沒有告知就是違反法定程序,違反法定程序做出的復議決定是無效的。
【法律依據】
《行政復議法》第三十一條行政復議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但是法律規定的行政復議期限少於六十日的除外。情況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經行政復議機關的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並告知申請人和被申請人;但是延長期限最多不超過三十日。
C. 行政復議決定書未送達導致當事人沒有在規定期間內起訴怎麼辦
起訴期限15天,依法應從收到行政復議決定書之日起計算。
《行政訴訟法》
第四十五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D. 申請行政復議的時間限制
第二段是《行政復議法》的第九條之規定,這個好理解!
關於第一段的具體行為內有好幾個情容況,有當場,法律文書的送達,公告等,如果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依法應當送達法律文書而未送達的,視為公民 法人 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所以就有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的說法!
兩個空里都是填60天!
E. 行政處罰決定書未送達去領時己過了行政訴訟期了,還可以行政復議嗎我簽收是3
你好,我拿到了沒有送達時間,也沒有處罰人的添字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可以行政復議嗎
F. 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復議權利,復議期限如何計算
其實法律並沒有規定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復議權利,復議期限如何計算,只是告知自己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自己權利時在60日內可以提起行政復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第九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G. 行政復議決定作出後幾日內送達
這個行政復議法沒有作出具體的規定,但是《行政復議法》在保障公民權利的時候要求,復議決定文書必須送達當事人,且當事人自接到行政復議決定書十五日起對絕對不服的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所以無論什麼時候送達,當事人的訴權都可以得到保障!
H. 行政復議期限是多少天
《行政復議法》第九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0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60日得除外。
申請人提起行政復議的起算時間,可分為兩種情況:
(1)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政復議權或者申請行政復議期限的,申請行政復議期限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政復議權或者申請行政復議期限之日起計算。
(2)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製作或者未送達法律文書,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申請行政復議的,只要能夠證明具體行政行為存在,行政復議機關應當受理。申請行政復議期限從證明具體行政行為存在之日起計算。
(8)行政復議期限未送達知道擴展閱讀:
行政復議的申請方式
(一)書面申請的,請按下列格式書寫:
1、文書名稱(行政復議申請書)
2、申請人(是公民的,寫明姓名、住址、聯系電話;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寫明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姓名、聯系電話,代理人姓名、單位、電話)
3、被申請人(寫明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職務)
4、行政復議請求5、事實和理由6、行政復議機關名稱(如向市政府申請,可寫「此致北京市人民政府」)
7、申請人(簽名或蓋章)
8、申請日期(年、月、日)
行政復議有以下四個特點:
1、提出行政復議的人,必須是認為行政機關行使職權的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當事人提出行政復議,必須是在行政機關已經做出行政決定之後,如果行政機關尚沒做出決定,則不存在復議問題。復議的任務是解決行政爭議,而不是解決民事或其他爭議。
3、當事人對行政機關的行政決定不服,只能按法律規定,向有行政復議權的行政機關申請復議。
4、行政復議,主要是書面審查,行政復議決定書一經送達,即具有法律效力。只要法律未規定復議決定為終局裁決的,當事人對復議決定不服的,仍可以按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請訴訟。
I. 行政復議法的時限問題
復議機關接收復議申請後,認為不屬於本機關受理的,應該按照《行政版復議法》第十八權條的規定製作行政復議申請轉送函,送至有關機關,並告知申請人。
你這種情況屬於復議期限未截止,並未超出60日,現在要做的就是向接收復議申請的復議機關提出轉送函問題,相信該機關會依法辦案,依法送達轉送函的,而接受轉送函的單位也會依法受理的。
J. 超時未送達的復議申請責任由申請人承擔嗎
行政復議法第九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0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60日得除外。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第十五條又做出相應的補充,該條規定
行政復議法第九條第一款規定的行政復議申請期限的計算,依照下列規定辦理:
(一)當場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自具體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計算;
(二)載明具體行政行為的法律文書直接送達的,自受送達人簽收之日起計算;
(三)載明具體行政行為的法律文書郵寄送達的,自受送達人在郵件簽收單上簽收之日起計算;沒有郵件簽收單的,自受送達人在送達回執上簽名之日起計算;
(四)具體行政行為依法通過公告形式告知受送達人的,自公告規定的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五)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事後補充告知的,自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收到行政機關補充告知的通知之日起計算;
(六)被申請人能夠證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具體行政行為的,自證據材料證明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計算。
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依法應當向有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送達法律文書而未送達的,視為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
(10)行政復議期限未送達知道擴展閱讀:
1、行政復議以行政爭議和部分民事爭議為處理對象;
2、行政復議直接以具體行政行為為審查對象;
3、行政復議以合法性和合理性為審查標准;
4、行政復議以書面審理為主要方式;
5、行政復議以行政相對人為申請人,以行政主體為被申請人;
6、行政復議以行政機關為處理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