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足協新政u23球員是什麼意思
中國足協新政u23球員是亞足聯U23錦標賽的中的球員,所有球員的實際年齡有不大於23歲的限制,旨在培養和鍛煉新人,發掘更好的苗子,建立人才梯隊。
中國足協強行推出了U23球員上場政策。一個賽季下來,只有部分俱樂部較好的貫徹執行,而另一部分俱樂部鑽了政策的漏洞。
為避免新賽季出現過早換下U23球員的狀況,足協計劃推出U23球員政策的「加強版」,徵求意見稿的內容是:規定每支球隊必須在18人名單中報3位U23球員,其中1人必須首發,且規定一場比賽中必須保證有1名U23球員在場上。
不過,也有聲音反映,這樣的彌補政策依舊不夠嚴格,新賽季中超或將在政策上向U23球員更加傾斜,屆時登場的U23球員恐怕就不止一個人。
(1)u23年限擴展閱讀:
中超U23新政下部分球員的發展現狀:
在中超冬季轉會窗的最後幾日,各家中超俱樂部都逐漸官宣了自己的新援。2018年2月的最後幾日里,幾乎每一天都可以看到幾條甚至十幾條的中超重磅轉會消息。
叮叮當當的通知鈴聲折射著歡迎新援的掌聲,但是在每一傢俱樂部的上空,同樣響徹著驅逐的號令。
伴隨著「U23政策」的進一步收緊,23歲以下的年輕球員們再一次成為了轉會市場上的主角。但是隨著新賽季開打,很多人也將不再擁有「U23」這個稱號,他們的名字也隨著黯淡。褪去光環之後,那些曾經的「U23」都去了哪?
不再是U23的廖均健加盟武漢卓爾
刷完任務,你可以走了
上賽季效力於申花的徐駿敏一共為球隊首發14次,出場15次,但整個賽季加起來,僅僅打了581分鍾比賽。
申花對他的定位很簡單:「U23首發」這個成就刷到了,可以下去了,如今不能「刷任務」了,就應該走人了。
在2017年的冬天,徐駿敏轉會同城對手、中甲球隊上海申鑫。
有的球員,在「U23」行列中也屬於備胎。失去了這一身份之後,他們也就立刻沒有了在中超立足的資本。
由於U23國腳高准翼發揮穩定,華夏幸福的另一位U23後衛廖均健多數時間跟隨預備隊比賽,並在半程後被租給了重慶力帆。失去U23身份之後,廖均健更是沒有機會,被再度租給了武漢卓爾。
廖均健在省港杯足球賽上的隊友葉楚貴同樣也被租借到了中甲,雖然曾貴為中乙金靴,但是葉楚貴在富力的地位一直尷尬。前有中超MVP扎哈維與國腳肖智,後有U23小將向柏旭,葉楚貴即便回歸也很難有機會。
㈡ 足球隊是不是只限制球員的上限年齡下限是不是不限制比如U23的足球賽,是不是U16的球員也能上
是的,只有年齡上限,像世界盃就沒有年齡限制,在以往世界盃都有40歲的球員參加,當然主要是門將的位置。
㈢ u23亞洲足球錦標賽幾年一次
每兩年舉辦一屆。
亞足聯U23錦標賽(英文:AFC U-23 Championship,亦稱U23亞洲杯),是由亞洲足球聯合會舉行的22歲以下男子足球錦標賽賽事,每兩年舉辦一屆,參賽球隊必須是亞洲足聯成員。
亞足聯U23錦標賽的前身為亞足聯U22錦標賽,2014年舉辦第一屆賽事後更改為現名。
㈣ 中超u23新政球員年齡怎麼算
中超u23新政中的U23球員是指1995年1月1日及以後出生的非港澳台,即23歲或者23歲以下的球員。
㈤ 亞運會什麼時候開始u23
8月中旬,2018年印尼亞運會將舉行,屆時,中國將派出U23男足參加男子足球項目的比賽。這樣一來,很多中超、中甲球隊都將面臨U23球員被抽調的問題,聯賽U23政策也受到影響。今日,足協下發通知,亞運會期間,每支俱樂部仍然要派出1名U23球員首發。
盡管在亞運會期間面臨U23球員被抽調,但足協要求,每場聯賽,每支俱樂部11名首發球員中至少有1名U23球員。期間,如果俱樂部被U23國足抽調1人,該俱樂部U23的實際累計上場人次可少於本隊外援實際累計上場1人次。如果被抽調2人或2人以上,該俱樂部U23球員的實際累計上場人次可少於本隊外籍球員實際累計上場2人次。
另外足協要求,外援上場政策不變,每場比賽累計上場中超不得超過3人次,中甲不得超過2人次。對於以上規定俱樂部如有違反,該場比賽按棄權處理。
而對於具體實行的輪次,足協也做了規定:
如果U23國足小組賽出局,那麼中超第15輪-19輪,中甲17輪-20輪比賽將按上述規定執行;
如果1/8決賽後回國,那麼中超第15輪-20輪比賽,中甲第17輪-21輪比賽,足協杯第7輪比賽第1場將按上述規定執行;
如果1/4決賽後回國,那麼中超第15輪-20輪比賽,中甲第17輪-21輪比賽,足協杯第7輪比賽第1場將按上述規定執行;
如果決賽後回國,那麼中超第15輪-21輪比賽,中甲第17輪-22輪比賽,足協杯第7輪比賽第1場將按上述規定執行。
㈥ u23亞洲足球小組賽制
根據出線規則,16支參賽球隊被分為四個小組,每組四支球隊,經過小組賽三輪爭奪,每組前兩名球隊將獲得晉級淘汰賽階段的資格,在八強階段A1對B2;A2對B1;C1對D2;D1對C2;八支球隊捉對廝殺後產生四強席位,四支球隊再進行半決賽爭奪,決出最後的決賽名額,在四強戰落敗的兩支球隊則會打一場季軍爭奪戰。最終獲得前三名的隊伍將拿到2016年裡約奧運會男足決賽圈的入場券。前3名直接入圍里約奧運會足球賽正賽。
【A組】卡達U23(A1)、敘利亞U23(A2)、伊朗U23(A3)、中國U23(A4)
【B組】沙特U23(B1)、日本U23(B2)、朝鮮U23(B3)、泰國U23(B4)
【C組】伊拉克U23(C1)、韓國U23(C2)、烏茲別克U23(C3)、葉門(C4)
【D組】約旦U23(D1)、澳大利亞U23(D2)、阿聯酋U23(D3)、越南(D4)U23
㈦ 足球中的U23是什麼意思
足球中的U23,意為under 23,指的是球員的年齡必須在23歲以下。
U23是球隊年齡級別的代號,其餘還分有U17、U19、U21等球隊,因為年齡階段的不同在身體方面的發育也不一樣,如果沒有年齡的劃分,對教練布置的訓練以及比賽都不好進行,而且對球員的發展也是不利的。
國家隊級別的青年隊也是用年齡劃分的:國少、國青、國奧,其中U23是國奧的隊伍,因為國際足聯的規定:每個國家參加奧運會的足球隊必須是23歲以下的球員參加,最多隻能有3名超齡球員。
(7)u23年限擴展閱讀:
U23球隊有兩個類型,一個是國家的國奧隊伍,一個是俱樂部的青訓隊伍。
根據奧林匹克運動會男子足球比賽的規則,參加奧運會男子足球比賽的每支球隊,其成員最多隻能有3名23歲以上的球員,其他球員都要在23歲以下,所以國奧隊,也會被稱為U23。
U23球員的重點是在成年國家隊接班。如中國足球協會U23聯賽,各中超、中甲、中乙俱樂部均可報名參加,但要求球員要23歲以下,每隊可報最多3名超齡球員及最多6名U-19球員,其中U-17球員不得超過2人 。
㈧ 中超u23新政 什麼時候實行
從2018新賽季開始,U23政策將在原有基礎上得到進一步完善,各支球隊在首發名單中依舊會有1名U23運動員(1995年1月1日及以後出生的非港澳台)首發出場。整場比賽中U23運動員的實際累計上場人次不得少於本隊外籍運動員實際累積上場人次。
距離足協去年年初提出U23政策以來,已經過去將近一年時間。此番新政又出,對於這批年輕球員來說,無疑機會與挑戰並存
㈨ 中超u23新政策怎樣規定
每場比賽必須有一名U23球員首發,在此前提下,U23球員使用人數還不得低於外援使用人數。這對U23球員的儲備及主教練調配陣容都帶來很大的考驗,比如如果上三個外援,就得上三個U23,如果只有一名U23球員首發,三個換人名額就得有兩個留給U23,如果遇到傷病,就更加困難。
㈩ 國際足聯為什麼允許U23存在超齡球員
回答這個問題,先要說為什麼足球項目有國奧隊。
原因是這樣的。自從國際奧委會打破業余選手不能參加奧運會的框框後,一直想讓國際頂級選手參加奧運會,但財大氣壯,影響力極高的國際足聯不買帳,甚至情願退出奧運會,經過討價還價,作出這一決定:職業的限制可以取消,但必須是23歲以下,同時每隊可以有3位超齡球員。
現在不少單項聯合會就靠奧運會的分成活著,但國際足聯完全不是,國際奧委會只能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