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新鮮血的保存期限

新鮮血的保存期限

發布時間:2021-08-13 09:59:31

㈠ 庫存血保存時間

保存期:儲存於普通血袋時保存期24h。儲存於血小板專用血袋時保存期5d,或按照血小板專用血袋說明書執行。 當密閉系統變為開放系統,保存期6h,且不超過原保存期。

當數個濃縮血小板匯集到同一個血袋成混合濃縮血小板,須保持可追溯性,開放系統匯集後保存期6h,且不超過原最短保存期。密閉系統匯集後儲存於血小板專用血袋,保存期5d(或按照血小板專用血袋說明書執行),且不超過原最短保存期。

當無專用血小板保存設備進行持續輕緩振搖時,保存期24h,且不超過原保存期。

(1)新鮮血的保存期限擴展閱讀:

獻血對個人身體狀況的好處:

1. 獻血對心腦血管系統有良好的遠期影響。可預防、緩解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生。堅持適量獻血可減少血液中的所有成份,減少比例最大的是血鐵和蛋白,還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使血液流速加快。供氧量加大,人感到身體輕松、頭腦清醒。能有效降低動脈硬化、血栓和腦血管意外及心肌梗塞等病症。

2.經常獻血可提高造血功能。獻血後,由於血細胞數量減少,對骨髓產生刺激作用,促使骨髓儲備的成熟血細胞釋放,並刺激骨髓造血組織,促使血細胞的生成,經常按規定期限獻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3.男子獻血有可能減少癌症的發生率。

4.可促進、改善心理健康。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緒可通過神經、體液、內分泌系統溝通大腦及其他組織與器官,使其處於良好的狀態,有益於人體免疫力的增強、抵抗力的提高。

㈡ 一袋新鮮的血液可以在血庫中保存多久

1定期適量獻血有好處

大量科學研究證明,獻血者在為社會奉獻愛心的同時,也改善了自己的身體狀況,為自身的健康進行了「投資」。

科學家運用血液流變學與血液動力學對血質與獻血的關系作了研究,發現定期適量獻血,特別是單獻紅細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份,可使血液粘稠度明顯降低,加快血液流速後,腦血流量提高,從而達到緩解或預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體輕松、頭腦清醒、精力充沛。

獻血對減少心腦血管病的發生也具有積極的作用。芬蘭一研究小組對2682名42-60歲的男性進行調查,其中兩年裡至少獻過1次血的人在5年內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的比例,比未獻過血的低86%。美國一心血管病研究小組的研究亦表明,在3年中,獻血者(男性)患心血管病的危險僅為未獻血者的一半。

男子獻血還可減少癌症的發生率。《國際癌症》報道,體內的鐵含量超過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幾率就提高,適量獻血可以調整體內鐵含量,預防癌症。該文還提到,中青年女性因月經周期性失血損失了一定量的鐵質,故未發現這類女性的含鐵量與癌症發生有明顯關系。

有研究表明,定期獻血的人比不獻血的人更不易衰老,一旦遇到意外事故也有較強的耐受力和自我調節功能。曾有學者對66歲以上的332人(獻血者)與同年齡、性別的399人(未獻血者)作前瞻性對照研究,結果顯示,獻血組平均壽命為70.1歲,高於未獻血組的平均67.5歲;遇到意外事故,獻血組的存活率為67%,高於未獻血組的40%。從上述分析來看,獻血者由於血液新陳代謝較未獻血者旺盛,其壽命會延長。

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緒可通過神經、體液、內分泌系統溝通大腦及其他組織與器官,使其處於良好的狀態,有益於人體免疫力的增強,抵抗力的提高。而獻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獻血者在助人為樂、與人為善的同時,情緒也處於最佳狀態,對健康有益
2 男士獻血好處多

有研究認為,中年男子每年獻血550毫升,患心臟病的風險將減低86%。這一研究認為、男子年過40歲,由於體力活動的減少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體內脂肪容易積存,許多人的血脂長期處於較高的水平。定期獻血則可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也就減輕了動脈硬化的隱患。

《國際癌症》報道,人體內的鐵含量超過正常值的10%,罹患腫瘤的幾率就提高,腦血栓和心肌梗塞的發病也增多。適量獻血,特別是男人獻血能改善血液中製造紅細胞的鐵的含量。捐出血液體內鐵元素含量會適當減低,減少上述疾病的發生。

科學家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發現,年輕婦女與男性相比較少患中風、心臟病和腫瘤,但隨著年齡的增大,患上述疾病的機會也就隨之升高。分析原因,認為中青年婦女每月的月經失血加速了紅細胞的新陳代謝,促進骨髓造血,使新生的紅細胞數量在血液中含量增多,輸送更多的氧氣及營養成分給身體各部位,因而降低了患心臟病的風險。

一個成年人的總血量約為4000-5000毫升。獻血的體重標準定在男性為50公斤、女性為45公斤。一個人一次獻血200-400毫升,只佔總血量的5%-10%,再加上抽出的是外周血管的血,人體會自動將原來貯存於脾臟、肝臟等內臟里的血液釋放到血管中,保持恆定的血容量,獻血後失去的水分和無機物,1-2個小時就會補充上;血漿蛋白質,一兩天內就能得到補充;血小板、白細胞和紅細胞也快恢復到原來水平。故獻血不會影響獻血者的健康。
所以說,健康人按規定獻血,對身體不會有任何影響。獻血後,人體的造血組織會自動加速造血,一般經過半個月就能恢復到原來的水平,獻血後適當補充營養是必要的,但無須大吃大喝。適當增加營養以提供足夠的造成血原料,補充的重點是造血所需要的蛋白質、鐵、維生素B12、葉酸等。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大量進補又不活動,會不利於營養的消化吸收,造成胃腸功能紊亂,會因熱量過剩而發胖。
人體血液中的含鐵過高會明顯增加患心臟病的危險,而適量獻血恰恰可使血液中的鐵含量大為降低。
適量獻血,獻血後保護好穿刺孔,適當補充營養就不會有什麼壞處了。

好處 :
一、適量獻血可降低血液的粘滯度

當血液粘滯處於較高水平時,適量獻血,特別是適量捐獻血液中的有形成份,可有效地降低血液粘滯度,預防多種疾病。

二、男子定期獻血可防癌

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男子獻血可以防癌,這是因為血液中含有大量鐵元素,而人體內鐵元素含量水平持續過高會促會癌症,定期獻血可有效地降低血液中鐵血素的含量,因此健康男子定期獻血可收到離癌的效果。

三、中年人獻血可益壽

人到中年大多事業有成,經濟狀況良好,膳食也是味美質優,營養豐富,稍不留神,就會導致營養過剩、脂肪堆積和肥胖,特別是從事非體力勞動的中年人,此時如再不注意調整,就會出現血鐵、血脂等指標超標,血液粘滯度增高,動脈粥樣硬化等,從而誘發高血壓、冠心病、腦血栓等心腦血管疾病以及癌症。
獻血可減少血液中的所有成份,減少比例最大的的是血鐵和蛋白,還可降低血液的粘滯度,使血液流速加快,健康的中年人在醫生指導下適量獻血或血液中的某種成份可以刺激骨髓等造血器官保持旺盛的造血狀態,不斷增加血液中年輕紅細胞的比例,提高機體免疫和抗病能力,預防疾病,延年益壽。

那些人不可以獻血 :

性病、麻風病和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肝炎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者,丙型肝炎抗體陽性者。

過敏性疾病及反復發作過敏患者,如經常性蕁麻疹、支氣管哮喘、葯物過敏(單純性蕁麻疹不在急性發作期間可獻血)。

各種結核病患者,如肺結核、腎結核、淋巴結核及骨結核等。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種心臟病、高血壓、低血壓、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靜脈炎等。

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以及支氣管擴張肺功能不全。

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疾病患者,如較重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腸炎、急慢性泌尿道感染、腎病綜合症、慢性胰腺炎。

血液病患者,如貧血、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及各種出、凝血性疾病。

內分泌疾病或代謝障礙性疾病患者,如腦垂體及腎上腺疾病、甲亢、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

器質性神經系統疾病或精神病、腦炎、腦外傷後遺症、癲癇、精神分裂症、癔病、嚴重神經衰弱等。

寄生蟲病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熱病、血吸蟲病、絲蟲病、鉤蟲病、囊蟲病及肺吸蟲病、克山病和大骨節病等。

各種惡性腫瘤及影響健康的良性腫瘤患者。

做過切除胃、腎、脾等重要內臟器官手術者。

慢性皮膚病患者,特別是傳染性、過敏性、炎症性全身皮膚病,如黃癬、廣泛性濕疹及全身性牛皮癬等。

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虹膜炎、神經炎和眼底有變化的高度近視。

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膠原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硬皮病等。

有吸毒史者、同性戀者、多個性伴侶者。

體檢時醫生認為不能獻血的其他疾病患者。

㈢ 獻的血能保存多久是如何保存的

對於捐獻的血液因為各種血細胞有各種不同的特點,所以保存方式和保存時間都是不一樣的。

血細胞的分類

要想了解如何保存血,就要先弄明白影響血液保存的血細胞,血細胞佔了血液的45%,而血細胞中也包含了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

血液的採集也是要有計劃的進行的,因為其中有一個矛盾,採集太多的話,可能會因為在保存期限里用不完而導致浪費,採集太少又不能滿足臨床和急救治療,也因此,對於採集過多的血液類型會採取限制的方式來避免浪費。

目前徐州市中心血站所研究的運用紫外光照射密封氧化保存的方法,在提高保存期限的同時也減少了污染,改變了國內半開放保存方式,將保存期限提到了21天。

㈣ 血能保存多久

血庫的血液保存期限有多長?

12-12 15:11

血液保存的要求是:防止凝固、保證細胞新陳代謝所需的營養、延長在體外的壽命、保證輸給病人後能發揮相應的功能。因此在保存時要加入抗凝劑、細胞新陳代謝所需的營養、溫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等。由於各種血細胞的特點不同,保存的方法也不同,保存期也有所不同。目前,全血和紅細胞保存於4±2℃內可保存35天;血小
板保存於特製的袋內,在22±2℃內並不斷振盪,可保存5天;新鮮冰凍血漿在-20℃以下可保存1年。因此,血液採集要有計劃地進行,採得太多在保存期內用不完,會造成浪費;採得太少又不能滿足臨床急救和治療的需求。

㈤ 新鮮豬血的保存期有多久。

豬血放水裡常溫下可以保存1天,冷藏可以存放2-3天。

豬血只能冷藏,不能冷薪水。放到冰箱內冷藏,不能超過兩天。豬血中所含有的營養成分非常豐富,被稱為血豆腐以及液體肉。每克豬血中富含有蛋白質,其含量高於牛肉、瘦豬肉,並且還容易被人體消化及吸收。

豬血可為人體提供多種有益於身體健康的微量元素,有利於滋養和補充營養不良的症狀,如一些心血管疾病、腎病等。豬血對於治療吐血、抽搐癲癇症狀、頭暈、損傷出血、破裂失血等疾病有很好的輔助治療效果。

(5)新鮮血的保存期限擴展閱讀:

豬血的營養價值:

1、豬血所含鐵元素非常高

豬血所含鐵元素非常高,它以血紅素鐵的形式存在,容易被人體所吸收以及轉化。處於成長階段的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等,如果能攝入像豬血這類動物血液製品,可預防和治療貧血、缺鐵症,並且還可以預防冠心病,對於一些中老年人的動脈硬化等症也有很好的輔助治療效果。

2、豬血含有維生素K

豬血中所含有的維生素K,可促進血液凝固,因此具有顯著的止血效果。

3、豬血中含有的微量元素鈷

豬血中含有的微量元素鈷,是防止人體惡性腫瘤生長的重要物質,這在其他的食物中是很難獲得的。

4、吃豬血有利於腸道分泌

在國內,許多的中老年人患有貧血症。而豬血中的血紅素鐵,其在小腸中的吸收率可達35%左右。血紅素鐵的吸收率是許多食物和鐵元素的補充劑無法比擬的。因此,中老年人每天吃適量的豬血,基本上可以滿足鐵元素的攝入量,可以避免和預防貧血的發生。

㈥ 求問血液最多可以保存多長時間

血液保存的要求是:防止凝固、保證細胞新陳代謝所需的營養、延長在體外的壽命、保證輸給病人後能發揮相應的功能.因此在保存時要加入抗凝劑、細胞新陳代謝所需的營養、溫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等.由於各種血細胞的特點不同,保存的方法也不同,保存期也有所不同.目前,全血和紅細胞保存於4±2℃內可保存35天;血小板保存於特製的袋內,在22±2℃內並不斷振盪,可保存5天;新鮮冰凍血漿在-20℃以下可保存1年.因此,血液採集要有計劃地進行,採得太多在保存期內用不完,會造成浪費;採得太少又不能滿足臨床急救和治療的需求.血液體外保存研究通過鑒定公民獻血是臨床用血的主要來源,但所獻血液超過一定儲存期限就不再適用於臨床.因此,如何提高血液體外保存的質量和期限,便成為一道醫學難題.目前國內大多採用半開放式的儲存方法,儲存時間僅為24小時,而且質量難以保證.這項新的研究成果運用紫外光照射密閉氧合處理血液的方法,使血液質量發生有益的變化,而且處理過程處於全封閉狀態,從而避免了可能的污染,使血液質量大大提高.

全血採集後,一般需要通過離心的方式進行成分分離。紅細胞懸液就是通常輸入的血液(去掉白細胞,可以降低副作用)。分離後的紅細胞和白細胞通常保存於1到零下6度之間。由於有保存液的原因,不會凍結。白細胞最多能保存35天,紅細胞42天。
紅細胞在含甘油的保存液零下65度,可以保存10年。這可以用來保存罕見血型。
無細胞的血漿,保存於零下30度。新鮮冰凍血漿富含凝血因子。
血小板保存於室溫 (20-24C) ,可以保存5天。還需要保持晃動。

㈦ 抽出來的血有效期多長

鮮血的血液有抄效期要襲看血液製品的種類和作用決定的。 (一)全血 1 新鮮血 在採集後的3天之內,在4攝氏度恆溫保存。 2 庫存血 保存在4攝氏度的冰箱內,有效期2-3周,其成分以紅細胞和血漿蛋白為主,適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大出血患者。庫存血保存時間越長,血液成分變化越大,即酸性增加,鉀離子濃度增高,故大量輸庫存血時,要防止酸中毒的高血鉀。 (二)成分血 1 白細胞濃縮懸液 4攝氏度保存,有效期48小時。 2 血小板濃縮懸液 22攝氏度保存,有效期24小時。 3 血漿 (1)冷凍血漿 -30度,有效期1年。 (2)乾燥血漿 有效期5年。

閱讀全文

與新鮮血的保存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