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分別 東北人參 是幾年的
人參是很珍貴的一味葯材,市場上的人參種類很多,質量各異,學會一點鑒別知識是有必要的。 在人參中只有野山參是珍貴葯材,生長年限由幾十年到百餘年不等,價格昂貴。由於山參產量稀少,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現象時有發生,所以應注意鑒別。
要想鑒別好山參,必須掌握好以下要點:既要看清「五形」,又要識別「六體」。
1.五形是指須、蘆、皮、紋、體
(1)須:長條須,老而韌,清疏而長,其上綴有小米粒狀的小疙瘩稱之謂「珍珠點」。色白而嫩脆(俗稱水須)者,則不是純野山參。
(2)蘆:蘆較長,分為二節蘆、三節蘆、線蘆、雁脖蘆。 二節蘆——有馬牙蘆和圓蘆者。 三節蘆——有馬牙蘆、圓蘆和堆花蘆。 所謂馬牙蘆,是根莖上的莖痕明顯,形如馬牙狀,多在根莖上段。所謂圓蘆,是根莖上的莖痕因年久而長平,形如圓柱狀。所謂雁脖蘆,是根莖細長,稍彎曲,如雁脖狀。所謂線蘆,是因年限久遠,根莖上的蘆碗長平,根莖又細又長。
(3)皮:老皮,黃褐色,質地緊密有光澤。皮嫩而白者,則不是純山參。
(4)紋:在毛根上端肩膀頭處,有細密而深的螺絲狀橫紋。橫紋粗糙,浮淺而不連貫者則不是純山參。
(5)體:系指毛根。
2.六體是指靈、笨、老、嫩、橫、順
(1)靈:指人參體態玲瓏,樣子好看,體腿明顯可分,腿多具兩個,且分叉角度大。按形態分為「菱角體」和「疙瘩體」。
(2)笨:指人參根形挺直,體態笨拙而不美觀,即使有兩腿,兩者粗細或長短也不勻稱。
(3)老:山參皮老,色黃褐,橫紋細密而結實。皮嫩色白者不是純山參。
(4)嫩:皮色嫩白,橫紋粗糙浮淺,須根嫩脆色白易折斷者,則不是純山參。
(5)橫:指人參根粗短,兩條腿多向旁伸展者,多為野山參。
(6)順:指人參根順理且直,單腿或雙腿並攏者,多不是野山參
『貳』 人參怎麼辨別年限
當今純正野山參只佔有市場份額的1%,原因野山參生長於深山老林中,由於生長環境和自然災害,能存活下來的少之又少,再加上贗品泛濫,讓我們很難辨認真假。
鑒別野山參,必須掌握五個要點,即蘆、紋、皮、體、須這「五形」,也有把「蘆、艼(dǐng)、體、紋、須」稱為「五形」 ,下面我就來全面介紹一下辨別野山參真偽的要點。
1、 蘆
蘆即根莖,也稱地下莖,即主根頂端細長部分,俗稱「蘆頭」。每年秋季地上部脫落,在根莖上留下一個莖痕,俗稱「蘆碗」,其數量隨參齡增加而增加,也是鑒別參齡長短的主要標志,由於生長環境和自然災害等影響,分為好多種情況,並非人們常說的一個蘆碗一年的說法,但一般說來,蘆長、蘆碗多而緊密,總是不錯的。
根據根莖形態,可將根莖分為下列幾種。
(1) 馬牙蘆:根莖上莖痕明顯,稀疏而大,形如馬齒狀,多在根莖的最上段。
(2) 堆花蘆:根莖上的莖痕排列緊密,形如堆花,多在根莖的中段或上段。
(3) 圓蘆:根莖上的下段莖痕,因生長年久而長平,表面比較光滑,形如圓柱,故名「圓蘆」,多在根莖的最下段。
(4) 線蘆:根莖細長而較圓滑者稱為「線蘆」;較粗長而不太圓滑者稱為「草蘆」。
(5) 竹節蘆:根莖在一定間隔處呈環節狀突起,形如竹節,多在根莖的中下部。
(6) 二節蘆:根莖上端形態是馬牙蘆,下段是圓蘆或竹節蘆者稱為「二節蘆」。
(7) 三節蘆:同一個根莖上具有馬牙蘆、堆花蘆、圓蘆(或竹節蘆)者,稱為「三節蘆」。
(8) 雁脖蘆:根莖一般是直立的,因生長受阻等原因,從某部位彎曲,形似雁脖,稱為「雁脖蘆」,也稱「回脖蘆」。
2、艼(dǐng)
不定根,即蘆上長出的支根,俗稱「艼」。其形狀為中間粗,兩端細,呈棗核狀俗稱「棗核艼」。蘆基部生的不定根,稱為「護脖艼」;兩個不定根對生於蘆兩側,稱為「掐脖艼」;不定根(艼)和根莖(蘆),統稱為「艼帽」。
3、體
山參主根稱為「體」,根據其形狀可分下列幾種體形。
(1) 靈體:體態小巧玲瓏,支根(腿)勻稱,明顯可分,多為2條,分襠自然,體短粗而質堅,支根短粗,須根細長。根形呈菱角形、元寶形或跨海形,稱為「靈體」。
(2) 橫體:主根短粗,兩條支根分襠角度大,或有一條向橫向伸展者,稱為「橫體」。
(3) 順體:主根較長,圓柱形,支根順直生長者,謂之「順體」。如為1條支根者,俗稱「趕山鞭」。
(4) 笨體:主根較長,支根2條以上,粗細不勻,主根和支根極不相稱,體形蠢笨。
(5) 疙瘩參:主根短粗,近似圓球狀,支根兩條以上,長短不勻稱,明顯細於主根者,稱之「疙瘩體」。
4、 紋
在主體的上部(肩部)生有多條緊密連貫、排列有序、深陷細密的環狀橫紋,俗稱為「紋」,
也可稱為「肩紋」。生長年限越久,橫紋數目越多,越緊密;生長年限較短,其橫紋淺而稀。
根據主體上的紋理,可分如下幾種。
(1) 螺旋紋:橫紋僅密環於主根上部,紋理細密而深,呈螺旋狀,稱為「螺旋紋」,為純山參基本特徵。
(2) 浮紋:橫紋浮淺而稀疏者,稱「浮紋」。生長年限短的山參,多顯浮紋。
(3) 斷紋:山參經移植後,橫紋斷開,斷續延散到主根下部,
5、須
支根上生長的較細的根,須根細長,柔韌性強,有彈性、其上綴有小米粒狀的小疙瘩稱為「珍珠點」。
6、皮
主根的外層表皮,稱為「皮」。皮的色澤,老嫩程度與生長年限、地勢、坡向、土壤、水分等條件有關。
(1) 老皮:表皮粗糙,黃褐色,無光澤。
(2) 嫩皮:表皮鮮嫩而細膩,黃白色而有光澤。
(3) 緊皮:表皮細膩,老嫩程度適中,外皮豐滿,內在充實,黃色而無光澤。
(4) 錦皮:皮肉質地堅實,皮緊細膩,黃白色或金黃色,外皮似錦緞,故稱「錦皮」
野山參的質量以生長年久、蘆長、碗密、帶圓蘆、體豐滿、紋深而密、螺旋狀、棗核艼、帶珍珠疙瘩、須根堅韌不易斷,五形俱佳者為極品野山參,但並非所有的野山參五形都明顯,由於各種自然環境的影響,一支看上去只擁有五形當中的幾個形的,也可能是一支好的野山參。
『叄』 人參有多少年的
辨別人參年齡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看人參的莖 ,葉 , 果實 。第二種是看人參的根。
人參的皮越老,顏色越暗,參的年齡越長。
人參形狀似鐵線匝扎,又細又密又深,圈圈相對,兩不相連。鐵線紋越密越多,人參也越老
參須是人參用來吸取養份,人參越老,參須越少越稀。
生長於東北吉林長白山上的人參,是一種極其珍貴的中葯,素有救命仙草之稱。
『肆』 野山參到底有沒有保質期期限多少
據我所知沒有,只要保存好,沒有霉變,就可以吃。
『伍』 怎麼野山參還有保質期呢
您好,一般來說中葯的保質期限是3—5年.(未開封的)。
人參要想放的久,主要得環境適合才可以,應該放在陰涼乾燥處.
密封乾燥保存
一、罐貯法。將人參晾乾後用紙包好,放入塑料袋中,擠出空氣後封口。取一大不適宜的陶瓷罐,洗凈晾乾,在底部及罐內四周放一層生石灰,生石灰上鋪一層紙,將裝有人參的塑料袋放入罐中,最後蓋緊罐蓋,置於陰涼乾燥處。此法可保證人參一年不變質。
二、冰箱貯法。將晾乾的人參放入一洗凈乾燥的玻璃瓶內,瓶蓋內墊一橡膠墊片,然後旋緊瓶蓋,以保持瓶內良好的密封狀態,再將玻璃瓶放入冰箱冷藏室內保存即可。
三 常規保存法:對確已干透的參,可用塑料袋密封以隔絕空氣,置陰涼處保存即可。已生蟲的人參應輕輕敲打以除去蟲卵、蟲尿及蟲體,再置陽光下曬或50°C烘烤,以殺死蟲卵和蟲體。有霉點人參先曬干或烘乾,再用軟毛刷或牙刷刷去霉塵,然後再用溫水刷凈,曬干即可。
『陸』 怎麼鑒別野山參年齡
野山參的「不定根」,習稱為「艼」或「門艼」,生長於「堆花蘆」或「馬牙蘆」上(圓蘆上不長艼),「艼」和生出「艼」的那段參蘆統稱為「艼帽」。按照「艼」的形態,分為棗核艼、蒜瓣艼、順長艼、毛毛艼、兔耳朵艼等。按照「艼」的生長方式有「對生艼」、「掐脖艼」、「護脖艼」等。對野山參「艼」的鑒別,有助於判斷野山參的生長年限,也有助於區別野山參純貨和其它「山參趴貨」,同時還有助於甄辯人參生長的生物信息。野山參不定根:棗核艼「棗核艼」是野山參的典型特徵之一。艼體短粗,兩端尖細,形如大棗之核,故名棗核艼。野山參生有棗核艼,要有一個年深日久的緩慢過程,生長四五十年的野山參,一般只具有比較典型的「蒜瓣艼」,生長五十年以上的野山參,主根須逐漸衰退,吸收功能下降,激發艼須快速生長,吸收養分迅速膨脹,待艼須的吸收功能也衰退了,原有的蒜瓣艼會逐漸演變成兩頭尖,中間膨脹的棗核狀艼,即成為「棗核艼」,野山參生有棗核艼,是野山參夠老的標志性特徵,標志著其內在品質優異。傳統上認為「棗核艼」是鑒別野山參的顯著特徵,實際上,具有棗核艼的野山參極少,只有生長百八十年的老山參才會有典型的棗核艼,而現在老山參極少,市場上大多是二三十年或是三四十年的野山參,這樣的野山參根本不會生長棗核艼,所以,棗核艼市面上也就很少見。野山參不定根:蒜瓣艼蒜瓣艼的特點是:連接蘆碗一端頭鈍圓、另一頭尖細順長,形如蒜瓣,習稱蒜瓣艼。「蒜瓣艼」也是野山參特徵之一,與「棗核艼」相比,蒜瓣艼不是典型的特徵,但在野山參中很常見。蒜瓣艼是野山參中期生長信息的表達,生長三四十年的野山參,蘆頭上的「順長艼」稍顯頹勢,畸形變態,緩緩膨大逐漸嬗變成蒜瓣艼。目前市場中生有蒜瓣艼的野山參很多見。因多是三四十年或四五十年的貨品,此類貨品多為蒜瓣艼,但由於生長年限的差別,蒜瓣艼中老嫩不一,質嫩者色白而脆,質老者分腿分支而色深,二者相差懸殊。野山參不定根:順長艼特點是艼體上部稍粗,向下漸細而長,粗細變化不突然,艼長超過主根,隨主根順勢而下,故名順長艼。順長艼是年幼野山參信息的表達,通常二三十年左右的野山參會多為順長艼,目前野山參市場中此類貨品非常多。野山參不定根:毛毛艼是蘆頭上長出的彎彎曲曲細小的不定根。集中長在蘆頭一側的毛毛艼像一撮山羊鬍子,也稱「羊鬍子艼」。毛毛艼於長在蘆頭兩側,稱做「蓑衣艼」。毛毛艼是人參初期生長信息的表達,說明生長年限很短,還不具備野山參的基本特徵。野山參不定根:艼帽野山參的艼帽通常是一段,也有特別發達而具有多段艼帽的。通過對艼帽的鑒別,有助於掌握和了解野山參的生長信息,甄別優劣。艼帽大直接影響野山參的品質,通常艼帽的重量不超過總體重量的20%,超過這個比例就稱艼帽大。為什麼會有「大艼帽」原因很多,一是野山參生長地落葉腐爛,土壤地溫、干濕度合適,微生物活躍,腐殖質充分分解,富集營養素,艼就會多條萌發,眾多的毛毛艼迅速吸收,猛長而成大艼帽。二是森林新伐區,砍伐了木材,忽然降低了郁閉度,陽光透射的強度增加,光合作用隨之增加,首先使艼須膨大瘋長。三是年幼野山參移栽新地,受動土刺激長成大艼帽。不過,艼帽大不能一概而論,通常艼帽大,主根占的比例越小,整支參的質量就差,這樣的貨品就要降等降級;若雖然艼帽大但長有棗核艼,且配一主根,為典型的「一艼一棒」,這又恰是優質野山參,不能降級論價,應定為優質佳品。年代久遠的野山參上多生有1-3根參艼,兩根以上的多為左右互生,野山參艼體總是自然垂直向下伸延,稱為「下順」,這是野山參艼生長方向的特點。「參艼」有擴大人參吸收營養和水份面積和增強固著或支撐的功能,尤其是野山參的「艼」在其生長後期起著更重要的支柱作用,如果「艼」所處的土質條件比主根好,常有「艼」大而超過主根的,稱為「奴欺主」現象;倘若主根後期萎縮或受傷,大形的「艼」往往代替主根,成為「艼變山參」;有的野山參因年歲太老,棗核艼還會拔出圓蘆,常說的雙體參、三體參、四體參,實際就是「艼」已嬗變成山參,都有圓蘆,往往形成錯覺,看似多個大小不等的主根。依據艼的粗細老嫩可大致判別野山參的年齡,艼帽的大小可判別土質的肥瘦以及是否動土移栽過。而艼的生長方向在鑒別工作中更為重要,它記載了重要的生物信息,小的野山參是直立而生,艼的方向始終是自然下垂;移山參或趴貨移栽時取平卧或斜卧,艼的方向是朝天上翹或平伸,如果是毛毛艼則說明年份很短;圓參的艼多是上粗下細,狀如參腿,不向下垂而向上或旁伸。艼的伸出方向和艼本身的樣子同樣重要,應盯牢不放,仔細觀察,它是甄別純貨和趴貨的重要標志之一。
『柒』 買了幾支人參,如何識別是多少年的,是不是籽貨
人工鑒別人參生長年限,有經驗老葯工主要通過數人參蘆頭的"蘆碗"鑒別,有幾個"蘆碗"就是生長了幾年。人參地上莖葉部分每年秋後枯萎脫落,來年重新發出新的。莖葉脫落留下的莖痕業內俗稱"蘆碗",一年一個,生長年限越長,"蘆碗"越多。但生長年限長的人參,早期脫落遺留的"蘆碗",隨著時間推移,往往會緊密疊加擠壓,非經驗豐富人員,難以辨識。
題主曬出來人參圖片,從形態看不錯。但是籽貨的可能性不大。因為籽參生長年限一般都在20年以上,質量可比野山參,市場貨源不多,價格昂貴,因此以假亂真者很多,市場上外行很難買到真貨。
以上,供參。
『捌』 怎樣辨別人參有幾年了
辨別人參年齡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看人參的莖 ,葉 , 果實 。第二種是看人參的根。
人參的皮越專老屬,顏色越暗,參的年齡越長。
人參形狀似鐵線匝扎,又細又密又深,圈圈相對,兩不相連。鐵線紋越密越多,人參也越老
參須是人參用來吸取養份,人參越老,參須越少越稀。
生長於東北吉林長白山上的人參,是一種極其珍貴的中葯,素有救命仙草之稱。
(8)純野山參年限擴展閱讀:
人參自古譽為「百草之王」「滋陰補生,扶正固本」之極品,含多種皂甙和多糖類成分,浸出液可被皮膚緩慢吸收且無不良刺激,能擴張皮膚毛細血管,促進皮膚血液循環。
增加皮膚營養,調節皮膚的水油平衡,防止皮膚脫水、硬化、起皺,人參活性物質抑制黑色素的還原性能,使皮膚潔白光滑,能增強皮膚彈性,使細胞獲得新生,是護膚美容的極品
葯屬性:人參之所以很稀奇,很名貴,主要與它的葯用價值有關。在很早的醫書《神農本草經》中就認為,人參有「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的功效,「久服輕身延年」。
人參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興奮作用,而大量時反而有抑製作用。能加強動物高級神經活動的興奮和抑制過程。
『玖』 人參有保質期嗎保質期是多久
1、一般生曬參的保質期,在沒用受潮的情況下都可以保存2-3年的時間,而紅參,或者泡酒的人參,則可以保存更長的時間。只要人參沒有出現變質發霉的情況,都是可以食用的。
2、紅參最初被發明出來的原因就是因為它大大的增長了人參的保質期,在一般情況下,紅參都可以存放5年以上,而很多保存在鐵罐內的品牌紅參都可以保存十年以上,甚至五十年的時間。
3、西洋參最害怕的就是受潮,只要保持乾燥,不變質發霉,不受到陽關暴曬,一般的放上3、5年是沒有問題的。因此,只要注意點平時的保養,就可以存放,在常規的保質期為2-3年。也就是說得是在不受潮的情況下。而且沒有加工過的西洋參是沒有保質期的,是要不爛就可以使用。加工過的西洋參因為裡面摻了其它成份,過保質期後,其它成份就會發生化學反應,不可食用。
一、生曬參或者鮮參的保存
1、將人參嚴密地包緊了以後放入冰箱內的冷藏室中,溫度保持在5攝氏度最好。但是一定要注意在平時多對包裝進行檢查,查看是否破損,要嚴格防止冰箱里的濕氣會吸附在西洋參上,導致霉變、生蟲。採用冷藏法保存的西洋參,一旦從冰箱取出後,就要立即食用,以免吸附在空氣中的水分會吸附在已經沒有包隔的西洋參上導致西洋參霉變。
2 、也可以取一個有膠皮內墊瓶蓋的玻璃瓶,瓶子最好是深色的,用前將瓶子洗凈晾乾。瓶內裝西洋參的同時,可將適量生石灰或木炭或硅膠等乾燥劑用布包好放入瓶中,然後將瓶口密封放入冰箱冷藏室內保存。
3、 在可密閉的缸、筒、盒的底部放適量的乾燥劑,如生石灰、木炭、硅膠等,使保存環境乾燥。再將參用紙包好放入,加蓋密閉,可防蟲蛀、霉變。應保證乾燥劑不會與參直接接觸。
4、對於確已干透的西洋參,可用塑料袋密封後置陰涼處保存,隨取隨用。而已生蟲的人參也不是不可以採用,視程度而定,如果蟲害輕微可以輕輕敲打除去蟲卵和蟲體等,再置陽光下暴曬以殺死剩餘蟲卵和蟲體。如果表面有霉點的西洋參則應先曬干或烘乾,然後溫水洗凈,再次暴曬致乾燥後重新使用。
二、西洋參的保存方法
1、將西洋參嚴密地包緊了以後放入冰箱內的冷藏室中,溫度保持在5攝氏度最好。但是一定要注意在平時多對包裝進行檢查,查看是否破損,要嚴格防止冰箱里的濕氣會吸附在西洋參上,導致霉變、生蟲。採用冷藏法保存的西洋參,一旦從冰箱取出後,就要立即食用,以免吸附在空氣中的水分會吸附在已經沒有包隔的西洋參上導致西洋參霉變。
2、也可以取一個有膠皮內墊瓶蓋的玻璃瓶,瓶子最好是深色的,用前將瓶子洗凈晾乾。瓶內裝西洋參的同時,可將適量生石灰或木炭或硅膠等乾燥劑用布包好放入瓶中,然後將瓶口密封放入冰箱冷藏室內保存。
3、在可密閉的缸、筒、盒的底部放適量的乾燥劑,如生石灰、木炭、硅膠等,使保存環境乾燥。再將參用紙包好放入,加蓋密閉,可防蟲蛀、霉變。應保證乾燥劑不會與參直接接觸。
4、對於確已干透的西洋參,可用塑料袋密封後置陰涼處保存,隨取隨用。而已生蟲的人參也不是不可以採用,視程度而定,如果蟲害輕微可以輕輕敲打除去蟲卵和蟲體等,再置陽光下暴曬以殺死剩餘蟲卵和蟲體。如果表面有霉點的西洋參則應先曬干或烘乾,然後溫水洗凈,再次暴曬致乾燥後重新使用。
『拾』 東北野山參怎麼看年份
野山參分為八等。
1~4等標准:主根粗短呈橫靈體,支根八字分開,「五形」全美(蘆、艼、紋、體、須相稱),有圓蘆,艼中間豐滿,形似棗核,皮緊細,主根上部橫紋緊密而深。須根清疏而長,須堅韌,有明顯的珍珠疙瘩。表面牙白色或黃白色,斷面白色,味甘、微苦,「艼帽」不超過主根重量的25%。無疤痕、雜質、蟲蛀、霉變。單支重量一等100克以上;二等55克以上;三等32.5克以上;四等20克以上。
5~8等標准:根部呈橫靈體或順體,有圓蘆,皮緊細,主根上部橫紋緊密而深。須根清疏而長。表面牙白色或黃白色,斷面白色。味甘、微苦。無雜質、蟲蛀、霉變。五等,棗核艼及珍珠疙瘩明顯,艼帽重量不超過主根重量40%,單枝重12.5克以上;六等,主根可見畸形,棗核艼明顯,艼帽不大,單支重6.5克以上;七等,主根可見畸形,單枝重4克以上;八等,主根可見畸形,單枝重2克以上或有蘆、須不全。
鑒別方法:
野山參的生態環境,使其形成了明顯區別於栽培人參的植物外觀特徵。生態環境包括森林小氣候,土壤特性,坡向和坡度,森林郁閉度和伴生植物,以及毫不移動的原地性。在這種生態環境中生存年限越長,野山參的野性越足,外觀特徵越是鮮明可辨。野山參長在大自然中,沒有人工控制干擾,長得千姿百態,形狀各異,它的形狀特徵,有些是廣泛的個體差異無從把握,有些差異卻很有規律。野山參非常罕見了,但是山參的鑒別方法大多適用於山參及趴貨。在鑒別時都有借鑒意義。
野山參的基本鑒別方法是看"五形""六體",具體如下:
五形是指須、蘆、皮、紋、體
(1)須:長條須,老而韌,清疏而長,其上綴有小米粒狀的小疙瘩稱之謂"珍珠點"。色白而嫩脆(俗稱水須)者,則不是純野山參。
(2)蘆:蘆較長,分為二節蘆、三節蘆、線蘆、雁脖蘆。二節蘆--有馬牙蘆和圓蘆者。三節蘆--有馬牙蘆、圓蘆和堆花蘆。所謂馬牙蘆,是根莖上的莖痕明顯,形如馬牙狀,多在根莖上段。所謂圓蘆,是根莖上的莖痕因年久而長平,形如圓柱狀。所謂雁脖蘆,是根莖細長,稍彎曲,如雁脖狀。所謂線蘆,是因年限久遠,根莖上的蘆碗長平,根莖又細又長。
(3)皮:老皮,黃褐色,質地緊密有光澤。皮嫩而白者,則不是純山參。
(4)紋:在毛根上端肩膀頭處,有細密而深的螺絲狀橫紋。橫紋粗糙,浮淺而不連貫者則不是純山參。
(5)體:系指毛根(見六體)。六體是指靈、笨、老、嫩、橫、順
(6)順:指人參根順理且直,單腿或雙腿並攏者,多不是野山參。
(1)靈:指人參體態玲瓏,樣子好看,體腿明顯可分,腿多具兩個,且分叉角度大。按形態分為"菱角體"和"疙瘩體"。
(2)笨:指人參根形挺直,體態笨拙而不美觀,即使有兩腿,兩者粗細或長短也不勻稱。
(3)老:山參皮老,色黃褐,橫紋細密而結實。皮嫩色白者不是純山參。
(4)嫩:皮色嫩白,橫紋粗糙浮淺,須根嫩脆色白易折斷者,則不是純山參。
(5)橫:指人參根粗短,兩條腿多向旁伸展者,多為野山參。(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