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連帶擔保責任期限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第十九條規定:「當事人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版確的,按權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 第二十六條規定:「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前款規定的保證期間,債權人未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四條第二款規定:「連帶責任保證的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從債權人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之日起,開始計算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 根據上述規定可知,由於您未與出借人約定保證方式,所以依法應當推定您所承擔的是連帶保證責任;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即2011年1月12日前,請求您承擔保證責任。如果在2010年7月——2011年1月12日期間債權人從未向您主張過權利,依法應當免除您的保證責任;如果在2010年7月——2011年1月12日期間,債權人曾經向您主張過權利,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從債權人要求您承擔保證責任之日起開始計算。」
2. 擔保人對借款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但沒約定擔保時間 這樣的話擔保人擔保期限是多長
沒有約定擔保時間的話,擔保期限是合同到期後六個月內。也就是說合同到期後六個月內如果債權人沒有要求你承擔擔保責任,你的擔保責任就免除了。
3. 連帶責任擔保期限問題
1、這樣的約定視為約定不明,擔保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二年;
2、本回案中如承租答方未返還租賃物及給付租金超過兩年,則已超過擔保期間,擔保人不再承擔責任,且因擔保期間為除斥期間,不因任何事由而中斷、中止及延長。但是否超過訴訟時效期間則要看是否存在訴訟時效中斷等事由;
3、無論一般保證還是連帶保證,因已超過擔保期間,保證人不再承擔責任。如是一般保證,則因保證人擁有先訴抗辯權,即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仲裁,並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用於清償債務前,保證人對債權人可拒絕承擔保證責任的權力,出租人無權先起訴保證人
4. 連帶清償責任和連帶責任的區別是什麼
1、責任不同;
(1)連帶清償責任:是指數人債務者承擔共同清償債務的法律責任,也就說數人負同一債務,明示對於債權人各負全部給付之責任。
(2)連帶責任:是中國民事立法中的一項重要民事責任制度,其目的在於補償救濟,加重民事法律關系當事人的法律責任,有效地保障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2、主體關系不同;
(1)連帶清償責任:債權人有權要求任何一個債務人還錢。連帶債務之債權人,得對於債務人中之一人或數人或其全體,同時或先後請求全部或一部之給付。連帶債務未全部履行前,全體債務人仍負連帶責任。
(2)連帶責任:是指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當事人對其共同債務全部承擔或部分承擔,並能因此引起其內部債務關系的一種民事責任。當責任人為多人時,每個人都負有清償全部債務的責任,各責任人之間有連帶關系。
3、成立條件不同。
(1)連帶清償責任的成立有兩種情況,一是法律的規定;二是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所成立的連帶清償責任當事者的意思表示可以成立連帶債務,即合同約定的連帶責任。
法律規定的連帶清償責任。民法和商法所規定的連帶清償責任。對於合夥債務,合夥人應當承擔無限、連帶清償責任,此為一般規則。我國《民法通則》第35條第2款規定:「合夥人對合夥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2)連帶責任的成立條件是:連帶責任人必須在兩個或兩個以上;連帶責任人與債權人之間須存在著債的關系且為不可分之債;連帶責任所指向的債必須不可分;連帶責任的客體必須是種類物;承擔須有法律明文規定或者當事人明確約定。
虛假廣告經營者、發布者、推薦者要承擔連帶責任:
新《消法》強化了虛假廣告發布者的責任。
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廣告經營者、發布者發布虛假廣告的,消費者可以請求行政主管部門予以懲處;不能提供商品經營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廣告經營者、發布者要承擔賠償責任;設計、製作、發布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廣告經營者、發布者承擔連帶責任。
「廣告經營者、發布者承擔連帶責任,是新《消法》的一個亮點。同時,根據新《消法》,不論是明知還是不知,只要設計、製作和發布了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的虛假廣告,就要承擔相應責任。」
中國消費者協會法律與理論研究部主任陳劍說,這會督促廣告經營者、發布者更加註重事先的審核義務,更加註重自身的信譽可能會給消費者帶來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廣告的經營者、發布者如果不能提供商品和服務經營者的相關信息,需要承擔先行賠償責任。」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副局長黃建華說。
根據新《消法》,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個人在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遭受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以往的《廣告法》中沒有把『個人』納入承擔連帶責任的主體范圍。
實際上,很多虛假廣告是個人代言的。此次修改對此進行了補充和完善,這是一個進步。」北京市匯佳律師事務所主任邱寶昌說。
5. 連帶清償責任
連帶清償責任是指保證人為債務提供連帶的保證責任,當債務人不償還債務時,債權人可以要求保證人償還,而不需要先執行債務人的財產。
《擔保法》
第十六條保證的方式有:
(一)一般保證;
(二)連帶責任保證。
第十七條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為一般保證。
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者仲裁,並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對債權人可以拒絕承擔保證責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證人不得行使前款規定的權利:
(一)債務人住所變更,致使債權人要求其履行債務發生重大困難的;
(二)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中止執行程序的;
(三)保證人以書面形式放棄前款規定的權利的。
第十八條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保證人與債務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為連帶責任保證。
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
6. 擔保人的連帶責任的法定擔保期限是多久
實際生活中,借款一般會要求找擔保人進行擔保保證,此時會簽訂擔保合同,擔保合同中一般會對擔保人的擔保期限作出相關的約定,所謂保證期間就是指保證合同當事人的約定或依法律推定在主債務履行期屆滿後,保證人能夠容許債權人主張權利的最長期限。在保證期間中,債權人應當向債務人提起訴訟或仲裁(在一般保證中)或向保證人(在連帶保證中)主張權利。逾此期限,債權人未提起上述主張的,保證人則不承擔保證責任。可見,保證期間構成債權人請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擔保權利消滅的法律後果。關於擔保期限,民間借貸擔保人的期限是: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由此可見,作為擔保人應當承擔對債務的連帶責任,你有權向擔保人主張你的權利。但若超過六個月,債權人未提起上述主張的,保證人則不承擔保證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二十五條一般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前款規定的保證期間,債權人未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債權人已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期間適用訴訟時效中斷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二十六條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7. 連帶賠償責任和連帶清償責任有什麼區別
連帶賠償責任和連帶清償責任的三大區別:
一、責任不同:
1、連帶清償責任:是指數人債務者承擔共同清償債務的法律責任,也就說數人負同一債務,明示對於債權人各負全部給付之責任。
2、連帶賠償責任:是中國民事立法中的一項重要民事責任制度,其目的在於補償救濟,加重民事法律關系當事人的法律責任,有效地保障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二、主體關系不同:
1、連帶清償責任:債權人有權要求任何一個債務人還錢。連帶債務的債權人,得對債務人中之一人或數人或其全體,同時或先後請求全部或一部之給付。連帶債務未全部履行前,全體債務人仍負連帶責任。
2、連帶賠償責任:是指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當事人對其共同債務全部承擔或部分承擔,並能因此引起其內部債務關系的一種民事責任。當責任人為多人時,每個人都負有清償全部債務的責任,各責任人之間有連帶關系。
三、成立條件不同:
1、連帶清償責任的成立條件:一是法律的規定;二是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所成立的連帶清償責任當事者的意思表示可以成立連帶債務,即合同約定的連帶責任。
法律規定的連帶清償責任。民法和商法所規定的連帶清償責任。
對於合夥債務,合夥人應當承擔無限、連帶清償責任,此為一般規則。
我國《民法通則》第35條第2款規定:「合夥人對合夥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2、連帶賠償責任的成立條件:連帶責任人必須在兩個或兩個以上;連帶責任人與債權人之間須存在著債的關系且為不可分之債;連帶責任所指向的債必須不可分;連帶責任的客體必須是種類物;承擔須有法律明文規定或者當事人明確約定。
(7)連帶清償責任有期限嗎擴展閱讀:
連帶賠償責任可以分為法定連帶責任與約定連帶責任:
1、法定連帶責任:連帶賠償責任雖對債權人有利,但對債務人,無疑是一種加重責任。所以《民法通則》規定,承擔連帶責任,須由當事人的約定或法律的規定。可見,在一般情況下,多數人之債務是以按份責任為基本清償原則的。
2、約定連帶責任:是依照當事人之間事先的相互約定而產生的連帶責任。法定連帶責任是指根據法律規定而產生的連帶責任。由於債務人約定加重自己的責任的情形畢竟不多,故連帶責任的承擔大多數來自法律的規定。
3、法定連帶責任與約定連帶責任除了產生的原因不同外,還有連帶責任人主觀因素的區別。
法定連帶責任均為當事人主觀上有過錯。如代理人和第三人惡意串通而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由於該代理人和第三人主觀上都有過錯,所以《民法通則》第66條第二款規定了兩者應承擔的連帶責任。
約定連帶責任的承擔不一定要求當事人主觀上有過錯,僅以事先約定為准。如保證人為被保證人就主合同提供擔保,保證人主觀上並無過錯,只是基於保證合同中的約定而承擔連帶責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連帶清償責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連帶賠償責任
8. 法院以判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有效期是多長
有效期2年,如果2年內你不主張清償,法院不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