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民法中撤銷權的行使期限有多久
民法中撤銷權的行使期限是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五十二條對此作了規定,可變更或者可撤銷的民事行為,自行為成立時起超過一年當事人才請求變更或者撤銷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撤銷權人行使撤銷權的期限為1年,也就是說在這1年期限內,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必須行使其撤銷權,否則,該當事人就失去了撤銷合同的權利,那麼當事人就必須接受合同的約束,履行合同中規定的義務。
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為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期限,也就是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開始計算撤銷權的行使期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重大誤解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三個月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當事人受脅迫,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三)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放棄撤銷權。
當事人自民事法律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本條中的「1年」是除斥期間,而不是訴訟時效。也就是說,在此期間內,不存在期間的中斷或者中止的問題,這「1年」是一個不變的期間,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不能要求延長該期間。
❷ 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有時效限制嗎
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沒有訴訟時效限制,但是有一定的期限限制。 根據法律規定,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應該在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一年內沒有行使,或者自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的,該撤銷權即消滅。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五條 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❸ 債權人撤銷權的行使期限是多久
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沒有訴訟時效限制,但是有一定的期限限制。 根版據法律規定,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權應該在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一年內沒有行使,或者自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的,該撤銷權即消滅。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五條 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❹ 民法總則撤銷權時效是多久
您好!
(一)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重大誤解的當事人自知道回或者應答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三個月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當事人受脅迫,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三)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放棄撤銷權。
當事人自民事法律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因重大誤解導致民事行為被撤銷的,當事人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3個月內未主張撤銷的,撤銷權消滅。當事人受脅迫, 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對司法考試的影響——可撤銷民事行為中,撤銷權的除斥期間不再是統一的,區分重大誤解和受脅迫。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❺ 債權人撤銷權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債權人撤銷權的訴訟時效是一年,最長為五年。
《合同法》第七十五條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❻ 債權人撤銷權的成立要件,撤銷權的時效是多少
一. 債權人撤銷權的成立要件 現在一般的見解認為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權利的時候,應具備以下要件: (1) 債務人實施了一定的處分其財產或者權利的行為。表現為放棄到期債權 、無償轉讓產以及以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等。 (2) 債務人實施的處分行為須發生於債成立之時或之後。認為若債務人實施的處分行為發生於債成立之前,則債務人損害債權人債權的實現的惡意無從談起。 (3)債務人的處分行為已發生法律效力。 (4)債務人的處分行為會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即有害債權。 (5)債務人和受讓人主觀上有惡意或過錯。將處分行為分為無償處分行為和有償處分行為。對無償處分行為,採取過錯推定的原則。對於有償處分行為,只有當債務人和第三人雙方在實施行為時都具主觀上的惡意或過失,債權人才得行使撤銷權。而當第三人為善意時,認為撤銷權的行使不利於保護該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有違保護善意第三人利益的法律原則;當債務人為善意,第三人為惡意或過失時,屬於第三人侵權,故也不發生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問題。 二.撤銷權的時效是多少 《合同法》第75條規定:「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5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合同法解釋(一)》第8條規定:「合同法第55條規定的1年,第75條和第104條第二款規定的5年為不變期間,不適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或者延長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