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服貿協議期限

服貿協議期限

發布時間:2021-08-12 09:07:18

㈠ 協議書的有效期是多少

你好! 根據1999年3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十五號公布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章合同的訂立 第十二條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 (一)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標的; (三)數量; (四)質量; (五)價款或者報酬; (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七)違約責任; (八)解決爭議的方法。 第三章合同的效力 第四十六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 第四章合同的履行 第六十一條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第六十二條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一)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履行;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准履行。 (二)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按照規定履行。 (三)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 (五)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於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 綜上所述,商業購銷合同不同於租賃合同,只要雙方尊約守信,沒有法律硬性的有效期

㈡ 兩岸服貿協議是否過期失效

不存在過期失效的問題。目前是台灣的立法院還沒批准通過。一旦批准通過。即可生效。

㈢ 協議書有效法律年限是幾年

協議書一般都會有履行期限,如未在履行期限內執行,可追究違約責任,《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㈣ 什麼是服貿協議

兩岸兩會領導人第九次會談2013年6月21日在上海舉行,雙方由海協會會長陳德銘與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簽署《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第一,為兩岸之間最終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奠定了基礎。《協議》簽署後,雙方將在100多個服務行業進一步擴大開放,包括放寬市場准入條件、取消股許可權制、放寬經營范圍和經營地域、下放審批許可權及為市場准入提供便利等等。《協議》還規定雙方可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就服務貿易的進一步市場開放展開磋商。這些都為兩岸逐步減少或消除雙方之間涵蓋眾多部門的服務貿易限制性措施,促進服務貿易自由化奠定了基礎。
第二,有助於加速兩岸服務業融合、互補,共同提升兩岸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在台灣,2012年服務業占其GDP的比重約72%,就業人口比重也長期保持近60%,是台灣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在大陸,2012年服務業佔GDP的比重約45%,「十二五」規劃已將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服務業發展空間廣闊。《協議》簽署後,雙方將在100多個服務行業相互開放市場,大陸擁有廣闊的市場資源,台灣擁有先進的服務管理水平,兩岸服務業的相互開放有利於優勢互補、共享商機,共同提升國際競爭力,是一件互利雙贏的好事。
第三,有助於擴大兩岸民眾的受惠面。從ECFA早期收獲實施情況判斷,《協議》不僅有利於兩岸業者受益,也有助於民眾享受更多便利優質的服務。ECFA早期收獲優惠措施僅涉及20個服務行業,但自2010年10月實施以來,台灣已有226家企業或機構受惠,大陸也有82個赴台投資案件獲得批准。《協議》將在早期收獲基礎上更大范圍地開放市場,為兩岸服務業合作提供更大程度的優惠和便利,無疑將進一步擴大兩岸民眾的受惠面,增進兩岸同胞福祉。

㈤ 為什麼要簽服貿協議

由於《兩岸服貿協議》原文很長,我只是簡單地把主要內容介紹一下,讓大家看看這個貿易不平等協議簽署之後,海峽兩岸誰才是真正的受宜者。《服貿》全文共4章24條及2項附件,台灣承諾對大陸開放64項,大陸承諾對台開放80項,主要包括:商業、通訊、建築、分銷、環境、健康和社會、旅遊、娛樂文化及體育、運輸、金融等行業,這次大陸對台開放高於此前對WTO承諾的水準,一次性出價,涵蓋行業類別之多、開放力度之大,用大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的話:「在大陸已簽署的類似協議中,前所未有」。

下面我具體來分析一下,台灣從中收獲了什麼、又付出了什麼,而我們得到了什麼、付出了什麼。我不知道各位看看上面那些主要開放項類,你能知道哪些是我們的強項,哪些又是台灣的強項。簡單用商業、通訊、健康、娛樂文化和金融等項的對等開放來分析。

商業:大陸市場廣大,台灣市場非常狹小,從商業運營來說,台灣起步早優勢不小,在市場推廣、營銷方面相對要成熟,所以這種對等「開放」連250都知道就是白送台灣的見面禮。以服裝、鞋襪、文具、禮品、食品類為例,如果放在標準的國際貿易談判中,中國絕不會如此讓步,一定要求對方在其它領域做出相應的補償,否則這就會造成雙方貿易不平衡,直接喊「卡」。

通訊:台灣在這方面並不弱,參照我們與韓國的TPP談判條件,雙方對等開放的領域達90%以上,華為、中興、聯想的通訊設備、pc產品與三星、LG的智能家電、數碼產品基本達成雙向貿易平衡,韓國還必須開放包括電子配件及部件的進口等,國際貿易談判就是這種錙銖必較、輕重權衡的過程。可是台灣對大陸開放的通訊業就設置了諸多障礙,比如陸資不得參股台灣電訊企業、陸企入台人數限制管理等等,這完全是不平等貿易的範本。

建築、環境、運輸、分銷:台灣在建築設計、環境規劃方面比大陸強,而大陸只在建築施工上佔有優勢,至於運輸,台灣的運輸業其實已非常發達,可發展的空間不大,相比大陸,這種買賣是只賺不賠,而產品分銷一項台灣可謂大佔便宜,大陸輸台商品種類受到相應限制,而台灣商品的強項則盡括囊其中,對等放開分銷孰利孰害,二傻子都會算。

健康、旅遊、娛樂文化及體育、運輸、金融:台灣的醫療技術不弱,甚至在某些領域超過大陸,對等放開醫療健康項目,一個是飽和的市場,一個是未完全開發的巨大市場,誰都不是傻子吧?娛樂文化,這些年我們在電影電視上看到的台灣藝人和製作團隊少嗎?相反,大陸能夠赴台的藝人及製作團隊有誰?對等開放誰佔便宜還用問嗎?說到旅遊,將近一千萬的陸客(每年還在以20%遞增)對比一兩百萬的台客,操,我都不好意思算了。金融就更不在話下了,台灣的金融業不說最發達,至少相較大陸也還算發達吧?台灣的金融對陸開放還預留了後手,涉台銀行金額、產品種類、赴台人員的限制,而大陸則反而需僱用更多的台藉金融人員,包括發行金融產品在內,兩邊的不對等就更為明顯。

80:64,台灣真正受損的只是美容美發業、中葯業、商品零售業等少數幾項,而大陸受損的則更多更廣。難怪林中森、王郁崎一簽完《服貿協議》,馬上樂得屁顛屁顛地回去交差復命,巴巴地等著台灣朝野的封賞和慰勞,孰料事與願違,本來挺美個事,卻反引來綠毛龜、淺藍泛綠陣營的一片指責和謾罵。馬英九、王郁崎、江宜樺,面對那群豬一樣的隊友,哥幾個冤不冤啊!大陸每年900億美元(你們尊稱為美金)的貿易順差白貼過去,我們冤不冤啊!

俗話說:得了便宜還賣乖,說的就是台灣那群綠毛龜兒王八蛋。民進黨大佬沈富雄居然厚顏無恥地面對電視媒體說:中國啊,你要對台灣更好點,知道嗎?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甚至更囂張露骨:我們之所以反對《服貿》,就是要讓國民黨能從中國撈更多的好處。操!這是什麼邏輯?以時下的國際經濟形勢,到底是誰需要誰,綠毛龜兒們有沒有搞清楚狀況?韓國早就虎視眈眈,力求今年一舉簽下《中韓自貿協議》,台灣與韓國的產品重合度高達80%以上,到底是誰玩誰?

㈥ 協議有有效期嗎

當事人可以對合同的效力約定附期限,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對於,沒有約定履行期限的,合同並不是當然無效,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這種情況只能向法院起訴,確定履行期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

第六十二條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一)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履行;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准履行。

(二)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按照規定履行。

(三)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

(五)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於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

(6)服貿協議期限擴展閱讀:

《最高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六條 未約定履行期限的合同,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二條的規定,可以確定履行期限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不能確定履行期限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的寬限期屆滿之日起計算,但債務人在債權人第一次向其主張權利之時明確表示不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債務人明確表示不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

㈦ 服務期限協議

是否合法我無法界定,但是在合同法中好象沒有明文禁止條款。因為要接回受這種條款也是雙答方合意的情況下,這種交換並不會體現在勞動合同中。我們公司以前就有類擬的不成文規定,本科生公司直接轉戶口的第一次與公司簽約是三年,有的是五年。大家都能接受 。因為這不算是不平等條約,公司在為應屆生遷戶口過程中付出了資源,作為相應的對服務年限做出要求也是相對合理的。如果不接受可以不要求公司遷戶口。

㈧ 服貿協議到底是什麼

兩岸兩會領導人第九次會談2013年6月21日在上海舉行,雙方由海協會會長陳德銘與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簽署《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第一,為兩岸之間最終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奠定了基礎。《協議》簽署後,雙方將在100多個服務行業進一步擴大開放,包括放寬市場准入條件、取消股許可權制、放寬經營范圍和經營地域、下放審批許可權及為市場准入提供便利等等。《協議》還規定雙方可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就服務貿易的進一步市場開放展開磋商。這些都為兩岸逐步減少或消除雙方之間涵蓋眾多部門的服務貿易限制性措施,促進服務貿易自由化奠定了基礎。
第二,有助於加速兩岸服務業融合、互補,共同提升兩岸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在台灣,2012年服務業占其GDP的比重約72%,就業人口比重也長期保持近60%,是台灣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在大陸,2012年服務業佔GDP的比重約45%,「十二五」規劃已將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服務業發展空間廣闊。《協議》簽署後,雙方將在100多個服務行業相互開放市場,大陸擁有廣闊的市場資源,台灣擁有先進的服務管理水平,兩岸服務業的相互開放有利於優勢互補、共享商機,共同提升國際競爭力,是一件互利雙贏的好事。
第三,有助於擴大兩岸民眾的受惠面。從ECFA早期收獲實施情況判斷,《協議》不僅有利於兩岸業者受益,也有助於民眾享受更多便利優質的服務。ECFA早期收獲優惠措施僅涉及20個服務行業,但自2010年10月實施以來,台灣已有226家企業或機構受惠,大陸也有82個赴台投資案件獲得批准。《協議》將在早期收獲基礎上更大范圍地開放市場,為兩岸服務業合作提供更大程度的優惠和便利,無疑將進一步擴大兩岸民眾的受惠面,增進兩岸同胞福祉。[5]

閱讀全文

與服貿協議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