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取得已經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如何確定使用年限 國稅函〔2003〕1095號文已經失效。請高手指點。
按照新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以及固定資產的尚可使用年限孰短,確定使用年限。但也有部分地區規定,只按新企稅法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確定,報廢時的剩餘價值一次結轉損益。具體應咨詢主管局意見。
㈡ 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年限怎麼確定的
沒有明確攤銷幾年,是根據企業的受益期來攤銷。
比如:單位租賃一專辦公樓用於經營,租賃期屬為5年。
借:長期待攤費用 120
貸:銀行存款 120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發生的下列支出作為長期待攤費用,按照規定攤銷的,准予扣除:
(一)已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
(二)租入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
(三)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
(四)其他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
(2)使用年限孰短法擴展閱讀:
長期待攤費用
舊的《企業會計准則》規定:
(1)企業在籌建期間發生的費用,除購置和建造固定資產以外,應先在長期待攤費用中歸集,待企業開始生產經營起一次計入開始生產經營當期的損益。
(2)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應當在租賃期限與預計可使用年限兩者孰短的期限內平均攤銷。
㈢ 長期待攤費用這個小段 如何翻譯啊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及相關准則的規定,對於經營租入的固定資產,不作為本專企業的固定資產核屬算,不計提折舊。如果企業對經營租入的固定資產進行改良使可能流入企業的經濟利益超過了原先的估計,即符合有關固定資產後續支出資本化條件的,則因改良而發生的支出可以計入固定資產價值。《關於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和相關會計准則有關問題解答》(財會200310號)規定,對於經營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符合資本化條件的,作為固定資產,並單設置「經營租入固定資產改良」科目核算,同時在剩餘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採用合理的方法單獨計提折舊。至於經營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能否資本化,應當根據固定資產准則中有關固定資產定義及後續支出的相關規定作出合理的判斷。
㈣ "長期待攤費用「怎麼攤銷攤銷年限為幾年
沒有明確攤銷幾年,是根據企業的受益期來攤銷。
比如:單位租賃一辦公樓用於經營,租賃期為5年,一次預付120萬,即每年24萬,每月2萬。
付款時分錄
借:長期待攤費用 120
貸:銀行存款 120
每月攤銷
借:管理費用 2
貸:長期待攤費用 2
(4)使用年限孰短法擴展閱讀:
長期待攤費用
舊的《企業會計准則》規定:
(1)企業在籌建期間發生的費用,除購置和建造固定資產以外,應先在長期待攤費用中歸集,待企業開始生產經營起一次計入開始生產經營當期的損益。
(2)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應當在租賃期限與預計可使用年限兩者孰短的期限內平均攤銷。
(3)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採取待攤方法的,實際發生的大修理支出應當在大修理間隔期內平均攤銷。
(4)股份有限公司委託其他單位發行股票支付的手續費或傭金減去發行股票凍結期間的利息收入後的相關費用,從發行股票的溢價中不夠抵銷的,或者無溢價的,作為長期待攤費用,在不超過2年的期限內平均攤銷,計入管理費用。
(5)其他長期待攤費用應當在受益期內平均攤銷。
最新的《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
長期待攤費用的解釋如下:
1801 長期待攤費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已經發生但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負擔的分攤期限在1 年以上的各項費用,如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等。
二、本科目應按費用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三、企業發生的長期待攤費用,借記本科目,貸記有關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攤銷長期待攤費用,借記"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攤銷完畢的長期待攤費用的攤余價值。
新舊區別總結:
新准則中將開辦費列入「管理費用」科目中,不再要求開辦費要通過「長期待攤費用」科目核算。
㈤ 為什麼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年限要孰低原則
長期待攤費用攤銷年限最長可按5年攤銷。
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年限怎麼確定的?——有受益期限的,按照受益期限攤銷;無明確受益期限的,按照相關規定來攤銷;無相關規定的,按照不低於5年攤銷。企業的開辦費按照不低於3年來攤銷。
(一)長期待攤費用的概念
長期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支出,但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項費用。長期待攤費用不能全部計入當年損益,應當在以後年度內分期攤銷,具體包括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及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攤費用。根據新會計准則規定,開辦費和修理費均一次性計入當期損益。其中開辦費計入當期管理費用,修理費計入銷售費用或管理費用(即修理費一律費用化)。其中開辦費是指企業在籌建期間內所發生的費用,包括員工薪酬、辦公費用、培訓支出、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以及不計入固定資產價值的借款費用等。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待攤費用,都在本科目按規定進行攤銷。其在資產負債表中的數額,反映的是企業各項尚未攤銷完的長期待攤費用的攤余價值。
(二)長期待攤費用的主要特徵:
(1)長期待攤費用屬於長期資產;
(2)長期待攤費用是企業已經支出的各項費用;
(3)長期待攤費用應能使以後會計期間受益。
(三)長期待攤費用的核算原則:
(1)企業在籌建期間發生的費用,除購置和建造固定資產以外,應先在長期待攤費用中歸集,待企業開始生產經營起一次計入開始生產經營當期的損益。
(2)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應當在租賃期限與預計可使用年限兩者孰短的期限內平均攤銷。
(3)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採取待攤方法的,實際發生的大修理支出應當在大修理間隔期內平均攤銷。
(4)股份有限公司委託其他單位發行股票支付的手續費或傭金減去發行股票凍結期間的利息收入後的相關費用,從發行股票的溢價中不夠抵銷的,或者無溢價的,作為長期待攤費用,在不超過2年的期限內平均攤銷,計入管理費用。
(5)其他長期待攤費用應當在受益期內平均攤銷。
㈥ 建築物的經濟耐用年限和使用年限的區別
一、兩者的區別
1、定義不同
使用年限是建築物從建築設計方面所講的的使用壽命或使用年限。而經濟耐用年限,是從市場價值角度考慮建築物本身的價值的,經濟耐用年限是折舊年限的一種,是單位時間內使用成本最低的固定資產使用年限。
2、影響因素不同
使用年限是設計規定的一個時期,在這一規定的時期內,只需要進行正常的維護而不需進行大修就能按預期目的使用,完成預定的功能。而經濟耐用年限使用時間愈長,單位時間所分攤的一次性購建投資愈少,但追加經常性維修和大修理費用則愈多。
3、資產評估的實際應用不同
對於房地合一的估價對象可依據土地剩餘使用年限與建築物耐用年限孰短的原則來確定未來可獲利年限。但如果一宗房地產擬在持有一定年限後進行出售或其他處理,評估的收益年限則為其准備的持有期問。
二、使用年限是50年。
運用成本法進行房地產評估時必須要注意建築物的耐用使用年限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上的年限是否一致。按照我國的城市土地相關管理規定土地使用期限到期以後,其地上建築物和附屬於上面的物的所有權一律由國家無償取得。所以在對建築物評估時,一般採用孰短的原則來確定。
㈦ 無形資產使用年限孰短確認是什麼意思
我認為無形資產的使用年限有法律上允許年限和實際的可以帶來額外利潤的年限(不同課本叫法不同,都是這個意思),應該以這兩個數值中較短的將其認為為無形資產的使用年限
㈧ 攤銷年限確定
長期待攤費用攤銷年限最長可按5年攤銷。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年限怎麼確定的?——有受益期限的,按照受益期限攤銷;無明確受益期限的,按照相關規定來攤銷;無相關規定的,按照不低於5年攤銷。企業的開辦費按照不低於3年來攤銷。
(一)長期待攤費用的概念
長期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支出,但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項費用。長期待攤費用不能全部計入當年損益,應當在以後年度內分期攤銷,具體包括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及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攤費用。根據新會計准則規定,開辦費和修理費均一次性計入當期損益。其中開辦費計入當期管理費用,修理費計入銷售費用或管理費用(即修理費一律費用化)。其中開辦費是指企業在籌建期間內所發生的費用,包括員工薪酬、辦公費用、培訓支出、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以及不計入固定資產價值的借款費用等。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待攤費用,都在本科目按規定進行攤銷。其在資產負債表中的數額,反映的是企業各項尚未攤銷完的長期待攤費用的攤余價值。
(二)長期待攤費用的主要特徵:
(1)長期待攤費用屬於長期資產;
(2)長期待攤費用是企業已經支出的各項費用;
(3)長期待攤費用應能使以後會計期間受益。
(三)長期待攤費用的核算原則:
(1)企業在籌建期間發生的費用,除購置和建造固定資產以外,應先在長期待攤費用中歸集,待企業開始生產經營起一次計入開始生產經營當期的損益。
(2)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應當在租賃期限與預計可使用年限兩者孰短的期限內平均攤銷。
(3)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採取待攤方法的,實際發生的大修理支出應當在大修理間隔期內平均攤銷。
(4)股份有限公司委託其他單位發行股票支付的手續費或傭金減去發行股票凍結期間的利息收入後的相關費用,從發行股票的溢價中不夠抵銷的,或者無溢價的,作為長期待攤費用,在不超過2年的期限內平均攤銷,計入管理費用。
(5)其他長期待攤費用應當在受益期內平均攤銷。
㈨ 如何確定無形資產的有效年限
有四種情況:
一是法律法規、合同或者企業申請書分別規定有法定有效期限版和受益年許可權的,按照法定的有效期限與合同或者企業申請書規定的受益年限孰短的原則確定。
二是法律、法規未規定有效期限,企業合同或企業申請書中規定了受益年限的,按照合同或企業申請書規定的受益年限確定。
三是法律法規、合同或企業申請書均未規定法定有效期和受益年限的,按照不少於10年的期限確定。
四是通過上述辦法實在無法確認無形資產有效使用年限的,應該作為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確認。
㈩ 專利權入賬價值計算
d、4620 。雙方協議約定的價值為4400萬元(協議約定價值公允)+另發生相關稅費萬元。
一項專利的價值多少,最初不是由專利權人個人或者企業自己「計算」得出的。企業因研發專利而花費的錢可以錄入「管理費用」欄目,但是錄入管理費用的數額絕對不可以說成就是專利權的價值。
專利權入賬一般是錄入「無形資產」欄目,或者充當「出資額」,錄入「實收資本」欄目。
無論以上哪種方式入賬,其價值的多少,都要經過具有知識產權評估資質的評估公司,經過評估後得出。
專利權人憑評估報告的結果,才能將專利權價值錄入相關科目進行核算。入賬後,專利權價值要錄入「無形資產」欄目,還要進行攤銷核算,這時才由財務人員根據會計准則計算得出其價值多少。
(10)使用年限孰短法擴展閱讀:
專利權評估考慮因素
(1)權屬的完整性,即該專利人或委託人所擁有的專利權權屬的完備程度。權屬越完整,則其體現的價值就越大。
(2)法律的保護程度,包括兩個方面,專利所處的狀態以及權利要求的完整性。專利所處的狀態指技術在專利申請中所處的狀態,是處於初審階段還是實質性審查階段或是獲得專利證書階段,越是在後面的階段其價值越大。
專利的類型不同,保護程度也不一樣,發明專利由於通過實質性審查,因此剽竊他人專利或者在獲得專利證書後被宣告撤銷的可能性較小。
相對於其他兩類專利而言,其技術含量較高,申請的周期較長,權利人承擔的風險也較大,因此價值相對較高。
權利要求的完整性是指專利申請權利要求書所提出的需要保護的專利的范圍,也體現了權利要求書的質量問題,有的權利要求完整,較好的保護專利權人的權利。有的權利要求不完整,僅僅保護專利權人的一部分的權利。
(3)剩餘使用年限,一般要採取專利技術的經濟壽命與法定使用年限孰短的辦法來確定剩餘使用年限,使用年限越長其價值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