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承諾期限如何起算,承諾生效時間有什麼規定
要約以信件作出的,承諾期限自信件載明的日期開始計算;信件未載明日期的,自投寄該信件的郵戳日期開始計算。要約以電報作出的,承諾期限自電報交發之日開始計算。要約以電話、傳真等快速通訊方式作出的,承諾期限自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開始計算。 (1)以通知作出的承諾,承諾在通知到達要約人的時候生效。其中,以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承諾的生效時間,適用本法第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即「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 (2)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要求以行為作出承諾的,作出行為的時候承諾生效。 南寧合同糾紛律師點評: 合同糾紛的內容涉及到合同本身內容的各個方面,糾紛內容多種多樣,幾乎每一個與合同有關的方面部會引起糾紛,例如,在訂立合同的當事人方面也會有糾紛,合同一方當事人是法人的分支機構,本沒有對外簽訂合同的權利卻簽訂了合同,一旦該方法違約但無力承擔債務時,必須、也應當由設立該分支機構的法人來承擔責任。如果該法人不願意,則糾紛就會產生。再如,雙方口頭協商訂立了合同,在履行過程中因對原先協商的某一條款理解不一致,因口頭無書面證明,糾紛遂起等等。南寧律師朱華簡介:
Ⅱ 承諾生效的日期是什麼
承諾有效
丙於3月19日做出了完全同意的承諾並以快信的方式發出,郵件晚到不是丙的過失,這種情況下只有甲公司及時拒絕才視為承諾失效。。。題中甲公司未作表示,承諾是有效的
Ⅲ 公民基本權利中承諾生效的時間
我國《合同法》採用的是到達主義: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承諾不需要通知的,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要求作出承諾的行為時生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十六條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
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
第二十六條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承諾不需要通知的,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要求作出承諾的行為時生效。
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承諾到達的時間適用本法第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
Ⅳ 承諾的生效條件是什麼
承諾是指受要約人按照所指定的方式,對要約的內容表示同意的一種意思表示,在國際貿易中,也稱「接受」或「收盤」,任何有效的承諾,都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承諾必須由受要約人作出。要約和承諾是一種相對人的行為。因此,承諾必須由被要約人作出。被要約人以外的任何第三者即使知道要約的內容並對此作出同意的意思表示,也不能認為是承諾。被要約人,通常指的是受要約人本人,但也包括其授權的代理人。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其承諾具有同等效力。
(2)承諾必須是在有效時間內作出。所謂有效時間,是指要約定有答復期限的,規定的期限內即為有效時間;要約並無答復期限的,通常認為合理的時間(如信件、電報往來及受要約人考慮問題所需要的時間),即為有效時間。
(3)承諾必須與要約的內容完全一致。即承諾必須是無條件地接受要約的所有條件。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知道,依據《民法典》的規定,口頭承諾符合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意思表示真實; 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就具有法律效力。
以上知識就是對「承諾的生效條件是什麼」這一問題進行的相關解答,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問題,可以關注無訟,私信咨詢。
Ⅳ 承諾生效時間是如何規定的
由於生效與否關繫到合同是否成立以及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因而,確定承諾生效時間是過程中的最後一步也是極重要的一步。 法律規定,承諾生效時。當承諾需要通知時,承諾通知到達人時生效。對需要通知的承諾,若受要約人未通知,或承諾通知到達時已超過承諾期限,都不能對要約人發生約束力。 承諾不需要通知的,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要求作出承諾的行為時生效。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若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為承諾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
Ⅵ 承諾書的有效期是多長
有效期為二年。但如果債權人有證據證明在15年向債務人索要過欠款,那麼從索要這一天開始,訴訟有效期又可延長二年。
Ⅶ 承諾書有效期多長時間
承諾的期限依據要約分為兩種情況:
一、約定有承諾期限或者要約有效期的:
《合同法》第二十三條第1款明確規定承諾應當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到達要約人。要約中明確規定了承諾期限或者要約的有效期的,受要約人應當遵守該期限。明確規定承諾期限的,則在該期限內,受要約人的承諾應當到達要約人始為有效。
要約有效期,應當視為承諾期間,但一般的,在要約的有效期內作出承諾的,該承諾應當為有效。而非以到達要約人為要求。承諾期限可以是一定時間,也可以確定為到某日為終止。
要約以信件或者電報作出的,承諾期限自信件載明的日期或者電報交發之日開始計算。信件未載明日期的,自投寄該信件的郵戳日期開始計算。要約以電話、傳真等快速通訊方式作出的,承諾期限自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開始計算。
二、未約定承諾期限或者要約有效期的:
《合同法》第二十三條第2款規定,要約沒有確定承諾期限的,要約以對話方式作出的,應當即時作出承諾,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要約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承諾應當在合理期限內到達。確定該合理的期間,應當考慮如下因素:
一是要約到達受要約人合理的在途時間;
二是受要約人了解要約並作出承諾決定的時間;
三是受要約人向要約人發出承諾所需要的在途期間。
(7)承諾生效期限擴展閱讀:
受要約人在要約限定的承諾期限之後,向要約人發出承諾的,為逾期承諾。逾期承諾因為其作出的時間晚於要約確定的承諾期限,所以不能作為有效的承諾,其對要約人沒有法律拘束力。
但因為該種承諾只是時間上有欠缺,根據《合同法》第二十八條的規定,要約人在接到該種承諾時,如果及時通知承諾人承認該承諾有效的,合同成立。如果要約人接到逾期承諾後未通知承諾人該承諾有效的,則只能作為新的要約,而不發生承諾的效力。
承諾在承諾期限內發出,因在途期間的耽誤,在承諾期限之後到達要約人的,為承諾遲到。受要約人在承諾期限內發出承諾,按照通常情形能夠及時到達要約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諾到達要約人時超過承諾期限的,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因承諾超過期限不接受該承諾的以外,該承諾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