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國產的滅幼脲三號效果如何
滅幼脲三號與滅幼脲一號不同,它是我國研製的苯甲醯基類殺蟲劑,凡簡稱滅幼脲者,多為此劑。商品劑型為25%滅幼脲三號懸浮劑,該劑有沉澱現象,出廠時間越長久沉澱越嚴重,因此,使用前要搖勻後再對水稀釋,一般500~1000倍液可防治蔬菜鱗翅目害蟲,其使用方法、作用性質與除蟲脲相似。
② 滅鈴脲與滅幼脲的區別
滅幼脲是1976年由江蘇省激素研究所 和蘇州大學首先合成一氯取代脲的類似物,成為滅幼脲Ⅲ號,與安陽林葯廠(現為安陽市安林生物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合作研究並投入生產。
滅幼脲是我國獨創開發的產品。主要是胃毒及觸殺作用,抑制昆蟲幾丁質合成,使幼蟲蛻皮,不能形成新表皮,蟲體畸形而死亡。由於其高效、低毒及廣譜的特點,可用於防治玉米、棉花、森林、水果和大豆上的鞘翅目、雙翅目、鱗翅目害蟲,對天敵無害。
③ 滅幼脲是什麼樣殺菌劑
(1)英文通用名chlorbenzuron
(2)商品名稱滅幼脲3號、抑丁保、抑皮素、卡敵樂、蛾雷、獵蛾、卡死特、抑脫賽、蛾殺靈、撲蛾丹等幾十種名稱。
(3)劑型15%煙霧劑,25%可濕性粉劑,20%、25%、50%懸浮劑。
(4)性質與作用滅幼脲是苯甲醯基類的昆蟲幾丁質合成抑制殺蟲劑。不溶於水,易溶於丙酮等有機溶劑。遇鹼和較強的酸易分解,常溫下貯存較穩定。滅幼脲為昆蟲生長調節劑類殺蟲劑,通過抑制昆蟲體內幾丁質的形成,導致鱗翅目幼蟲不能正常蛻皮而死亡。具有胃毒兼觸殺作用,其作用特點是只對蛻皮過程的蟲態起作用,幼蟲接觸後,並不立即死亡,表現拒食、身體縮小,待發育到蛻皮階段才致死,一般需經過2天後開始死亡,3~4天達到死亡高峰。成蟲接觸葯液後,產卵減少,或不產卵,或所產卵不能孵化。殘效期長達15~20天。
滅幼脲具有高效、低毒、低殘留、殺蟲廣譜、殘效期長,耐雨水沖刷,對人畜安全,對昆蟲天敵、鳥類、魚類、蜜蜂無害,無污染的特點,是無公害的環保葯劑。
天達葯業植保公司開發的25%天達滅幼脲3號對各種鱗翅目害蟲和多種雙翅目害蟲,特別是抗性害蟲,如金紋細蛾、菜青蟲、棉鈴蟲、美洲斑潛蠅等有特效,尤其對桃小食心蟲、梨小等食心蟲的卵、殺傷率幾乎達100%。對介殼蟲、地蛆、蚊子幼蟲等也有特效。適於防治果樹、蔬菜、糧食、棉花等作物的各種鱗翅目、雙翅目害蟲的卵和幼蟲,特別對卵和幼齡幼蟲殺滅效果極佳。
(5)使用方法
①防治棗、蘋果、梨等果樹的舞毒蛾、刺蛾、蘋果舟蛾、卷葉蛾等害蟲,可在害蟲卵孵化盛期和低齡幼蟲期,噴布25%天達滅幼脲3號膠懸劑1500~2000倍+1000倍果樹專用型「天達2116」葯液,不但殺蟲效果良好,而且可顯著增強果樹的抗病性,提高產量,改善果實品質。
②防治桃小食心蟲、梨小食心蟲,可在成蟲產卵初期,幼蟲蛀果前,噴布25%天達滅幼脲3號膠懸劑800~1000倍+1000倍果樹專用型「天達2116」葯液,其防治效果超過桃小靈及50%對硫磷乳油1500倍液。
③防治棉鈴蟲、小菜蛾、菜青蟲、潛葉蠅等抗性害蟲,可在成蟲產卵盛期至低齡幼蟲期噴灑25%天達滅幼脲3號膠懸劑1000倍+600棉花或瓜茄果專用型「天達2116」葯液。
④防治梨木虱、柑橘木虱等害蟲,可在春、夏、秋各次新梢抽發季節,若蟲發生盛期,噴布25%天達滅幼脲3號膠懸劑1500~2000倍+1000倍果樹專用型「天達2116」葯液。
(6)注意事項
①滅幼脲膠懸劑貯放時有沉積現象,使用時應搖勻後兌制。
②不要與鹼性、強酸性農葯混用,避免失效。
③施葯3~4天才顯出葯效,不要施葯後未立即見效,又重噴葯,避免浪費和發生要害。
④ 滅幼脲是什麼
商品名稱:撲蛾丹、蛾殺靈、勁殺幼 化學名稱:1-(鄰氯苯甲醯基)-3-(4-氯苯基)脲 分子量:309.0 分子結構式:C14H10N2Cl2O2 熔點:190℃-194℃ 溶解度及穩定性:不溶於水,在丙酮中的溶解度為1g/100ml.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質中穩定.但在鹼性介質中水解
滅幼脲屬苯甲醯脲類昆蟲幾丁質合成抑制劑,為昆蟲激素類農葯。通過抑制昆蟲表皮幾丁質合成酶和尿核苷輔酶的活性,來抑制昆蟲幾丁質合成從而導致昆蟲不能正常蛻皮而死亡。影響卵的呼吸代謝及胚胎發育過程中的DNA和蛋白質代謝,使卵內幼蟲缺乏幾丁質而不能孵化或孵化後隨即死亡;在幼蟲期施用,使害蟲新表皮形成受阻,延緩發育,或缺乏硬度,不能正常蛻皮而導致死亡或形成畸形蛹死亡。對變態昆蟲,特別是鱗翅目幼蟲表現為很好的殺蟲活性。
⑤ 滅幼脲類農葯包括哪些
苯甲醯脲類:
滅幼脲、氟蟲脲、 氟鈴脲、氟苯脲氟啶脲、除蟲脲、殺鈴脲、氟碇脲、寶路
倍蟲隆、噻嗪酮(撲虱靈、優樂得)、抑食肼(蟲死凈、米滿)等
⑥ 櫻花樹有蚜蟲使用滅幼脲是否有效
用你的手指或一對園藝剪刀來殺死蚜蟲。你不僅僅能通過粉碎他們來減少侵擾,還能警告其他蚜蟲遠離。
⑦ 滅幼脲的概述
商品名稱:撲蛾丹、蛾殺靈、勁殺幼
化學名稱:1-(鄰氯苯甲醯基)-3-(4-氯苯基)脲
溶解度及穩定性:不溶於水,在丙酮中的溶解度為1g/100ml.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質中穩定.但在鹼性介質中水解.
理化性質:品為白色結晶,熔點199℃~201℃,密度0. 74g/cm3,不溶於水,在lOOmL丙酮中能溶解lg,易溶於N,N-二甲基甲醯胺和吡啶等有機溶劑,遇鹼和較強的酸易分解,常溫下貯存穩定,對光熱較穩定。
⑧ 除蟲脲與滅幼脲一號是否為同一種葯劑
除蟲脲是最早發現和形成商品制劑的昆蟲生長調節劑(又稱昆蟲幾丁質合成酶抑制劑),國際上首先由荷蘭杜發公司生產,商品名稱敵滅靈,而後我國唐山化工研究所以自己的工藝流程生產出該葯劑,稱為滅幼脲一號,後由石家莊農葯廠投產,產品正式稱為除蟲脲,因此,它們實際為同一種葯劑,除蟲脲屬於苯甲醯基脲類,為特異性殺蟲劑,以胃毒作用為主,兼有觸殺性,幼蟲取食後,該葯劑可抑制害蟲體內幾丁質合成酶,致使新表皮形不成,不能完成蛻皮繼續發育,導致死亡。由於主要在蛻皮期發生作用,形成死亡高峰,所以此類葯劑為緩效型制劑,宜在幼蟲孵化高峰期或幼齡蟲期施用,以盡快達到生產上抑制蟲口的要求。國產除蟲脲20%懸浮劑1000~2000倍液,可用於防治菜青蟲、小菜蛾、甜菜夜蛾、甘藍夜蛾、斜紋夜蛾等鱗翅目害蟲,持效期較長。該類葯劑對人畜安全(高等動物體內無幾丁質合成酶),對益蟲及天敵無傷害,因此是發展綠色食品無公害蔬菜生產的理想葯劑。
⑨ 滅幼脲類會燒葉嗎
用量在安全范圍內,不會產生燒葉的現象。
首先,我給你介紹下滅幼脲的作用機理——
滅幼脲屬苯甲醯脲類昆蟲幾丁質合成抑制劑,為昆蟲激素類農葯。通過抑制昆蟲表皮幾丁質合成酶和尿核苷輔酶的活性,來抑制昆蟲幾丁質合成從而導致昆蟲不能正常蛻皮而死亡。影響卵的呼吸代謝及胚胎發育過程中的DNA和蛋白質代謝,使卵內幼蟲缺乏幾丁質而不能孵化或孵化後隨即死亡;在幼蟲期施用,使害蟲新表皮形成受阻,延緩發育,或缺乏硬度,不能正常蛻皮而導致死亡或形成畸形蛹死亡。對變態昆蟲,特別是鱗翅目幼蟲表現為很好的殺蟲活性。
滅幼脲類農葯的正確使用
1、防治期,抓住一個「幼」字 在昆蟲初齡幼蟲期用葯效果最好,蟲齡越大,食葯致死量越大,防效越差。因此,防治金蚊細蛾的最佳用葯期是越冬成蟲和一代成蟲盛發期至一二代幼蟲孵化期,等到潛葉蠅、卷葉蟲、食心蟲等進入葉片、鑽入果內或形成包被後再噴葯,效果就差了,等到世代交叉時防治更難,要「葯等蟲吃」,不要「見蟲用葯」
2、噴葯,突出一個「勻」字 滅幼脲類殺蟲劑的殺蟲機理是抑制昆蟲表皮的幾丁質合成,使害蟲幼蟲吃葯後,不能形成新表皮,脫不下皮而死亡。其主要是胃毒作用,亦能侵入昆蟲和卵的表皮發生作用,但無內吸作用。因此,必須讓蟲子吃了才有效。金蚊細蛾的卵產在葉背面,初齡幼蟲從葉背面咬小口潛入葉內危害。若噴葯不能噴到葉背面,防效就很差。在防效上,殺鈴飽脲殺卵作用比滅幼脲3號更好。在植物葉背面噴葯,金蚊細蛾新產的卵會死,未孵化的卵也會死,所以噴葯必須強調一個「勻」字。
3、濃度,強調一個「准」字 滅幼脲雖是一種高效、安全的殺蟲劑,但該葯劑不溶於水,在絕大多數有機溶劑里溶解度極低,很難加工成乳油或超低量油劑。目前,市場上的滅幼脲和殺鈴脲多是懸浮劑,使用時應先搖勻瓶內葯,先用少量水稀釋後,再加水至需要濃度,攪勻後噴用。噴葯濃度過高及霧滴過大,對害蟲會有驅避作用,對25%滅幼脲懸浮劑來說,一般噴1500倍液較好。
4、混用,禁忌一個「鹼」字 滅幼脲類葯劑不能與鹼性物質混用,和一般酸性或中性葯劑隨混隨用,葯效不降低。滅幼脲類葯劑在與其他葯劑混用時,有的葯劑會使滅幼脲對害蟲產生交互抗性,有的葯劑能使它產生負抗性,植物性增效劑有使它增效、抑制抗性的作用。滅幼脲葯劑中加入300倍尿素液,會使霧滴變細小,使葯劑揮發率降低25%-33%。
5、復配劑,謹防一個「騙」字 由於滅幼脲類葯劑不是速效性殺蟲劑,觸殺作用差,無內吸作用,施葯後3-5天內,葯效才逐漸增大明顯,有些果農誤認為葯效不好。有些農葯廠家把滅幼脲和速效殺蟲劑混配,失去了應用滅幼脲類葯劑的意義,這類復合劑的欺騙性較大,應引起關注,以免上當。
6、安全,滅幼脲第一 滅幼脲3號,已定名為滅幼脲懸浮劑,它的毒性(大鼠急性經口)ld50>40000毫克/公斤、除蟲脲為3640毫克/公斤、卡死克(氟蟲脲)為3000毫克/公斤、抑太保為1763-3013毫克/公斤,除蟲脲、卡死克、抑太保的毒性分別比滅幼脲高7.62倍、12.33倍、12.28-21.69倍。美國氰氨公司要求,果品、蔬菜採收前70天不得使用卡死克,所以從目前常用的低毒脲類葯劑來看,以滅幼脲懸浮劑毒性最低,而且滅幼脲在環境中能降解,在人體內不積累,對哺乳動物、鳥類、魚類及蜜蜂無毒害,葯效期長達30天以上,耐雨水沖刷,所以從人和環境安全、生產綠化食品要求出發,滅幼脲是最佳選擇。
7、禁忌 所有滅幼脲類農葯,對蝦、蟹等甲殼動物和蠶的生長發育有害。
⑩ 滅幼脲三號都能治什麼啊
滅幼脲是一種昆蟲生長調節劑,屬特異性殺蟲劑。害蟲取食或接觸葯劑後,抑製表皮幾丁質的合成,使幼蟲不能正常蛻皮而死亡。主要是胃毒作用,也有一定的觸殺作用,但無內吸性。對鱗翅目和雙翅目幼蟲有特效,不殺成蟲,但能使成蟲不育,卵不能正常孵化。毒性低,對人、畜和植物安全,對天敵殺傷小,葯效較慢,2~3天後才能顯示殺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