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申報工傷有期限規定嗎
現實困惑
2013年1月,小孟到一家公司做業務員。在一次工作中受傷,經過鑒定是工傷。後來因為其他事情就把申報工傷的事情耽擱了,2014年7月,小孟找到公司負責人要求支付工傷補貼,但是公司卻不認可,認為事情已經過了一年多了,已經超過了申報工傷的期限。請問,該公司的說法合理嗎?
律師答疑
小孟的工傷請求不能得到認可,但是應該由其單位來承擔小孟工傷補貼的相關費用。根據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用人單位申請工傷認定的,應當自傷害事故發生之日起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提出;勞動者本人或者其近親屬、工會提出申請的,應當在勞動者在受傷後1年內提出。過了上述時限再申報,勞動部門不會受理,勞動者無法享有工傷待遇。本案中小孟申報工傷已過法定時限,不會得到相關部門的受理。但是法律又規定,用人單位未在法律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所以,公司的說法合理,只是公司需要承擔小孟工傷補貼的相關費用。
法條鏈接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法理薈萃
用人單位未在法律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其行為有礙於受傷職工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因此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2. 工傷申報的期限是多久
職工發生工傷,單位應當在事故發生傷害之日起1個月之內去申請工傷認定,如果單位拒絕為員工申請,員工本人可以在事故發生傷害之日起1年內自己去申請工傷認定,如果超過1年再去申請,不再受理。
3. 職工申報工傷的期限是多長時間
主要還是讓本單位的勞資員辦理這種事情,現在工傷要求非常嚴格,而且時間還內長,你先把你的住院葯費容的單據全部的留下來,再去勞動局要工傷表格,然後自己身份證復印件,在工傷的時間身邊有證明人,兩人以上的證明人,還有單位部門領導的證明,病例,等一些東西,主要去勞動局和社保那裡,還是讓單位管勞動工資的專門人員去跑能好一點,
4. 報工傷有時間限制嗎
有!具體如下:
公司應該在勞動者發生工傷之日起30天內申請工傷鑒定,如果公司不申請,勞動者應該自工傷發生之日起1年內申請鑒定。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後,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第十九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後,根據審核需要可以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用人單位、職工、工會組織、醫療機構以及有關部門應當予以協助。職業病診斷和診斷爭議的鑒定,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執行。對依法取得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不再進行調查核實。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5. 工傷申報期限是什麼,過期了還需要單位承擔責任嗎
工傷申報期限:
關於工傷申報期限,在《工傷保險條例》、《工傷認定辦法》中有相關的規定: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像過期是否可以要求用人單位給予工傷 賠償,較好 問清楚 與 工傷的法律工作行業 人士,如:律師咨詢吧 的 律 #師 他們。
6. 工傷認定申報時間規定是多久
您好:
申請工傷認定的時效
申請工傷認定的時效是發生工傷後,可以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認定的期限。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發生工傷後,用人單位可以在一個月內申請工傷認定,情況特殊的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不申請的,工傷職工或其近親屬可以在一年內申請工傷認定。
申請工傷認定的程序
申請工傷認定的程序主要是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遞交申請工傷認定的資料的過程。申請工傷認定,一般需要提交《工傷認定申請表》、勞動關系證明和診斷證明,實踐操作過程中,部分地區要求必須提交證人證言,張士謙律師認為是違法的,具體見《申請工傷認定不必提交證人證言》一文。
申請工傷認定後,符合申請條件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應當受理,向用人單位送達舉證通知書,進行調查,並在60天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書。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的,可以在15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書。對依據《職業病防治法》作出職業病診斷或鑒定的,可以不經過調查,作出工傷認定決定書。
對工傷認定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工傷認定書後60日內向人民政府或上一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復議,或3個月內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7. 報工傷有規定期限嗎是多久
1、單位需在工傷鑒定後30內上報。員工自報的是一年。
2、《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職工發生事版故傷害,所在單位權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3、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4、用人單位未按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
5、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7)南京申報工傷期限擴展閱讀:
工傷認定
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患職業病的;
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8. 申報工傷時間期限
工傷申報的期限為受傷之日起30日內由用人單位申報,如果我用人單位在30日內不申報工傷專的,則勞動者或者家屬屬可以在受傷之後1年內自行准備材料申報工傷。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9. 個人申請南京市的工傷怎麼辦需要哪些資料,到哪辦大概是什麼程序
1、水西門大街有勞動中心行政大樓。2、根據工傷保險法,上下班時間受傷也是工傷的范疇。3、單位期限是30天,個人申請期限是1年,所以抓緊吧。4、工傷申請鑒定過程很快的,大概就1-2個月的時間。
10. 工傷申報時間一般是多長時間內
簡單來說,發生工傷後30天內,單位必須申報,單位不申報的,職工個人可在版發生工傷一年內自己進行申報。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