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拒絕勞動能力鑒定
勞動能力鑒定它是給予受傷害職工保險待遇的基礎和前提條件.
工傷級別須依法定程序鑒定後才能確定,但之前必須進行工傷認定。
其次再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工傷人員沒有理由拒絕認定及鑒定啊?
Ⅱ 申請勞動能力鑒定有規定期限嗎
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的期限可以延長30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應當及時送達申請鑒定的單位和個人。
Ⅲ 員工不願意做勞動能力鑒定怎麼辦
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它是工傷職工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前提和基礎。工傷保險待遇包括工傷醫療待遇、工傷津貼待遇和傷殘待遇等。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後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工傷職工只有在接受勞動能力鑒定確定傷殘等級後,才能確定其應享受的傷殘補助金標准,以及應否享受傷殘津貼、是否可以退出工作崗位等。因此,工傷職工對勞動能力鑒定應積極配合。在單位不積極申請的情況下,自己應主動申請勞動能力鑒定,以保障自己的權益。
而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四十條規定,工傷職工拒絕治療或者拒不接受勞動能力鑒定的,停止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Ⅳ 員工拒不接受勞動能力鑒定可以解除勞動關系嗎
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能力不同程度的喪失,使勞動者可能因此不能從事原本適合的正常職業,甚至可能無法再從事任何工作,但也有可能恢復勞動能力繼續從事適合他的職業或工作,而這一切都必須通過勞動能力鑒定來確定,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是確定不同程度的補償、合理調換工作崗位和恢復工作等的科學依據。如果工傷職工沒有正當理由,拒不接受勞動能力鑒定,一方面工傷保險待遇無法確定;另一方面也表明這些工傷職工並不願意接受工傷保險制度提供的幫助,鑒於此,就不應再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Ⅳ 勞動者拒絕勞動能力鑒定,用人單位是否應當繼續交工傷醫療費。
建議與之解除勞動關系,屆時如果對方不做勞動能力鑒定的話一旦解除勞動損失的是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