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城市規劃紅線有時間限制
城市規劃市可以修改道路紅線的。原來經過你家的房子行不通,可以改變道路紅線繞過你家的房子。城市總不能不修路吧。至於你說的危舊房改造,一般要有一個開發商看好這片土地,經過談判和計算,認為有利可圖,才有可能改造。但首要前提是土地有政府回收再重新出讓。如果業主拒絕出讓土地使用權,政府也沒辦法。
B. 規劃圖與規劃紅線圖有什麼區別
一、先有規劃紅線圖,後有規劃圖。二、規劃紅線圖是規定建設項目用地的東、南、西、北外邊界,規劃圖是規劃建設項目(小區)的建築容積、建築面積、建築風格、小區道路、景觀布局、配套設施等方面。
C. 國家規劃紅線規范是否可以無期限的
國家的規定會根據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的需要會做出適時的調整。
D. 哪些法規對用地紅線和建築紅線有什麼具體的規定
1.道路紅線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區級道路)用地的規劃控制線。
具體點說就是道路紅線內包括了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綠化隔離帶、
人行道,是道路的兩側最外邊的線。
2.用地紅線是用地范圍的規劃控制線。例如一個居住區的用地紅線,就是這個居住區的最外邊界線,居住區內的建築和綠化以及道路只能在用地紅線內進行設計。
3.建築紅線一般稱為建築控制線,是建築物基地位置的控制線。說白了,就是建築物與地面接觸的范圍線。有的建築離開地面的建築是可以超出建築紅線的,這是根據各個地方的要求不同來設置的。
4.綠化線就是綠化位置的控制線。意思如上。
這些控制線的退線要求,是各個地方有不同的規定,為了說明白,舉個例子吧:我有一塊矩形(長方形)的地,東西長200米,南北寬150米,地塊的北側臨近城市幹道,假如城市幹道的寬度是50米,路兩側要求建築後天20米,那麼我這個地塊北側的建築紅線就要從用地紅線向內(南)側退出20米才可以有建築。如果地塊的東側和西側也都是居住區,一般的要求東、西側建築後退是6米或10米,南側不臨近路的話,也是建築後退6米或10米。拿後退6米舉例,我這個地塊的建築紅線就是:東西長200-6-6=188米,南北寬150-20-6=124米。
道路紅線,是規劃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區級道路)用地的邊界線。
見《民用建築設計通則 GB 50352—2005》2.0.7條
城市綠線,是指城市各類綠地范圍的控制線。
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 第112號《城市綠線管理辦法》第二條
http://ke..com/view/435812.htm
用地紅線(建築),是各類建築工程項目用地的使用權屬范圍的邊界線。
見《民用建築設計通則 GB 50352—2005》2.0.8條
建築控制線,是有關法規或詳細規劃確定的建築物、構築物的基底位置不得超出的界線。
見《民用建築設計通則 GB 50352—2005》2.0.9條
1.綠線、紅線雖然分屬不同的用地,但都用於表示用地的界限。既然是界限,就不會出現交叉的現象。同時,各種用地之間存在相鄰的可能,而用地相鄰則界限重合。
例如城市道路兩側有城市專用綠地,則道路紅線與綠線重合。這種情況下,綠線范圍內都是綠地,而由於綠線與道路紅線重合,也就是從紅線後退就是綠地,而不存在「綠線從紅線開始退」。
2.建築用地如果與道路用地緊鄰,則建築用地紅線與道路紅線重合;
如建築用地如果與道路用地之間有城市綠地,則建築紅線與綠線重合。
所以,建築紅線不一定在綠線之後。
3.前面說了,建築用地紅線有可能與道路紅線重合。而在建築用地紅線內有時會劃定建築控制線,在建築設計時,建築不僅不得超出紅線,而且不得超出建築控制線。而後退紅線的距離,由城市規劃部門控制,在「用地規劃設計條件」中予以明確。
E. 規劃局紅線劃出是什麼意思
規劃紅線分為——道路紅線:城市道路(含居住區級道路)用地的規劃控制線。規劃的城市道路路幅的邊界線。(規劃的城市道路路幅的邊界線反映了道路紅線寬度,它的組成包括:通行機動車或非機動車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寬度;敷設地下、地上工程管線和城市公用設施所需增加的寬度;種植行道樹所需的寬度。任何建築物、構築物不得越過道路紅線。根據城市景觀的要求,沿街建築物可以從道路紅線外側退後建設。 建築紅線:城市道路兩側控制沿街建築物或構築物(如外牆、台階等)靠臨街面的界線,又稱建築控制線。 考慮管線、綠化、停車和出讓交通以及未來道路拓寬等需要,建築紅線一般應退讓道路紅線。
F. 宅基地紅線圖有效期是多久
集體建設用地批准書的有效期一般為兩年,如兩年內房屋未建成,不能通過國土資源部門的竣工驗收,國土資源部門不會頒發集體土地使用證。
G. 規劃紅線的基本含義
是宏觀規劃用地范圍的標志線。 用地紅線與建築紅線的關系是什麼
H. 什麼是城市規劃紅線、藍線
紅線有很多種,包括建築紅線、道路紅線和建築控制線。
建築紅線:也稱「建築控制線」,指城市規劃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兩側沿街建築物或構築物(如外牆、台階等)靠臨街面的界線。任何臨街建築物或構築物不得超過建築紅線。又細分為道路紅線和建築控制線。
道路紅線:是指規劃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區級道路)用地的邊界線。它的組成包括:通行機動車或非機動車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寬度;敷設地下、地上工程管線和城市公用設施所需增加的寬度;種植行道樹所需的寬度。
建築控制線:是指有關法規或詳細規劃確定的建築物、構築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線。(有的也把建築控制線直接稱為建築紅線,或稱用地紅線)。
藍線較簡單,是指水域保護區,包括河道水體的寬度、兩側綠化帶以及清淤路。
I. 規劃紅線和建築紅線和圍牆線有什麼區別求高手解答。
1、它們的規劃范圍不同
規劃紅線和建築紅線定義相同,圍牆線指沿著牆所用的規劃用線。
2、它們所表示的顏色不同
建築紅線和規劃用線為紅色線,圍牆線是黑色線
3、它們所用線的種類不同
建築紅線和規劃用線是單點單劃線,圍牆線為虛線。
建築紅線、建築控制線
建築紅線,也稱「建築控制線」,指城市規劃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兩側沿街建築物或構築物(如外牆、台階等)靠臨街面的界線,也是建築物的外立面所不能超出的界線。任何臨街建築物或構築物不得超過建築紅線。
規劃紅線又稱為建築紅線
紅線一般是指各種用地的邊界線。有時也把確定沿街建築位置的一條建築線謂之紅線,即建築紅線。
規劃的城市道路路幅的邊界線反映了道路紅線寬度,它的組成包括:通行機動車或非機動車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寬度;敷設地下、地上工程管線和城市公用設施所需增加的寬度。
圍牆線:圍牆線是根據設計需要繪制的,不受規劃條件限制,合理就行。
(9)規劃紅線有效期擴展閱讀:
其中道路紅線指的是城市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綠化隔離帶的設計,而人行道的設計指的是道路兩側中最外邊的線。對於建築紅線,在特殊的情況下允許建築物的上端超過建築紅線所規定的范圍,建成一個類似倒錐型的建築,只是其下的部分一定要嚴格控制在紅線的范圍內。
用地紅線和建築紅線兩者的紅線的距離也是有要求的,在0到50m之間的都有,這個需要根據城市規劃局在用地性質、相鄰用地狀況、建築高度、相鄰道路寬度等一些因素上,再根據的具體技術要求而定,有時候100m寬有50m作為城市綠化預留用地都是有可能性的。
紅線圖上,現場是看不到的。不過退界線就一目瞭然:小區的圍牆就是退界線。
城市紫線
是指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內的歷史文化街區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范圍界線,以及歷史文化街區外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護的歷史建築的保護范圍界線。
黑線
市政公用設施規劃控制黑線:規劃用於界定市政公用設施用地范圍的控制線。黑線導控的核心是控制各類市政公用設施、地面輸送管廊的用地范圍,以保證各類設施的正常運行。
城市黃線
是指對城市發展全局有影響的、城市規劃中確定的、必須控制的城市基礎設施用地的控制界線。
城市藍線
是指城市規劃確定的江、河、湖、庫、渠和濕地等城市地表水保護和控制的地域界線。
城市綠線
城市各類綠地范圍控制線。它應該包括城市規劃區內一切已經建成的綠地、已經規劃但未建設的綠地、以前沒有規劃但擬在規劃修編時新增加的綠地等。包括城市公共綠地、生產防護綠地、風景林地3大類。
J. 規劃用地紅線的相關規定
用地紅線和建築控制線不是一回事,個別構件可以伸出紅線,相關規定見:
《民用建築設計通則 GB 50352—2005》4.2 建築突出物
4.2.1 建築物及附屬設施不得突出道路紅線和用地紅線建造,不得突出的建築突出物為:
——地下建築物及附屬設施,包括結構擋土樁、擋土牆、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及其基礎、化糞池等;
——地上建築物及附屬設施,、台階、坡道、花池、圍牆、平台、散水明溝、地下室進排風口、地下室出入口、集水井、採光井等;
——除基地內連接城市的管線、隧道、天橋等市政公共設施外的其他設施。
4.2.2 經當地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允許突出道路紅線的建築突出物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在有人行道的路面上空:
1)2.50m以上允許突出建築構件:凸窗、窗扇、窗罩、空調機位,突出的深度不應大於0.50m;
2)2.50m以上允許突出活動遮陽,突出寬度不應大於人行道寬度減1m,並不應大於3m;
3)3m以上允許突出雨篷、挑檐,突出的深度不應大於2m;
4)5m以上允許突出雨篷、挑檐,突出的深度不宜大於3m。
2 在無人行道的路面上空:4m以上允許突出建築構件:窗罩,空調機位,突出深度不應大於0.50m。
3 建築突出物與建築本身應有牢固的結合。
4 建築物和建築突出物均不得向道路上空直接排泄雨水、空調冷凝水及從其他設施排出的廢水。
4.2.3 當地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在用地紅線范圍內另行劃定建築控制線時,建築物的基底不應超出建築控制線,突出建築控制線的建築突出物和附屬設施應符合當地城市規劃的要求。
4.2.4 屬於公益上有需要而不影響交通及消防安全的建築物、構築物,包括公共電話亭、公共交通候車亭、治安崗等公共設施及臨時性建築物和構築物,經當地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的批准,可突人道路紅線建造。
4.2.5 騎樓、過街樓和沿道路紅線的懸挑建築建造不應影響交通及消防的安全;在有頂蓋的公共空間下不應設置直接排氣的空調機、排氣扇等設施或排出有害氣體的通風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