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債權憑證的一般會有哪些規則
您好,根據維護社會正義的基本要求和有關法律規定,執行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頒發債權憑證:
1、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的案件
如適用債權憑證等於中斷了權利人的生活來源,與維護社會正義和生存權高於財產權的民事法律制度基本精神不符,因而不能使債權憑證成為被執行人拒絕履行贍養、扶養、撫育義務的「合法事由」。
2、被執行人是行政機關、事業單位的案件
行政機關、事業單位作為被執行人一般具有財政固定撥發的經費收入,不可能沒有履行債務能力,因而不能發給債權憑證。
3、執行和解的案件
由於當事人之間的執行和解,據以執行的生效法律文書已經變更履行內容,恢復執行應當受申請執行期限的限制;同時被執行人部分履行或全部履行的,一般應當列入結案統計,因而不能適用債權憑證。四是委託執行案件和受委託執行案件。對於委託或受託執行案件,司法解釋對委託法院和受託法院如何行使中止執行和終結執行等重大事項決定權具有明確規定,同時受債權憑證對不同執行法院是否均有約束力等因素制約,在法律、或者司法解釋沒有對債權憑證制度作出統一的明確規定前,對委託或者受託執行案件不宜適用債權憑證。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⑵ 執行終結的案件 申請了債權憑證 是否還有時效
購銷合同只是約定雙方某個時間進行經營活動,它雖然是會計事項,但是並不能以貨幣計量,不是經濟業務事項,怎麼當原始憑證?原始憑證是登記記賬憑證的,記賬憑證登記帳薄的直接依據,能在帳薄中反映的都是具體的經濟業務事項。申請單同理。銀行對賬單,債權債務對賬單,銀行余額調節表更好理解,後者只是為了調整因為未達賬項(就是銀行存款實有數與賬存數不符)而導致的實際與賬存不符的情況,他不能直接作為登記帳薄的依據,他只是讓我們了解帳存與實際不符的原因,只有當未達賬項解決收到發票或支票等依據時才能登記帳薄。前兩者只是為了對賬為了財產清查,他們不會對帳薄有什麼影響。總之,他們都不是經紀業務事項經濟業務事項就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從事經營管理活動所形成的各種經濟活動,而且能以貨幣加以表現。你也可以這樣想,他們能不能做會計分錄,顯然不能,它們沒有對會計要素產生影響使它們發生變化,那怎麼當原始憑證。差不多就這樣了,不懂再問我,我的表述畢竟沒老師好,多多包涵啊。
⑶ 保留債權證據的方法有哪些
一、主張借款債權需要的證據
1、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無論是借條、欠條還是借款協議,都要明確寫明以下內容:
(1)借貸雙方的信息;
(2)約定的利息,但應當符合法律規定;
(3)還款日期,若無債權人有權隨時要求償還債務,但應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
2、其他能夠證明借貸法律關系存在的證據
(1)電話錄音以視聽資料的形式存在,可作為證據,需要符合一定的條件。
(2)微信作為一種新興的聊天工具,聊天記錄以電子數據的形式存在,可作為證據。但也要具備一定條件。
二、如何搜集債權證據
1、提高法律意識,保留好債權憑證。對於那些因特殊情況可能滅失或今後難以取得的證據,可以及時向人民法院申請證據保全;對於那些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可及時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
2、保留證據應注意期限。從民間借貸訴訟時效的角度看,如果借條註明了還款日期,那麼訴訟時效就從還款日期的次日起計算兩年。如果沒有註明還款日期,則表明該合同系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合同,債權人有權隨時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但須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⑷ 債權憑證的一般適用規則有哪些
正確確立債權憑證適用的基本原則是實現執行活動程序公正、執行資源效益最大化和充分發揮其應有功能的關鍵環節。「債權憑證是一種證明當事人擁有財產權利的法律文件,是一種法律上可期待的信用。」其中也包括當事人通過行使強制執行請求權且通過公力救濟實現其債權的期待。因此,應當在堅持認真實踐公正與效率主題的前提下,根據債權憑證的本質屬性和特點,確立債權憑證正確適用的四個基本原則:
首先,當事人自願申領原則。我國強制執行法採取的是當事人主義與職權主義相結合的原則,除特殊情形外,一般以當事人申請執行為啟動執行程序的必要條件。行使或放棄強制執行請求權是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領取和持有債權憑證是當事人行使強制執行請求權的特殊表現形式,執行法院不能強迫當事人受領債權憑證。因而債權憑證的具體適用必須以當事人自願領取為基本原則。對符合條件且申請執行人拒絕申請領取債權憑證且被執行人沒有履行能力、或者依法不能執行的,可以依照法律規定作中止執行、或者終結執行處理。
其次,執行適格准入原則。即頒發債權憑證的執行案件,必須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18條規定的立案條件。符合執行案件立案條件是進入執行程序的前提,既然債權憑證是據以申請強制執行的生效法律文書派生的法律文書,也是可以據以行使強制執行請求權的派生執行依據,那麼頒發債權憑證的案件必須符合執行立案條件且依法能夠進入執行程序。因此,對於具有財產給付內容且符合執行立案條件的案件,才能在符合適用范圍的前提下頒發債權憑證。
再次,執行內容限制原則。即要求頒發債權憑證案件的執行標的是金錢給付,也即執行標的應當是可以等價流通的財產。執行標的為特定物給付和完成規定行為的案件,一般情況下不具有被執行人沒有履行能力的情形,對權利人不適用債權憑證。因此,債權憑證的適用范圍可以界定為以金錢給付為執行標的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一是申請執行人不能提供被執行人下落及其可供執行的財產狀況或財產線索,或明知被執行人沒有履行能力、或在執行期限內暫時沒有履行能力的案件;二是對以執行標的為特定物給付且因滅失、毀損等其他原因致使不能給付、申請執行人同意折價賠償且被執行人暫時沒有金錢賠償能力的案件,在裁定變更執行標的為金錢給付後,可以適用債權憑證。
最後,禁止債權憑證濫用原則。在債權憑證的具體適用中,既不能違反規定超范圍濫用債權憑證,導致執行人員怠於履行職責和申請執行人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護,使債權憑證成為被執行人拒絕履行債務的「權利憑證」;也不能對符合條件且當事人自願領取的拒絕發給債權憑證,否則可能進一步加劇執行資源的浪費,使有限的執行資源陷入無效執行的惡性循環怪圈中。
⑸ 什麼是債權憑證制度
債權憑證制度是在中國法院執行工作改革的背景下出台的,設立該制度版的初衷是減權少執行積案,提高執結率。債權憑證的實際運行帶來了不少正面效應,最突出的是使執行債權獲得了物權化的保護,而且對傳統的「一事不再執」原則提出了挑戰。
債權憑證制度,是我國執行改革中有代表性的制度創新之舉,闡釋了債權憑證的法律依據及其與生效法律文書的關系,以及債權憑證制度的功能,以期為民事訴訟法的修改提供可供選擇的方案。
⑹ 欠條的有效期是多少時間
欠條的訴訟時效問題其實是屬於我國的民事回訴訟的管理范疇,所答以要考慮欠條的訴訟時效實際上就是我國的民事訴訟時效的期限,根據我國《民法總則》規定一般的欠條訴訟時效為三年,即當從欠條規定的時間截止後起算三年內欠條的訴訟時效就到期了。
⑺ 債權憑證如何進行管理,債權憑證有哪些弊端
一、債權憑證如何進行管理
債權憑證作為債權人申請執行的權利憑證,是十分重要的憑證,必須要妥善管理。一是要單獨編號,編號要體現發放的年份,以便於管理。
二是要設專人管理。債權憑證的發放應當由執行案件的承辦人根據債權人的請求,填寫債權憑證審批表,由庭長和分管副院長進行審批。債權憑證發放後,應當由專人管理,設立債權憑證檔案。
要管理好債權憑證工作,必須搞好債權憑證的登記工作。
債權憑證的原始登記是指最初向債權人發放債權憑證時應當登記的內容。債權憑證至少要記載以下內容:
一是債權人與債務人的基本情況。如果是自然人,要寫明姓名、性別、住所地、身份證號;如果是法人或其他組織,則要寫明單位名稱和住所地。
二是債權金額及其債權依據。債權金額是未實現債權的金額。債權依據,是指債權所依據的法律文書的編號。
三是執行費的交納情況。為了便於執行費的管理,在債權憑證上記載原執行案件的執行費收取情況,有利於防止以債權憑證作為執行根據的案件進入執行程序階段的執行費的流失。
四是債權憑證持有人的權利與義務。權利主要是可以憑債權憑證申請執行;義務是在申請執行時要提供債務人有可執行財產的證據。
五是債權憑證的期限。以債權憑證作為執行根據申請執行是重新啟動一個執行程序,根據我國現行民事訴訟立法精神而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限是必要的,況且規定申請期限也便於管理和維護市場交易關系的穩定。債權憑證既不同於可作為執行根據的法律文書,也不同於中止裁定書。債權憑證申請執行的期限不宜定得過短,如一年的時間,也不能定得過長,甚至無期限。
筆者認為參照我國民法上的長期訴訟時效的期限,定債權憑證的申請執行期限為二十年比較合適。債權憑證從頒發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債權人應當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期,如果到期不予申請延期的,債權憑證則自動失效。
二、債權憑證有哪些弊端
1、實體上的弊端
(1)債權憑證制度缺乏法律和理論依據。不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還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均無債權憑證的規定或有關精神。債權憑證制度是一種案件終結執行的制度。
同樣債權憑證亦缺乏理論依據。我國民訴法關於法律文書的稱謂有著嚴格的界定,各種法律文書都有特定的含義。判決書解決實體問題,裁定書解決程序問題,決定書解決其它問題。債權憑證的出現從理論上打亂了法律文書的體系,使法律文書的內涵出現混亂。有一種意見認為債權憑證的性質屬公證文書,但法院作為公證文書的發放主體更是值得懷疑。因此債權憑證亦沒有理論根據。
(2)債權憑證剝奪了當事人依法享有主張利息的權利。
2、程序上的缺陷
(1)債權憑證的發放缺乏應有的程序。
(2)執行期限自相矛盾。首先,實行債權憑證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提高執行效率,但債權憑證制度規定債權憑證的發放條件之一是執行期限屆滿,人為降低執行效率。其次,我國執行法律要求執行案件必須在執行期限屆滿前執行完畢,而債權憑證卻要求等到執行期限屆滿後再行發放。債權憑證制度的實施嚴重違反執行期限。
3、債權憑證制度的實施產生的不良社會效果,表現在三方面:
(1)債權憑證沒有改變人們對法院出具「法律白條」的認識。
(2)債權憑證的實施增加了法院的工作量。
(3)債權憑證的實施增加訴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