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讀博士要考中級會計要工作年限么這個工作年限怎麼算的呢算的是取得從業時間還是實際從事會計工作
您好,會計網為您解答
工作年限的演算法應該都是一樣的,應該是指報考人員取得規定學歷前後從事會計工作時間的總和,其截至日期為考試報名年度當年年底前。
歡迎向會計網企業知道提問
2. 讀在職博士需要工作年限嗎
一般說來,在職碩士在獲得碩士學位五年後,在教學、科研、專門技術領域做出突出成績,而且發表過高水平的論文及出版過專著者,可申請在職博士學位。僅從工作經驗上來說,獲得碩士學位還需要五年的經驗,這一報考條件的要求的比較嚴格的http://ke..com/link?url=_-F-qigbrACswKGcYPZt1c-0f_nmMH5rlj6Z8MuG-9mq9ZBbn
另外,對於沒有達到以上報考要求著,學員其實可以選擇另一種可以獲得在職博士學位的方式,就是以同等學力申請博士學位,申請者需要向學校授予單位提交相關材料參加資格審查,最後學歷證明、公開發表的論文,取得科研成果的證明材料,以及兩位教授及專家的推薦信,其中至少一位是博導。
通過資格審查的申請人,要在一年內,完成博士研究生培養方案的所有課程,並考試合格,否則此次申請將做無效處理http://www.yane.com/zaiboshizixun/
在職博士一般的學習時間為3-5年,但是很多院校考慮到學員工作忙碌,學習時間有限等因素,允許考生在8年內完成全部課程即可。因此,在職碩士在拿到在職碩士學位後直接參加課程學習,達到規定年限後再參加考試,這樣就能節省不少的時間。
3. 獲得博士學位前專業工作年限折半計算 包括博士在讀嗎
學歷和學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只要你本科能正常畢業,就能拿到「本回科學歷」,但如果要拿到學位答證書,就需要參加相關的學位考試,通過後就是「學士學位」了。如果沒有參加學位考試或沒有通過考試,就只能拿到畢業證書,拿不到學位證。
而「碩士」、「博士」等,只是學歷和學位的名稱都一樣,其實本質是不同的。
當你攻讀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就是「碩士學位」,學歷也達到「碩士」而已。
學歷:本科碩士博士
學位:學士碩士博士
從市場認可度上看,對在政府機關、事業單位或國有企業提拔任用中層以上幹部來看,一般同時要求「本科學歷、學士以上學位」,並無要求研究生學歷.
另外,有碩士學位才可攻讀博士學位,有研究生學歷沒有碩士學位則一般不能攻讀博士學位。
所有,擁有「本科學歷+碩士學位」比擁有「本科學歷+研究生畢業證」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4. 碩士、博士研究生算工齡嗎
分具體情況的。
關於研究生在校學習期間的工齡計算問題,國家教委、勞動部、人事部《關於博士生和在職人員考取碩士生學習期間工齡計算問題的通知》教高[1990]001號規定:
1、國內博士生學習期間計算工齡。出國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工齡問題,仍按《國務院批轉國家教育委員會〈關於出國留學人員工作的若干暫行規定〉的通知》(國發[1986]107號有關規定辦理,即:公派出國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獲得博士學位後,在批準的攻讀博士學位的期限內,國內計算工齡。在職人員自費出國留學回國工作後,出國前工齡可以保留,並與回國後的工作時間合並計算工齡。獲得博士學位回國工作的,其在國外攻讀博士學位的年限,國內計算工齡,工齡計算辦法與公派留學人員相同。
2.在職人員考取國內碩士生,學習期間計算工齡。在職人員出國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獲得碩士學位回國工作後,在規定的學習年限內也計算工齡。執行這個規定需注意的是,根據現行規定,非在職人員考取研究生(如應屆大學畢業生等),學習期間仍不能計算連續工齡。該規定從1990年1月起開始執行。過去與工齡有關的工資、保險、福利待遇不予追補。
工齡計算:指職工以工資收入為生活資料的全部或主要來源的工作時間的計算。工齡的計算即工齡的長短,標志著職工參加工作時間的長短,也反映了它對社會和企業的貢獻大小和知識、經驗、技術熟練程度的高低。
工齡分類
工齡可分為一般工齡和本企業工齡。一般工齡是指職工從事生產、工作的總的工作時間。在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
本企業工齡(連續工齡是指職工在一個工作單位連續工作的時間。以前,連續工齡又稱為「本企業工齡」。1987年以後它的范圍不限於在一個單位工作的時間,而是包括職工在各個單位按規定應計入的全部工作時間。 )是指工人、職員在本企業內連續工作的時間。一般工齡包括連續工齡,能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同時就能計算為一般工齡;但一般工齡不一定就是連續工齡。
連續工齡和本企業工齡在含義上有一些差別,即連續工齡不僅包括本企業連續工作的時間,而且包括前後兩個工作單位可以合並計算的工作時間。若沒有可以合並的情況,連續工齡就是本企業工齡。國務院1978年6月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規定將「本企業工齡」改叫為「連續工齡」。
機關、事業單位為有別於企業用的"工作年限",實際上連續工齡和工作年限的含義和作用是相同的。
計算方法
連續計演算法
也叫工齡連續計算。例如,某職工從甲單位調到乙單位工作,其在甲、乙兩個單位的工作時間應不間斷地計算為連續工齡。如果職工被錯誤處理,後經復查、平反,其受錯誤處理的時間可與錯誤處理前連續計算工齡的時間和平反後的工作時間相加,連續計算為連續工齡。
合並計算
也叫合並計算連續工齡。是指職工的工作經歷中,一般非本人主觀原因間斷了一段時間,把這段間斷的時間扣除,間斷前後兩段工作時間合並計算。如精簡退職的工人和職員,退職前和重新參加工作後的連續工作時間可合並計算。
5. 全日制博士 算本專業技術工作年限嗎
全日制博士並不算專業技術工作年限。
全日制博士屬於讀書經歷。
6. 請問博士生畢業工作後,帶薪休假所依據的累計工作時間算不算博士在讀的三年
關於《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有關問題的復函
發布日期:2009-04-15
瀏覽次數:1371
人社廳函〔2009〕149號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你局《關於〈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若干問題的請示》(滬人社福字[2008]15號)收悉。經研究,現函復如下:
一、關於帶薪年休假的享受條件
《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三條中的「職工連續工作滿12個月以上」,既包括職工在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12個月以上的情形,也包括職工在不同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12個月以上的情形。
二、關於累計工作時間的確定
《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四條中的「累計工作時間」,包括職工在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從事全日制工作期間,以及依法服兵役和其他按照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規定可以計算為工齡的期間(視同工作期間)。職工的累計工作時間可以根據檔案記載、單位繳納社保費記錄、勞動合同或者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材料確定。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二○○九年四月十五日
國家教育委員會勞動部人事部關於博士生和在職人員考取碩士生學習期間工齡計算問題的通知
教高〖1990〗001號 (一九九0年一月十九日)
國務院各部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委、高教(教育)廳(局)、人事、勞動廳(局):
近年來,一些地區和部門對博士生和在職人員考取碩士生,在學習期間的工齡計算提出一些問題.經研究,現通知如下:
一、國內博士生學習期間計算工齡.出國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工齡計算問題,仍按《國務院批轉國家教育委員會〈關於出國留學人員工作的若干暫行規定〉的通知》(國發〖1986〗107號)有關規定辦理.
二、在職人員考取國內碩士生,學習期間計算工齡.在職人員出國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獲得碩士學位回國工作後,在規定的學習年限內也計算工齡.
三、本通知自發出之月起執行.過去與工齡有關的工資、保險、福利等待遇,不予追補.
7. 在職博士的學習年限是多久
在職博士學制3-5年,DBA課程平均每三個月集中授課2次,每次2-3天。對於在職博士層面課程版而言,這樣的授課節權奏和強度已經接近上限。DBA課程起點相對較高,為了保證課程的教學質量,教授不會佔用太多的時間去進行一些基礎知識的普及,因此,所有的課程都需要學生做大量的課前預讀、准備案例分析;課程期間也可能會利用晚上的時間進行小組討論;課程結束後根據教授的不同要求,結合自己的實際經營管理經驗,撰寫學術報告。總而言之,集中授課雖然每個模塊只有2-3天,但是真正做到消化吸收並且掌握,並不能僅僅依靠這2-3天的學習。在上海曼大的DBA以及EU商學院的DBA 都是不錯的項目。
8. 請問國家是否有將碩士,博士的學歷轉化為工作年限的相關規定。或者哪些公司有類似的規定
國家事業單位有這個規定,公務員沒
9. 在職博士和全日制博士的學習年限有差別嗎
一、招生方式不同抄
在職博士教育是專門針對在職人員開設的教育方式,招生院校採取的是自主招生的方式,沒有統一的考試。
二、上課方式不同
很多在職博士招生院校都採取集中授課的方式,考生不用全天在校學習,學習時間靈活成為這種教育方式的一大特色。而全日制博士則需要全天在校學習。
三、最終獲得證書不同
全日制博士學位學歷都有,而在職博士只有學位沒有學歷。
四、不涉及轉戶口問題
很多在職博士並不想轉戶口,而在職博士教育正迎合了考生的初衷,考生在讀博過程中,戶口沒有任何變化。
五、報考要求不同
在職博士報考需要申請人獲得碩士學位後工作五年以上;全日制博士報考條件申請人必須為已獲碩士學位的人員、應屆碩士畢業或獲得學士學位6年以上並達到與碩士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