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刑事抗訴申請」有時間規定嗎
一般來說,刑事抗訴申請的時間期限為十日。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後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後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並且答復請求人。」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② 檢察機關在法定期限內未提出抗訴,後依被害人親屬申請提出抗訴,是否超期
期限規定是死的,已經超期。超期後抗訴的,判決裁定已經生效,屬於再審抗訴。
1、《刑事訴訟法》規定: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10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5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2日起算。
2、請特別注意一點:對附帶民事判決或者裁定的上訴、抗訴期限,應當按照刑事部分的上訴、抗訴期限確定。如果原審附帶民事部分是另行審判的,上訴期限應當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期限執行。即判決是15日,裁定是10日。
③ 向檢察院申請抗訴有時間限制嗎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後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後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並且答復請求人。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後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後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並且答復請求人。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條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3)被害人未在法定期限內申請抗訴擴展閱讀:
抗訴成立條件: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八)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一)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④ 被害人提出抗訴需符合什麼條件
您好,如果您的案件是公訴,那麼區分刑事和民事兩個部分,對於刑事部分,被害人可以在收到判決書五日內請求檢察院抗訴,但是否提起最終由檢察院決定,對於民事部分,被害人可直接向法院上訴;如果您的案件是自訴,同樣可直接向法院上訴
⑤ 法院判決後在申請抗訴不能超過多長時間
法院判決後,向檢察院申請抗訴不能超過5天時間。
《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一十八條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後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後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並且答復請求人。
第二百一十九條 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⑥ 公訴案件的被害人不服刑事生效判決有權申請再審嗎
公訴案件的被害人不服刑事生效判決的,有權申請再審。
《刑事訴訟法》第五章審判監督程序
第二百五十二條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第二百五十三條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
(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
(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依法應當予以排除,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四)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五)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6)被害人未在法定期限內申請抗訴擴展閱讀:
申訴的種類
訴訟上的申訴,是指當事人、被害人及其家屬或者知道案件情況的其他公民,認為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有錯誤,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要求依法處理,予以糾正的行為。
非訴訟上的申訴,是指公民或者企業事業等單位,因本身的合法權益問題不服行政部門的處理、處罰或紀律處分,而向該部門或其上級機關提出要求重新處理,予以糾正的行為。
訴訟上的申訴,申訴人申訴時,可以請律師給予幫助。民事案件和經濟案件,還可以請律師擔任代理人,代替申訴人申訴。
對於非訴訟上的申訴,如果屬於經濟合同糾紛或者傷害賠償等民事范圍的問題,可用調解和仲裁方法解決的,依據律師法和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申訴人可以委託律師擔任其代理人;對於其他問題的申訴,律師只能代寫申訴書和提供法律、政策上的意見,卻不能接受委託而擔任代理人。
申訴是指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認為確有錯誤,向原審人民法院和上級人民法院提出的重新處理的一種訴訟請求。
在申訴期間,原判決、裁定不停止執行。
如發現申訴有理的,由法院院長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是否再審。
⑦ 被害人為何不能對裁定申請抗訴
裁定一般是程序性事項.
記住不就OK了.我也是在復習司考.所以我說的只是我的想法.不知道對不對.
⑧ 向檢察院提起抗訴有明確的時效規定嗎
不同意劉律師的看法。
《刑訴法》第182條的規定,是針對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要求抗訴的情況,而且5天是指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需要的時間,而不是抗訴的時間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訴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35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訴和抗訴案件,必須是在法定期限內提出的,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和上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是五日。
因此,檢察院抗訴的時間是十天。
不過,事實上,檢察院抗訴是沒有時間限制的。
根據《刑訴法》第205條有關審判監督程序的規定,上級檢察院對下級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有權提出抗訴。
這個意思就是檢察院可以隨時提出抗訴,而不必顧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