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液氨儲存多少算是重大危險源
液氨構成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臨界量是10噸。
單元內存在危險化學品的數量等於或超過規定的臨界量,即被定為重大危險源。單元內存在的危險化學品的數量根據處理危險化學品種類的多少區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單元內存在的危險化學品為單一品種,則該危險化學品的數量即為單元內危險化學品的總量,若等於或超過相應的臨界量,則定為重大危險源。
(1)液氨有效期擴展閱讀
液氨是2.3級有毒氣體,可以用鋼瓶或罐車進行灌裝。灌裝用鋼瓶、罐車應當遵守國家勞動局頒布的《氣瓶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和《固定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督管理規定》。允許重量充電系數為0.52kg/L。
載運液氨的鋼瓶和油罐車,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制定的《危險貨物運輸規定》。運輸過程中應避免高溫,嚴禁燃放煙花。
鋼瓶必須配備安全帽,並用橡皮筋或草繩包裹,以防止猛烈的沖擊和振動。液氨鋼瓶應存放在倉庫或有蓋平台中。在露天堆放時,應用帳篷遮蓋,防止陽光直射。主要通過鐵路和公路運輸。
B. 液氨是什麼
NH3 氨氣經壓縮製得
C. 液氨易燃易爆嗎
液氨嚴格來說不是易燃易爆,但環境影響它會變易燃易爆具體如下:
液氨,又稱為無水氨,是一種無色液體。氨作為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應用廣泛,為運輸及儲存便利,通常將氣態的氨氣通過加壓或冷卻得到液態氨。氨易溶於水,溶於水後形成氫氧化銨的鹼性溶液。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為34%。
液氨在工業上應用廣泛,而且具有腐蝕性,且容易揮發,所以其化學事故發生率相當高。為了促進對液氨危害和處置措施的了解,本文特介紹液氨的理化特性、中毒處置、泄漏處置和燃燒爆炸處置4個方面的基礎知識。
一、氨的理化性質
分子式:NH3 氣氨相對密度(空氣=1):0.59
分子量:17.04 液氨相對密度(水=1):0.7067(25℃)
CAS編號:7664-41-7 自燃點:651.11℃
熔點(℃):-77.7 爆炸極限:16%~25%
沸點(℃):-33.4 1%水溶液PH值:11.7
蒸氣壓:882kPa(20℃)
二、中毒處置
(一) 毒性及中毒機理
液氨人類經口TDLo:0.15 ml/kg
液氨人類吸入LCLo:5000 ppm/5m
氨進入人體後會阻礙三羧酸循環,降低細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腦氨增加,可產生神經毒作用。高濃度氨可引起組織溶解壞死作用。
(二)接觸途徑及中毒症狀
1.吸入
吸入是接觸的主要途徑。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濃度報警信號。但由於嗅覺疲勞,長期接觸後對低濃度的氨會難以察覺。
(1)輕度吸入氨中毒表現有鼻炎、咽炎、氣管炎、支氣管炎。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悶和胸骨後疼痛等。
(2)急性吸入氨中毒的發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閥門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現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傷。其症狀根據氨的濃度、吸入時間以及個人感受性等而輕重不同。
(3)嚴重吸入中毒可出現喉頭水腫、聲門狹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脫落,可造成氣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濃度可直接影響肺毛細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腫。
2.皮膚和眼睛接觸
低濃度的氨對眼和潮濕的皮膚能迅速產生刺激作用。潮濕的皮膚或眼睛接觸高濃度的氨氣能引起嚴重的化學燒傷。
皮膚接觸可引起嚴重疼痛和燒傷,並能發生咖啡樣著色。被腐蝕部位呈膠狀並發軟,可發生深度組織破壞。
高濃度蒸氣對眼睛有強刺激性,可引起疼痛和燒傷,導致明顯的炎症並可能發生水腫、上皮組織破壞、角膜混濁和虹膜發炎。輕度病例一般會緩解,嚴重病例可能會長期持續,並發生持續性水腫、疤痕、永久性混濁、眼睛膨出、白內障、眼瞼和眼球粘連及失明等並發症。多次或持續接觸氨會導致結膜炎。
(三)急救措施
1.清除污染
如果患者只是單純接觸氨氣,並且沒有皮膚和眼的刺激症狀,則不需要清除污染。假如接觸的是液氨,並且衣服已被污染,應將衣服脫下並放入雙層塑料袋內。
如果眼睛接觸或眼睛有刺激感,應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20分鍾以上。如在沖洗時發生眼瞼痙攣,應慢慢滴入1~2滴0.4%奧布卡因,繼續充分沖洗。如患者戴有隱形眼鏡,又容易取下並且不會損傷眼睛的話,應取下隱形眼鏡。
應對接觸的皮膚和頭發用大量清水沖洗15分鍾以上。沖洗皮膚和頭發時要注意保護眼睛。
2.病人復甦
應立即將患者轉移出污染區,對病人進行復甦三步法(氣道、呼吸、循環):
氣道:保證氣道不被舌頭或異物阻塞。
呼吸:檢查病人是否呼吸,如無呼吸可用袖珍面罩等提供通氣。
循環:檢查脈搏,如沒有脈搏應施行心肺復甦。
3.初步治療
氨中毒無特效解毒葯,應採用支持治療。
如果接觸濃度≥500ppm,並出現眼刺激、肺水腫的症狀,則推薦採取以下措施:先噴5次地塞米松(用定量吸入器),然後每5分鍾噴兩次,直至到達醫院急症室為止。
如果接觸濃度≥1500ppm,應建立靜脈通路,並靜脈注射1.0g甲基潑尼松龍(methylprednisolone)或等量類固醇。
(注意:在臨床對照研究中,皮質類固醇的作用尚未證實。)
對氨吸入者,應給濕化空氣或氧氣。如有缺氧症狀,應給濕化氧氣。
如果呼吸窘迫,應考慮進行氣管插管。當病人的情況不能進行氣管插管時,如條件許可,應施行環甲狀軟骨切開術。對有支氣管痙攣的病人,可給支氣管擴張劑噴霧,如叔丁喘寧。
如皮膚接觸氨,會引起化學燒傷,可按熱燒傷處理:適當補液,給止痛劑,維持體溫,用消毒墊或清潔床單覆蓋傷面。如果皮膚接觸高壓液氨,要注意凍傷。
三、泄漏處置
1.少量泄漏
撤退區域內所有人員。防止吸入蒸氣,防止接觸液體或氣體。處置人員應使用呼吸器。禁止進入氨氣可能匯集的局限空間,並加強通風。只能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堵漏。泄漏的容器應轉移到安全地帶,並且僅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才能打開閥門泄壓。可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收集的泄漏物應放在貼有相應標簽的密閉容器中,以便廢棄處理。
2.大量泄漏
疏散場所內所有未防護人員,並向上風向轉移。泄漏處置人員應穿全身防護服,戴呼吸設備。消除附近火源。
向當地政府和「119」及當地環保部門、公安交警部門報警,報警內容應包括:事故單位;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化學品名稱和泄漏量、危險程度;有無人員傷亡以及報警人姓名、電話。
禁止接觸或跨越泄漏的液氨,防止泄漏物進入陰溝和排水道,增強通風。場所內禁止吸煙和明火。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要堵漏或翻轉泄漏的容器以避免液氨漏出。要噴霧狀水,以抑制蒸氣或改變蒸氣雲的流向,但禁止用水直接沖擊泄漏的液氨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進入水體、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閉性空間。禁止進入氨氣可能匯集的受限空間。清洗以後,在儲存和再使用前要將所有的保護性服裝和設備洗消。
四、燃燒爆炸處置
1.燃燒爆炸特性
常溫下氨是一種可燃氣體,但較難點燃。爆炸極限為16%~25%,最易引燃濃度為17%。產生最大爆炸壓力時的濃度為22.5%。
2.火災處理措施
在貯存及運輸使用過程中,如發生火災應採取以下措施:
(1)報警:迅速向當地119消防、政府報警。報警內容應包括:事故單位;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化學品名稱、危險程度;有無人員傷亡以及報警人姓名、電話。
(2)隔離、疏散、轉移遇險人員到安全區域,建立500米左右警戒區,並在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幹道上實行交通管制,除消防及應急處理人員外,其他人員禁止進入警戒區,並迅速撤離無關人員。
(3)消防人員進入火場前,應穿著防化服,佩戴正壓式呼吸器。氨氣易穿透衣物,且易溶於水,消防人員要注意對人體排汗量大的部位,如生殖器官、腋下、肛門等部位的防護。
(4)小火災時用乾粉或CO2滅火器,大火災時用水幕、霧狀水或常規泡沫。
(5)儲罐火災時,盡可能遠距離滅火或使用遙控水槍或水炮撲救。
(6)切勿直接對泄漏口或安全閥門噴水,防止產生凍結。
(7)安全閥發出聲響或變色時應盡快撤離,切勿在儲罐兩端停留。
D. 液氨存放有效期是多少
液氨的存放一般都是要求用鋼罐密封裝存,且放置在庇蔭處,保存得當是不會變的!
E. 液氨存放有效期是多少
液氨應該存放在密封性能好的鋼瓶裡面,然後存放在陰涼沒有陽光下的通風環境,有條件的話最好放在低於20度的庫房。只要液氨(氨氣)沒有泄漏出來,液氨存放多少年都不會失效。
F. 液氨是什麼時候屬於重大危險源
液氨在任何時候都屬於重大危險源,因為重大危險源就是在可能引起危險的根源!
G. 液氨氣瓶使用年限有幾長
一、液化石油氣瓶:在用的YSP-15型、YSP-10型、YSP-5.0型、 YSP-2.0型、 YSP-0.5型鋼瓶,自製造日期起,專第一次至第三次的檢屬驗周期均為4年,第四次的檢驗有效期為3年;YSP-50型鋼瓶,每3年檢驗一次。使用年限超過15年的均按報廢處理;
二、鋼質無縫氣瓶:盛裝腐蝕氣體的氣瓶、潛水氣瓶以及常與海水接觸的氣瓶,每2年檢驗一次;盛裝一般氣體的氣瓶(如氧氣瓶、氫氣瓶等),每3年檢驗一次;盛裝惰性氣體(如氮氣瓶、氬氣瓶等)的氣瓶每5年檢驗一次。對使用年限超過30年的氣瓶,登記後不予檢驗,按報廢處理;
三、溶解乙炔氣瓶:每3年檢驗一次;
四、鋼質焊接氣瓶:盛裝一般氣體的氣瓶每3年檢驗1次,盛裝腐蝕性氣體的氣瓶(如液氨鋼瓶、液氯鋼瓶)每2年檢驗一次。盛裝腐蝕性氣體的氣瓶滿12年報廢,盛裝其它氣體的氣瓶滿20年報廢。
H. 液氨在管道長時間停留會有多少液體氣化
液氨進入環境後因為環境溫度下氨的飽和蒸汽壓大於大氣壓,氨迅速氣化,氣化過程中氨需要吸熱來滿足氨的氣化潛熱,這個熱量只能從空氣中提取,由於氣體是熱的不良導體,所以形成了近似絕熱的環境,環境熱量沒有太大變化而氨又在不斷吸熱,最終環境溫度越來越低,隨著環境溫度降低,水的飽和蒸汽壓也越來越低,當水的飽和蒸汽壓低於空氣中水的氣相分壓時,水就會凝結,當環境溫度低於水的溶點後,凝結的水就會結冰PS:瓶口壓力表結冰表示壓力表正在泄露氨,你應該把鋼瓶拿去修理以免發生火災和爆炸以及造成人員中毒
I. 液氨的化學性質
1、氨是沒有顏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氨極易溶於水且能快速溶解,在常溫、常壓下1體積水能溶解700體積氨,氨很容易液化,液氨氣化時要吸收熱量,故液氨常用作致冷劑。
2、氨分子中氮的化合價為-3價,分子中含有極性鍵,鍵角為105.5℃,分子構型為三角錐形,屬於極性分子。
3、氨溶於水時,大部分NH3與H2O結合,形成NH3•H2O。NH3•H2O可以部分電離生成NH4+和OH-,NH3+H2O NH3•H2O NH4++OH-所以氨水顯鹼性,它能使酚酞試液變紅。
4、氨具有還原性:能被Cl2、O2等物質氧化:
2NH3+3Cl2=6HCl+N2(當NH3過量時,也可生成NH4Cl);4NH3+5O2=4NO+6H2O
5、銨鹽:常見的銨鹽有:NH4HCO3、(NH4)2CO3、NH4NO3、NH4Cl等。銨鹽均為易溶於水的白色晶體,都能與鹼反應,NH4++OH-=NH3•H2O,受熱時產生NH3;銨鹽受熱均易分解。
6、NH3的實驗室製法:實驗室一般用生石灰或Ca(OH)2與NH4Cl混合加熱來製取氨氣,Ca(OH)2+2NH4Cl=CaCl2+2NH3↑+2H2O;反應屬於「固+固」反應,故裝置與實驗室製取氧氣的裝置相同,但氨氣必須用向下排氣法收集,並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氨所是否收集滿。
7、化學氮肥:化學氮肥主要包括銨態氮肥(主要成分為NH4+)、硝態氮肥(主要成分為NO3-)和有機態氮肥——尿素(CO(NH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