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控制性詳細規劃方案公示後就拆遷嗎
不是的。控規屬於規劃局作的關於該地塊的詳細的土地用途的規劃。而徵收拆遷則是另外的法律程序。徵收拆遷需要經過審批,公示公告,簽訂補償協議,落實補償等繁雜的法律程序才能啟動。
法律依據:
根據《城市規劃編制辦法》第二十二條至第二十四條的規定:
根據城市規劃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一般應當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以控制建設用地性質,使用強度和空間環境,作為城市規劃管理的依據,並指導修建性詳細規劃的編制。
控制性詳細規劃主要以對地塊的用地使用控制和環境容量控制、建築建造控制和城市設計引導、市政工程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套,以及交通活動控制和環境保護規定為主要內容。
(1)控制性詳細規劃期限擴展閱讀:
控規內容
詳細規劃
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確定規劃范圍內不同性質用地的界線,確定各類用地內適建,不適建或者有條件地允許建設的建築類型。
(二)確定各地塊建築高度、建築密度、容積率、綠地率等控制指標;確定公共設施配套要求、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車泊位、建築後退紅線距離等要求。
(三)提出各地塊的建築體量、體型、色彩等城市設計指導原則;
(四)根據交通需求分析,確定地塊出入口位置、停車泊位、公共交通場站用地范圍和站點位置、步行交通以及其它交通設施。規定各級道路的紅線、斷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點坐標和標高。
(五)根據規劃建設容量,確定市政工程管線位置、管徑和工程設施的用地界線,進行管線綜合。確定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具體要求。
(六)制定相應的土地使用與建築管理規定。
控制性詳細規劃確定的各地塊的主要用途、建築密度、建築高度、容積率、綠地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規定應當作為強制性內容。
控規作用
控規在城市建設中直接影響城市形態的規劃層面。城市道路的線型、地塊性質的調整都會直接影響這一街區的形態。而往往通過技術手段或者是從技術層面上說的最佳方法往往又是最容易被城市規劃執法者改變,或者說是各種利益體相互博弈的過程中不得不讓步。
❷ 城市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區別
這完全是兩個概念
城市總體規劃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當地的自然環境、資源條件、歷史情況、現狀特點,統籌兼顧、綜合部署,為確定城市的規模和發展方向,實現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協調城市空間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內的綜合部署和具體安排。城市總體規劃是城市規劃編制工作的第一階段,也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依據。
控制性詳細規劃是以城市總體規劃或分區規劃為依據,確定建設地區的土地使用性質和使用強度的控制指標、道路和工程管線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間環境控制的規劃要求。
這是城市規劃的基本概念,希望你能記好!
❸ 城市規劃近期,中長期,遠期如何劃分
城市近期規劃一般是指修建性詳細規劃,根據規模大小一般在1-5年內完成建設(這項大多數由回建設方,答如房地產商按控制性詳細規劃和規劃設計條件通知書來完成設計與報批),很少進行修編。
中長期規劃一般為控制性詳細規劃,規劃期限為10年左右,根據發展情況不同需進行修編,進行修編時間一般在3-5年內。
遠期規劃又稱為總體規劃或發展規劃、概念規劃等(城鄉規劃法認可的,具法律效力的是總體規劃,需要按程序報批),規劃期限為20年,一般每5年要進行修編。
❹ 總規、控規、詳規的區別
區別如下:
1、總規:是城市總體規劃的簡稱,城市總體規劃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當地的自然環境、資源條件、歷史情況、現狀特點,統籌兼顧、綜合部署,為確定城市的規模和發展方向。
總規的目的是:為確定城市的規模和發展方向,實現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協調城市空間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內的綜合部署和具體安排。
2、控規:是指控制性詳細規劃 (regulatory plan)是城市、鎮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根據城市、鎮總體規劃的要求,用以控制建設用地性質、使用強度和空間環境的規劃。
控規的目的是:根據城市規劃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一般應當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以控制建設用地性質,使用強度和空間環境,作為城市規劃管理的依據,並指導修建性詳細規劃的編制。
3、詳規:是指修建性詳細規劃( site plan或者constructive-detailed plan),是以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或控制性詳細規劃為依據,制訂用以指導各項建築和工程設施的設計和施工的規劃設計,是城市詳細規劃的一種。
詳規的目的是:滿足上一層次規劃的要求,直接對建設項目做出具體的安排和規劃設計,並為下一層次建築、園林和市政工程設計提供依據。源:對於當前要進行建設的地區,應當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用以指導各項建築和工程設施的設計和施工。
城市總體規劃:城市規劃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當地的自然環境、資源條件、歷史情況、現狀特點,統籌兼顧、綜合部署,為確定城市的規模和發展方向,實現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協調城市空間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內的綜合部署和具體安排。
城市總體規劃是城市在一定時期內發展的計劃和各項建設(或各項物質要素)的總體部署。是城市規劃編制工作的第一階段,也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依據。
控制性詳細規劃主要以對地塊的用地使用控制和環境容量控制、建築建造控制和城市設計引導、市政工程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套,以及交通活動控制和環境保護規定為主要內容,並針對不同地塊、不同建設項目和不同開發過程,應用指標量化、條文規定、圖則標定等方式對各控制要素進行定性、定量、定位和定界的控制和引導。
控制性詳細規劃是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作出規劃行政許可、實施規劃管理的依據,並指導修建性詳細規劃的編制。
❺ 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有年限嗎比如總規有20年的有效期,控規有嗎
你好,我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同濟大學出版社的《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及一些控規的成果,沒有提及控規的年限。我覺得控規作為總規或者分區規劃的深化,作為城市規劃管理的依據,在總體規劃年限內就行。另外,「城市總體規劃的規劃期限一般為二十年」,往往還有結合國家和地方的「五年計劃」(現在就是十二五規劃了)。如2011年編制的規劃,期限一般是19年,截止到2030年。-----以上是個人觀點
❻ 控制性祥細規劃批前公示離拆遷還要多久
規劃拆遷從公示到拆遷一般要不得少於30日。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十條規定:房屋徵收部門擬定徵收補償方案,報市、縣級人民政府。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徵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並予以公布,徵求公眾意見。徵求意見期限不得少於30日。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三條規定: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後應當及時公告。公告應當載明徵收補償方案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權利等事項。
市、縣級人民政府及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做好房屋徵收與補償的宣傳、解釋工作。
房屋被依法徵收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同時收回。
❼ 《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有效期和建設時間的問題
1.建設單位或個人在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後一年內未辦完用地手續,或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後一年內未開工,又未辦理延期手續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自行失效。
2.《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時間:根據規定,申請報告中包括中止施工時間。
3.《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四十條規定:在城市、鎮規劃區內進行建築物、構築物、道路、管線和其他工程建設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向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鎮人民政府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4.《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有效期的規定都出自各個省份的地方法規,目前為止,建設部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定,建議根據所在地的省份,查找某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辦法或者條例。
《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包括下列內容:
⑴許可證編號;
⑵發證機關名稱和發證日期;
⑶用地單位;
⑷用地項目名稱、位置、宗地號以及子項目名稱、建築性質、棟數、層數、結構類型;
⑸計容積率面積及各分類面積;
⑹附件包括總平面圖、各層建築平面圖、各向立面圖和剖面圖。
城市規劃區內各類建設項目(包括住宅、工業、倉儲、辦公樓、學校、醫院、市政交通基礎設施等)的新建、改建、擴建、翻建,均需依法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具體范圍包括:
1、新建、改建、擴建建築工程。
2、各類市政工程、管線工程、道路工程等。
3、文物保護單位和優秀近代建築的大修工程以及改變原有外貌、結構、平面的裝修工程。
4、沿城市道路或者在廣場設置的城市雕塑等美化工程。
5、戶外廣告設施。
6、各類臨時性建築物、構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