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兩道有關國際貿易實務的案例分析題,請解答的詳細些,謝謝了!!
1、合同成立——因為,A商在有效期內回電報稱:你方10日發盤已轉B商,且B作為實際買家在發盤的有效期內按發盤的規定開來信用證,因此構成以行為表示的接受。所以合同已經成立。
2、中國銀行這樣做有理——因為,信用證是獨立於合同之外的單獨的單據買賣,即受益人只要交單相符,那麼,開證行就必須對受益人兌現付款承諾,而與實際貨物的質量無關。所以,開證申請人要求開證行以實際貨物與合同不符而對受益人拒付,顯然違反信用證的規則。所以,開證行拒絕開證申請人的拒付要求有理。
⑵ 當發盤未具體列明有效期時,受盤人應該在合理時間內接受才有效,這里的合理時間是怎麼定義的
當發盤未具體列明有效期時,接國際慣例,發盤在合理時間內接受有效.對「版合理時間」,國際上並沒有權統一規定,一般要依據發盤的方式、貨物的行情等因素去掌握.這種對有效期的規定方法極易使交易雙方產生爭議,因此在實際操作中應盡量不用或少用.
國際貿易中,發盤有效期有兩種表現形式:明確規定有效期限、採用合理期限.前者不但很少發生爭議而且還可促進成交,使用較多,但不能撤銷;後者容易產生爭議,但在對方沒有接受前可以撤銷.採用何者,應視情況,不能一概而論.
明確規定有效期時,有效期的長短是一重要問題,有效期太短,對方無暇考慮,有效期長,發盤人承受風險也就大.適度把握有效期長短對交易雙方都很重要.當事人必須根據貨物、市場情況、雙方距離以及通訊方式不同合理確定.一般說來,發盤有效期以3~5天和明確有效期的起止日期和到期地點最為適宜.
⑶ 我方發盤有效期為5月5日止,但由於市場情況不穩定對方起至5月6日才發電傳表示接受,對比我方應如何處理
重復提問,再次解答:
超過報盤有效期的接受,其實已構成接受無效。但是,發盤者可以接受,但必須明確回電予以表達。
⑷ 國際貿易中一項發盤有效期是怎麼規定的
實盤的有效期由發盤人規定,虛盤無有效期.一般非緊俏商品無須使用有效期
⑸ 外貿中的發盤為什麼有有效期
因為報的是現在的成本核算得出的價格,過了一段時間,原料價格可能會上漲或者下跌,而且多數情況下,這個只是為了進一步討論的手法,只是為了斡旋才這樣。不然定死了自己對價格控制的空間就小了
⑹ 國貿案例分析:發盤
這問題也太深奧了吧,我手裡有個類似的案例分析,發給你丫
⑺ .何謂發盤的有效期沒有具體規定有效期的發盤可否為受盤人接受而成立合同為什麼
發盤有效期是發盤人受其發盤約束的期限。國際貿易中,發盤有效期有兩種版表現形式:明確權規定有效期限、採用合理期限。前者不但很少發生爭議而且還可促進成交,使用較多,但不能撤銷;後者容易產生爭議,但在對方沒有接受前可以撤銷。採用何者,應視情況,不能一概而論。
明確規定有效期時,有效期的長短是一重要問題,有效期太短,對方無暇考慮,有效期長,發盤人承受風險也就大。適度把握有效期長短對交易雙方都很重要。當事人必須根據貨物、市場情況、雙方距離以及通訊方式不同合理確定。一般說來,發盤有效期以3~5天和明確有效期的起止日期和到期地點最為適宜。
希望能夠幫到你
⑻ 一個國際貿易問題,如果發盤沒有有效期...
一看就知樓主不懂貿易 發盤是甚麼土氣名稱?
銷售或購買合同?order ?purchase confirmation? L/C?
任何一形式的契約 沒日期約束就不是有效滴!這概念通行任何商業行為!
⑼ 國際貿易實務案例分析題 案例在裡面!
接受
所謂接受,就是交易的一方在接到對方的發盤或還盤後,以聲明或行為向對方表示同意。法律上將接受稱作承諾。接受和發盤一樣,既屬於商業行為,也屬於法律行為。對有關接受,問題在[公約]中也作了較明確的規定。
根據[公約]的解釋,構成有效的接受要具備以下4個條件:
1. 接受必須是由受盤人做出,其他人對發盤表示同意,不能構成接受。這一條件與發盤的第一個條件是相呼應的。發盤必須向特定的人發出,即表示發盤人願意按發盤的條件與受盤人訂立合同,但並不表示他願意按這些條件與任何人訂立合同。因此,接受也只能由受盤人做出,才具有效力。
2. 受盤人表示接受,要採取聲明的方式即以口頭或書面的聲明向發盤人明確表示出來。另外,還可以用行為表示接受。
3. 接受的內容要與發盤的內容相符,就是說,接受應是無條件的。但在業務中,常有這種情況,受盤人在答復中使用了接受的字眼,但以對發盤的內容作了增加、限制或修改這在法律上稱為有條件的接受,不能成為有效的接受,而屬於還盤。
4. 接受的通知要在發盤的有效期內送達發盤人才能生效發盤中通常都規定有效期。這一期限有雙重意義:一方面它約束發盤人,使發盤人承擔義務,在有效期內不能任意撤消或修改發盤的內容,過期則不再受其約束;另一方面,發盤人規定有效期,也是約束受盤人,只有在有效期內做出接受,才有法律效力。 在國際貿易中,由於各種原因,導致受盤的的接受通知有時晚於發盤人規定的有效期送達,這在法律上稱為"遲到的接受"。對於這種遲到的接受,發盤人不受其約束,不具法律效力。但也有例外的情況。[公約]第21條規定過期的接受在下列兩種情況下仍具有效力: 1. 如果發盤人毫不遲延地用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將此種意思通知受盤人。 2.如果載有逾期接受的信件或其它書面文件表明,它在傳遞正常的情況下是能夠及時送達發盤人的,那麼這項逾期接受仍具有接受的效力,除非發盤人毫不遲延地用口頭或書面方式通知受盤人,他認為發盤已經失效。
根據成立的第四點,這個合同不成立。
現在的國際業務中一般都採用電子郵件,傳遞速度非常快,不會再出現這種情況了。
⑽ 貿易洽談中如何確定發盤還盤的有效期
有幾種情況:
生效期限:有投郵、到達之分,即:放到郵箱算生效或到了對方那算生效,你就按不利於你的那種算。
失效時間:
1.寫明到期期限的;
2.沒寫明的一般是合理期限內,怎麼算合理沒有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