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刑事輕傷重新鑒定申請條件和程序,時間
可以申請重新鑒定的情形:
提出證據證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
(一)鑒定機構或者鑒定人員不具備相關的鑒定資格的;
(二)鑒定程序嚴重違法的;
(三)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的;
(四)經過質證認定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其他情形。
對有缺陷的鑒定結論,可以通過補充鑒定、重新質證或者補充質證等方法解決的,不予重新鑒定。
程序:
1、寫出重新鑒定申請,重新鑒定申請書的格式為:題名為《重新鑒定申請書》,申請人的基本情況,包括姓名、性別,籍貫、住址、工作單位等當事人的信息,說明因何事不服某鑒定機構的某項鑒定依法重新鑒定。結尾是:此致,某某法院。申請人:某某某,(簽名、蓋章)年月日。
2、 將寫好的重新鑒定申請書交給辦案機關;
時間:
一般的鑒定申請的提交期限為舉證期間之內,但符合重新鑒定的法定情形的,可超過舉證期限。
㈡ 傷情鑒定有沒有時間限制例如超過5個月就不可以重新做傷情鑒定
傷情鑒定,採用受傷時的傷情,還是治癒後的傷情,各個器官要求不同。
㈢ 請問要求對方重新做"輕傷"鑒定有時間期限嗎
一。關於輕傷鑒定的步驟:
1、及時報案。根據案件管轄范圍到公、檢、法等相應的部門報案,專確定進行法屬醫鑒定時的委託單位。
2、及時到醫院診治。報案後或病情較急時,應及時就近到醫院診斷傷情,採取必要的治療搶救措施。妥善保存醫生診治過程中書寫的病歷、輔助檢查結果,如x光、ct的報告
3、及時進行法醫鑒定。及早與法醫鑒定機關或部門取得聯系,如公、檢、法三機關及受其委託的法醫門診、司法醫院等。
二.但是相關法律並沒有規定輕傷鑒定的最長時限問題。
㈣ 雙方打架,司法鑒定,對方輕傷二級,我申請重新鑒定,對方不去,請問有期限限制嗎我能去上級反應嗎
對方輕傷鑒定做假,申請重新鑒定對方不去。犯罪嫌疑人可以先申請取保候審,最後要求撤銷刑事案件。《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六條 偵查機關應當將用作證據的鑒定意見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請,可以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
㈤ 輕傷鑒定完畢對方不服要求重新鑒定,時限多少
對方輕傷鑒定做假,申請重新鑒定對方不去。犯罪嫌疑人可以先申請取保候審回,最後要答求撤銷刑事案件。《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六條偵查機關應當將用作證據的鑒定意見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請,可以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
㈥ 輕傷重新鑒定期限,多少,如何規定
法醫鑒定人在接案後,應在十個工作日內將《法醫鑒定書》(除因功能性損傷需要有觀察傷情變化期限的)向辦案單位送出;疑難案件應在十五個工作日內將《法醫鑒定書》向辦案單位送出;如傷情復雜不易下結論,應在十五個工作日內向上級鑒定機構移送。
㈦ 如果對法醫鑒定不滿意,多長時間可以申請重新鑒定
公民申請法醫鑒定,首先應向有關的公安、司法機關提交鑒定申請。該部門經審查專符合鑒定條件的,可指派或屬者聘請法醫鑒定部門的專業法醫師或醫師對法醫學方面的問題進行鑒定。進行鑒定時,受傷當事人一般應到場,並提供相關的傷情資料,包括影像學報告、x光片、ct片、致傷物、照片、證人證言等。
申請法醫鑒定應注意以下幾點:1、當事人應與鑒定人員積極配合,主動提供相關的傷情資料、物證和檢材,如實接受鑒定人員的詢問、調查和檢驗。2、在鑒定過程中不得弄虛作假、提供偽證,如提供偽證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還會被追究刑事責任。3、當事人不得私自更改法醫鑒定書的內容,否則該鑒定書無效。4、如果對法醫鑒定的結論不服,可以申請由雙方共同認可或公安、司法機關依法指定的鑒定部門重新進行鑒定。
㈧ 傷情鑒定有時間限制嗎
有的,應當在24小時內開具傷情鑒定委託書,告知被害人到指定的鑒定機構進行傷情鑒定。
法律依據:
《公安機關辦理傷害案件規定》第十八條 公安機關受理傷害案件後,應當在24小時內開具傷情鑒定委託書,告知被害人到指定的鑒定機構進行傷情鑒定。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的人身傷情鑒定標准和被害人當時的傷情及醫院診斷證明,具備即時進行傷情鑒定條件的,公安機關的鑒定機構應當在受委託之時起24小時內提出鑒定意見,並在3日內出具鑒定文書。
對傷情比較復雜,不具備即時進行鑒定條件的,應當在受委託之日起7日內提出鑒定意見並出具鑒定文書。
(8)輕傷申請重新鑒定的期限擴展閱讀:
傷害罪與其他的區分界限
故意傷害與一般毆打的界限
一般毆打行為只是給他人造成暫時性的肉體疼痛,或使他人神經受到輕微刺激,但沒有破壞他人人體組織的完整性和人體器官的正常機能,故不構成犯罪。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毆打行為表面上給他人身體造成了一定的損害,但顯著輕微,即按《人體輕傷鑒定標准》不構成輕傷的,不能以故意傷害罪論處。因此,在區分故意傷害與一般毆打時,既要考慮行為是否給人體組織及器官機能造成了損害,又要考察損害的程度。
本罪與故意殺人罪的界限
就一般情況講,兩罪並不難區分,但在碰遇故意殺人未遂造成傷害或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兩種情況時,二罪易混淆。要把握二罪的主要區別在於行為人是否以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為故意內容。
如果行為人無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而只有傷害他人健康的故意,即使客觀上行為導致了他人的死亡,也只能以故意傷害罪致死認定;如果行為人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即使其行為沒有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也構成故意殺人罪(未遂)。
司法實踐中,要認定行為人的故意內容是傷害還是殺人,應遵循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查明案件的全部事實,從行為人與被害人的關系,案件的起因、過程、結果、環境條件、行為人作案前後的表現等方面入手,進行綜合分析、判斷。
本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的界限
在故意傷害致死的情況下,二者相近之處是:在客觀上都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在主觀上行為人對死亡結果的發生往往都表現為過失的心理態度。
二罪根本區別在於,前罪具有傷害他人朝故意,其死亡結果是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造成的;而後罪沒有犯罪的故意,是由於過失致人死亡。司法實踐中,依據案情查明行為人有無犯罪故意,對劃清二罪的界限,至關重要。
強奸、搶劫等過程中發生「致人重傷」的一般作為相應罪的加重情節,不再按本罪論處。
故意傷害罪與包含傷害內容其他犯罪界限
刑法第234條規定:「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即行為人在實施其他犯罪的過程中,傷害他人,刑法另有規定的,應按有關條文定罪量刑。如犯強奸、搶劫、放火等罪致人傷害的,應分別依照各相應條款定罪量刑,不依故意傷害罪論處。
㈨ 輕傷二級重新鑒定有期限嗎
打架致人傷害,經過法醫鑒定為輕傷二級,如果不服,可以要求重新鑒定。只要在案件偵查終結前提出均可。
㈩ 輕傷鑒定多長時間可以重新鑒定
輕傷鑒定多長時間沒有規定,如果對法醫鑒定結論不服,看到法醫鑒定結論就可以申請重新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