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殘疾輔助器具費的更換周期
1、對殘疾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曾有建議主張「按受訴法院所在地人均期望壽命減去殘疾者實際年齡除以殘疾輔助器具使用年限的計算方法確定。」不過在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中未對殘疾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作出明確規定,只是規定參照配置機構的意見確定。這是比較科學合理的,因為殘疾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是一個技術問題,關繫到使用殘疾輔助器具的受害人的切身利益,對此不能草率,根據配置機構的意見來確定可以達致最好的效果。
2、什麼樣的鑒定機構可以對殘疾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進行鑒定並作出鑒定意見?根據民政部門的介紹,我國民政部門的假肢與矯形康復機構,是從事輔助器具研究和生產的專業機構,可以從事殘疾輔助器具的鑒定和配製。
② 殘疾輔助器具費如何賠償
1、殘疾輔助器具費的概念、性質 殘疾輔助器具費,是指因傷致殘的受害人為補償其遭受創傷的肢體器官功能、輔助其實現生活自理或者從事生產勞動而購買、配製的生活自助器具所需費用。其性質屬於受害人增加生活上需要而支出的必要費用,這種費用支出的損失同侵害行為具有相當因果關系,根據人身損害賠償全部賠償原則和填補損害的功能,對於受害人的這種損失應當進行賠償,以填補受害人的損失。《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十七條對此作了明確規定。 需要說明的是,一方面,全額賠償殘疾輔助器具費既不是雙重賠償,也不是安慰性的補償,而是致害者必需承擔的民事責任。不能僅僅因為配製輔助器具,賠償數額高,出現「小傷殘可賠天價,大傷殘賠出低價」的情形,質疑、否定將殘疾輔助器具費納入人身損害賠償范圍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殘疾輔助器具確實能起到功能補償作用,包括有助於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有助於從事生產勞動。因此,對殘疾輔助器具費的賠償要注意結合全部賠償費用的計算統籌確定,或在鑒定受害人護理級別或勞動能力喪失程度時,應考慮殘疾輔助器具彌補生活自理能力和勞動能力的作用,進行綜合評定。 2、殘疾輔助器具費的計算方法 財產損害賠償的計算方法有差額計算和定型化計算兩種方法。《人身損害賠償解釋》採取了折中的原則,即具體損失採取「差額賠償」,抽象損失採取「定型化賠償」。現已支出的殘疾輔助器具費,具有具體損失的性質,應採取差額賠償,只要符合合理費用的要求,實際支出多少就賠多少;對將來發生的器具安裝、更換費用,只能抽象評價,具有抽象損失的性質,應採取定型化賠償,設置固定的賠償標准和期限。《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二十六條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准計算和參照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賠償期限的規定,所確定的計算標準是抽象的,故採取的是定型化賠償模式。 3、關於殘疾輔助器具費的賠償標準的規定 《人身損害賠償解釋》頒布之前,《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及《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對殘疾輔助器具的賠償以普及型器具的費用為標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外海上人身傷亡案件損害賠償的具體規定(試行)》採用的是國產普通型器具費用標准。民政部門認為「普及型」或者「國產普通型」器具是一個抽象概念,不易准確界定,實際上不存在可以對號入座的「普及型」或者「國產普通型」器具。《人身損害賠償解釋》採納了民政部門的意見,在規定對殘疾輔助器具費賠償標準的確定方面,提出了二項原則性的基本要求—「普通」與「適用」。雖然在措詞上更嚴謹、准確,但在司法實踐中如何理解「普通適用」,存在很大爭議。 4、關於殘疾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的規定 《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殘疾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依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有觀點認為殘疾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是一個技術問題,這樣規定是比較科學合理的。本人贊同此觀點,但同時認為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在器具品種明確的前提下是相對固定的,即將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同其類型、品種一並統一規定是可行的。 5、關於殘疾輔助器具費的賠償期限的規定 《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殘疾輔助器具的賠償期限參照配置機構的意見確定。《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理解和適用》一書在相關內容中闡述,「由於考慮到這主要是一個鑒定問題,《解釋》沒有以條文的形式如何確定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賠償期限」。本人對此持有不同觀點,殘疾輔助器具的賠償期限,應當屬於法律問題,並非鑒定問題或技術問題,賠償期限理應在《人身損害賠償解釋》中作出明確的規定。 6、司法實踐現狀分析 下面結合司法實踐中的現狀,談談自己的看法。 1、確定賠償標準的現狀 在司法實踐中,目前確定殘疾輔助器具費的賠償標準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1)依據配製機構出具的殘疾輔助器具品種、價格的意見確定。在司法實踐中,通常是將殘疾輔助器具的品種、價格、更換周期等一並委託配製機構出具意見。由於「普通適用」輔助器具的價格相差懸殊,配製機構不能准確理解和難以把握輔助器具費的賠償理論和「普通適用」的原則,加上其本身又是殘疾輔助器具的經銷機構,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往往會從自身經濟利益出發出具配製意見,其合理性、公正性值得質疑。 (2)據具體案情依法向殘疾輔助器具的配製機構詢價。法官詢價能對殘疾輔助器具的品種、價格進行全面了解,可以較准確地把握裁判分寸,但費時費力,且可因詢價不全面或帶有主觀傾向性,出現誤判和枉法裁判的可能。 (3)按照市場上國產同類產品的中間價格確定。這是目前多數高級人民法院對確定殘疾輔助器具費的賠償標準的指導意見。將「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註解為「國產的同類產品的中間價格」,雖然進一步明確了賠償標准,但是,在司法實踐中如何確定國產同類產品的中間價格,仍然是個難題。而且只要涉及殘疾輔助器具費的賠償案件,都要對國產同類產品的中間價格進行一番論證,同樣費時費力,還會出現國產同類產品的中間價格不一致的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上述三種確定殘疾輔助器具費的賠償標準的方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中方式(1)是最常見的,也是最不可取的。方式(2)、(3)雖可行,但費時費力,缺乏規范性、統一性。最佳方式是制定統一的各類「普通適用」殘疾輔助器具的價格標准,將賠償標准固定化。既符合殘疾輔助器具費定型化賠償理論,又便於公正高效地審結案件。
③ 賠償標準是怎樣的,殘疾輔助器具費怎麼算
殘疾輔助器具費:是指因傷致殘的受害人為補償其遭受創傷的肢體器官功能、輔助其實現生活自理或者從事生產勞動而購買、配製的生活自助器具所需費用。這種費用支出的損失同侵害行為具有相當因果關系,根據人身損害賠償填補損害的功能,對於受害人的這種損失應當進行賠償,以填補受害人的損失。
根據《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法釋〔2003〕20號)的相關規定:
1 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准計算。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參照輔助器具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准。
2.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和賠償期限參照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
3. 超過確定的護理期限、輔助器具費給付年限或者殘疾賠償金給付年限,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繼續給付護理費、輔助器具費或者殘疾賠償金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賠償權利人確需繼續護理、配製輔助器具,或者沒有勞動能力和生活來源的,人民法院應當判令賠償義務人繼續給付相關費用五至十年。
4.《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理解和適用》對第32條的「條文主旨」一欄中寫到「人民法院對於賠償義務人給付賠償權利人的護理費、殘疾輔助器具費或者殘疾賠償金,最長不能超過二十年」。
④ 殘疾輔助器具費賠償多少年
按配置機構機構意見或者進行鑒定。
⑤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輔助器具賠償年限怎麼規定的
該解釋第二十六條規定 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准計算。其更換周期和賠償期限參照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
被撫養人生活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准計算。被撫養人為未成年人,計算至18周歲,被撫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⑥ 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的殘疾輔助器具費如何確定賠償期限
您的計算方法基本正確。最高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六條規定,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准計算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參照輔助器具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准
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和賠償期限參照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 殘疾輔助器具,是因傷致殘的受害人為補償其遭受創傷的身體器官功能、輔助其實現生活自理或者從事生產勞動而購買、配製的生活自助器具。
按照上述規定,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准計算。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參照輔助器具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准。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和賠償期限參照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
「普通適用」是作為確定合理費用的標准時的一項指導原則。該原則的基本要求:
1.是「普通」,即配製的輔助器具應排斥奢侈型、豪華型,不能一味追求高品質。
2.是「適用」,適用又有兩個測試標准:
(1)確實能起到功能補償作用;
(2)符合「穩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配製機構的確定通常是具有相當資質,民政部門認可的假肢與矯形康復機構,是從事輔助器具研究和生產的專業機構,可以從事殘疾輔助器具的鑒定和配製。實務中,法院一般按照配置機構的意見,來確定殘疾輔助器具的賠償費用。對於超過確定的輔助器具費給付年限,又有相應證據證明賠償權利人確需繼續配製殘疾輔助器具的,人民法院還可判令賠償義務人繼續給付相關費用5一10年。
⑦ 誰知道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的殘疾輔助器具費如何確定賠償期限
您的計算方法基本正確。
最高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六條規定,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准計算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參照輔助器具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准
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和賠償期限參照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
殘疾輔助器具,是因傷致殘的受害人為補償其遭受創傷的身體器官功能、輔助其實現生活自理或者從事生產勞動而購買、配製的生活自助器具。
按照上述規定,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准計算。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參照輔助器具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准。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和賠償期限參照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
「普通適用」是作為確定合理費用的標准時的一項指導原則。該原則的基本要求:
1.是「普通」,即配製的輔助器具應排斥奢侈型、豪華型,不能一味追求高品質。
2.是「適用」,適用又有兩個測試標准:
(1)確實能起到功能補償作用;
(2)符合「穩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配製機構的確定通常是具有相當資質,民政部門認可的假肢與矯形康復機構,是從事輔助器具研究和生產的專業機構,可以從事殘疾輔助器具的鑒定和配製。實務中,法院一般按照配置機構的意見,來確定殘疾輔助器具的賠償費用。對於超過確定的輔助器具費給付年限,又有相應證據證明賠償權利人確需繼續配製殘疾輔助器具的,人民法院還可判令賠償義務人繼續給付相關費用5一10年。
⑧ 交通事故賠償標准:殘疾輔助器具費賠償金額的計算公式及相關法律法規
(一)殘疾用具費的概念 殘疾用具費,是指受害人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殘的,其組織、肌體的某項功能全部或者部分喪失而需要賠償具有補償功能的器具而支出一定的費用,由事故責任者按照一定的標准對該項費用進行的賠償。例如,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下肢或者上肢殘廢的,有必要配置假肢,由此支出的費用,屬於殘疾用具費。殘疾用具對某些程度的殘疾來說是必須的,是受害人日常生活的需要,是交通事故的後果之一,應當予以賠償。 (二)殘疾輔助器具費賠償金額的計算公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6條規定,「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准計算。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參照輔助器具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准。」「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和賠償期限參照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根據上述規定,殘疾用具費的計算,以補償受害人殘疾功能的必要用具所需費用為限,不能要求殘疾用具費的支出足以達到殘疾用具可以恢復身體殘疾前的功能。普通適用器具屬於統一品種的、被廣泛或被普遍使用的殘疾用具,在實物上一般以國產的用具為優先考慮的對象;因交通事故而下肢殘疾者,需要配置代步工具的,也只能以人力代步工具為限度配置,機動代步工具不在此限。 其計算公式為: 殘疾用具費=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 例如:孫某為某出租汽車公司司機,某日當孫某駕駛空車在高速路上行駛時,在一逆行出口處,其前方的汽車突然剎車掉頭,孫某措手不及,發生追尾,這時孫某車後的公共汽車也剎車不及,由於慣性和汽車動力都很大,將孫某的汽車撞出,孫某撞出前擋風玻璃,摔倒路面上,後經醫院搶救,孫某保住了生命,但右腿截肢造成殘疾。醫院為孫某配置了普通型輪椅,花費3200元,這樣,孫某就可向事故責任人要求3200元的殘疾用具費賠償金,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孫某配置的輪椅為高級型,就不能按照輪椅的實際價格來要求賠償,而只能按照普通適用型的價格要求賠償。 當然,在決定殘疾用具補償費時,還必須考慮受害人的年齡、殘疾程度、職業以及所處的地理環境,靈活掌握殘疾用具的配置狀況。另外,計算殘疾用具費時,還要把殘疾用具的使用年限、維修或者更新等事項考慮在內,以便把更新或者維修殘疾用具的費用一並計算在內。 (三)相關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關於殘疾用具費的規定 1.《工傷保險條例》 第30條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2.《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50條第6項殘疾用具費:因殘疾需要配置補償功能器具的,憑醫療機構證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26條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准計算。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參照輔助器具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准。 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和賠償期限參照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 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4條第6項殘疾用具費:受害殘疾人因日常生活或輔助生產勞動需要必須配製假肢、代步車等輔助器具的,憑醫院證明按照國產普通型器具的費用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