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下同)每滿1年每人每月增加3元(繳費年限按整年計算後,不足
當地實行養老保險個人繳費之前的工齡是視同繳費年限,當地實行養老保版險個人繳費之後的工齡是權繳費年限,兩者相加就是繳費年限,繳費年限不包含特殊工種折算工齡,假設你的繳費年限是三十年零1個月,那麼就按三十一年乘以三元計算增加養老金。
㈡ 【繳費年限和年齡周歲為什麼相差一年】
你算錯了,你從1998年2月繳費,到2018年1月底才滿20年,計算繳納養老保險年限,也是和計算年齡一樣,都是按照滿12個月為一年計算,
㈢ 退休工齡差幾天不滿一年怎麼算
退休工齡,按照滿12個月計算為一年,不足一年的不計算。
在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在內,但計算連續工齡時不應包括一般工齡(一般來說,因個人原因間斷工作的,其間斷前的工作時間只能計算為一般工齡)。
現今確定職工保險福利待遇和是否具備退休條件時,一般只用連續工齡。所以一般工齡當今已經失去意義。實行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以後。
以實際繳費年限作為退休和計發養老保險待遇的依據,之前的連續工齡視同繳費年限。工作年限或連續工齡計算應按國發[1978]104號文件的規定計算,即「滿」一個周年才能算一年。
(3)繳費年限不滿一年擴展閱讀:
職工發生以下情況,其前後工齡連續計算:
1、凡經企業管理機關、企業行政方面調動工作、安排下崗者,調動、下崗(與企業保持勞動關系)前後的工齡應連續計算;
2、經企業管理機關、企業行政方面調派國內外學習者,其學習期間以及調派前後的工齡應連續計算;
3、因企業停工歇業或者破產,職工經企業管理機關調派到其他企業工作者,調派前後的工齡應連續計算;
4、企業經轉讓、改組或者合並,原有職工仍留企業工作者,其轉讓、改組或者合並前後的工齡應連續計算;
5、職工在疾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醫療期間,在6個月以內者,連續計算為本企業工齡;超過6個月病癒後,仍回原企業工作者,除超過6個月的期間不算工齡以外,其前後工齡應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6、因工負傷或者職業病停止工作醫療期間,應全部計算為連續工齡;
7、轉入企業工作前的專門從事革命工作的工作年限和革命軍人的軍齡,均作連續工齡計算;
8、學徒在本企業學習期間,應作本企業工齡計算,臨時工、試用人員轉為正式職工時,其本企業工齡,應自最後一次進入該企業工作之日算起。
9、原分配在國營農場,墾殖場當職工的知識青年及其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由國家統一組織下鄉插隊的城鎮知識青年,在他們按政策離開農村、墾殖場或農村回城鎮參加工作以後,其在農場、墾殖場或農村參加勞動的時間,可以與參加工作後的時間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10、歸國華僑職工,從進入本企業工作之日起計算連續工齡 。歸僑職工在國外從事革命工作,確因工作需要調回國內或受迫害回國的,如有可靠證明,報經中僑委審核屬實者,其在國外參加革命的工作時間,可計算為連續工齡。
㈣ 社保累計15年不滿一年
凡參保人員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後,未達到規定的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年限的,怎麼計發待遇?
答:凡未達到規定的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年限,職工退休後不享受基本養老金待遇,可一次性領取其個人帳戶儲存額本息,有視同繳費年限的,還可每滿一年領取相當於一個半月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養老金,同時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在我市參保的個體工商戶業主及幫工和流動就業人員,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年限不滿十五年的,可以適當延長繳費1至5年,直到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為止。如果延長繳費後,其累計繳費年限滿十五年,則可以根據有關規定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如果延長繳費的,其累計繳費年限仍不滿十五年,則仍按以上辦法計發待遇,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㈤ 工齡不足整年怎麼算
新勞動法中工齡未滿一年不能按一年計算。
計算工齡的方法:
1、連續計演算法,也叫工齡連續計算。例如,某職工從甲單位調到乙單位工作,其在甲、乙兩個單位的工作時間應不間斷地計算為連續工齡。如果職工被錯誤處理,後經復查、平反,其受錯誤處理的時間可與錯誤處理前連續計算工齡的時間和平反後的工作時間,連續計算為連續工齡
2、合並計演算法,也叫合並計算連續工齡。是指職工的工作經歷中,一般非本人主觀原因間斷了一段時間,把這段間斷的時間扣除,間斷前後兩段工作時間合並計算。如精簡退職的工人和職員,退職前和重新參加工作後的連續工作時間可合並計算。
第十四條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
(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
(5)繳費年限不滿一年擴展閱讀
相關鑒定
工齡-公開制度
(一)承辦單位
人事處主辦。
(二)政策依據
中央、省人事、勞動部門關於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齡問題認定和因公(工)傷殘人員醫療技術鑒定等文件規定。
(三)工齡認定和工殘鑒定程序
1.要求認定(變動)工齡者或要求評定因公(工)傷殘者寫出書面報告交人事處。
2.評定傷殘由人事部門指定專人陪同到指定醫院醫療技術鑒定並取回鑒定結論。
3.人事處認真調查情況和審查有關材料。
4.按人事管理許可權上報審批。
5.反饋認定或評定結果。
(四)辦事職責
負責接待要求工齡認定和工殘鑒定人員,收集整理有關材料,提交人事處集體討論後,報上級審批,有關材料及時歸入本人檔案。
(五)違章處罰
1.對工作人員處罰。工作人員有弄虛作假的,被發現或檢舉核實的,視情節輕重,給予紀律處分。
2.對認定和評定對象的處罰。對象有弄虛作假的,除取消和追回被騙取的有關一切待遇外,還視情節給予紀律處分。
(六)公開形式
1.政策依據公開。
2.結果公開,將審批認定的結果在所在單位公布。
(七)公開時間
及時。
㈥ 社保繳納年限不夠,怎麼辦
到退休時累計社保繳費不滿15年的,所缺部分可以由自己一次性補繳滿15年,退休後可以享受退休金待遇。
㈦ 交了15年卻未滿55歲,養老金計發由繳費年標准改為繳費年限每滿一年發給1%可我只有十個月要繼續繳嗎
交了15年卻未滿55歲,養老金計發由繳費年標准改為繳費年限每滿一年計發1%,可你只有十個月,當然要繼續繳費,繳到你退休為止,這多劃算,何況錢仍然是你的,還提高比例。
㈧ 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不是整年怎麼算
不滿一年的就不做計算了。
㈨ 如果社保繳納未滿一年斷交有什麼影響
不能買房買車。如果是外地戶口,在上海,連續交滿3年才有資格參加車牌拍賣。在北京,只有連續上滿5年的社保才能在北京買車搖號和買房。只要斷了一個月,這幾年就得重新計算。
沒法養老。養老保險最低繳納年限為15年,到了退休年齡才可以享受養老金待遇。
看病沒法報銷。如果是深圳,在一個醫療年度內,累計中斷參保3個月以及以上,就叫做連續繳費年限中斷,也就是「年限清零」,這會影響到報銷的最高額度和報銷比例。有的地方規定斷繳兩個月,會有6個月的等待期,這6個月中你是不能報銷的。
如果是沖著買房買車,那麼連續就是必須的。但政策不外乎人情,比如在北京,非北京戶籍要求連續交滿5年社保才能買房,但個人所得稅連續交滿5年,也是可以有購房資格滴。
如果是要養老,沒有繳納滿最低年限,那麼以上海為例,可以在不滿60周歲時補繳未繳年度的養老保險費,或者在60周歲時一次性補足15年養老保險費。
(9)繳費年限不滿一年擴展閱讀
現在的政策也表明,社保不再可以一次性的補繳,但是新規定只是對個別人員的一次性補繳進行了限制,但是並沒有限制所有人,對於現在沒有繳納夠15年的人員,國家目前有以下三種處理方式!
1、放棄繳納社保
如果你自己放棄了繳納社保,或者意外去世或者去國外定居,到達退休年齡時,都可以將你曾經繳納過的社保金取出來,這樣的話你就沒辦領取退休金了,老年生活也只能自理,或者依靠兒女了,這種辦法還是不合適的。
2、按年補繳
雖然限制了一次性補繳,但是我們可以按年繳納,一直到交夠15年就可以到退休年齡領取養老金了,但是這個辦法只適應斷交時間短的人,如果你還有很長的繳納年限,或者你的年齡過大,繳滿15年,早過了退休年齡,這樣會延遲那你的退休金領取,領取的年限也會縮減,相對來說是不劃算的。
3、一次性交齊
前面也說了並不是限制了所有人一次性交清社保,下面的三種情況是可以一次性補繳的。第一種就是1961年到1982年的下鄉知青。第二種就是參保後斷交的人員,年齡男性必須在60周歲以上,女性年齡必須在60歲以上。第三種就是2011年前在國企或者事業單位退休的工作人員。
對於未繳滿社保15年的人員是怎麼處理的大家都應該了解清楚了,我們的社保最好也不要斷交,畢竟這關乎我們的生活,會有看病不能刷醫保卡、生育保險停止、影響買房等隱患,現在我國也在一步一步的提高社保的福利政策,完善社保機制,所以一定要及時繳納。
㈩ 請問如果當年度社保繳費不滿一年(比如6個月)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中的繳費指數該年度應該怎樣計算
當年度社保繳費不滿一年跟指數化沒有關系,這個對繳費年限有影響。
繳費指數=本人繳費基數/當年社平繳費基數,這個指數在辦理退休審批的時候,那張個人明細上有很直觀的數據,從參保當年到退休當年都有。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是指參保人員繳費年限內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平均值。當年繳費工資指數是指參保人員當年月平均繳費工資與上年度當地(統籌范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比值。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指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統籌范圍)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的乘積。
像工資指數,在退休時社保那會列印出來
年度 繳費工資 對應上年社會平均工資 工資指數
1998 1325 435 3
1999 1700 440 3
2000 1633 516 3
2001 1062 578 1.8374
2002 1333 660 2.0197
2003 2295 765 3
2004 2121 896 2.3672
2005 2890 1010 2.8614
2006 3570 1190 3
2007 3900 1280 3
結合個人賬戶余額、退休年齡、繳費年限、個人級別等即可算出個人養老金,我給我們單位的退休人員算過,誤差只在兩塊錢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