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想問行政對於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
2、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1)企業會計制度允許企業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消耗方式,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
(2)稅法以列舉法對企業常用的固定資產規定了最低折舊年限。對某些特殊類型的企業或在特殊條件下使用的固定資產,需要縮短折舊年限的,企業在向稅務機關申請批准或備案後,也可以按照縮短的折舊年限計算稅前扣除折舊額。
第六十條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3、固定資產凈殘值:
(1)企業會計制度則規定固定資產的凈殘值可以由企業根據固定資產管理的需要自行確定。
(2)現行的稅收政策,對企業新購置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在計提折舊前,其殘值暫統一確定為10%.對一些固定資產凡能預見在其使用年限結束後無法變賣、或者沒有變賣價值的,可不留殘值。
2. 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達到資產使用年限的資產處理凈收留歸單位統籌使用嗎
事業單位固定復資產的確認與計量制:
1、 按規定設置「固定資產」科目,購入的固定資產按實際支付價款記賬;
2、自製的固定資產按實際開支的工、襯、費記賬;
3、 改建和固定資產按改擴建支出減改擴建過程中變價收入後凈增加值增記原值;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按協議確定的設備價款、運雜費和安裝費記賬;
4、按受損贈的固定資產按照同類固定資產的市場價值或根據所提供有關憑據記賬,接受固定資產時發生的有關費用記入固定資產價值;
5、盤盈的固定資產按重置價值入賬;已投入使用但尚未辦理移交手續的固定資產,可先按估計價值入賬,待確定實際成本後調整。
3. 行政單位固定資產折舊的起訖時間
自2014年1月1日起,按新《行政單位會計制度》正式實施,規定了對行政單位的固定資產進行計提折舊。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起訖時間如下:
一、按月提取:當月增加的從下月起提,當月減少的從下月起不提;
二、固定資產提足折舊後無論是否繼續使用,均不再計提折舊,應當繼續使用,並實行規范化管理;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也不再補提折舊;
三、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採用與自有資產一致的政策計提折舊;
四、發生後續支出致使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延長的,重新計算折舊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各事業單位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行確定資產折舊年限,但不得低於以上規定。建議各單位房屋、建築物折舊年限確定為30年。
會計處理時,根據本月應計提折舊額編制轉賬憑證入賬:
借:「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科目
貸:「累計折舊」科目。
4. 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包括種類
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包括種類如下:
1、事業單位持有的使用年限超過專1年(不含1年)、單位價值在1000元以屬上(其中,專用設備單位價值在1500元以上),並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定標准,但使用期限超過1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類物資,作為固定資產核算和管理。
2、可長期使用並保持原有實物形態,屬於非流動資產;
3、房屋及構築物;專用設備;通用設備;文物和陳列品;圖書、檔案;傢具、用具、裝具及動植物。
4、購置建造、接受捐贈和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
(4)行政單位固定資產年限擴展閱讀:
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計算公式如下:
所有者權益合計=經營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出租房屋凈收入、出租其他資產凈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凈租金等。財產凈收入不包括轉讓資產所有權的溢價所得。
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率= (報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貨幣資金+存貨+固定資產凈額,即現金+銀行存款+原材料+庫存商品+生產成本+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事業單位固定資產
5. 行政單位固定資產的單位價值是多少
行政單位固定資產的最小單位價值是1000元,但單位價直不足1000,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成批購買的,也要計入固定資產,如圖書。
固定資產一般分為六類:房屋及建築物、專用設備、一般設備、文物和陳列品、圖書、其他固定資產等推薦答案2: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單位價值在規定標准以上,並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來物質形態的自產,包括房屋建築物、專用設備、一般設備、其他固定資產等。單位價值雖然為達到規定標准,但使用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類物資,應作為固定資產核算。盤盈和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同類自產的市場價格或有關憑據確定固定資產的價值。
6. 求:最新的《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表》
企業中的固定資產是都要計提折舊的,但是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
所以不存在《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表》。
企業會計准則與新企業所得稅法頒布後,行政事業單位不再單獨規定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2006年新企業所得稅法的企業會計准則與2007年頒布新企業所得稅法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里對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和殘值的規定總結一下。
一、會計方面
企業會計准則第4 號——固定資產第十五條和第十七條規定: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但是,符合本准則第十九條規定的除外。企業應當根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合理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可選用的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但是,符合本准則第十九條規定的除外。
新准則對各類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沒有明確的年限規定,各企業根據自己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但同樣是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固定資產第十九條規定的除外。固定資產第十九條規定如下:
企業至少應當於每年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進行復核。使用壽命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預計凈殘值。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有重大改變的,應當改變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的改變應當作為會計估計變更。
二、稅法方面
2008年1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2號)第五十九條和第六十條規定:固定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准予扣除。 企業應當自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新稅法在固定資產的凈殘值方面與會計口徑一致,由企業自行確定,但折舊方法稅法要求須採用直線法,各類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也有最低限定,所以各企業在確定固定資產的折舊和凈殘值時須綜合考慮會計和稅法的不同要求,以進行合理的納稅調整。
7. 企業單位和行政單位固定資產卡片的保管期限為( )
選D 你可以查閱會計檔案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