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年以內的短期政府債券是
短期政府債券是指各級政府或由政府提供信用擔保的班委發行的短期債券,是政府承擔責任的短期信用憑證。期限為3,6,9,12個月。
目前我國短期政府債券主要有兩類:短期國債和中央銀行票據。
短期國債是指種中央政府發行的短期債券。
央行票據是指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短期債券。
現代信用活動的基礎是現代經濟中廣泛存在著盈餘或赤字單位
Ⅱ 短期政府債券是指償還期限為多少年
短期政府債券,是由一國的政府部門發行並承擔到期償付本息責任的,期限在1年及1年以內的債務憑證。各級政府或由政府提供信用擔保的班委發行,是政府承擔責任的短期信用憑證,期限為3,6,9,12個月。
Ⅲ 短期政府債券的特徵
⑴貼現發行。國庫券的發行一般都採用貼現發行,即以低於國庫券面額的價格向社會發行。
⑵違約風險低。國庫券是由一國政府發行的債券,它有國家信用作擔保,故其信用風險很低,通常被譽為「金邊債券」。
⑶流動性強。由於國庫券的期限短、風險低,易於變現,故其流動性很強。
⑷面額較小。相對於其他的貨幣市場工具,國庫券的面額比較小。目前美國的國庫券面額一般為10000美元,遠遠低於其他貨幣市場工具的面額(大多為10萬美元)。
Ⅳ 長期債券與短期債券的區別是什麼
1、時間不同抄
短期債券襲是為籌集短期資金而發行的債券。一般期限在一年以內。有些在市場上流通的中長期債券,其到期日不足一年的,也視作短期債券。
長期債券是發行者為籌集長期資金而發行的債券。各國對債權期限劃分的標准不同。一般來說,償還期限為1年以內的為短期債券,1年以上、10年以下的為中長期債券或稱中期債券。償還期限為10年以上的為長期債券。
2、特點不同
發行長期債券的目的,主要用於籌集大型工程、市政設施及一些期限較長的建設項目的建設資金。中國1954—1958年發行的國家經濟建設公債,就屬長期債券。這種債券由於償債期限長,因而流動性較差,債券持有人要將其轉換為現金比較困難。
短期債券具有流動性強、風險低的優點,因此往往受一般投資者的歡迎。但是,它的收益率也較低。
3、作用不同
短期債券的大量發行和流通,也使中央銀行有條件運用各種貨幣工具,吞吐債券,以達到調節貨幣流通和穩定金融市場的目的。
中長期債券的發行者主要是政府、金融機構和企業。發行中長期債券的目的是為了獲得長期穩定的資金。我國政府發行的債券主要是中期債券,集中在3~5年這段期限。
Ⅳ 什麼是短期國債
短期國債一般指償還期限為1年或1年以內的國債,具有周期短及流動性強的特點,在內貨幣市場容上佔有重要地位。政府發行短期國債,一般是為滿足國庫暫時的入不敷出之需。在國際市場上,短期國債的常見形式是國庫券,它是由政府發行用於彌補臨時收支差額的一種債券。我國20世紀80年代以來也曾使用「國庫券」的名稱,但它與發達國家所指的短期國債不同,償還期限大多超過1年。
Ⅵ 什麼是國家公債卷
(一)公債的定義
公債是國家舉借的債,是國家為了籌措資金而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還本的債務憑證。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所指的公債大多是狹義的,即政府舉借的債。
一般把中央政府發行的債券稱為中央政府債券,或國家債券,簡稱國債,而把地方政府發行的債券稱為地方政府債券,簡稱地方債。
(二)公債的特點
公債作為債券體系中的一個品種,與其他債券相比,顯示了四個方面的特點。
1、安全性高。在各類債券中,公債的信用等級通常被認為是最高的。
2、流通性強。公債的二級市場十分發達,轉讓很方便。
3、收益穩定。公債的付息由政府保證,對於投資者來說,投資公債的收益是比較穩定的。
4、免稅待遇。大多數國家規定對於購買公債所獲得的收益,可以享受稅收上的免稅待遇。
Ⅶ 政府債券按照期限長短可分為哪些
政府債券按照期限長短可分為:短期債券、中期債券和長期債券。
短期債券期限為1年。
中期債券期限為1~10年
長期債券期限為10年以上
希望你能滿意!
Ⅷ 什麼是短期國債.
短期國債(即短期國庫券)是美國貨幣市場上進行交易的主要金融工具。短期國債指的是由美國政府財政部發行的一年期以下的各種證券。它是美國政府的一項直接債務,也是聯邦政府融通資金使用最廣泛的金融工具。短期國債是通過拍賣形式發行的。短期國債市場具有市場龐大、流動性強的特點。在資金市場上,國債由於幾乎沒有任何風險,被廣泛用於借款的抵押品,同時也主要用來進行投資,獲取比較穩定的利息收益。在實際買賣和轉讓中,短期國債的價格是用
年貼現率來表示的。例如,購買面值為100美元,年利率為8%的國債,只需支付92美元。這里的8%只是年利率,那麼,在實際交易中,三個月到期的短期國債價格等於100元-100元*8%/12*3= 98元。年貼現率計算公式如下;
年貼現率= (票面額一價格)/票面額*360/到期天數
Ⅸ 政府發行短期國債的目的是什麼
國債就是以國家財政為債務人,以國家財政承擔還本付息為前提條件,通過借款或發行有價證券等方式向社會籌集資金的信用行為。 有的人認為,國債有以下作用:
(1)彌補財政赤字。發行國債是一種自願、有償、靈活的方式,國債發行只涉及資金使用權的讓渡,是對社會資金和國民收入的一種臨時分配,流通中的貨幣總量沒有改變,在正常情況下不會增加需求總量,不會導致通貨膨脹,有利於供求平衡。用發行國債籌集的資金彌補財政赤字,是各個國家的通常做法。
(2)籌集建設資金。發行國債籌集建設資金、擴大建設規模是國債的主要目的。國家通過發行國債,可以有效地集中數額巨大的建設資金,加快經濟發展的速度。
(3)調控宏觀經濟運行。國家通過國債的發行,可以靈活、有效地執行不同時期的宏觀經濟政策,促使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地發展。
(4)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利用在公開市場上買賣有價證券的方法,向金融系統投入或撤走准備金,來調節信用規模、貨幣供應量和利率,以實現其金融控制和調節的活動。
公開市場業務作為中央銀行的三大貨幣政策工具之一,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國債的主要功能是為中央銀行的公開市場操作提供理想的工具,國債在現代市場經濟中的宏觀調控作用是藉助於公開市場操作而間接地發揮出來的。
有的人認為,國債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最佳連接點。近幾年,我國積極財政政策的短期拉動效應是明顯的,但財政政策本身不會改變社會的貨幣供給規模,因而從貨幣供給決定總需求這一基本角度考慮,財政政策對總需求的長期拉動效應有限。因此,我國央行應加強公開市場操作,使貨幣供給規模維持在適度的水平上,以便從根本上對總需求產生長期影響。
國債作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最佳連接點,一方面加大發行國債力度是擴張性財政政策的主要手段,是國家彌補財政赤字和籌集建設資金的直接途徑;另一方面,隨著國債余額規模的快速上升、國債期限和品種的多樣化和記賬式國債在國債余額中比例的提高,為中央銀行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創造了條件。因此,今後我國政府在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過程中,如果能控制好國債的發行規模和節奏,設計好國債的品種和期限,同時加強公開市場操作,將會收到一箭雙雕的功效。
有的人認為,巨額國債有益於經濟發展。負債搞建設有利於經濟的超前發展,而不是經濟的衰退。債務規模較大不可怕,只要把借來的錢花在生產建設方面,實實在在地推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債務就不會成為沉重的負擔
Ⅹ 投資者以990元買入一張面額1000元短期政府債券,期限為90天,此種國庫券的利率是多少
買入時990元,到期時1000元,收益為
1000-990=10元
所以利率為利息比上面值
r=10/1000=1%
期限90天,一年內360天,持有了1/4年
設投資者的容收益率為y
買入價就是將來收入現金流的貼現值
990=1000/(1+y/4)
y=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