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務員職務晉升年限
公務員應當在職級職數內逐級晉升,晉升職級不是達到最低任職年限就必須晉升回,也不能簡單按照答任職年限論資排輩。公務員晉升職級所要求任職年限的年度考核結果均應為稱職以上等次,其間每有1個年度考核結果為優秀等次的,任職年限縮短半年;每有1個年度考核結果為基本稱職等次或者不定等次的,該年度不計算為晉升職級的任職年限。
2. 公務員每晉升一級最少需幾年
公務員晉級不是根據年限來決定的
根據公務員法,公務員晉級分為競爭上內崗和民主推薦
時間容也是由單位黨組會討論決定的
上面說的兩年或三年也是必備條件之一,除了這個條件之外,還要有一定在基層單位的工作經驗
一般最少三年
3. 公務員一定是五年晉升一個級別,兩年晉升一個檔次嗎
從國發[2006]22號 國務院關於改革公務員工資制度的通知 及 國人部發[2006]58號 關於印發《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實施辦法》的通知得知,2006年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後,公務員工資執行職級工資制。公務員基本工資由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構成,其中級別工資又分為級別和級別檔次。我們都知道,工改後公務員年度考核稱職及以上的,五年晉升一個級別,兩年晉升一個檔次,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正常晉級晉檔。就說正常晉檔吧,我們會發現,絕大多數人都是在08年、10年、12年這樣的年份晉升檔次,因為剛好相隔兩年。但是所有人都是這樣的嗎?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職務變動、正常晉升級別、滾動級別等原因可能會引起超檔差的情況發生,從而引起檔次的起始考核年限重新計算,最終導致不按照兩年一次的規律變動。同樣的道理,由於職務變動,變動一個職級,但是晉升了兩個級別的,級別的起始考核年份也會重新計算,從而導致五年一次正常晉升級別不按照原定年限變動。這里可能有朋友會有疑問,職務晉升不是就近就高晉升一個級別嗎,怎麼會變動兩個級別呢?原因就在於每個職級他是有一個級別范圍的,比方說鄉科級正職的最低級別為22級,如果副主任科員原級別為24級,晉升為主任科員的話,就不能就近就高的定級到23級,而應該定級到鄉科級正職的最低級別22級,這樣就出現了晉升一個職務層次,變動兩個級別的情況,其級別工資的起始考核年份就會從任職當年起重新計算和起考。
下面給大傢具體看個例子。
例:
某人,學習及任職簡歷如下: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大專畢業,2003年7月見習期,2004年7月任科員,2007年12月副主任科員,2011年1月任主任科員。
此人2006年6月30日為在職在編員工,應該進行06年工資套改。截止工改時,工齡4年,未計入工齡的大專以上學習年限3年,套改年限應該計算為7年。截止工改時任科員3年,套改結果為26.2,級別和檔次工資的起始考核年份均從2006年開始計算;工作到2007年1月時,達到了滾動級別規定的年限,滾動一個級別為25.1,級別工資的起始考核年份從2007年起重新計算;2007年12月,職務晉升為副主任科員,級別工資就近就高定級為24.1,從2008年1月起執行新工資,由於25.1到24.1的工資差額大於25.1到25.2的工資差額,即超檔差,所以檔次的起始考核年限應該從任職當年(即2007年)起重新計算,所以原來應該2008年1月晉升檔次改為2009年1月晉升檔次,成為24.2;2011年1月兩年一次晉升檔次後為24.3;2011年1月晉升為主任科員,就近就高定級為22.1(因為鄉科級正職的最低級別為22級),由於變動了一個職務層次晉升了兩個級別,所以級別起考年限從2011年重新計算,原本2012年進行的五年一次晉升級別改為2016年,另外24.3到22.1的工資差額小於24.3到24.4的工資差額,沒有超檔差,所以檔次的起始考核年限不變。2013年1月晉升檔次為22.2。
4. 公務員升職要看年限嗎
當然要看。
縣以下抄機關公務員設置5個職級,由低到高依次為科員級、副科級、正科級、副處級和正處級。
根據《意見》,舉例說,辦事員任滿8年未提拔,可享受科員待遇;科員任滿12年未提拔,可享受副科待遇;副鄉科級、副主任科員滿15年未提拔,可享受正科級待遇,正科級幹部15年未提拔,可享受副處級待遇,副縣處級幹部15年未提拔,可享受正處級待遇。
職級晉升後,可以享受相應職務層次非領導職務的工資待遇,但工作崗位不變。比如,一名縣文化局局長或鄉鎮鎮長,一直未得到提拔,滿15年後,雖然還當局長或鎮長,但可享受副縣長的工資待遇。
5. 公務員從入職升到正處要多少年
第一步:考上公務員
首先要順利通過公務員考試,進入到公務員的隊伍里,這場考試,可謂是千里挑一。
PS:以應屆大學畢業生為例,一般是在22周歲。
第二步:科員到副科、正科
當你殺出重圍,再通過試用,就可以變成一名科員了。不過這才剛開始。
按照2008年施行的《公務員職務任免與職務升降規定(試行)》(以下簡稱《規定》)來算,成為科員後,升至副科級最快要3年,然後至少又要3年再到正科級,這時候最快也已經28歲了。然而有不少公務員會在科級止步,直到退休。
第三步:正科到副處、正處
從科級到副處、正處,按《規定》又至少得奮斗7年,你需要爭取在4年左右升到副處,再經過三四年晉升為正處,假設一切順利,這時你最起碼35歲了。
第四步:從正處到廳局級
從縣處級到正廳局級更是少數精英的游戲,《規定》指出,從正處長升副廳長,需要三年以上,副廳升正廳,又需要兩年以上。
按照《規定》要求來算,科員到正廳級最順利也至少需要18年。但實際來看,從處級到廳級一般不可能兩三年實現跨越,大多要奮斗十年以上。據統計,平均下來從科員到廳級至少要奮斗25年。
如果幸運,仕途還可以繼續,但前進的路會更難。因為對手都是人中龍鳳的佼佼者。
綜上所述,就算仕途一切順利,從科員到正處要13年左右,從科員到正廳級至少需要25年。
6. 公務員一級一級的升職年限
各個不同序列的公務員,升職年限不一樣,不詳細說明,無法具體回答。
根據領導幹部選拔回作用條例及有關答規定,擔任領導職務的,一般應任下級職務滿三年。但這是一個一般規定,只規定了最低年限。而且公務員的升職,也並不是年限到了就能升的。幹了一輩子,到退休的時候還只是科員的又不是沒有。普通公務員,大概也就是到主任科員為止了,這個升職年限無法說的。
但升得最快的,三年一級三年一級。參考我國的習、副、主、席的簡歷。
7. 縣級以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任職年限從哪年開始計算
《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由中共中央辦公廳於2019年3月印發,共七章三十四條,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
根據《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第九條規定廳局級以下領導職務對應的綜合管理類公務員最低職級是:
1、廳局級正職:一級巡視員;
2、廳局級副職:二級巡視員;
3、縣處級正職:二級調研員;
4、縣處級副職:四級調研員;
5、鄉科級正職:二級主任科員;
6、鄉科級副職:四級主任科員。
公務員晉升職級,應當具備下列基本資格:
(一)晉升一級巡視員,應當任廳局級副職或者二級巡視員4年以上;
(二)晉升二級巡視員,應當任一級調研員4年以上;
(三)晉升一級調研員,應當任縣處級正職或者二級調研員3年以上;
(四)晉升二級調研員,應當任三級調研員2年以上;
(五)晉升三級調研員,應當任縣處級副職或者四級調研員2年以上;
(六)晉升四級調研員,應當任一級主任科員2年以上;
(七)晉升一級主任科員,應當任鄉科級正職或者二級主任科員2年以上;
(八)晉升二級主任科員,應當任三級主任科員2年以上;
(九)晉升三級主任科員,應當任鄉科級副職或者四級主任科員2年以上;
(十)晉升四級主任科員,應當任一級科員2年以上;
(十一)晉升一級科員,應當任二級科員2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