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

發布時間:2020-12-09 18:46:48

A. 固定資產年限平均法的計算方法

固定資產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專統分攤。屬
直線折舊法分兩種: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定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相等。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月折舊率 = 年折舊率 / 12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月折舊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算每期應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 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 *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B. 怎麼採用年限平均法和年數總和法算出各年的折舊額

年限平均法的計算:

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採回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答舊額均相等。

年數總和法的相關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數/年數總和×100%;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年折舊率;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 月折舊率。

(2)年限平均法擴展閱讀:

年限平均法的條件:

1、利息因素可以略而不計,或投資成本假定為零;

2、修理和維修費用在整個資產使用年限內是固定不變的;

3、最後一年資產的效率與最初一年是相同的;

4、使用資產所取得的收入(或現金流量)在整個使用年限內是固定不變的;

5、各種必要的估計(包括預期使用年限)都是可予以相當確定的預計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年數總和法

網路——年限平均法

C. 折舊率年限平均法計算公式

就是基數的意思!
你可由公式推導得出:
年折舊率=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100%=(固定資產原值-殘值)/預計使用年限年限/固定資產原值*100%=(1-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年限
希望能幫助到你!

D. 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復均法又稱直制線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
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均相等。它假定折舊是由於時間的推移而不是使用的關系,認為服務潛力降低的決定因素是隨時間推移所造成的陳舊和破壞,而不是使用所造成的有形磨損。因而假定資產的服務潛力在各個會計期間所使用的服務總成本是相同的,而不管其實際使用程度如何。即指按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平均計提折舊的一種方法。它是最簡單、最普遍的折舊方法。平均年限法適用於各個時期使用情況大致相同的固定資產折舊。

E. 用年限平均法計算

採用年限平均法:某類固定資產年折舊額=(某類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清理費用)/該類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
折舊額=(200000-4000)/5=39200元

F. 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

1、計算出一年來的折舊源額
年折舊額=(6500000-500000)/25=240000元
2、計算出月折舊額
月折舊額=240000/12=20000元
3、計算2011年應提的折舊額(根據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的原則,該房屋自2011年7月計提折舊,共6個月)
2011年應提折舊額=20000*6=120000元

G. 平均年限法怎麼算

平均年限法又稱為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的折舊均衡地分攤到各期的一種方法。採用這專種方法計算屬的每期折舊額均是等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上述計算的折舊率是按個別固定資產單獨計算的,稱為個別折舊率,即某項固定資產在一定期間的折舊額與該固定資產原價的比率。通常,企業按分類折舊來計算折舊率,計算公式如下:
某類固定資產年折舊額=(某類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清理費用)/該類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
某類固定資產月折舊額=某類固定資產年折舊額/12
某類固定資產年折舊率=該類固定資產年折舊額/該類固定資產原價×100%

H. 平均年限法(一)與平均年限法(二)有何區別

平均年限法(一)與平均年限法(二)的公式如下: 平均年限法(一): 月折專舊率=(1-凈殘值率)/使用年限屬 月折舊額=原值*月折舊率平均年限法(二): 月折舊率=月折舊額/(原值-凈殘值) 月折舊額=(原值-累計折舊-凈殘值)/(使用年限-已計提月份)在實際使用中,固定資產初始化時,應選擇平均年限法(一),對於啟用賬套後輸出入的、新購進的固定資產,應選擇平均年限法(二)。

I. 平均年限法的折舊率如何計算

平均年限法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折舊年限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月折版舊額=固定資產價值*月折舊率權。


平均年限法,是指按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平均計提折舊的一種方法。它是最簡單、最普遍的折舊方法,又稱「直線法」或「平均法」,適用於固定資產折舊。


固定資產在一定時間計提折舊額的大小,主要取決於下列因素:固定資產的原值、預計使用年限、固定資產報廢清理時所取得的殘余價值收入和支付的各項清理費用。


(9)年限平均法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殘余價值收入即是指固定資產清理時剩下的殘料或零部件等變價收入。固定資產清理費用是指清理固定資產時發生的耗費。固定資產殘余價值收入扣除清理費用後的凈額即固定資產凈殘值。


在實際工作中,為了反映固定資產在一定時間內的損耗程度便於計算折舊,每月計提的折舊額一般根據固定資產的原值乘以月折舊率計算。

擴展文件; 《平均年限法會計資料大全》

J. 固定資產平均年限法一和平均年限法二的區別是什麼

平均抄年限法一: 月折舊率襲=(1-凈殘值率)/使用年限 月折舊額=原值*月折舊率
平均年限法二: 月折舊率=月折舊額/(原值-凈殘值) 月折舊額=(原值-累計折舊-凈殘值)/(使用年限-已計提月份)
在實際使用中,固定資產初始化時,應選擇平均年限法一,對於啟用賬套後輸出入的、新購進的固定資產,應選擇平均年限法二。

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的,價值達到一定標準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房屋、建築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固定資產是企業的勞動手段,也是企業賴以生產經營的主要資產。從會計的角度劃分,固定資產一般被分為生產用固定資產、非生產用固定資產、租出固定資產、未使用固定資產、不需用固定資產、融資租賃固定資產、接受捐贈固定資產等。

閱讀全文

與年限平均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商局調動容易嗎 瀏覽:407
馬鞍山雨山區部長 瀏覽:302
資原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57
馬鞍山鵑島 瀏覽:83
馬鞍山到滁州的汽車時刻表 瀏覽:86
馬鞍山發光字 瀏覽:456
馬鞍山最大企業 瀏覽:360
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十八 瀏覽:946
美國政府購買公共服務 瀏覽:2
社區公共法律服務信息 瀏覽:617
宿州工商局網 瀏覽:755
工商局上門檢查 瀏覽:298
蚌埠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977
煙台市牟平區工商局 瀏覽:486
馬鞍山電能表 瀏覽:737
馬鞍山到靜海的火車 瀏覽:395
廣州增城工商局 瀏覽:235
工商局名稱注冊查詢系統 瀏覽:618
馬鞍山新疆 瀏覽:939
淮南到馬鞍山動車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