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銀行的利息多長時間結算一次
活期利息按季度結算,每個季度結算四次,每年的3,6,9,12月的21日分別結息一次。定期到期結息,貸款短期按月結息,中長期按季,按揭貸款按貸款合同規定結息。
活期利息積數計息法:按實際天數每日累計賬戶余額,以累計積數乘以日利率計算利息的方法
計息公式為:利息=累計計息積數×日利率
累計計息積數=每日余額合計數,數計息法按照實際天數計算利息。
零存整取的余額是逐日遞增的,因而我們不能簡單地採用整存整取的計算利息的方式,只能用單利年金方式計算,公式如下:SN =A(1+R)+A(1+2R)+…+A(1+NR)=NA+1/2 N(N+1)AR
其中,A表示每期存入的本金,SN是N期後的本利和,SN又可稱為單利年金終值。上式中,NA是所儲蓄的本金的總額,1/2 N(N十1)AR 是所獲得的利息的總數額。
零存整取有另外一種計算利息的方法,這就是定額計息法。所謂定額計息法,就是用積數法計算出每元的利息化為定額息,再以每元的定額息乘以到期結存余額,就得到利息額。每元定額息 =1/2 N(N+1)NAR÷NA=1/2(N十1)R
利率結構是指利率與期限之間的變化關系。至今在存款利率中,各種不同期限利率檔次的設計基本上是按照期限原則,並考慮復利因素形成的。以中國1999年6月10日開始執行的存款利率為例,定期一年儲蓄存款的利率為2.25%,定期三年儲蓄存款的利率為2.79%。
若某人有一筆現金1000元,按一年期存入銀行,到期後取出本息之和再存入銀行,仍存一年期,到期後再取出本息,仍全數存入銀行(一年期),這樣,三年後的本利和如下。
第一年:本利和=1000*(1+2.25%)=1022.50(元)
第二年:本利和=1022.50*(1+2.25%)=1045.50(元)
第三年:本利和=1045.50*(1+2.25%)=1069.03(元)
按這種考慮復利因素的存款方式,三年後他可獲得本金和利息1069.03元。但是,如果第一年他就以三年期存入銀行,三年後得到的本利和為:
1000* (1+2.79%*3)=1083.7(元)
與第一種存款方式相比,可多獲利17.02元。這就是說,銀行在設計利率檔次時,是充分考慮了復利因素的。確定貸款的期限利率也基本上遵循這一原則。
利息_網路
Ⅱ 浮動利率方式 浮動利率,周期為一年。即貸款人實際放款日起一年內,按實際放款日適應的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
按照最新的貸款利率計算:五年以上為6.40
2011年2月9日利率調整表
利率歷次調整一覽
期限 調整前 調整後 調整幅度
活期存款
活期 0.36 0.4 0.04
整存整取定期存款
三個月 2.25 2.60 0.35
半年 2.50 2.80 0.30
一年 2.75 3.00 0.25
二年 3.55 3.90 0.35
三年 4.15 4.50 0.35
五年 4.55 5.00 0.45 -利率調整表
各項貸款 -最新銀行利率表2011
六個月 5.35 5.60 0.25
一年 5.81 6.06 0.25
一至三年 5.85 6.10 0.25
三至五年 6.22 6.45 0.23
五年以上 6.40 6.60 0.20
Ⅲ 按照計算利息的期限,利率可以分為
按照計算利息的期限,利率可以分為日利率、月利率和年利率。其表示方法可相應的為萬分之幾、千分之幾、百分之幾。
Ⅳ 利率周期是怎樣定義的
計息周期是指多久計算一次利息!
利率周期一般是固定的,月利率、季利率、年利率等!
一般都取的是年利率,也就是說利率周期為1年!
Ⅳ 利率周期和計息周期有什麼不同
1、概念不同:周期利率是一年內計息超過一次以上,平均每次計息的利率就是周期利率。計息周期是用於表示計算利息的時間單位。
2、計算次數不同:計息周期以年為周期計算,當然也可以按不等於一年的周期計算。利率周期是一年計算利率超過一次及以上。
3、計算公式不同:周期利率的計算公式為周期利率=名義利率/年計息次數。計息周期則不是。
(5)利率周期期限方法擴展閱讀:
計算個人借款利息注意事項:
1、如果雙方在借款合同或借條中約定了利息利率的,在計算利息時即按雙方約定寫明的利率計息。約定的利率可以高於銀行的利率,但法律對上限進行了限制,超過超過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息4倍的部分無效。
2、雙方在借款合同或借條中沒有約定利息或約定不明確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若干意見》第8條規定,借貸雙方對有無約定利率發生爭議,又不能證明的,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計息。在實際案例中,到底是否支付利息,法院有自由裁量權,判決支付利息或不支付都是有法律依據的。
3、個人借款中,當事人雙方可以明確約定無息借款。如果約定了償還期限而借款人不按期償還,或者未約定償還期限但經出借人催告後,借款人仍不償還借款的,出借人可以要求償付催告後的利息,利息計算參照銀行同類貸款的利率進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周期利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計息周期
Ⅵ Cyclical Maturity Determination Approach(利率周期期限決策方法)和Barbell Structure Approach(杠鈴結構
復旦佳能太差
Ⅶ 利率周期期限決策優缺點
利率的期限結構理論說明為什麼各種不同的國債即期利率會有差別,而且這種差別會版隨期限的長短而權變化。
利率期限結構理論包括以下三個理論:
1.流動性偏好理論
長期債券收益要高於短期債券收益,因為短期債券流動性高,易於變現。而長期債券流動性差,人們購買長期債券在某種程度上犧牲了流動性,因而要求得到補償。
2.預期理論
如果人們預期利率會上升(例如在經濟周期的上升階段),長期利率就會高於短期利率。 如果所有投資者預期利率上升,收益曲線將向上傾斜;當經濟周期從高漲、繁榮即將過渡到衰退時如果人們預期利率保持不變,那麼收益曲線將持平。
如果在經濟衰退初期人們預期未來利率會下降,那麼就會形成向下傾斜的收益曲線。
3.市場分隔理論
因為人們有不同的期限偏好,所以長期、中期、短期債券便有不同的供給和需求,從而形成不同的市場,它們之間不能互相替代。根據供求量的不同,它們的利率各不相同。以上供參考。
Ⅷ 利率周期期限法的操作原理
奴隸制儇焚w算不了文吵
Ⅸ 名次解釋:利率周期期限決策法
觀察→判斷→決策→行動,是美國軍界比較盛行的「決策周期論」理論的四個環節。美國一個軍官在推行這個理論時,援引這樣一個故事: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美國西部一個印第安人犯下「罪過」,依照當地法律,應當執行死刑,而當地長官卻沒有這樣做。長官在公室對印第安人說:我們倆背站,我數一二三,然後互相轉身開槍射擊。長官開始數數,數到第二下時,長官轉身開槍射擊,印第安人應聲倒下。在徹底煙氣前,印第安人以微弱的聲音說:你說數到第三時,才轉身開槍射擊,為什麼數到二時,就轉身呢?長官小笑了笑,沒有回答。這是美國「霸權意識」的一種意識,這一點,與中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存有「不殺二毛」的戰爭倫理道德觀意識,當然相去甚遠。但是,印第安人錯在哪裡呢?錯在他以那位長官的思維模式來「判斷→決策→行動」。
Ⅹ 貸款利息天數的計算,怎麼算天數
由於利率換算中一年只作360天,但實際按日利率計算時,一年將作365天計算,得出的結果會稍有偏差。具體採用那一個公式計算,央行賦予了金融機構自主選擇的權利。因此,當事人和金融機構可以就此在合同中約定。
(一)人民幣業務的利率換算公式為(註:存貸通用):
1.日利率(0/000)=年利率(%)÷360=月利率(‰)÷30
2.月利率(‰)=年利率(%)÷12
(二)銀行可採用積數計息法和逐筆計息法計算利息。
1.積數計息法按實際天數每日累計賬戶余額,以累計積數乘以日利率計算利息。計息公式為:
利息=累計計息積數×日利率,其中累計計息積數=每日余額合計數。
2.逐筆計息法按預先確定的計息公式利息=本金×利率×貸款期限逐筆計算利息,具體有三:
計息期為整年(月)的,計息公式為:
①利息=本金×年(月)數×年(月)利率
計息期有整年(月)又有零頭天數的,計息公式為:
②利息=本金×年(月)數×年(月)利率+本金×零頭天數×日利率
同時,銀行可選擇將計息期全部化為實際天數計算利息,即每年為365天(閏年366天),每月為當月公歷實際天數,計息公式為:
③利息=本金×實際天數×日利率
這三個計算公式實質相同,但由於利率換算中一年只作360天,但實際按日利率計算時,一年將作365天計算,得出的結果會稍有偏差。具體採用那一個公式計算,央行賦予了金融機構自主選擇的權利。因此,當事人和金融機構可以就此在合同中約定。
(三)復利:復利即對利息按一定的利率加收利息。按照央行的規定,借款方未按照合同約定的時間償還利息的,就要加收復利。
(四)罰息:貸款人未按規定期限歸還銀行貸款,銀行按與當事人簽訂的合同對失約人的處罰利息叫銀行罰息。
(五)貸款逾期違約金:性質與罰息相同,對合同違約方的懲罰措施。
(六)計息方法的制定與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