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住房滿二年是從購房時算起還是以房產證上的時間為准
個人購買住房以取得房屋產權證或契稅完稅證明上註明的時間作為其購買房屋的時間,按「孰前原則」確認。
根據國家房改政策購買的公有住房,以購房合同的生效時間房款收據的開具日期或房屋產權證上註明的時間,按照「孰前」的原則確定購買住房的時間。意思就是繳納的契稅完稅證明的時間,或者房產證的辦理時間,哪裡在前,就以哪個為准。
(1)購房年限以什麼為准擴展閱讀:
購買公房需要繳納的稅費:
⑴ 登記費按件計算,每件100元,登記費由房地產交易中心收取。
⑵ 房屋出售價0.5‰的房屋買賣合同印花稅(分期付款的按購房總價0.5‰交付);其計稅依據為產權轉移書所載的實際金額。
⑶ 房地產權證印花稅5元;
⑷ 實際購房款(扣除超過建築面積控制標准按市場價購房所付款項)1%的土地收益金;
⑸ 購買公有住房超過建築面積控制標准支付市場價的應按規定繳納契稅。契稅按照房地產買價的0.75%計算繳納。即納稅人為買方;計算依據為實際購買金額。
⑹過戶手續費;過戶手續費按套計算。每套250元,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減半,過戶手續費由房地產交易中心收取。
2. 房子產權以什麼日期為准
如果是2005年5月31號之前簽訂的預售合同,那麼可以以房屋交接書或契稅單來認定產權日期。如果是以後就以產證登記日期為准。
房屋產權證具體又包括《房屋所有權證》和《土地使用權證》,但有些地方也可能是由房屋管理部門和土地管理部門統一開據的《房地產權證書》。
有產權證可以對房屋擁有一定的處分權,沒有產權證的有些權利得不到保障。如果沒有辦理房地產權證,買房人即使交了房款,辦了入住手續,但從法律意義講,房子還是不屬於買房者所有。
產權年限:
土地使用權是國家向組織、機構及個人出讓的土地使用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土地的所有權歸國家和集體所有。土地使用權在出讓時根據開發類型分為不同的使用年限。
包括:民用住宅建築用地,商用建築用地,工業用建築用地。按建築用類型有所不同,一般民用住宅建築權屬年限為70年,商用房屋建築權屬年限為40年。
房屋所有權屬於個人產權,是私有財產權的一種,是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保護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第六十四條私人對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產工具、原材料等不動產和動產享有所有權。其年限是永久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房屋產權
3. 房產滿五年是以房產證時間為准還是以購房合同為准
以房產證為准,不是以購房合同為準的。
二手房交易需要交納的稅費主要有:
1、 契稅:一般是房款的1% (面積在90平米以下並且是首套房的可以繳納1%,面積在90平以上144平以下繳納1.5%,面積在144平米以上的需要繳納4%)
2、 營業稅:房產證未滿5年的交5.5%,產證滿五年可以免交營業稅。
3、 個人所得稅,1%(房產證滿5年並且是唯一住房的可以免除)
4、交易費:3元/平方米(但是一般需要買房人把雙方的交易費都交了,也就是6元每平米)
5、 測繪費:按各區具體規定
6、 權屬登記費及取證費:一般情況是在200元內。
二手房計稅基數是以房屋評估價,首套房是根據賣家是否首套房。滿5年,但是買方不是首套房,個人所得稅1%要繳納。
4. 二手房買賣的時間以買房合同為准還是房產證為准~!
真正的交易完成,是以房產證變更的時間為准;合同時間只是交易過程中的一個時間。
5. 購買房屋滿5年以什麼時間為准
個人購買住房以取得房屋產權證或契稅完稅證明上註明的時間作為其購買房屋的時間,按「孰前原則」確認。根據國家房改政策購買的公有住房,以購房合同的生效時間房款收據的開具日期或房屋產權證上註明的時間,按照「孰前」的原則確定購買住房的時間。
6. 購買房產以什麼時間為准
是以契稅完稅證明或房屋產權證的時間,以先取得的時間為准。
根據 國稅發【2005】172號《關於房地產稅收政策執行中幾個具體問題的通知》「納稅人同時出具房屋產權證和契稅完稅證明且二者所註明的時間不一致的,按照「孰先」的原則確定購買房屋的時間。」
7. 購房年限具體應該怎麼計算
根據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襲權法》第十六條:「不動產登記簿是物權歸屬和內容的根據。不動產登記簿由登記機構管理。」之規定,是以房地產管理部門中的不動產登記簿的登記為准。通常購房人簽訂購房合同並支付相應款項後,開發商要為購買人從初始登記中辦理變更到購買人的登記,而該變更登記就是在不動產登記簿中反映出來。
8. 夫妻購房代款,年限以誰為准
這個年限 是看房子的產權 和開發商有關系吧。 你要分清楚是商用住房 還是民用住房。商用的就是樓下有鋪面的 一般30-50年。民用的住房一般在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