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去做法醫鑒定有時間限制嗎
有的,應當在小時內開具傷情鑒定委託書,告知被害人到指定的鑒定機構進行傷情鑒定。
法律依據:
《公安機關辦理傷害案件規定》第十八條 公安機關受理傷害案件後,應當在24小時內開具傷情鑒定委託書,告知被害人到指定的鑒定機構進行傷情鑒定。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的人身傷情鑒定標准和被害人當時的傷情及醫院診斷證明,具備即時進行傷情鑒定條件的,公安機關的鑒定機構應當在受委託之時起24小時內提出鑒定意見,並在3日內出具鑒定文書。
對傷情比較復雜,不具備即時進行鑒定條件的,應當在受委託之日起7日內提出鑒定意見並出具鑒定文書。
(1)法醫鑒定的期限擴展閱讀
法醫鑒定的公開程序:
1、被委託的公安機關法醫鑒定機構對辦案單位的委託應予受理,不得無故拒絕,對沒有委託書的當事人,鑒定機構有權拒絕。
2、法醫傷情鑒定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檢驗鑒定所根據資料要詳實可靠,要調閱原始病歷,客觀公正地做出是鑒定結論。
3、法醫鑒定機構做出鑒定後,應向辦案單位公開鑒定書的結論、檢查結果、採納的醫院病歷記錄、依據的法律法規。
4、當事人如對鑒定的結論、檢查結果、採納的醫院病歷記錄、依據的法律、法規有疑義,法醫鑒定人應當做出解釋。
5、法醫鑒定人在接案後,應在十個工作日內將《法醫鑒定書》(除因功能性損傷需要有觀察傷情變化期限的)向辦案單位送出;疑難案件應在十五個工作日內將《法醫鑒定書》向辦案單位送出;如傷情復雜不易下結論,應在十五個工作日內向上級鑒定機構移送。
6、被鑒定人在接受檢驗時必須與鑒定人密切配合,必須向鑒定人提供真實的全部治療病歷、檢查報告單、各種攝片,不得造假,違者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⑵ 法醫鑒定的有效時期是多長時間
一、依據兩部兩院《人體輕傷鑒定標准(試行)》第十四條 面部軟組織單個創版口長度達權3.5厘米(兒童達3厘米),或者創口累計長度達5厘米(兒童達4厘米)或者頜面部穿透創。第十五條 面部損傷後留有明顯瘢痕,單條長3厘米或者累計長度達4厘米;單塊面積2平方厘米或者累計面積達3平方厘米;影響面容的色素改變6平方厘米。你說的鼻部有一近3cm的創口,一般來說是不能構成輕傷的,可如果傷者是瘢痕性體質,鼻部傷口癒合後形成增生性瘢痕,就有可能構成輕傷了。這樣的損傷,法醫一般是讓傷者等一段時間,觀察以後再說,如果沒有形成增生性瘢痕,只是一般的扁平疤痕,就可以出具輕微傷鑒定了。
二、不論什麼樣的鑒定,是傷情還是傷殘鑒定,必須是傷情穩定,不再有變化時方可出具鑒定。如果傷情治療不穩定,以後傷情或功能可能有變化,鑒定是不能出具的。 傷勢輕微、很快就好轉的,可以數天之內就可以出具鑒定的,如果傷情變化有一個過程,如功能恢復情況的,一般是最少三個月以後出具。傷勢重、病情恢復緩慢的,如植物人等的傷殘鑒定,鑒定時間會更長,有的可以超過一年方可出具鑒定。
⑶ 法醫鑒定期限是多長時間
你說驗傷的期限還是從受傷到做鑒定時間
⑷ 法醫鑒定書有沒有期限
1·參閱:公安機關辦理傷害案件規定 第十九條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的人身傷情鑒定標准和被害人當時的傷情及醫院診斷證明,具備即時進行傷情鑒定條件的,公安機關的鑒定機構應當在受委託之時起24小時內提出鑒定意見,並在3日內出具鑒定文書。
2·對傷情比較復雜,不具備即時進行鑒定條件的,應當在受委託之日起7日內提出鑒定意見並出具鑒定文書。
3·對影響組織、器官功能或者傷情復雜,一時難以進行鑒定的,待傷情穩定後及時提出鑒定意見,並出具鑒定文書。
⑸ 法醫鑒定有期限嗎
法醫鑒定是對傷不對人,而且法醫鑒定不接受個人委託,需要有公安機關的委託書,或其內向法院起訴有律容師的委託書,否則不會給他做的。
傷害鑒定一般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因為這樣比較准,過一段時間後,如果確實有需要,也可以按現在的傷情評判,但是不能確定傷是在案發是來的還是後來的,這只能依靠民警去進行案情調查了。法醫鑒定不是算命,算不出來的。
⑹ 法醫鑒定程序時限規定是什麼
有一些鑒定,需要在出院後一段時間才能進行,比如顱腦損傷導致的後遺症,需要在出院後180天後才能進行,
⑺ 法醫傷情鑒定時間為多久
傷情鑒定有一定的時間要求,輕重傷鑒定一般出院後就可以鑒定,涉及關節等功專能問題的出院後三個月到六屬個月才能鑒定,骨折有鋼板固定的並且傷及關節功能的,要等到鋼板取出治療終結後3-6個月才能鑒定,受理鑒定後7天內出鑒定書,有疑難的15天內完成,需要補充材料的從補充完成當天另算。鑒定書由委託單位如交警大隊領取,殘疾等級鑒定一般在治療終結出院後3個月到6個月才能鑒定,但是大部分縣區等地方法醫人數少,只有2-3人,案件不急的、不能立案的如故意傷害未達輕傷的、交通事故未達重傷的經常要一個月才能出鑒定書。
⑻ 法醫鑒定的期限是多長
早點晚點都一樣,只要傷情恢復的差不多就可以做法醫鑒定
⑼ 法醫鑒定 輕傷在多長時間內做有效
要看是那一類的傷害,不同種類傷害鑒定時間不同,具體如下:
《人體版損傷程度鑒定標權准》
鑒定時機
以原發性損傷為主要鑒定依據的,傷後即可進行鑒定;以損傷所致的並發症為主要鑒定依據的,在傷情穩定後進行鑒定。
以容貌損害或者組織器官功能障礙為主要鑒定依據的,在損傷90日後進行鑒定;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根據原發性損傷及其並發症出具鑒定意見,但須對有可能出現的後遺症加以說明,必要時應進行復檢並予以補充鑒定。
疑難、復雜的損傷,在臨床治療終結或者傷情穩定後進行鑒定。
(9)法醫鑒定的期限擴展閱讀
傷情鑒定的准則:
《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准》
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堅持以致傷因素對人體直接造成的原發性損傷及由損傷引起的並發症或者後遺症為依據,全面分析,綜合鑒定。
對於以原發性損傷及其並發症作為鑒定依據的,鑒定時應以損傷當時傷情為主,損傷的後果為輔,綜合鑒定。
對於以容貌損害或者組織器官功能障礙作為鑒定依據的,鑒定時應以損傷的後果為主,損傷當時傷情為輔,綜合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