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是怎麼劃分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之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版主管部門權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Ⅱ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問題
對於一般企業來說稅務上要求殘值5%直線法計提折舊(一些特殊企業可以加速折舊法計提折舊但要向稅務機關核准)
稅務上規定房屋建築物20年
火車、輪船、和其他生產設備10年
電子設備,轎車,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器具、傢具5年
事業單位房屋建築物20年
專用設備、交通工具和陳列品10年
一般設備、圖書和其他固定資產5年
企業計提折舊按照其資產產生的未來經濟利益實現方式確定折舊年限,一般企業不得短於以上折舊年限,因為這樣會導致費用增加,企業所得稅交的少,這樣稅務不幹,而多於以上的年限稅務不管
例如一台電腦稅法規定按5年提折舊,而企業2年提了折舊,在年底稅務審計的時候會按照5年提折舊,也就是調增本年應納說所得額,而如果企業按照10年提的這台電腦,那麼稅務不管
一般判斷折舊年限,就是如果房屋建築物就20年,其他的只要是大型的用於生產的設備就10年,剩下的如傢具、電子設備什麼的都是5年
Ⅲ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怎麼算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此為一般的折舊年限,按照此折舊可以在稅前扣除,各個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年限設定,提前加速折舊的必須經過稅務部門的審批備案
Ⅳ 購入舊的固定資產如何確定其使用年限,
一般有四種方法:
第一、已知取得的舊固定資產在對方已使用多少年,那麼按著法定年限確定折舊年限。如:購買一台舊生產用設備,已知使用7年,這樣就可以確定以後的折舊最低為3年。
第二、不知對方使用年限,但已知這台設備是八成新,你也可按著法定年限確定折舊年限10年,確定最低不得少於8年。
第三、什麼都不知道,只知道成交價,你可以按同類固定資產恆量這個資產的原始價值,如:購買一台舊生產用設備,成交價50萬元,已知同類資產現價100萬元。那麼你可以按最低5年確認。
第四、購的舊固定資產對方已提足折舊,對買方來說是購買的固定資產,有支出就要形成固定資產。並且也要通過折舊收回這筆支出。這樣就需要技術人員(專家)判定還能使用幾年。最好有鑒定報告。
(4)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怎麼確定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的更換與改良的會計處理方法有三種:
1、替代法(substitution method)
如果被更換的固定資產部件單獨記賬,且不單獨記賬但已知其原始成本和累計折舊,則按照新的成本重新確認新的固定資產部件或固定資產。
注銷舊部件賬戶或在固定資產賬戶中沖減舊部件成本和相應的累計折舊,並確認損益。這是一種理想的方法,但不易操作,在通常情況下,固定資產的部件不單獨記賬,也無法知道其賬面成本和累計折舊。
2、沖減累計折舊法(rection of accumulated depreciation)
如果固定資產更換與改良延長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意味著以前計提的累計折舊多提,應將更換或改良成本記入累計折舊的借方,從而達到增加固定資產凈值的目的。這一方法只適應於能夠延長固定資產壽命的更換和改良。
3、成本資本化(capitalization of new cost)
將國家資產更換或改良成本記入一個資產賬戶,這一方法有一個假定,即舊部件成本通過折舊變得極小而可以忽略不計,否則將因一個部件包含兩個成本價格而高估資產價值。
Ⅳ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如何計算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專下:
(一)房屋、建屬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因此,依據上述規定,貴公司的電腦,列印機,傳真機屬於「電子設備」,最低折舊年限為3年;電腦桌屬於「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最低折舊年限為5年;金龍客車屬於「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最低折舊年限為4年。
Ⅵ 固定資產的年限如何確定
2006年頒布的企業會計准則與2007年頒布新企業所得稅法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里對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和殘值的規定總結一下。
一、會計方面
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和殘值在新會計准則下和企業會計制度下存在一些差異,其中,企業會計准則第4
號——固定資產第十五條和第十七條規定: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但是,符合本准則第十九條規定的除外。企業應當根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合理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可選用的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但是,符合本准則第十九條規定的除外。
因為企業選用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不同,將影響固定資產使用壽命期間內不同時期的折舊費用,因而對凈殘值和折舊方法由企業自身一經確定下來就不得隨意變更。而新准則對各類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沒有明確的年限規定,各企業根據自己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但同樣是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固定資產第十九條規定的除外。固定資產第十九條規定如下:
企業至少應當於每年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進行復核。使用壽命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預計凈殘值。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有重大改變的,應當改變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的改變應當作為會計估計變更。
二、稅法方面
將於2008年1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2號)第五十九條和第六十條規定:固定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准予扣除。
企業應當自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新稅法在固定資產的凈殘值方面與會計口徑一致,由企業自行確定,但折舊方法稅法要求須採用直線法,各類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也有最低限定,所以各企業在確定固定資產的折舊和凈殘值時須綜合考慮會計和稅法的不同要求,以進行合理的納稅調整。
Ⅶ 購入舊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怎麼確定
企業購入的固定來資產,其折自舊年限可按不短於《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減去已使用年限後剩餘年限計提折舊;該舊固定資產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可不再提取折舊。企業應提供取得該舊固定資產使用情況的證據,如初始購置發票、出廠日期等能夠證明已使用年限的證據。
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Ⅷ 改造完成的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如何確定
固定資產的後續支出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費用等。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四號———固定資產》第六條和《企業會計准則第四號———固定資產》應用指南的規定,固定資產的更新改造、裝修修理等後續支出,如果與該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或該固定資產的成本能可靠的計量,如延長了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或者使產品質量實質性提高、產品成本實質性降低,則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如有被替換的部分,應扣除其賬面價值;不滿足上述規定的後續支出,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Ⅸ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怎麼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專門另有規定屬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