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級商業秘密保密期限為一年期標志為什麼
通常也是密級,商密標識和保密期限三個部分組成。比如二級商密#一年。
標識不能用黑色實心五角星。那是GJ秘密專屬。
❷ 普通商密保密期限一般不超過幾年
商業秘密屬於一種知識產權,它具有一定的實用性。而我國對於商業秘密的保密期限是有相關的規定的。那麼,商業秘密的保密期限怎麼算呢?保密期限與勞動期限是否有關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一說商業秘密的相關法律知識,希望小編整理的知識能夠為大家答疑解惑。
一、商業秘密的保密期限怎麼計算
員工對企業商業秘密的保密期限應當從知悉商業秘密之日起至該商業秘密公開之日止。「知悉商業秘密之日」是指員工通過正當途徑獲取商業秘密並被要求承擔保密的義務。「商業秘密公開之日」是指商業秘密成為公眾所知的信息,喪失秘密性,這種公開可以是權利人的主動公開也可以是他人通過合法途徑公開(比如:將通過反向工程或自主研發的科技成果公之於眾)或者他人通過非法途徑公開(比如:通過違法披露使商業秘密公之於眾)。《世貿組織知識產權協議》第39條規定,在任何情況下,商業秘密的權利人均有權防止他人未經許可而以違背誠實商業行為的方式去披露、獲得或使用其商業秘密。
二、保密期限與勞動期限是否有關
所謂任何情況是指商業秘密未公開之前的任何情況,即上述「保密期限」內的任何情況,該保密期限的長短取決於商業秘密被公開的時間節點,而與員工的勞動期限無關
❸ 保密期限屆滿後可以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嗎
商業秘密條款法律上稱為競業限制條款,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競業限制期不得超回過2年,答且僅限於高級管理、技術人員以及有保密義務人員
勞動合同法具體規定:
第二十四條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❹ 商業機密保密協議的有效期限是多久
保密復義務一般是法律的制直接規定或勞動合同的隨附義務,不管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是否簽訂保密協議,勞動者均有義務保守商業秘密。而競業限制是基於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約定產生,沒有約定的,無須承擔競業限制義務。
保密義務要求保密者不得泄露商業秘密,側重的不能「說」,競業限制義務要求勞動者不能到競爭單位任職或自營競爭業務,側重的是不能「做」。
保密義務勞動者承擔的義務僅限於保密,並不限制勞動者的就業權,而競業限制義務不僅僅限制勞動者泄密,還限制勞動者的就業,勞動者的負擔重很多。
保密義務一般期限較長,只要商業秘密存在,勞動者的保密義務就存在,而競業限制期限較短,最長不超過二年。
保密協議,是指協議當事人之間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書面或口頭信息,約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該等信息的協議。負有保密義務的當事人違反協議約定,將保密信息披露給第三方,將要承擔民事責任甚至刑事責任。
❺ 資料的保密期限直到相關的商業秘密消失時為終止是什麼意思
邱戈龍尖端知識產權律師解答您的問題:我國至今還未制定統一的商業秘版密保護法,有關商業秘密權的基本法律也未明確規定如何確定保密義務的期限,但根據《合同法》的誠實信用原則和勞動者對單位的忠實義務,保守商業秘密的義務屬於法定的義務,權利人與義務人即使沒有約定保密期限,只要該項商業秘密未被公開,仍然具有經濟價值,且權利人對其採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屬於法律意義上的商業秘密,則知悉該商業秘密的單位和個人就應當繼續履行保密義務,直到該項商業秘密公開為止,即當事人保密義務的期限與商業秘密的存續期限相同。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依約定。具體請咨詢邱戈龍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