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撤銷權行使的時效期間
在債務人通過轉移財產的手法躲債的時候,債權人是可以行使撤銷權專的。撤銷權的行使是為了屬避免債權人的權益受到損失,撤銷權的行使期限為一年。
債權人對債務人的財產並無直接支配的權利,只能對債務人請求給付,債務人得自由支配其財產。但當債務人與他人實施某種行為,使其作為債權擔保的責任財產不當減少,因而害及債權人的利益,致使債權有不能實現的危險情形時,債權人可申請法院撤銷債務人與他人之間的法律關系,恢復債務人的責任財產,使債權得到確保。
(1)變更權的行使期限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撤銷權要及時行使,否則就要喪失,就是合同法規定的撤銷權消滅。
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五條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撤銷權消滅: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在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用戶的行為放棄了撤銷權。
根據《合同法》第五十四條第三款規定: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② 為什麼撤銷權的行使均有時間的限制
撤銷權是指因債務人實施減少其財產的行為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該行為的權利。
《合同法》第75條規定:「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在民法理論中根據民事權利作用的不同通常將民事權利分為支配權、請求權、形成權和抗辯權。撤銷權屬於形成權即權利人依自己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這種權利的行使對當事人的權利狀態具有重大的影響,因此法律對其作出了較大的限制,規定相較於訴訟時效更加嚴格的除斥期間。該期間屆滿則權利當然消滅,故又稱為權利預定存續期間即預定期間。
法律作出這樣的制度安排,旨在督促權利人盡早實施權利,消除法律關系中的不確定因素,維護法律關系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