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時限是什麼意思
時限的意思:完成某項工作的期限:~緊迫。以三天為~完成這項任務。
拼音:[ shí xiàn ]
引證解釋:薛用弱 《集異記補編·李清》:「會當至此,但時限未耳。」
筆畫:
時限近義詞:
一、限期[ xiàn qī ]
指定日期,不許超過:~歸還。~報到。
指定的不許超過的日期:~已滿。三天的~。
」 鄭觀應 《盛世危言·紡織》:「況換約之限期以十年,屆期毅然行之,必有成效。」
二、期限[ qī xiàn ]
限定的一段時間,也指所限時間的最後界限:~很短。~三個月。限你五天~。~快到了。
」 魯迅 《且介亭雜文·憶韋素園君》:「這明明是他送給我的一個紀念品,莫非他已經自覺了生命的期限了么?」
❷ 時限和年限的區別
工作年限
顧名思義,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參加工作的時間,稱為工作年限回。
繳費年限
繳費年限既包含勞答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期間由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年限(其中,職工養老保險實行個人繳費制度前,職工的連續工齡可視同繳費年限),也包含勞動者靈活就業期間由個人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年限。
❸ 法律條文中的時間及期限如何計算
1、期間以時計算的,開始的時不計算在內,而應從下一個小時算起。比如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接受當事人訴訟保全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48小時內作出裁定。在計算期間時,接受當事人申請的那一個小時不計算在48小時之內,即如果提出申請是在8點,應從9點開始期間的計算。
2、期間以日計算的,開始的日不計算在內,應從第二日開始算起。比如根據民事訴訟法,對判決提起上訴的期間為15日,那麼宣判的當天或者判決書送達的當天不計算在15日內,即如果5月10日送達判決書,應當從11日開始期間的計算,5月25日上訴期間屆滿。
期限,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一定時間。期限由事實構成,並以將來確定要發生的事實為內容。構成期限的事實,亦稱為期限。依《民法通則》規定的精神,期限分為法定、指定和約定三種。
民法中的期限是指法律關系發生、變更和消滅的時間,分為期間和日期。期間是指從某一特定的時間到另一特定的點所經過的時間。它是某一特定的時間段,如1995年5月1日到1996年5月1日即是一個期間。期日,是指不可分割的一定時間。它是時間的某以特定的點,如1996年10月1日即是一個星期日。期間是時間某一動態的階段,即期日與期日之間的間隔時間;期日則是時間的某一靜態的點。
❹ 一般法定期限是多少時間
法定期限即法律規定的期限。不同的法律關系、法律程序有不同的期限或時限。比如民事法律關系的法定保護(支持提出訴求)的期限一般為三年,也有更短的為一年,還有更長的期限為二十年,等等。
❺ 期限與年限有什麼區別
期限與年限是有區別的。
年限是指規定的或作為一般標準的年數,某物適於使用或有專效地完成其屬職能的時間。多指約定時間或產品的使用時間。超過設定的年限即不在受約保證約束或質量不受保障的意思。
期限,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一定時間。期限由事實構成,並以將來確定要發生的事實為內容。構成期限的事實,亦稱為期限。
依《民法通則》規定的精神,期限分為法定、指定和約定三種。比如,合同約定借款於1988年10月30日返還,則債權人的請求權在該年的10月30日以前不發生效力,而到了10月30日,債權人的請求權和債務人的還款義務均於此確定之日同時發生效力。期限通常可以附加於法律行為,稱為附期限的法律行為。
❻ 中國法律時效期多長
中國刑法也有時效。但是與日本不同的是,只要公安機關立案了,就沒有時內效期限了。也就是說,除容非犯罪以後,公安部發現,逃了一定的年份,那才算過了時效。也就是說,成了懸案,逃在多年也沒用。因為已經立案了。
此外還有一個兜底條款,只要檢察院覺得有必要抓,一樣能抓。
第八十七條 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❼ 期限是什麼意思
意思:
1、限定的一段時間。
引用:王西彥《古屋》第三部五:「我們回以三個月為期限,讓我做答一次試驗。」
2、指時限的最後界線。
引證:唐·元稹《贈樂天》詩:「垂老相逢漸難別,白頭期限各無多。」
翻譯:垂暮老人相見再分別覺得十分的傷感,已經是上了年紀的人,所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讀音:qī xiàn
例句:校長同意延長他的請假期限。
近義詞:
1、限期[ xiàn qī ] 指定的不許超過的日期。
引證:清·周亮工 《復何匡山書》:「限期既迫,恐難再滯。」
翻譯:定下來的日子就快要到了,恐怕很難再拖延。
例句:一切犯罪分子必須限期坦白自首,否則將受到嚴懲。
2、刻日[ kè rì ] 限定日期。刻,通「 克 」。
引證:元·馬致遠 《青衫淚》第一折:「將某左遷江州司馬,刻日走馬之任。」
翻譯:將某降職到江州司馬,在限定日期前就要去赴任了。
例句:今天我統率大軍十萬,刻日要掃清山寨,擒拿眾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