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公路設計中怎麼確定公路等級
公路根據使用任務、功能和適應的交通量分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四級公路五個等級。 高速公路為專供汽車分向、分車道行駛並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線公路。 四車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汽車摺合成小客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2500~55000輛; 六車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汽車摺合小客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45000~80000輛; 八車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汽車摺合成人客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60000~100000輛。 其它公路為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干線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分四個等級。
一級公路為供汽車分向、分車道行駛的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汽車摺合成小客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1500~30000輛。 二級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車輛摺合成中型載重汽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3000~7500輛。 三級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車輛摺合成中型載重汽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1000~4000輛。 四級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車輛摺合成中型載重汽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雙車道1500輛以下;單車道200輛以下。 公路等級的選用公路等級應根據公路網的規劃,從全局出發,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務、功能和遠景交通量綜合確定。 一條公路,可根據交通量等情況分段採用不同的車疲乏數或不同的公路等級。 各級公路遠景設計年限: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為20年;二級公路為15年;三級公路為10年;四級公路一般為10年,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 對於不符合本標准規定的已有公路,應根據需要與可能的原則,按照公路網發展規劃,有計劃地進行改建,提高通行能力及使用質量,以達到相關等級公路標準的規定。 採用分期修建的公路,必須進行總體設計,使前期工程在後期仍能充分利用。
❷ 路面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是多少
說明:5.0.8 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
本次修訂增加了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的條文,主要是基於下列三個方面的理由:
(1)隨著我國公路網的不斷完善,為了確保發揮路網的運營效率,減少路面結構性的頻繁維修對路網運輸效率和交通安全帶來的不利影響,對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做出規定是必要的。
(2)與國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公路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仍然偏低。例如:歐盟中多數國家的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在15~30年間,普遍比我國的規定要高。英國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40年。法國國家公路網,高速公路和快速路設計使用年限為30年,城鎮道路和其他等級公路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20年,地方上的低交通量道路路面結構初始設計使用年限為12年。德國高速公路、州級公路和低等級公路一般為30年。澳大利亞路面結構設計年為:新建柔性路面為20~40年,罩面為10~20年;剛性路面為30~40年。日本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對於主要的干線公路、高速公路為40年,國道20年;隧道內的路面為20~40年,對於大交通量的交叉口(立交)和城市的干線公路為大於20年。http://www.zzguifan.com/webarbs/book/249/1392928.shtml(3)從我國公路建設與工程實踐經驗看,京津塘高速公路、廣深高速公路、濟青高速公路路面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都已超過15年,並超過或接近了20年,其他等級的公路路面結構的實際使用年限也有很多路段遠遠超過了初期的設計使用年限。2000年以後,隨著針對路面早期損壞開展的相關研究成果的不斷應用和公路建設管理技術的不斷進步,路面結構的使用年限不斷提高,逐步朝耐久性方向發展。通過對過去二十多年路面設計與施工技術進步成功經驗的總結看,無論是在原材料控制、混合料設計、施工關鍵技術方面,還是在路面施工質量控制以及交通運營管理方面,都為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的提高打下了基礎。因此,對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做出規定是可行的。
本次修訂增加了對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的規定。本標准所規定的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是指路面結構在正常設計、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條件下應達到的年限。在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內,可根據實際需要對路面表面功能進行恢復性維修。
❸ 公路怎麼劃分等級具體標準是什麼
公路的分類
一、按行政等級劃分
公路按行政等級可分為:國家公路、省公路、縣公路和鄉公路(簡稱為國、省、鄉道)以及專用公路五個等級。一般把國道和省道稱為干線,縣道和鄉道稱為支線。
國道是指具有全國性政治、經濟意義的主要干線公路,包括重要的國際公路,國防公路、連接首都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首府的公路,連接各大經濟中心、港站樞紐、商品生產基地和戰略要地的公路。國道中跨省的高速公路由交通部批準的專門機構負責修建、養護和管理。
省道是指具有全省(自治區、直轄市)政治、經濟意義,並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公路主管部門負責修建、養護和管理的的公路干線。
縣道是指具有全縣(縣級市)政治、經濟意義,連接縣城和縣內主要鄉(鎮)、主要商品生產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屬於國道、省道的縣際間公路。縣道由縣、市公路主管部門負責修建、養護和管理。
鄉道是指主要為鄉(鎮)村經濟、文化、行政服務的公路,以及不屬於縣道以上公路的鄉與鄉之間及鄉與外部聯絡的公路。鄉道由人民政府負責修建、養護和管理。
專用公路是指專供或主要供廠礦、林區、農場、油田、旅遊區、軍事要地等與外部聯系的公路。專用公路由專用單位負責修建、養護和管理。也可委託當地公路部門修建、養護和管理。
二、按使用任務、功能和適應的交通量劃分
根據我國現行的《公路工程技術標准》(JTJ001-1997),公路按使用任務、功能和適應的交通量分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四級公路五個等級:
1、高速公路為專供汽車分向分車道行駛並應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車道公路。
四車道高速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摺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輛。
六車道高速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摺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80000輛。
八車道高速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摺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100000輛。
2、一級公路為供汽車分向分車道行駛並可根據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車道公路。
四車道一級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摺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15000~30000輛。
六車道一級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摺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輛。
3、二級公路為供汽車行駛的雙車道公路。
一般能適應每晝夜3000~7500輛中型載重汽車交通量。
4、三級公路為主要供汽車行駛的雙車道公路。
一般能適應每晝夜1000~4000輛中型載重汽車交通量。
5、四級公路為主要供汽車行駛的雙車道或單車道公路。
雙車道四級公路能適應每晝夜中型載重汽車交通量1500輛以下。
單車道四級公路能適應每晝夜中型載重汽車交通量200輛以下。
❹ 公路分幾個等級
公路來等級是按照功能源型、行政型、快慢用詞三種方法劃分的,並不是看路寬和途徑地方來劃分的。
1、功能型等級是主要按交通量劃分的,根據公路的使用任務、功能和流量進行劃分,中國大陸將公路劃分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四級公路,共五個等級(數字分級是傳統等級體系,高速公路是新來的)。其中,高速和一級為高等級公路,二級居中,三四為低等級。
2、行政級別型等級分為國道、省道、縣道。
3、快慢用詞的分級是高速公路、快速公路、普通公路三大檔次。
(4)道路等級年限擴展閱讀:
與道路的區別
:
現代公路是指聯接城市之間、城鄉之間、鄉村與鄉村之間、和工礦基地之間,按照國家技術標准修建的,由公路主管部門驗收認可的道路,包括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四級公路,但不包括田間或農村自然形成的小道。主要供汽車行駛並具備一定技術標准和設施。
道路是供各種車輛(無軌)和行人通行的工程設施。按其使用特點分為城市道路、公路、廠礦道路、林區道路及鄉村道路等。其中城市道路是指城市規劃區內的公共道路,一般劃設人行道、車行道和交通隔離設施等。包括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幹道、城市次幹道、城市支路。
❺ 公路等級是怎麼分的
首先,公路等級分級有不同體系,根據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術標准》,依據公路交通量及其公路交通所承擔的任務和性質等不同的分類標准分別分類,如一級、二級等;中國還有按行政級別劃分的公路,也就是國道、省道、縣道、鄉道、村道等,所以會出現題目中所說的不同名詞。
公路等級是影響汽車運用的的一切道路因素的基礎,是起決定性作用的道路條件,汽車的使用效果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公路的等級。這些公路名詞是按照不同的標准劃分的,並不是看路多寬還是經過哪裡,具體分類如下:
技術等級:一般按照公路所適應的年平均晝夜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務和性質,將公路分為五個技術等級: 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三級公路、四級公路。
路面等級:高等級公路、中等級公路、低等級公路。
速度等級:在中國大陸,公路專業權威文件沒有採用速度三檔法劃分公路級別,因為速度分類法僅參考速度,不夠嚴謹。不過還是有相關專業人士將公路分為高速、快速和低速三個等級。
行政等級:根據不同性質或水平的政治功能地位,公路可分為國道、省道、縣道、鄉道和村道。
(5)道路等級年限擴展閱讀:
公路養護
公路建成通車後,因承受車輪的磨損和沖擊,受到暴雨、洪水、風沙、冰雪、日曬、冰融等自然力的侵蝕和風化,以及人為的破壞和修建時遺留的某些缺陷,公路使用質量會逐漸降低。因此,公路建成通車後必須採取養護維修措施,並不斷進行更新改善。
公路養護必須及時修復損壞部分,否則將導致修復工程的投資加大,縮短公路的使用壽命,並給用路者造成損失。公路維修還必須注意進行緊急服務和搶修,保持公路暢通無阻。在中國及其他發展中國家,公路養護還要對原有技術標准過低的路段、構造物和沿線設施進行局部改善、更新和添建,以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
公路-網路
❻ 如何查詢公路的等級
一級公路
為供汽車分向、分車道行駛,並部分控制出入、部分立體交叉的公路,主要連接重要政治、經濟中心,通往重點工礦區,是國家的干線公路。四車道一級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汽車摺合成小客車的遠景設計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15000~30000輛;
二級公路
連接政治、經濟中心或大工礦區等地的干線公路,或運輸繁忙的城郊公路。一般能適應各種車輛行駛,二級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車輛摺合成中型載重汽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3000~7500輛。
三級公路
溝通縣及縣以上城鎮的一般干線公路。通常能適應各種車輛行駛,三級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車輛摺合成中型載重汽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1000~4000輛。
四級公路
溝通縣、鄉、村等的支線公路。通常能適應各種車輛行駛,四級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車輛摺合成中型載重汽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雙車道1500輛以下;單車道200輛以下。丙察察公路從四級改造為三級,以前是老式鄉村山路。
(6)道路等級年限擴展閱讀:
公路等級有不同劃分角度:
1、功能型等級是主要按交通量劃分的,根據公路的使用任務、功能和流量進行劃分,中國大陸將公路劃分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四級公路,共五個等級(。其中,高速和一級為高等級公路,二級居中,三四為低等級。
2、行政級別型等級分為國道、省道、縣道。
3、快慢用詞的分級是高速公路、快速公路、普通公路三大檔次。
❼ 中國公路等級怎樣劃分的
當前,國內公路根據道路的交通量、使用任務和功能等方面,將公路分為5個等級,分別是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以及四級公路。
1、高速公路
目前,國內最高等級的公路就是高速公路,也是唯一可以滿足120km/h車速的公路。高速公路是指能適應年平均晝夜小客車2.5萬輛的公路,路面有超過4個車道的寬度,使用年限只有20年。在高速路上,行人、非機動車都不能上去的。
公路等級的選用根據公路網的規劃,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務、功能和遠景交通量綜合確定;同一條公路,可根據交通量等情況分段採用不同的車疲乏數或不同的公路等級。
公路按行政等級可分為:國家公路、省公路、縣公路和鄉公路(簡稱為國、省、鄉道)以及專用公路五個等級。一般把國道和省道稱為干線,縣道和鄉道稱為支線。
國道是指具有全國性政治、經濟意義的主要干線公路,包括重要的國際公路,國防公路、連接首都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首府的公路,連接各大經濟中心、港站樞紐、商品生產基地和戰略要地的公路。國道中跨省的高速公路由交通部批準的專門機構負責修建、養護和管理。
❽ 道路級別一共分為幾個級別,怎麼判斷它的級別
公路根據使用任務、功能和適應的交通量分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四級公路五個等級。
高速公路為專供汽車分向、分車道行駛並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線公路。
四車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汽車摺合成小客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2500~55000輛;
六車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汽車摺合小客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45000~80000輛;
八車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汽車摺合成人客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60000~100000輛。 其它公路為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干線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分四個等級。
一級公路為供汽車分向、分車道行駛的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汽車摺合成小客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1500~30000輛。
二級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車輛摺合成中型載重汽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3000~7500輛。
三級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車輛摺合成中型載重汽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1000~4000輛。
四級公路一般能適應按各種車輛摺合成中型載重汽車的遠景設計年限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雙車道1500輛以下;單車道200輛以下。
公路等級的選用公路等級應根據公路網的規劃,從全局出發,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務、功能和遠景交通量綜合確定。
一條公路,可根據交通量等情況分段採用不同的車疲乏數或不同的公路等級。 各級公路遠景設計年限: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為20年;二級公路為15年;三級公路為10年;四級公路一般為10年,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 對於不符合本標准規定的已有公路,應根據需要與可能的原則,按照公路網發展規劃,有計劃地進行改建,提高通行能力及使用質量,以達到相關等級公路標準的規定。 採用分期修建的公路,必須進行總體設計,使前期工程在後期仍能充分利用。
至於用眼睛去判斷什麼級別的公路這個還是不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