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派出所工作對象
所謂工作對象就是重點人口、刑滿釋放分子、緩刑考驗人員等。
② 派出所民警辦理民事案件最長時限是多少工作日
應當是行政案件或者治安案件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和相關規章版(公安部令)公安機關辦理治權安案件的期限為一加一個月
即一般情況下一個月結案,特殊情況,報上一級機關批准可以延長一個月。有法定期限的,從其期限
對於行政案件中涉及的民事糾紛,可以適用調解,公安機關調解不具備強制力。
後面是個人意見:對於調解,被擒害人可以以放棄控告為條件達成一致。
③ 派出所的工作對象什麼意思
派出所工作對象是指具有違法犯罪的案跡,或者被依法判決緩刑人員,採取取保候審人員、實施重點幫教監管人員等。
工作對象只要不犯錯,一般是沒有什麼影響的。
④ 派出所立案後有期限嗎
接到報案,符合條件的就應當立案,立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一)事實條件,即有犯罪事實或犯專罪嫌疑人屬。有犯罪事實,是指有被客觀、真實的證據所證明的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預備、實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這不意味著證實犯罪的證據需要確實充分,但也不應是辦案人員憑估計、猜測得出的結論。這里所指「有犯罪事實」,主要是指犯罪事件已經發生,即有犯罪的客體和客觀要件;而對犯罪主體和犯罪主觀方面的查明則不是立案的必要條件,而是立案後需要進一步查清的問題。因此,此時的證據並不要求達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獲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實和情節。
(二)法律條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立案追究的行為,必須是具有社會危害性和刑罰應罰性的行為,只有當這種犯罪事實確需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時,才予以立案。
⑤ 氵派出所處理案件有規定期限嗎
派出所處理治安案件,按《治安管理處罰法》,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三十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
如果是處理刑事案件,期限按《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辦理。
⑥ 被派出所列為掌控對象,是否有年限!
當然不是無緣無故,你是有犯罪記錄的人,相對於其他沒有犯罪記錄的人肯定是被公安機關進行關注的人,公安部是有規定的。但一般的犯罪人員記錄人員,是不會有特別嚴格監控措施,可能在進入公共場合的時候會有一些檢查,如果是涉毒人員,檢查的措施,更為嚴格。
⑦ 派出所工作對象指什麼
派出所的所謂工作對象就是重點人口、有違法犯罪的案跡、刑滿釋放人員、緩刑考驗人員、取保候審人員等。
如果成了公安局派出所的工作對象,基本是以上類型。
派出所為公安系統的基層組織,上級公安機關的派出機構。在中國,派出所依照國家治安管理法規和上級公安機關規定的許可權,其主要任務是:
堅決貫徹公安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同犯罪分子作斗爭;防、控各種事故的發生,管理社會治安,維護公共秩序;保障人民合法權益不受侵犯,保衛國家安全。
⑧ 被公安局列入重點人口管理了,什麼時候能消除
法律沒有規定重點人口的解除期限,由各派出所靈活掌握,當公安人員判定你已經沒有危害嫌疑的時候就可以消除了。
重點人口不會影響你任何活動,只是遇有重大案件發生時,派出所會首先排查重點人口,在日常工作中對重點人口比較留心。因此,如果不犯案的話,不用顧慮這么多。
《重點人口管理工作規定》
第三條 有下列行為嫌疑的人員應當列為重點人口:
(一)有危害國家安全活動嫌疑的。
(二)有嚴重刑事犯罪活動嫌疑的。
第四條 下列人員應當列入重點人口管理:
(一)因矛盾糾紛激化,有鬧事行凶報復苗頭、可能鋌而走險的。
(二)因故意違法犯罪被刑滿釋放,解除勞動教養不滿五年的。
(8)派出所工作對象的期限擴展閱讀:
公安局對列入重點人口撤消的流程:
1、各派出所民警按照公安部的《重點人口管理工作規定》逐人整理列管、撤管材料,填寫《派出所工作對象信息登記表》。
2、對有危害國家安全活動嫌疑的重點人口的列管與撤管,經派出所領導審核後,報縣公安局審批,報市公安局備案。
3、其他重點人口的列管與撤管,由派出所領導審批,並報縣局戶政科備案。納入視線的人員由責任區民警按縣局統一下發的《納入視線管理對象登記表》填好,交派出所領導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