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債券的剩餘期與存續期有什麼區別
債券的剩餘復期即債券的待償制期,待償期愈短,債券的價格就愈接近其終值(兌換價格),所以債券的待償期愈長,其價格就愈低
債券的存續期即債券的期限。
舉例來說,一隻5年的企業債券,他的存續期為5年,如果第三年你購買了,他的剩餘期為3年。如果企業債券出現延期,那麼他的存續期也相應延長
『貳』 債券價值如何計算
債券價值是指進行債券投資是投資者預期可獲得的現金流入的現值。其計算公式為:債券價值=未來各期利息收入的現值合計+未來到期本金或售價的現值。
一、債券價值的定義:
債券價值是指進行債券投資是投資者預期可獲得的現金流入的現值。
二、債券價值的含義:
1、債券的現金流入主要包括利息和到期收回的本金或出售時獲得的現金兩部分。當債券的購買價格低於債券價值時,才值得購買。
2、根據資產的收入資本化定價理論,任何資產的價值都是在投資者預期的資產可獲得的現金收入的基礎上進行貼現決定的。
三、債券價值的公式:
1、債券價值=未來各期利息收入的現值合計+未來到期本金或售價的現值
2、其中,未來的現金流入包括利息、到期的本金(面值)或售價(未持有至到期);計算現值時的折現率為等風險投資的必要報酬率。
四、債券價值的計算公式因不同的計息方法的表示方式:
1、債券估價的基本模型
典型的債券是固定利率、每年計算並支付利息、到期歸還本金。
2、其他模型
(1)平息債券
平息債券是指利息在到期時間內平均支付的債券。支付的頻率可能是一年一次、半年一次或每季度一次等。
平息債券價值的計算公式如下:
平息債券價值=未來各期利息的現值+面值(或售價)的現值
【提示】如果平息債券一年復利多次,計算價值時,通常的方法是按照周期利率折現。即將年數調整為期數,將年利率調整為周期利率。
(2)純貼現債券
純貼現債券是指承諾在未來某一確定日期作某一單筆支付的債券。這種債券在到期日前購買人不能得到任何現金支付,因此也稱作"零息債券"。
(3)永久債券
永久債券是指沒有到期日,永不停止定期支付利息的債券。優先股實際上也是一種永久債券,如果公司的股利支付沒有問題,將會持續地支付固定的優先股息。
(4)流通債券
流通債券,是指已經發行並在二級市場上流通的債券。
流通債券的特點是:
(1)到期時間小於債券的發行在外的時間。
(2)估價的時點不在計息期期初,可以是任何時點,會產生「非整數計息期」問題。
流通債券的估價方法有兩種:
(1)以現在為折算時間點,歷年現金流量按非整數計息期折現。
(2)以最近一次付息時間(或最後一次付息時間)為折算時間點,計算歷次現金流量現值,然後將其折算到現在時點。無論哪種方法,都需要用計算器計算非整數期的折現系數。
五、債券價格公式
1、從債券投資收益率的計算公式R=[M(1+rN)—P]/Pn
2、可得債券價格P的計算公式P=M(1+rN)/(1+Rn)[1]
六、影響債券價格的因素
其中M是債券的面值,r為債券的票面利率,N為債券的期限,n為待償期,R為買方的獲利預期收益,其中M和N是常數。那麼影響債券價格的主要因素就是待償期、票面利率、轉讓時的收益率。
1、待償期。債券的待償期愈短,債券的價格就愈接近其終值(兌換價格)M(1+rN),所以債券的待償期愈長,其價格就愈低。另外,待償期愈長,發債企業所要遭受的各種風險就可能愈大,所以債券的價格也就愈低。
2、票面利率。債券的票面利率也就是債券的名義利息率,債券的名義利率愈高,到期的收益就愈大,所以債券的售價也就愈高。
3、投資者的獲利預期。債券投資者的獲利預期(投資收益率R)是跟隨市場利率而發生變化的,若市場利率高調,則投資者的獲利預期R也高漲,債券的價格就下跌;若市場的利率調低,則債券的價格就會上漲。這一點表現在債券發行時最為明顯。
一般是債券印製完畢離發行有一段間隔,若此時市場利率發生變動,即債券的名義利息率就會與市場的實際利息率出現差距,此時要重新調整已印好的票面利息已不可能,而為了使債券的利率和市場的現行利率相一致,就只能就債券溢價或折價發行了。
4、企業的資信程度。發債者資信程度高的,其債券的風險就小,因而其價格就高;而資信程度低的,其債券價格就低。所以在債券市場上,對於其他條件相同的債券,國債的價格一般要高於金融債券,而金融債券的價格一般又要高於企業債券。
5、供求關系。債券的市場價格還決定於資金和債券供給間的關系。在經濟發展呈上升趨勢時,企業一般要增加設備投資,所以它一方面因急需資金而拋出債券,另一方面它會從金融機構借款或發行公司債,這樣就會使市場的資金趨緊而債券的供給量增大,從而引起債券價格下跌。而當經濟不景氣時,生產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將有所下降,金融機構則會因貸款減少而出現資金剩餘,從而增加對債券的投入,引起債券價格的上漲。而當中央銀行、財政部門、外匯管理部門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時也往往會引起市場資金供給量的變化,其反映一般是利率、匯率跟隨變化,從而引起債券價格的漲跌。
6、物價波動。當物價上漲的速度輕快或通貨膨脹率較高時,人們出於保值的考慮,一般會將資金投資於房地產、黃金、外匯等可以保值的領域,從而引起資金供應的不足,導致債券價格的下跌。
7、政治因素。政治是經濟的集中反映,並反作用於經濟的發展。當人們認為政治形式的變化將會影響到經濟的發展時,比如說在政府換屆時,國家的經濟政策和規劃將會有大的變動,從而促使債券的持有人作出買賣政策。
8、投 機因素。在債券交易中,人們總是想方設法地賺取價差,而一些實力較為雄厚的機構大戶就會利用手中的資金或債券進行技術操作,如拉抬或打壓債券價格從而引起債券價格的變動。
『叄』 債券償還期限和市場利率
簡單說:
如果預期未來市場利率下降,以固定利息率的長期債券來融資的話,利息支出就多了,版當然不劃權算,不如短期債券,能及早還掉。所以此時發債,宜採用短期債券。
比如現在市場利率6%,未來有下降趨勢。要發債融資的話,用6.5%的一年期債券還是三年期債券呢(假設債券沒有流動性升水)?當然選一年期,因為一年後市場利率下跌(比如到5%),利率6.5%的債券就非常缺乏吸引力了。一年期的債券到期後,可以不再發債,而去銀行借款,但是三年期債券就沒的選擇了,得繼續按6.5%付利息。
『肆』 政府債券的還債期限一般是多長啊
不是,具體要依據是何種類型的國債,現在發行的國債主要是兩種:憑證式國債和記帳式國債;憑證式國債最好持有到期,才能得到足額的本金和利息,如果提前贖回要支付本金0.1%的手續費,而利息收入相當於活期存款利率;而記帳式國債是上市交易國債,你可以隨時把國債賣掉,跟買賣股票一樣,但如果你賣出的價格低於買入的成本,那麼你就虧損了,如果你賣出的價格高於你買入的成本,那麼你也賺了,同時不管你賠還是賺賣出國債都還有利息收益。
關於計算利息問題,憑證式國債和記帳式國債起息日略有不同,憑證式國債從購買日算起,而記帳式國債從發行日算起;到期日後就可收回本息,憑證式國債如果你不到銀行去辦理,逾期是不計算利息;而記帳式國債到期後一般1、2個工作日後便可以把本息劃到你資金帳戶上。
例如2008年憑證式(二期)國債,該期國債發行期為2008年4月15日至2008年4月30日。該期國債從購買之日開始計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不計復利,逾期兌付不加計利息。
發行2008年記賬式(五期)國債,該期國債通過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和證券交易所市場(以下簡稱各交易場所)面向社會各類投資者發行,本期國債期限5年,經投標確定的票面年利率為3.69%,2008年4月21日開始發行並計息,4月24日發行結束,4月28日起,本期國債在各交易場所以現券買賣和回購的方式上市交易,本期國債為固定利率附息債,利息按年支付,利息支付日為每年4月21日(節假日順延,下同),2013年4月21日償還本金並支付最後一年利息。
『伍』 債券計算期限問題
第一題:期限8年,題目已知
第二題:期限為10年,2004年1月1日買某企業2001年1月1日發行,已經過了3年,所以期限是7年
『陸』 政府債券按照期限長短可分為哪些
政府債券按照期限長短可分為短期債券、中期債券和長期債券。
企業發行短期債券大多是為了籌集臨時性周轉資金。在我國,這種短期債券的期限分為3個月、6個月和9個月。
短期債券的發行者主要是工商企業和政府,金融機構中的銀行因為以吸收存款作為自己的主要資金來源,並且很大一部分存款的期限是1年以下,所以較少發行短期債券。政府發行短期債券多是為了平衡預算開支。
美國政府發行的短期債券分為3個月、6個月、9個月和12個月四種。我國政府發行的短期債券較少。
通常全年天數定位360天,半年定位180天。利息累計天數則分為按實際天數(ACT)計算(ACT/360,ACT/180)和按每月30天計算(30/360,30/180)兩種。
償還期限在一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稱為中期債券。
一般說來,償還期限在10年以上的為長期債券,主要是政府、金融機構和企業發行,我國企業債券償還期限在5年以上的為長期企業債券。
根據償還期限的不同,一般說來,償還期限在10年以上的為長期債券;償還期限在1年以下的為短期債券;期限在1年或1年以上、10年以下(包括10年)的為中期債券。
我國國債的期限劃分與上述標准相同。但我國企業債券的期限劃分與上述標准有所不同。我國短期企業債券的償還期限在1年以內,償還期限在1年以上5
年以下的為中期企業債券,償還期限在5年以上的為長期企業債券。
中長期債券的發行者主要是政府、金融機構和企業。發行中長期債券的目的是為了獲得長期穩定的資金。我國政府發行的債券主要是中期債券,集中在3~5年這段期限。
『柒』 債券待償期怎麼算
2014/04/02-2010/09/30 ,債券的剩餘期即債券的待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