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葯材有沒有保質期中葯一般能放多久
我們知道很多東西都是有保質期的,更不用說是葯材。西葯一般放置兩到三年就會過期,而中葯和西葯在本質上有很大的區別,所以不能相提並論。我們常說中葯是“葯食同源”,所以很多中葯的儲存和食物儲存是一樣的,但中葯又因其特殊的特點,又不能和食物一概而論。
在中葯的發展過程中,保質期這個名詞並沒有特別的提及,古人認為中葯並沒有嚴格的儲存年限要求,我們不能說放置了一年兩年的葯材就會比新鮮的葯材質量差,恰恰相反,在中葯裡面很多葯材還有“陳放”的要求,就像窖藏的酒一般,歷久彌新、愈陳愈好。
4、煎好的葯要當天服用
和乾燥的原葯材不同,煎煮好的葯材一般是不建議放置的,最好趁熱服用。所以古人煎煮葯材一般都是現煎趁熱喝,這樣才能發揮最好的葯效。
現在很多人為了方便都會選擇中葯代煎,一次就煮出一星期甚至更長時間的葯液,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因為中葯材的有效成分一旦被提取後就會變得極不穩定,各種復雜的成分混合在一起很容易發生變化,或揮發、或分解、或氧化等等都不得而知,會一定程度上影響葯效。
再者,一般中葯煎煮後不會經過消毒滅菌的處理,自然環境中的細菌病毒很容易在葯液中滋生,假如喝了變質污染的中葯,恐怕不但不能治病,還會損害健康。
❷ 中草葯也有有效期嗎
人們常有這樣的困惑:中草葯是否像西葯一樣也有有效期?自己家裡長期貯藏的一些中草葯還能用嗎?對於中成葯,一般其有效期在三年左右,要是超過三年就不要用了。但對於中草葯的有效期,目前國家還沒有出台統一的標准,
中草葯大都經過乾燥及炮製處理,一般可以保存較長時間,但有些葯物存放時間過長,葯效就會減退,還有一些容易揮發的葯品保存時間更短。但不同的中草葯依據其質地、儲存條件的確存在著不同的有效期,如植物類、動物類的中草葯材儲存不當易變質,而礦物質類中草葯儲存不當易揮發,出現這些情況都會導致中葯材療效下降。有的中葯材儲存時間過長,雖然外觀上沒有發生霉變、蟲蛀等現象,但療效已降低。
從中葯材的質地來看,它們的有效期有很大的區別。如黃連可以保存10年,陳皮是儲存越久越好,而田七很堅硬,也不容易揮發。但枸杞等含有大量脂肪油的中葯材,存放時間一長極易走油,再如藿香、薄荷、荊芥等,保存時間一長,它們所含有的揮發油就揮發掉了,有效成分就降低了。此外,中草葯由於化學成分自然分解、揮發、升華而不能久貯的應特別注意,如松香,久貯後溶解度會降低,明礬、芒硝久貯易風化失水,洋地黃、麥角久貯有效成分易分解等。新鮮細辛的鎮咳作用強,當儲存6個月後就會失去鎮咳效用。
❸ 中葯飲片保質期如何確定
中葯在很早以前沒有保質期。現在隨著中外的不斷交流。很多人將西葯的理論運用於中葯中。當然有好有壞。西葯的成分是單體,很容易測算出其衰減期。很多人以有效單體的衰減90%為失效期。但中葯是個復合物(若干單體組成)。很難判斷其有效期。例如大黃,其中主要成分為結合蒽醌和游離蒽醌。游離蒽醌是抗炎的主要成分,結合蒽醌是瀉下的主要成分。游離蒽醌還有5中形式,結合蒽醌在一定條件下還可以轉化成游離蒽醌。所有說,很難判斷其某個單體是增還是減,也無法判斷其效期。但2000年後中成葯的復方制劑已經強制寫明有效期。所有也逐漸進行相應的試驗和考察。再新葯報批過程有一套程序。中葯飲片遲早也會走成葯的路線。現在只是對不同中葯有不同的要求。含揮發油的需要陰涼存放(如薄荷)。見光易分解的要避光(如天然牛黃)。如果貯存的好,有效期就長。如果不好,就短。很難用具體的時間判斷。如有真空包裝還能保證,但大多數中葯還是暴露空氣中,所有無法判斷有效期。我廠的原料我曾將發現有10年前采購的,但經過嚴格的判斷,各種成分仍能達到葯典要求,所有仍未過期。所有,中葯的有效期需要先確定包裝,然後規定貯存條件和原料的初始狀態才能談及效期。完善中葯有效期是一個漫長的道路。
❹ 中葯飲片的有效期有多長
中葯雖然是來天然物質,大源多數中葯飲片的有效成分較為固定,只要放置在通風、乾燥的條件下,質量一般可以保證5~7年。但也有部分中葯飲片,如蘇合香、薄荷等,所含油質易揮發,最佳葯效時間僅有2~3年。中葯飲片在有效期內易受潮,可放在乾燥處或太陽下晾曬,不會影響療效。如果發現中葯飲片有蟲蛀、霉變等現象,即使在有效期內,也不能再服用。
❺ 誰知道中葯材、中葯飲片的貯存期限
以前沒有規定,現在規定中葯飲片的有效期是五年,但實際上好多中葯是不能看有效期的,比如含油脂類的容易走油,芒硝易風化,含揮發油的易有效成分走失,含糖類的易蟲蛀等。
❻ 中葯材有保質期嗎
1、草本葯草本葯物一旦製成了飲片,葯效就會隨時間的推移而減退回,其保質期不應超過2年。如答人參存放1年以上,有效成分丟失20%~30%;大黃存放5年以上,其中具有葯用價值的成分蒽醌類化合物就會全部失效。
另外,如石斛、麥冬等葯材,為了提高葯效甚至要用鮮草入葯。
2、木本葯木本葯物的保質期可以長至4年,但研究發現,一些葯材的儲存時間長了,雖然外觀上沒有變質現象,但療效卻會降低。
例如,當歸、枸杞等含有大量脂肪油、黏糖成分,時間一長極易「走油」;薄荷、藿香、紫蘇等含揮發性成分的葯材,儲存過久後香氣散發影響質量,從而降低療效。
3、礦物葯雖然龍骨、靈磁石、硝石等礦物葯的分子式較為穩定,但長期存放仍會對葯效產生影響,一般保存期不應超過10年。
含有西葯成分的中成葯,其保質期應按照西葯執行,通常不應超過3年。
❼ 中葯的保質期是多久
中草葯有保質期。
盡管中葯材並沒有相關保質期規定,但並不能說明中葯材就可以無限期地保存。有些市民認為中葯材越陳越好,甚至盲目收藏,這是一種誤區。中草葯在保質期內,且採用了適當的保存方法,才能真正保質。
一旦中草葯質量下降,葯效降低,起不到治病救人的作用,自然無法「保值增值」,收藏也毫無價值。只有通過適當合理的保存方法,才能讓中葯材保質。
大部分常見中葯材應放在陰涼通風乾燥處保存。像冬蟲夏草、人參等高檔中葯材,可以放在冰箱零下5度的環境內儲藏。不過,也有一些中葯材確實越陳越好,像陳皮等中葯材,一般需要存放5年以上,葯效更佳。
大部分中葯材最好趁早食用,一旦葯材質量下降,葯效降低,有時非但起不到保健養生作用,還會影響身體健康。不要做「囤葯族」,中葯材最好用多少、配多少。
(7)中葯飲片有沒有有效期擴展閱讀
1、草本葯物飲片保質期2年
草本葯物一旦製成了飲片,葯效就會隨時間的推移而減退,其保質期不應超過2年。
就拿人參這樣的草本葯物來說,草本葯長在地里的時間越長可能效果越好。但一旦被挖出來,製成了飲片,葯效就會隨時間的推移而減退,存放1年以上,有效成分丟失20%~30%。
大黃存放5年以上,其中具有葯用價值的成分蒽醌類化合物就會全部失效。當歸、枸杞等含有大量脂肪油、黏糖成分,雖然不容易被蟲蛀,但時間一長極易「走油」,就是表面會出現油一樣的物質,這樣的中葯就完全沒有了葯效。
2、木本葯物保質期4年
木本葯物的保質期可以長至4年。但專家在研究中發現,一些葯材的儲存時間長了,雖然外觀上沒有變質現象,但療效卻會降低。
薄荷、藿香紫蘇等含揮發性成分的葯材,如儲存過久,香氣的散發就會嚴重影響葯的質量,從而降低療效。
❽ 中葯飲片需要有效期管理嗎
中葯雖然是天然物質,大多數中葯飲片的有效成分較為固定,只要放置在通風、回乾燥的條件下答,質量一般可以保證5~7年。但也有部分中葯飲片,如蘇合香、薄荷等,所含油質易揮發,最佳葯效時間僅有2~3年。中葯飲片在有效期內易受潮,可放在乾燥處或太陽下晾曬,不會影響療效。如果發現中葯飲片有蟲蛀、霉變等現象,即使在有效期內,也不能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