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山西中新甘庄煤礦設計年限

山西中新甘庄煤礦設計年限

發布時間:2021-08-06 07:28:35

『壹』 山西原平地方好嗎有什麼礦

2003年,隨著煤炭價格的一路上揚,山西興起一片炒煤田熱。誰能批下煤田,誰便擁有巨額財富。如此巨大的誘惑,當然少不了田家人的身影。 2003年,田欣(田成平之子)通過其代理人常洪以法人身分在太原注冊成立了山西金海能源有限公司,注冊資金3000萬元,開始了瘋狂的批煤田、炒煤田。 按正常程序,在山西批煤田由縣、市、省層層上報,最後由山西省政府先批准探礦權,最後由山西省政府或國土資源部批准采礦權。當時國家規定,煤礦采礦權必須公開拍賣,對探礦權的取得卻沒有明確規定。在田新的幕後策劃、指揮下,山西金海能源有限公司先經山西省政府批准了探礦權,再由市、縣兩級補辦手續;2004年又取得了采礦權。山西金海能源有限公司在批煤田的過程中得到了當時山西省國土資源廳礦山管理處處長劉書勇的全力支持,後劉書勇被提拔為國土資源廳總工程師,目前劉書勇已被山西省檢察院批捕,接受中紀委的進一步調查。 2003年,山西金海能源有限公司與山西金業煤焦化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由山西金業集團出資批下了山西陽城大寧金海煤礦,在山西煤礦界轟動一時。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町店鎮八里灣村的大寧金海煤礦,礦區面積53.6907平方公里,准採煤層為3#煤層,地質儲量40931.19萬噸,預可采儲量24161.68萬噸,礦井設計生產能力300萬噸/年,預算直接投資約9億元,開采年限達60年。山西晉城礦務局的領導們說,開煤礦的誰不清楚這一塊面積高達50餘平方公里的煤田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煤老闆們幾輩人享用不盡的榮華富貴。做為一家大型國有煤礦,多年來,晉城礦務局多次打報告想批這一塊煤田,卻屢屢受挫,而山西金海能源公司憑借自己的特殊背景,一句話便辦了事,這里肯定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據山西省國土資源廳資源整合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介紹,陽城大寧金海煤礦2004年便取的采礦權。2006年煤炭資源整合中,根據山西省的規定, 陽城大寧金海煤礦應交資源價款9億余元。因其特殊背景,當時的山西省國土廳礦業權評估委員會以陽城大寧金海煤礦僅取得探礦權的名義,為其大幅減免資源價款,僅確認為2.2億余元。到目前為止,陽城大寧金海煤礦僅上交資源價款共1.1億余元。 為掩人耳目,2005年田欣等人對山西金海能源有限公司的股東結構進行了重組,目前該公司由4名股東組成,分別為:山西沁和投資有限公司61%,山西陽城煤運公司28%,北京鑫業投資有限公司10%,王向東1%。山西金業集團通過山西沁和投資有限公司(金業持股49%)間接持有陽城大寧金海煤礦29.9%的股份。目前陽城大寧金海煤礦已取的采礦權,並被山西省發改委堂而皇之地上報列為國家煤炭工業十一五發展規劃。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462997.shtml

『貳』 煤礦設計手冊WORD格式

書名:煤礦礦井采礦設計手冊 上冊
圖書編號:1014235
出版社:煤炭工業出版社
定價:106.0
ISBN:750200542
作者:
出版日期:1996-01-01
版次:1
開本:16開
簡介:
(京)新登字042號
內容提要
本《手冊》是為礦山(主要為煤礦)設計工作者編寫的一本礦井設計實用工具書·全書共分:采礦設計常
用技術資料、礦區總體和礦井開拓、采區布置和採煤方法、巷道斷面及交岔點、立井井筒及硐室、斜井井筒及
硐室、井底車場、井底車場硐室、采區車場及硐室、通風與安全等十篇,分上、下兩冊出版·書中編入了有關
設計依據、規定、設計原則、計算方法和實例·此外還列舉了大量的資料和數據·本《手冊》表達形式以圖表為
主,文字敘述亦較簡潔,便於讀者查閱·
責任編輯:鮑儀施修誠張文山

目錄:
目錄

第一篇采礦設計常用技術資料
第一章常用數學、力學公式
及有關計算用表
第一節常用數學公式
一、代數
二、平面三角
三、常用曲線
四、微積分
五、幾何圖形及數學用表
六、曲線、切線長度計算
第二節梁的內力及變位計算公式
一、受靜載荷梁的內力及變位
計算公式
二、受沖擊載荷梁的計算公式
第二章常用符號、計量單位及換算
第一節字母表
第二節單位制和單位換算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
二、曾經使用及暫時與國際單位制
並用的單位
三、市制單位
四、常用計量單位及其換算關系
第三章煤的性質、分類及用途
第一節煤的性質及工業分析
一、煤的物理性質
二、煤的化學性質
三、煤的工藝性質
四、我國不同牌號煤的主要煤質指標
第二節工業用煤的分類及綜合利用
一、中國煤(以煉焦用煤為主)
分類方案
二、國際硬煤分類
三、煤質主要指標
四、煤的綜合利用
第三節工業用煤的質量要求
一、煉焦用煤
二、動力用煤
三、氣化用煤
四、煉油用煤
五、腐植酸用煤
第四章岩石性質與圍岩分類
第一節岩石性質
一、岩石的物理力學性質
二、岩體的工程性質
第二節圍岩分類
一、錨噴圍岩分類
二、普氏岩石分類
三、鐵路隧道圍岩分類
第三節煤層分類
一、煤層分類
二、構造和煤層頂底板
三、緩傾斜煤層工作面頂板分類
第五章窄軌道岔與線路聯接
第一節窄軌道岔
一、窄軌道岔的類別和系列
二、窄軌道岔選用說明
三、扳道器的布置
四、警沖標
第二節線路聯接
一、單開道岔非平行線路聯接
二、單開道岔平行線路聯接
三、對稱道岔線路聯接
四、渡線道岔線路聯接
五、三角岔道線路聯接
第六章礦井開采抗震設計資料
第一節簡述
一、地震烈度
二、震級與震中烈度及震源深度
之間的相互關系
三、岩石性質對地震烈度的影響
四、水文地質條件對地震烈度的影響
第二節井巷工程震害與采礦抗震
設計的有關規定

一、井巷震害
二、采礦抗震設計的有關規定
三、名詞術語
第七章工業場地和鐵路安全煤柱
留設方法
第一節岩層移動角、邊界角及其計算
一、岩層移動角、邊界角及其計算
二、建築物的保護級別
三、保護地面建築物及主要井巷
的方法和圍護帶的大小
第二節安全深度
第三節安全煤柱的計算
一、計算規則
二計算方法
第四節安全煤柱設計實例
一、立井安全煤柱的設計實例
二、斜井安全煤柱的設計
三、工業場地安全煤柱的設計
四、鐵路安全煤柱的設計
第八章采礦制圖
第一節制圖一般規定
一、圖幅
二、圖簽
三、比例
四、字體及書寫方法
五、字母代號
六、圖線及畫法
七、剖面(斷面)線的畫法
八、尺寸注法
九、圖紙上序號的注法
第二節圖例
一、說明
二、圖例
三、常用地質圖例
第九章圖紙編號
第一節圖紙分類及符號
一、說明
二、設計圖紙的分類和符號
三、圖號組成
第二節固定圖號
第十章常用工程材料
第一節鋼鐵材料
一、各種型鋼的型號規格尺寸
重量及有關系數
二、鋼軌及附件
三、鋼板
四、鋼管
五、幾種常用的鋼絲繩的規格
重量及抗拉強度
六、螺栓
七、螺母
八、墊圈
九、花籃螺絲
第二節木材及竹材
一、木材
二、竹材
第三節磚、石、砂材料
一、磚
二、石料
三、石子的分類及質量要求
四、普通砂的分類及質量要求
五、砌築砂漿配合比
六、砂漿的標號
第四節水泥、混凝土
一、水泥
二、混凝土
三、噴射混凝土
四、鋼筋
第五節其他材料
一、鑄石
二、樹脂
三、膠管
四、礦用膠布風筒
五、塑料製品
第十一章採掘運設備及部分
煤礦專用設備
第一節採掘運設備
一、採煤機械
二、煤礦運輸設備
三、煤礦支護設備
四、掘進、裝載機械
五、煤(岩)電鑽
六、煤礦井巷工程設備
七、礦井小絞車
八、工業泵
第二節部分煤礦專用設備
一、翻車機
第二篇礦區總體設計和井田開拓
第一章設計依據
第一節計劃任務書及設計的審批決定
一、計劃任務書
二、設計的審批決定
第二節地質報告
一、地質報告的內容
二、分析地質報告的內容及方法
第三節生產礦井概況
一、生產礦井(露天礦)概況
二、地質情況
三、生產礦井(露天礦)主要
技術經濟指標
第二章礦區總體設計
第一節一般規定與設計內容
一、一般規定
二、設計內容
第二節井田劃分
一、井田劃分的原則
二、井田劃分的方法
三有關井田尺寸的規定及計算
公式
四、井田劃分實例
五、各類井型實際井田尺寸
第三節礦區規模與服務年限
一、一般規定
二、確定礦區規模的依據
三、各類規模礦區均衡生產年限
四、儲量動用系數
第四節井田開拓及並筒(平碉)位置
第五節礦井建設順序
一、編制礦井建設順序的原則和依據
二、礦井建設順序實例
第三章井田開拓
第一節井田開拓方式的確定
一、開拓方式分類
二、確定開拓方式的主要依據
三、開拓方式的選擇
四、水力採煤與水砂充填的適用條
件及主要問題
第二節礦井設計生產能力與服務年限
一、生產能力的確定
二、井型與服務年限參考資料
第三節井田境界與水平劃分
一、井田境界
二、水平劃分
第四節井筒位置選擇
一、地面條件
二、井下條件
三、綜合確定井筒位置
四井口坐標計算、提升方位角
及井硐方位角
五、井口標高
六、風井位置選擇
七、注砂井位置選擇
第五節主要巷道布置與采區劃分
一、主要巷道布置
二、采區劃分與開采順序
第六節開采計劃與水平延深
一、開采計劃
二、水平延深
第七節大巷運輸
一、大巷運輸方式
二、大巷運輸方式的選擇
三、礦車選型與數量
第八節礦井工作制度
第四章井田開拓方案比較
第一節方案比較內容
一、井筒形式方案比較內容
二、生產能力方案比較內容
三、井筒(平硐)位置方案比較內容
四、水平劃分方案比較內容
五、通風方式方案比較內容
六、運輸大巷布置方案比較內容
七、大巷運輸方式方案比較內容
八、總回風道布置方案比較內容
九、采區劃分方案比較內容
第二節方案比較法
一、方法、步驟
二、方案比較時應注意的問題
三、經濟比較的計算方法

四、建設工期
第三節方案比較實例
一、礦井生產能力
二、水平劃分
三、井筒形式、位置及通風
附錄一煤田地質
一、地層與地質時代
二、中國主要含煤地層
三、煤層
第三篇采區布置和採煤方法
第一章采區布置設計依據及要求
第一節采區布置設計依據
第二節采區布置要求
一、一般要求
二、初期采區位置選擇的要求
第二章主要參數選擇
第一節采區尺寸
一、采區尺寸的數值
二、影響采區尺寸的因素
三、設計采區尺寸參考數據
第二節採煤工作面及分階段長度
一、工作面長度
二、工作面長度的確定因素
三、工作面長度參考資料
四、分階段長度
第三節同時回採工作面的錯距
一、確定回採工作面錯距的要求
二、《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
三、同時回採工作面錯距的計算方法
四、工作面錯距經驗數值
五、分層開采工作面錯距示例
第四節采區煤柱及回採率
一、采區煤柱分類及尺寸
二、確定采區煤柱的要求
三、采區回採率
第五節采區生產能力
一、影響采區生產能力的主要因素
二、確定采區生產能力的方法
三、采區生產能力參考資料
第三章采區巷道布置
第一節煤層群分組和采區巷道聯
合布置的適用條件
四構造
附錄二煤田勘探
一、勘探程序和工作程度
二、構造和煤層類型(勘探類型)
三、各勘探階段的煤質工作
四、水文地質勘探
五、開采技術條件勘探
六、伴生有益礦產勘探
七、儲量計算
一、煤層群分組的主要依據
二、采區巷道聯合布置的適用范圍
三、煤層群分組實例
第二節采區巷道礦山壓力顯現規
律及其應用
一、采區巷道受壓後的一般狀態
二采區內各類巷道礦山壓力顯
現規律及巷道維護措施
三、無煤柱開采
第三節近水平、緩及傾斜煤層采
區巷道布置
一、巷道布置類型
二、采區(盤區)巷道布置
三、傾斜長壁開采巷道布置
四、跨多上山(石門)連續開采
巷道布置
第四節急傾斜煤層采區巷道布置
一、急傾斜煤層采區巷道布置特點
二、采區巷道布置
第五節綜采采區巷道布置
一、綜采對采區巷道布置的要求
二、煤炭部《綜采采區、工作面設計
暫行規定》對綜采采區巷道布
置的有關規定
三、綜采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
第六節水砂充填採煤法采區巷道布置
一、巷道布置類型圖示
二、巷道布置分析
第七節水力採煤的采區巷道布置
一、水力採煤采區的巷道布置
類型圖示
二、水力採煤采區巷道布置的特點

第八節有煤與沼氣突出危險煤層
的采區巷道布置
一、《煤礦安全規程》對有煤與
沼氣突出危險煤層的採掘
規定
二、開采解放層
三、采區巷道布置
第九節采區(盤區)巷道布置實例
一、走向長壁開采采區(盤區)
巷道布置實例
二、傾斜長壁開采采區(盤區)
巷道布置實例
三、水力採煤采區巷道布置實例
第四章採煤方法
第一節採煤方法的選擇
一、採煤方法選擇的依據
二、採煤方法選擇的要求
三、採煤方法分類
第二節薄及中厚煤層採煤方法
一、緩傾斜煤層單一長壁採煤法
二、傾斜煤層單一長壁採煤法
第三節厚煤層採煤方法
一、傾斜分層走向長壁採煤法
二、V型傾斜長壁水砂充填採煤法
第四節急傾斜煤層採煤方法
一、偽傾斜柔性掩護支架採煤法
二、急傾斜厚煤層水平分層斜
切分層採煤法
三、倒台階採煤法
四、倉儲採煤法
五、鋼絲繩鋸採煤法
第五節綜合機械化採煤
一、自移式液壓支架的類型
二、自移式液壓支架的選擇
三、工作面布置及主要參數
四、勞動組織及技術經濟指標
第六節水力採煤
一、漏斗式採煤法
二、小階段(走向短壁)式採煤法
三、適用條件及有關參數
四、作業方式及技術經濟指標
第五章建築物鐵路和水體下
採煤
第一節岩層與地表移動的一般特徵
一、岩層移動的一般特徵
二、地表移動的一般特徵
第二節地表移動和變形的主要參數
及預計方法
一、地表移動和變形的基本概念
二、地表移動和變形的主要參數
移動和變形的預計方法
第三節建築物下採煤
一、地表移動和變形對建築物的影響
二、減少地表移動和變形的開采措施
三、建築物下採煤實例
第四節鐵路下採煤
一、鐵路下採煤的特點和要求
二、鐵路下採煤應採取的措施
三、鐵路下採煤實例
第五節水體下採煤
一、采動後上覆岩層的變形和破壞
特徵
二、導水裂縫帶高度的計算
三、水體下採煤的技術措施
四、水體下採煤實例
第六章採掘關系
第一節配采
一、礦井兩翼產量與儲量的關系
二、各類煤層合理配采
三、不同開采技術條件的煤層
合理搭配
四、確定合理的掘進率
五、工作面進度
第二節巷道掘進工程排隊
一、接續時間一般要求
二、巷道掘進速度
三、掘進組的配備
第三節三量規定
一、三量可采期的規定及計算
二、三量的解釋和計算范圍
三、三量的合理可采期
四、三量接替系數
第七章采區運輸
第一節煤炭運輸
一、《煤炭工業設計規范》的有關
規定
五、回採工作面運輸巷膠帶化及效果
六、膠帶運輸對巷道布置的要求
第二節輔助運輸
第四篇巷道斷面和交岔點
第一章巷道斷面
第一節巷道斷面形狀的選擇
一、選擇斷面形狀應考慮的因素
二、巷道斷面形狀及其適用條件
第二節拱形、梯形及矩形巷道斷面
尺寸的確定
一、確定巷道斷面凈尺寸的有關規定
二、巷道斷面凈寬度的確定
三、巷道斷面凈高度的確定
四、圓弧拱形及三心圓拱形幾何參數
五、按通風條件校核巷道斷面
六、經濟斷面
第三節地壓及巷道支護計算
一、地壓計算
二、巷道支護計算
第四節拱形、梯形、矩形巷道支護
參數及工程量材料消耗量
一、錨噴支護
二、砌石旋支護
三、木支架及梯形金屬支架
第五節封閉拱形巷道斷面的計算
一、設計原則
二、幾種封閉拱形巷道斷面
第六節U型鋼拱形可縮性支架
一、支架分類
二、支架的適用條件
三、拱形可縮性金屬支架設計參數
四、三節對稱直立式拱形可縮性金
屬支架巷道斷面計算
五、25U型鋼拱形可縮性支架應用
實例
第七節曲線巷道
一、矸石及材料運輸方式
二、人員運送
第三節採掘運設備配備
二、采區上(下)山煤炭運輸方式
三、采區運輸設備能力的確定
四、采區掘進煤的處理
一、採掘運設備的配備
二、採掘運設備的備用台數
一、曲線軌道半徑
二、曲線巷道加寬值
三、曲線軌道的外軌超高值
四、曲線軌道的軌距加寬值
第八節水溝
一、水溝布置
二、水溝砌築
三、水溝坡度及流速
四、水溝斷面和流量計算
五、水溝蓋板
六、特大涌水量礦井的水溝實例
第九節軌道鋪設
一、鋼軌
二、軌枕
三、石碴道床
四、固定道床
第二章平巷交岔點
第一節交岔點分類
一、普通交岔點
二、穿尖交岔點
第二節交岔點平面尺寸的確定
一、確定交岔點平面尺寸的依據
二、交岔點平面尺寸計算公式
三、交岔點平面尺寸計算
第三節交岔點牆高及斜率
一、交岔點牆高
二、交岔點斜率
第四節交岔點支護
一、錨噴支護交岔點
二、砌石旋支護交岔點
第五節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計算

第五篇立井井筒和硐室
第一章立井井筒平面布置
第一節概述
一、井筒斷面形狀
二、井筒名稱
第二節並筒平面布置
一、井筒平面布置設計依據和要求
二、井筒平面布置形式
三、立並提升容器
第三節井筒斷面的確定
一、井筒斷面確定步驟
二、剛性罐道的井筒斷面確定方法
三、井筒斷面積計算
四、井筒斷面布置實例
第二章井筒裝備
第一節鋼絲繩罐道
一、概述
二、鋼絲繩罐道布置形式
三、鋼絲繩罐道安全間隙的確定
第二節剛性罐道
一、概述
二、罐道梁
三、罐道
四、罐道布置形式及罐道梁固定方式
第三節剛性罐道的計算
一、荷載分析
二、罐道、罐道樑上的荷載計算
三、罐道計算
四、罐道梁計算
五、罐道梁層間距的確定
六、計算實例
第四節罐道與罐道、罐道與罐道梁
的連接
一、罐道接頭
二、鋼罐道梁接頭
三、罐道與罐道梁的連接
第五節管路敷設及梯子間
一、管路布置及管子梁的選擇
二、電纜布置與敷設
三、梯子間
第六節井筒裝備的防腐
一、井筒中鋼材構件的防腐
二、木質構件的處理
第七節百米井筒裝備材料消耗
第三章井筒支護
第一節支護類型及支護材料
一、支護類型
二、支護材料
三、混凝土配料
第二節立井地壓計算
第三節井壁厚度及圓環內力的計算
一、井壁厚度計算
二、均勻側壓力作用下圓環內力計算
三、不均勻側壓力及圓環內力計算
四、井口構築物作用下的側壓力及井
壁圓環內力計算
五、地震力作用下的井筒側壓力
第四節混凝土、鋼筋混凝土構件
一、混凝土、鋼筋的強度及參數
二、混凝土、鋼筋混凝土構件計算
第五節磚石構件(砂漿砌體)的強
度計算
一、砌體強度計算
二、圓環砌體承載力的驗算
三、計算實例
第六節井筒錨噴支護設計
一、使用條件及注意事項
二、錨噴支護參數的選擇
三、立並錨噴支護計算
第七節壁座及梁窩計算
一、壁座設計
二、梁窩尺寸計算
第四章凍結法鑿井井壁設計
第一節井壁類型及特點
第二節井壁設計依據
一、井筒特徵及裝備情況
二、地質及水文地質資料
三、凍結施工資料
第三節凍結深度及壁座位置的確定
一、凍結深度的確定
二、壁座位置的選擇
第四節設計荷載
一、地壓
二、不均勻地壓
三、凍結壓力(施工期間臨時荷載)
第五節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
井壁設計
一、井壁安全系數的確定
二、混凝土並壁的設計
三、鋼筋混凝土井壁的設計
第六節凍結法井壁設計中的
幾個問題
一、凍結井壁受力的一般規律
二、凍結並筒混凝土井壁的特點
三、凍結井壁的裂縫及溫度應
力計算
第七節復合井壁
一、材料及使用要求
二、復合井壁各部分的組成和作用
三、復合井壁設計計算
四、壁座的設計
第八節井塔荷載作用下的井壁結構
一、概述
二、計算公式及圖表的應用
三、計算步驟
第九節凍結法雙層鋼筋混凝土井壁
設計實例
一、井筒計算資料
二、井壁側壓力計算
三、確定井壁厚度
四、按凍脹力對外層井壁環向配筋
的計算
五、內壁環向配筋計算
六、按吊掛力計算豎向鋼筋及抗裂
性驗算
七、壁座的設計
八、在井塔作用下的井壁計算
第五章鑽井法井壁結構設計
第一節概況
一、鑽井法施工井壁的一般結構形
式以及要求
二、煤炭系統鑽井法鑿井施工情況
三、國內、外使用立井鑽機的主要
技術特徵
第二節預制鋼筋混凝土井壁計算
一、鑽井法施工井筒直徑的確定
二、鑽井法井筒設計的結構
安全系數
三、荷載
四、井壁強度及穩定性計算
第三節井壁底計算
一、淺碟式井壁底
二、截錐式井壁底
三、半球和削球式井壁底
四、半橢圓回轉扁球殼井壁底
第四節設計舉例
一、設計依據
二、地壓計算
三、井壁計算
四、回轉橢圓扁球殼並壁底的計算
第六章沉井法結構設計
第一節沉井法分類及技術特徵
一、沉井法分類
二、沉井技術特徵
第二節沉井井壁結構設計
一、設計依據及所需資料
二、井筒主要參數確定及井壁設計
三、井壁的環向配筋計算
四、井壁豎向鋼筋的計算
第三節沉井刃腳設計
一、刃腳的用途及形狀
二、刃腳內力及配筋計算
第四節沉井構造要求
第五節套井結構設計
一、套井尺寸的確定
二、套井的結構型式及特點
第六節沉井結構計算實例
一、地質情況
二、沉井井筒尺寸確定
三、按下沉條件驗算井壁厚度
四、井壁環向配筋計算
五、豎向鋼筋計算
六、聯系鋼筋
七、沉井的刃腳計算
第七章硐室
第一節罐籠立井井筒與井底車場連
接處(馬頭門)
一、設計依據
二、連接處形式

三、連接處尺寸的確定
四、連接處斷面形狀及支護
五、連接處附屬硐室及行人通道
六、其它要求
七、部分礦井連接處設計索引
第二節井底煤倉及箕斗裝載硐室
一、設計依據
二、並底煤倉及箕斗裝載硐室布置
三、井底煤倉
四、箕斗裝載硐室
五、裝載膠帶輸送機巷及機頭、給
煤機、貯氣罐硐室
六、配煤膠帶輸送機巷
七、井底煤倉、箕斗裝載硐室通用
設計索引
第三節箕斗立井井底清理撒煤硐室
及水窩泵房
一、設計依據
二、清理撒煤硐室及水窩泵房布置
三、井底受煤漏斗及撒煤溜道
四、沉澱池硐室及水倉、水窩泵房
五、清理斜巷及絞車房
六、部分礦井箕斗立井井底清理撒
煤及水窩泵房設計索引
第四節罐籠立井井底水窩及清理
一、設計依據
二、井底水窩分類
三、井底水窩深度的確定
四、井底水窩支護及水窩底部結構
五、井底水窩梯子間及平台梁
六、井底水窩排水及清理方式
七、副井井底清理斜巷及排水硐室
通用設計索引
第五節立風井井口及井底布置
一、設計依據
二、井口布置
三、井底布置
四、風井井底連接處通用設計索引
第六節休息硐室
一、設計依據
二、休息硐室的布置
三、斷面及支護
第七節硐室支護計算
一、設計依據
二、支護計算
三、計算例題
主要參考資料

『叄』 中國最大的煤礦是那個煤礦

中國最大的煤礦(每年採煤量)開采地在大同,中國最大的煤田是神府煤田(在內蒙古與陝西的交界地區)中國最大的露天煤田在霍林河(內蒙古的東部).

世界煤炭可開采量最大的10個煤礦
1 美國羅切斯特煤礦(North Antelope Rochelle)
位於懷俄明州粉河盆地的羅切斯特煤礦是目前世界上可開采量最大的煤礦,屬於露天礦。據估計,到2012年12月為止,該礦可採煤炭超過23億噸,由皮博迪能源公司所有。
羅切斯特煤礦所產的煤被稱為美國最清潔的煤,煤炭的平均熱量為每磅8800英熱單位,而硫分含量低於0.2%。
2 中國哈爾烏素露天煤礦
位於我國內蒙古自治區的哈爾烏素煤礦是世界第二大煤礦,預計可開采量超過17億噸。
哈爾烏素煤礦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薛家灣鎮)東部,佔地62平方千米,由神華集團所有。
哈爾烏素煤礦的原煤年產能約為2000萬噸,可采年限為75年。
3 中國黑岱溝露天煤礦
黑岱溝煤礦也是一個露天礦,該礦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准格爾煤田中部,隸屬於神華集團。黑岱溝露天煤礦的設計開采范圍為42.36平方千米,可采原煤儲量14.98億噸,設計年生產能力為2000萬噸,服務年限75年。
4 莫三比克莫阿蒂澤煤礦(Moatize)
莫阿蒂澤煤礦位於莫三比克的太特省,是目前世界第四大煤礦。截至2012年12月,預計可採煤炭儲量接近15億噸。
該煤炭隸屬於巴西礦產公司淡水河谷。2011年7月開始產煤。
莫阿蒂澤煤礦的設計年產能為1100萬噸,包括850萬噸煉焦煤和250萬噸動力煤,不過要到2015年,才能達到設計年產能。
5 美國黑雷露天煤礦(Black Thunder)
黑雷露天煤礦位於懷俄明州粉河盆地。該露天礦設計開采范圍為144.5平方千米。截至2012年12月,該礦預計可採煤炭儲量為14.7億噸,隸屬於阿奇煤炭公司。
按照目前的開采速度,該礦至少可以服役至2021年。
6 澳大利亞風景煤礦(Peak Downs)
風景煤礦位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中部的博文盆地。截至2013年6月,該礦可採煤炭儲量為10.6億噸。
風景煤礦隸屬於必和必拓三菱聯合集團,是一個露天礦,1972年開始產煤。
風景煤礦生產的煤炭可以直接通過鐵路運輸到海伊岬煤炭碼頭,然後通過海運的方式銷售到世界各地。
7 澳大利亞太亞瑟煤礦(Mt Arthur)
太亞瑟煤礦位於新南威爾士州的獵人谷地區。截至2013年6月,該礦可採煤炭儲量為10.49億噸(其中5.85億噸已證實,4.64億噸待證實)。
該煤礦隸屬於必和必拓集團,於1968年開始產煤。
8 美國科巴洛煤礦(Coballo)
科巴洛煤礦位於懷俄明州粉河盆地。截至2012年12月,該礦的可開採煤炭儲量為8.52億噸。
科巴洛煤礦由皮博迪能源公司所有,自1978年開始產煤。該礦是一個露天礦,有兩個煤層。
9 俄羅斯拉斯帕達斯卡雅煤礦
拉斯帕達斯卡雅煤礦位於俄羅斯克麥羅沃地區,是俄羅斯最大的煤礦,預計可採煤炭儲量為7.82億噸。
拉斯帕達斯卡雅煤礦有兩個井工礦和一個露天礦。該煤礦隸屬於拉斯帕達斯卡雅公司,於1970年開始產煤,所產煤炭全部為煉焦煤。
10 哥倫比亞塞雷洪煤礦(Cerrejon)
位於哥倫比亞瓜希拉半島的塞雷洪煤礦是世界第十大煤礦。截至2013年6月,該礦預計可採煤炭儲量為7.54億噸(其中6.61億噸已證實,9320萬噸待證實)。
塞雷洪煤礦由英美資源集團、必和必拓集團和嘉能可斯特拉塔公司聯合所有,各佔33.3%的股份。該礦是一個露天礦,1985年開始產煤。

『肆』 誰能告訴我神東煤炭集團下屬17個礦的名稱和基本情況

神華神東煤炭集團有限公司,是神華集團的骨幹煤炭生產企業。神東擁有特大型現代化高產高效煤礦17座,其中1000萬噸以上至2000萬噸的特大型煤礦達到10座,總產能2億噸左右。

1、大柳塔煤礦。

大柳塔煤礦是神東煤炭集團所屬的年產兩千萬噸的特大型現代化高產高效礦井,是神東煤炭集團最早建成的井工礦,位於陝西省神木縣境內,兩井擁有井田面積189.9平方公里,煤炭地質儲量23.2億噸,可采儲量15.3億噸。

大井主采1-2、2-2、5-2煤層,活井主采1-2上、1-2、2-2、5-1煤層。煤質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和中高發熱量的特點,屬高揮發分的長焰煤和不粘結煤,是優質動力煤、化工和冶金用煤。

2003年大柳塔煤礦兩井合並生產原煤2076萬噸,建成了「雙井雙千萬噸」礦井,產量、工效步入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井工煤礦,礦井安全、生產、技術、經營等各項指標創中國煤炭行業最高水平。

2、補連塔煤礦

補連塔煤礦是神東煤炭集團開發建設的世界第一大井工礦井,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境內,井田面積為106.43平方公里,可采儲量15.5億噸,服務年限77年。主采1-2、2-2、3-1煤層。煤質具有為特低灰、硫、磷、中高發熱量的優質動力煤、化工和冶金煤,被譽為「綠色環保煤炭」。

補連塔煤礦採用斜井——平硐聯合開拓布置方式,生產布局為一井兩面。連續採煤機掘進,裝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大功率採煤機和高阻力液壓支架,採取長壁後退式綜合機械化開采,實現了主運輸系統皮帶化、輔助運輸膠輪化、生產系統遠程自動化控制和安全監測監控系統自動化。

3、榆家梁煤礦

榆家梁煤礦地處陝西省神木縣店塔鎮。井田面積56.33km2,地質儲量5.04億噸,可采儲量3.84億噸。井田煤層賦存穩定、結構簡單、煤質優良,具有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高揮發分、中高發熱量等特點,屬長焰不粘煤,是優質動力、化工、工業和民用煤。

4、保德煤礦

保德煤礦位於山西省保德縣境內,井田面積55.94平方公里,地質儲量12億噸,可采儲量7.11億噸。主采8#、13#煤層。是公司石炭二迭紀煤配煤基地,具有中低灰、特低硫、特低磷、中揮發分、中高發熱量、低氧化鈣、高灰熔點、瓦斯含量高、煤塵具有爆炸性等特點,是優質動力用煤。

5、上灣煤礦

上灣煤礦是神東煤炭集團主力生產礦井之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內,井田面積61.8平方公里,地質儲量12.3億噸,可采儲量8.3億噸。主采1-2、2-2、3-1煤層。煤質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和中高發熱量特點,屬高揮發分長焰煤和不粘結煤,是優質動力化工和冶金用煤。

6、哈拉溝煤礦

哈拉溝煤礦是神東煤炭集團整合地方小井資源,通過技術改造建成的千萬噸礦井。位於陝西省神木縣境內,井田面積72.4平方公里,可采儲量6.8億噸,主採煤層為1-2上、1-2、2-2、3-14個煤層,煤層賦存穩定,煤質具有低灰、低硫、發熱量高的特點,是優質的動力用煤。

實現了主運系統皮帶化、輔助運輸膠輪化、生產系統遠程自動化控制和安全監測監控系統自動化;率先實現了井下小靈通通訊、人員車輛定位系統,礦井信息化走在世界煤炭行業前列。

7、石圪台煤礦

石圪台煤礦是神東煤炭集團主力生產礦井之一,位於陝西省神木縣境內,井田面積65.25平方公里,地質儲量8.93億噸,可采儲量6.57億噸,主采1-2、2-2?煤。煤質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和中高發熱量的特點,屬高揮發分的長焰煤和不粘結煤,是優質動力煤、化工和冶金用煤。

生產布局為一井一面,採用斜井—平硐聯合開拓布置方式,連續採煤機掘進,長壁後退式綜合機械化開采。2008年生產煤炭1034萬噸,全年未發生人身重傷及二類以上重大機電事故,安全生產創出歷史最好水平。

8、烏蘭木倫煤礦

烏蘭木倫煤礦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內,井田面積44.8平方公里,地質儲量3.74億噸,可采儲量2.03億噸。主採煤層三層。煤質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和中高發熱量的特點,屬高揮發分的長焰煤和不粘結煤,是優質動力煤、化工和冶金用煤。

9、馬家塔露天煤礦

馬家塔露天煤礦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烏蘭木倫鎮境內。擁有馬家塔和後補連兩個采區,馬家塔采區2002年底已全部采完,現正開採的後補連采區已進入尾采期。後補連采區主採煤層為2-2煤,煤質具有特低灰、特低硫、中高發熱量的特點,屬不粘結煤。

10、錦界煤礦

錦界煤礦是神華國華電力公司錦界煤電一體化建設項目的組成部分,由中國神華委託神東煤炭集團進行專業化管理,負責礦井的建設和生產。

煤礦位於榆林市神木縣境內,地處榆神礦區二期規劃區的西北部,井田東西寬12km,南北長12.5km,面積137km2,探明地質儲量20.93億噸,可采儲量15.78億噸,礦井設計能力1000萬噸,服務年限為112.7年。

11、布爾台煤礦

布爾台煤礦是神華神東煤炭集團建設的生產能力、主運輸系統提升能力、煤炭洗選加工能力世界第一的大型礦井,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內,井田面積193平方公里,地質儲量33億噸,可采儲量18.5億噸,礦井設計生產能力為2000萬噸/年,服務年限71.3年。

12、寸草塔煤礦

寸草塔煤礦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內,井田面積22.64平方公里,地質儲量275.4Mt,可采儲量175.62Mt。井田內可採煤層和局部可採煤層共8層,煤質具有特低灰、低硫、低磷和中高發熱量的特點,屬於高發揮不粘煤和個別點長焰煤,是優質動力煤和氣化用煤。

13、寸草塔二礦

寸草塔二礦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內,井田面積16.5km2,地質儲量2.8億噸,可采儲量1.5億噸,可採煤層5層,現主採煤層為3-1煤。

礦井採用斜井—平硐聯合開拓布置方式,生產布局為一井一面,連續採煤機和掘錨機掘進,長壁後退式綜合機械化開采,實現了主要運輸系統皮帶化、輔助運輸膠輪化、生產系統遠程自動化控制和安全監測監控系統自動化。

14、柳塔礦

柳塔煤礦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內,井田面積13.6平方公里,地質儲量2.12億噸,主采1-2煤層。井田內各煤層為低灰、低硫、中高發熱量的不粘煤,是優質動力用煤,可在建材及化學工業中做焙燒材料,亦可做氣化用煤。

15、昌漢溝煤礦

昌漢溝煤礦原名萬利一礦,位於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塔拉壕鎮,井田面積92平方公里。礦井始建於1993年,由內蒙古煤礦設計研究院設計,原煤炭部批准開工建設。1998年企業整體移交神華集團公司,隸屬於萬利煤炭分公司。

16、唐公溝煤礦

唐公溝煤礦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萬利勘查區,隸屬達拉特旗樹林召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現有井田7km2公里,可采儲量8153萬噸,服務年限30.4年。

17、神山露天煤礦

神山露天煤礦位於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西部准格爾召鎮境內,距離109國道2.1公里。井田總面積2.1734km2,資源儲量2331萬噸,主採煤層3-1、4-1、5-1煤層,2-1煤層為局部可採煤層。煤質具有低硫、低灰、特低磷、中高熱值的長焰煤和不粘結煤,是優質的工業動力用煤。

神山露天煤礦於1991年8月由北京軍區司令部主辦興建,2006年實施技改,設計生產能力為年產原煤0.60Mt/a,服務年限29.5年。

(4)山西中新甘庄煤礦設計年限擴展閱讀:

神東願景:創百年神東, 做世界煤炭企業的領跑者。

神東使命:為國家作貢獻 ,為社會促和諧 ,為員工謀幸福, 為客戶增價值。

神東發展戰略:建設「四化五型「大神東」。

神東四化:生產規模化,技術現代化,隊伍專業化,管理信息化

神東五型:本質安全型,質量效益型,科技創新型,資源節約型,和諧發展型

神東核心價值觀:人本和諧 ,學習創新, 規范執行 ,安全高效。

神東精神:艱苦奮斗, 開拓務實, 爭創一流。

神東方針:高起點, 高技術, 高質量, 高效率, 高效益。

神東理念:安全理念, 環保理念, 團隊理念, 服務理念, 感恩理念 ,人才理念。

神東形象:神東人, 神東礦, 神東煤。

『伍』 本人想在山西省內領取一個煤礦設計資質,有那位好心人能告訴我,如何辦理申請手續,請打我手機139

資質證書有限期是五年,如果你的沒超過五年就可以用,如果超過了就需要重新申請了。
煤炭行業、礦井、 露天礦、 選煤廠看你要做什麼工程,上面幾個全部都是相關專業,做什麼就申請什麼資質。根據你選擇的專業相關要求也不相同。具體的需要你確定專業才能回答你。
希望可以幫到你,還有不明白的可以再問我

補充:
《工程設計資質標准》第二條 第三款乙級
2-1 資歷和信譽
(1)具有獨立企業法人資格。
(2)社會信譽良好,注冊資本不少於100萬元人民幣。
2-2 技術條件
(1)專業配備齊全、合理,主要專業技術人員數量不少於所申請專業資質標准中主要專業技術人員配備表規定的人數。
(2)企業的主要技術負責人或總工程師應當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10年以上設計經歷,且主持過所申請行業相應專業設計類型的中型項目工程設計不少於3項,或大型項目工程設計不少於1項,具備注冊執業資格或高級專業技術職稱。
(3)在主要專業技術人員配備表規定的人員中,主導專業的非注冊人員應當作為專業技術負責人主持過所申請行業相應專業設計類型的中型項目工程設計不少於2項,或大型項目工程設計不少於1項。
2-3 技術裝備及管理水平
(1)有必要的技術裝備及固定的工作場所。
(2)有較完善的質量體系和技術、經營、人事、財務、檔案等管理制度。

《建設工程勘察設計資質管理規定實施意見》第十一條首次申請工程設計資質,需提交以下材料:
1.工程設計資質申請表及電子文檔;
2.企業法人、合夥企業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
3.企業章程或合夥人協議文本復印件;
4.企業法定代表人、合夥人的身份證明復印件;
5.企業負責人、主要技術負責人或總工程師的身份證明、任職文件、畢業證書、職稱證書等復印件,主要技術負責人或總工程師提供「專業技術人員基本情況及業績表」;
6.工程設計資質申請表中所列注冊執業人員的身份證明復印件、企業注冊所在地省級注冊管理部門蓋章的注冊變更表或初始注冊表;
7.工程設計資質標准要求的非注冊專業技術人員的身份證明、職稱證書、畢業證書等復印件,主導專業的非注冊人員還需提供「專業技術人員基本情況及業績表」;
8.工程設計資質標准要求的主要專業技術人員(注冊、非注冊)與企業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主要頁(包括合同雙方名稱、聘用起止時間、簽字蓋章、生效日期)、與原聘用單位解除聘用勞動合同的證明或近一個月的社保證明復印件;其中,對軍隊或高校從事工程設計的事業編制的主要專業技術人員不需提供社保證明,但需提供所在單位上級人事主管部門的人事證明材料;
9.辦公場所證明,屬於自有產權的出具產權證復印件;屬於租用或借用的,出具出租(借)方產權證和雙方租賃合同或借用協議的復印件。

《建設工程勘察設計資質管理規定》第九條 第一款 工程設計乙級(涉及鐵路、交通、水利、信息產業、民航等方面的工程設計乙級資質除外)及以下資質許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實施。具體實施程序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依法確定。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30日內,將准予資質許可的決定報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備案。
參考資料:建設工程標准在線

『陸』 煤礦設計的安全專篇

安全專篇是指在煤礦初步設計的基礎上對煤礦安全設施和條件的設計,包括煤礦初步設計安全專篇說明書和附圖兩部分。
3 基本規定
3.1 礦井初步設計安全專篇必須在以下資料基礎上編制:
a) 經國土資源部門評審備案的相應級別的井田勘查地質報告;
b) 省級及以上政府有關主管部門項目核准(審批)的批復文件;
c) 國土資源部門劃定井田范圍批復文件或頒發的采礦許可證;
d) 安全預評價報告。
3.2 礦井初步設計安全專篇編制必須符合《煤炭產業政策》、《煤炭工業礦井設計規范》、《煤礦安全規程》等政策、法規、標准要求。
3.3 礦井初步設計安全專篇必須在初步設計的基礎上進行編制,礦井初步設計及其安全專篇應由同一個設計單位進行編制,編制單位必須具有相應設計資質。
4 編制內容
4.1 概況
4.1.1 礦區開發情況。包括礦區總體規劃,現有生產、在建礦井的分布和開采情況,小窯分布及開采情況;屬於非新建項目的,要介紹其建設、安全生產情況。
4.1.2 項目設計依據。包括建設單位提出的要求和目標、提供的主要技術資料與審批文件,設計編制的主要原則和指導思想,國家有關安全法律法規、規范和標准等。
4.1.3 建設單位基本情況。項目建設單位的組成、主營業務、煤炭建設與生產業績、近年安全生產狀況。
4.1.4 設計概況
4.1.5.1 地理概況。礦區、礦井所在地理位置、交通情況、地形地貌、水系河流、氣象與地震、環境狀況等情況。附:交通位置圖。
4.1.5.2 主要自然災害。井田所在區域洪水、泥石流、滑坡、岩崩、不良工程地質、災害性天氣等方面。
4.1.5.2 工程建設性質,新建、改建、擴建。
4.1.5.3 井田開拓與開采。井田境界、儲量、設計能力及服務年限;井田開拓方式、采區布置、採煤工藝及主要設備,建設工期等。
附:井筒特徵表。
附插圖:開拓方式平、剖面圖。
4.1.5.4 提升、排水、壓縮空氣系統。主要設備型號和主要技術參數。
4.1.5.5 井上下主要運輸設備。地面鐵路、公路及其它運輸方式,井下主要、輔助運輸方式及設備。
4.1.5.6 供電及通訊。供電電源、電壓、電力負荷、送變電方式、地面供配電、井下供配電、安全監控與計算機管理,通訊及鐵路信號等。
4.1.5.7 地面輔助生產系統。包括原煤進倉裝車、洗選加工、矸石排放,以及供排水、污水處理、井口降溫採暖等系統。
4.1.5.8 地面設施。工業場地及周邊用於生產生活的重要建築物與構築物。
附:工業場地總平面布置圖。
4.1.5.9 技術經濟。勞動定員匯總表,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4.2 礦井開拓與開采
4.2.1 煤層埋藏及開采條件
4.2.1.1 地質構造及特徵。地層、煤系地層及含煤性。煤系地層走向、傾向、傾角及其變化規律;斷層、褶曲、陷落柱、剝蝕帶發育情況及其分布規律;火成岩侵入情況及對煤層和煤層頂底板的影響;構造類型。
附表:主要斷層特徵表
4.2.1.2 煤層及煤質。煤層賦存情況(包括可採煤層層數、厚度、傾角、結構、節理、層理發育情況等)、煤層頂底板岩性特徵、物理力學性質、結構及變化規律;煤層露頭(含隱露頭)及風化帶情況;煤質及煤種。
附:可採煤層特徵表。煤質特徵表。
附:煤層柱狀圖。
4.2.2 礦井主要災害因素及安全條件。
煤層瓦斯賦存及規律,煤層瓦斯含量、壓力,礦井瓦斯等級,礦井煤(岩)與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險性,其它有毒有害氣體情況;各煤層煤塵爆炸指數及爆炸危險性;煤層自燃發火期和自燃傾向性;煤層頂、底板情況;沖擊地壓危險性;地溫情況。
鄰近礦井瓦斯、煤塵、煤的自燃、煤與瓦斯突出、地溫等實際情況及鑒定研究成果
4.2.3 礦井開拓系統
4.2.3.1 井筒
井筒的設置及功能。井筒和工業場地工程地質條件、防洪設計標准、保護煤柱的留設等;進、回風井口的安全性。
4.2.3.2 采區(或盤區、下同)劃分、采區及煤層開采順序、采區接替關系,劃分依據及其合理性分析;煤層下行開採的順序確定;煤層上行開採的分析論證。
4.2.3.3 主要巷道
主要巷道布置層位、安全煤柱、安全間隙、支護方式、安全風速、其它安全措施等。
插圖:井筒、開拓、采區主要巷道斷面圖。
附:開拓方式平、剖面圖。
4.2.3.4 竣工投產應具備標准條件,采區包括盤區大巷應貫穿整個采(盤)區。
4.2.4 採煤方法及采區巷道布置
4.2.4.1 採煤方法的合理性分析。
應對綜合機械化採煤、放頂煤採煤法、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煤層自燃、高瓦斯礦井、煤(岩)與瓦斯突出礦井、沖擊地壓礦井、薄煤層、大傾角煤層和特厚煤層等難採煤層的適應性和安全性進行分析。
4.2.4.2 採掘設備的安全性
液壓支架的支護強度、防倒、防滑措施;傾斜和急傾斜煤層開采時的防飛矸措施等。
4.2.4.3 采區巷道布置。
采區上、下山、採煤工作面順槽等巷道布置方式。
對有沖擊地壓、煤層自燃和煤與瓦斯突出等條件下巷道層位的選擇與分析。
高瓦斯礦井、有煤(岩)與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險礦井采區和開采容易自燃煤層的采區以及低瓦斯礦井開採煤層群和分層開采採用聯合布置的采區,其專用回風巷的設置情況。
采區及工作面加強支護的要求等。
附:采(盤)區巷道布置及機械配備平、剖面圖;井下運輸系統圖。
4.2.5 頂板管理及沖擊地壓
4.2.5.1 頂板災害防治及裝備
影響礦山壓力顯現基本因素分析:煤層頂板岩性、頂底板類別、物理力學性質對可能產生頂板事故的影響分析;斷層與褶曲、擠壓帶與破碎帶、沖刷、節理、裂隙、煤層傾角、開采深度、采高、控頂距對礦山壓力顯現的影響。
一般頂板冒落災害的防治措施及裝備:回採工作面頂板管理方式的選擇,回採工作面支架的選擇論證,采區順槽巷道支護的選擇論證;沿空掘(留)巷的安全措施。掘進工作面支護選擇論證、交叉點支護的選擇論證。
礦山壓力觀測設備:綜采工作面、高檔普采工作面、其它採煤工作面及掘進工作面各種礦山壓力觀測設備。
堅硬頂板跨落災害的防治措施:頂板岩石特性、物理力學性質、頂板岩層厚度、臨近礦井頂板冒落情況等。
預防措施及裝備:頂板高壓注水、強制放頂等措施分析。岩石鑽機、高壓注水泵、礦山壓力觀測設備(如:微震儀、地音儀、超聲波地層應力儀等)。
4.2.5.2 沖擊地壓
礦區或鄰近礦井或本礦沖擊地壓發生的歷史資料;影響本礦沖擊地壓發生的因素分析(地質因素、開拓開采因素);沖擊地壓預測(沖擊地壓預測方法、預測儀器儀表和設備選型);沖擊地壓防治措施(設計原則、防治措施等)。
附:上下煤層對照圖、沖擊地壓的預測和防治工程圖(必要時附)。
4.2.6 井下主要硐室
井下架線式電機車修理間及變流室、井下蓄電池式電機車修理間及充電變流室、井下防爆柴油機車修理間及加油(水)站、井下換裝硐室、井下消防材料庫、防水閘門硐室、井下急救站、避災硐室、井下降溫系統硐室等的規格、要求(裝備)、服務范圍、層位位置選擇、支護形式、通風方式等。
4.2.7 井上、下爆炸材料庫
位置、庫房型式、支護、通風、照明、通訊;距主要井巷(建構築物)距離;爆炸材料庫採取的安全防範措施。
4.2.8 安全出口
礦井、采區、工作面安全出口設置及保證措施。
4.2.9 礦山壓力及地質測量類儀表、設備配置
4.3 瓦斯災害防治
4.3.1 瓦斯災害因素分析
4.3.1.1 瓦斯賦存狀況
瓦斯成分、瓦斯參數(瓦斯風化帶、瓦斯壓力、各煤層瓦斯含量及梯度等)、煤層逶氣性系數、煤(岩)與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險性、其它有毒有害氣體情況。
4.3.1.2 瓦斯湧出量預測及變化規律分析
根據不同水平的瓦斯參數預測礦井不同水平或開采區域的瓦斯湧出量、礦井瓦斯等級,從不同區域不同埋深分析研究礦井瓦斯湧出的變化規律等。
4.3.1.3 瓦斯災害治理措施選擇
研究確定降低礦井瓦斯濃度的可能途徑,對風排、抽排比例關系進行定性、定量分析。
4.3.2 防爆措施
4.3.2.1 防止瓦斯積存的措施。健全穩定、合理、可靠的通風系統;保證工作面有充足的風量和合理的風速;確定瓦斯異常區裝備、管理標准。
4.3.2.2 控制和消除引爆火源。防止爆破引燃瓦斯;防治自燃措施;電氣防爆措施;防止撞擊產生火花的措施;防止產生引燃(爆)火源(明火)的措施。
4.3.2.3 地面儲、裝、運等輔助生產系統防爆措施
4.3.3 隔爆措施(見4.5.5)
4.3.4 瓦斯抽采
4.3.4.1 礦井瓦斯儲量
瓦斯儲量、可抽量及瓦斯湧出量計算。
4.3.4.2 抽采系統和方法
瓦斯抽采系統的選擇及合理性分析;地面集中抽采(預抽)的預抽量、預抽時間、預抽效果分析。
本煤層瓦斯抽采方法;臨近層抽采方法;采空區抽采方法;抽采巷道的選擇和布置;鑽場布置和鑽孔參數。
4.3.4.3 抽采管路及其設備
抽放系統的主、干、支管管徑、材質、連接方式,主管路的趟數;抽放管路的布設和敷設方式,安全間距;管路的附屬設施(如閥門、計量裝置、放水器、除渣裝置、管路瓦斯參數測定孔等)及其布設原則;井下管路的阻燃性和防砸、防靜電、防腐、防漏氣、防下滑措施,地面管路的防凍和防雷電、靜電措施;
礦井不同時期的抽放流量、負壓及時間界限;瓦斯儲存、利用方式及所需正壓,抽放設備選型及工況點(應考慮抽放設備實際工況與標准工況的換算),設備富裕能力(≮15%)校驗,設備工作及備用台數;
瓦斯抽放站的輔助設施(起重、冷卻、採暖、通風、測量及計量)、安全設施(防爆器、防回火裝置、放空管、避雷、滅火器具),安裝布置方式,防火間距,機房安全出口;抽放設備及設施選型合理性和運行安全、可靠性分析;
附:抽放管路系統圖、抽放泵特性曲線圖。
4.3.4.4 安全保障措施
抽放系統及抽放泵站安全措施:抽放站場、鑽孔施工防治瓦斯措施;管路及抽放瓦斯站防雷電、防火災、防洪澇、防凍措施;抽放瓦斯濃度規定;安全管理措施。
監測監控子系統的組成、功能及設置。
4.3.5 防突措施
4.3.5.1 煤與瓦斯突出的危險性分析
煤層賦存、頂底板等情況;瓦斯特徵;煤層的物理力學性質;礦井或鄰近礦井煤與瓦斯突出情況;各煤層瓦斯突出危險性鑒定結果。
4.3.5.2 綜合防突措施(開拓方式和開采順序;採煤方法和巷道布置;采區巷道和頂板管理;通風等)。
4.3.5.3 煤層注水防突(煤層注水的布孔形式、位置、長度、注水量等參數結合防塵、防突等因素綜合考慮,詳見4.5.2)。
4.3.5.4 開采保護層:保護層的確定;保護層作用有效范圍的圈定;開采保護層的幾個技術問題—主要巷道布置、井巷揭突出煤層地點的選擇、預抽被保護層的瓦斯、保護層的有效保護范圍及有關參數確定、保護層的回採工作面與被保護層的掘進工作面超前距離的確定、防止應力集中的影響、留煤柱時採取的措施、掘進通風和局部扇風的選擇、井巷揭煤前通風系統和通風設施及采區上山布置方式、其它應注意的問題。
4.3.5.5 預抽煤層瓦斯;石門和井巷揭煤的防突措施;煤巷掘進防突措施;回採工作面防突措施。
4.3.5.6 預測預報措施,煤與瓦斯突出預測儀器。
4.3.5.7 安全防護措施
井巷揭穿突出煤層和在突出煤層中進行採掘作業時的安全防護措施;壓風自救系統(壓風自救硐室;壓風自救點;自救系統需風量校驗,管路設施);個人防護措施等。
附:壓風自救系統圖。
4.3.6 礦井瓦斯及其它氣體檢測儀器、設備配置

4.4 礦井通風
4.4.1 通風系統
礦井通風方式和通風方法。
礦井初、後期進回風井數目及位置、功能、服務的范圍及時間;改擴建礦井增加和棄用的井筒情況。
附插圖:通風系統圖(初、後期)、通風網路圖(初、後期)。
4.4.2 礦井風量、風壓及等積孔
礦井不同時期的需風量計算及風量分配、風壓、等積孔計算及通風難易程度評價,應考慮自然風壓及海拔高度影響。
附表:初、後期風壓計算表。
4.4.3 掘進通風
掘進通風方法、通風設備、防止產生循環風的安全措施。
4.4.4 硐室通風
井下獨立通風硐室的通風系統及安全措施,採用擴散通風的硐室及通風要求。
4.4.5 井下通風設施及構築物
井下各種風門、擋風牆、風簾和風橋、調節風門、測風站的設置及技術要求。
4.4.6 礦井主通風機及礦井反風
礦井通風設備選型及正常、反風工況點(應考慮自然風壓影響及海拔高度對特性曲線的修正),通風設備的餘量及電機功率(包括反風功率)校驗;工況調節方式,輔助設施(防爆門、風硐、風門、起重、潤滑、液壓、冷卻散熱、消音、測壓、滅火器具),安裝布置方式,機房安全出口,風門防凍措施,性能測試方式;反風方式、反風系統及設施;多風機聯合運轉時的性能匹配及工況點穩定性;通風設備及設施選型合理性和運行安全、可靠性分析。
多風井實施反風的技術措施和方法。
附:初、後期風機工作和反風特性曲線圖。
4.4.7 井筒防凍
井筒防凍方式、計算參數、設備選型及相應的安全措施。
4.4.8 降溫措施及設備選型
4.4.8.1 礦井致熱因素
熱害種類、熱害程度及致熱因素分析。
4.4.8.2 礦井地熱、熱水分布狀況及岩石熱物理性質
可採煤層上下主要層段岩石熱物理性質及參數;熱水型礦井的熱水形成、運移、水溫及水量等主要參數;地熱型礦井的原始岩溫、干濕球溫度等主要參數。
4.4.8.3 礦井熱源散熱量計算
地溫情況及熱害對職工的影響;風溫預測計算及採取的降溫措施。
4.4.8.4 降溫措施及設備選型
開拓、採掘布置措施;通風系統及通風管理措施;地熱及熱水型礦井封堵、疏干措施;人工製冷、降溫等措施;降溫設備選型;採用各種措施的經濟技術比較;降溫措施及預期效果。
4.4.9 礦井通風檢測類設備配置

4.5 粉塵災害防治
4.5.1 粉塵危害及防塵措施
4.5.1.1 粉塵種類和危害程度分析
粉塵的種類、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煤塵的爆炸性、粉(煤)塵的危害性等。
4.5.1.2 防塵措施的確定
各採掘工作面、裝載點、卸載點、運輸、倉儲......等產生粉塵的塵源地點,採用的降塵、除塵、捕塵以及對沉澱在巷道中的煤塵所採取的綜合防塵措施。
回採、掘進工作面除塵。
4.5.2 煤層注水
4.5.2.1 煤層注水設計依據
煤層的物理特性、煤層頂底板的物理特性、煤層的結構特徵等;論述煤層注水的必要性。
4.5.2.2 注水工藝、參數及設備
注水方式的選擇、注水參數及水質的確定;注水系統的選擇、注水設備和儀表的選擇。
4.5.3 井下消防、灑水(給水)系統
井下消防灑水系統:水源及水處理、水量、水壓、水質、給水系統(系統選擇、水池、蓄水倉、加壓、減壓、管網)、用水點裝置(滅火裝置、給水栓、噴霧裝置)、管道、加壓泵站、自動控制。
4.5.4 粉塵監測及個體防護設備
4.5.4.1 粉塵檢測
主要檢測方法及頻率,粉塵感測器布置及檢測儀表。
4.5.4.1 個體防護設備
個體防護設備的選擇及配置。
4.5.5 防爆措施(有煤塵爆炸危險礦井)
防塵降塵措施、電氣設備及保護、撒布岩粉、防止火源引起煤塵爆炸的措施等。
4.5.6 隔爆措施(有煤塵爆炸危險或有瓦斯湧出礦井)
防止爆炸由局部擴大為全礦性的災難所採取的措施。
4.5.6.1 隔爆水棚(水槽、水袋)
水棚的結構、選型、計算與布置以及水棚給水系統。
4.5.6.2 隔爆岩粉棚
粉棚的結構、布置、計算,對岩粉的要求與岩粉原料。
附:隔爆水棚、岩粉棚布置圖。
4.5.7 礦井地面生產系統防塵
地面生產系統防塵;排矸系統防塵;噴霧灑水除塵措施及裝備。
4.5.8 礦井總粉塵、呼吸性粉塵檢查、檢測類儀器儀表配置

4.6 防滅火
4.6.1 煤層自然發火危險性及防滅火措施
4.6.1.1 煤層自然發火危險性
煤層自燃發火危險性參數及礦井的火災特點。鄰近礦井煤層自燃發火的特點和規律、煤層的發火期。
4.6.1.2 煤的自燃分析預測
從煤的化學成分及變質程度、孔隙率、地質構造和內生裂隙、水分、炭化程度、煤岩組分、硫磷含量、瓦斯含量、吸氧速度、溫度及開拓方式、採煤方法、通風方式等等方面分析。
4.6.1.3 煤層的自燃預防措施
應根據礦井煤層自然發火的特點、開拓開采方式、先進適用的科技成果,選擇適宜的開拓開采和通風方式,確定預測預報自然發火的方法,火災監測系統設置等。
4.6.2 防滅火方法
4.6.2.1 灌漿防滅火:設計依據及主要技術資料、灌漿系統的選擇、灌漿方法的選擇、灌漿參數的計算及選擇、灌漿材料的選擇、泥漿制備、注漿管道和泥漿泵選擇。
附:灌漿系統圖。
4.6.2.2 氮氣防滅火:設計依據及主要技術要求、注氮工藝系統及設備、注氮參數。
附:注氮工藝系統圖。
4.6.2.3 阻化劑防滅火:設計依據、阻化劑的選擇、噴灑壓注工藝系統、參數計算、噴灑壓注設備。
4.6.2.4 凝膠防滅火:主料、基料及促凝劑的選擇、參數計算、壓注、噴灑設備選擇等。
4.6.2.5 其它防滅火方法:泡沫滅火技術、均壓通風等。
4.6.3 井下外因火災防治
4.6.3.1 電氣事故引發的火災防治措施
井下機電設備硐室防火措施、井下電氣設備的防火措施、井下電纜、井下電氣設備的各種保護。
4.6.3.2 帶式輸送機著火的防治措施
井下阻燃輸送帶選擇、巷道照明、驅動輪防滑保護、煙霧保護、溫度保護和堆煤保護裝置,自動灑水裝置和防膠帶跑偏裝置,機頭機尾硐室自動滅火系統、火災報警裝置以及監測監控裝置。
4.6.3.3 其它火災的防治措施
防止地面明火引發井下火災的措施;防止地面雷電波及井下、防止井下爆破引發火災的措施;空壓機的防火與防爆措施;防止機械摩擦、撞擊等引燃可燃物的措施等。
4.6.4 井下防火構築物
井下防火門硐室、消防材料庫、防火牆、采區和工作面密閉等。

4.7 礦井防治水
4.7.1 礦井水文地質
4.7.1.1 水文地質情況
井田水文地質條件,主要含(隔)水層類型,礦井水文地質條件、水文地質類型;井田臨近礦井和小(古)窯涌水及積水情況以及地表水體、廢棄的礦井、小窯老塘積水情況、地質構造的導水性;第四系含(隔)水層特徵及積水情況;封閉不良鑽孔情況;礦井主要含水層或積水區與主要開採煤層之間的關系;礦井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
4.7.1.2 礦井水文地質特點、水患類型及威脅程度分析、可能發生突水的地點和突水量預計。
4.7.2 礦井防治水措施的確定
4.7.2.1 礦井開拓開采所採取的安全保證措施。礦井開拓工程位置及層位選擇、採掘工程所採取的防治水措施。
4.7.2.2 防治水煤(岩)柱的留設。防治水煤(岩)柱的種類、防治水煤(岩)柱的留設原則、計算依據、方法與結果。
4.7.2.3 區域、局部探放水措施及設備。探放水原則、探放水方法的確定、探放水設備的選擇、探放水時的安全措施。
4.7.2.4 疏水降壓。根據礦井具體水文地質條件確定:疏水降壓地點、方法和降低水頭值的確定,疏水工程設計,疏水降壓設備選擇。
4.7.2.5 防水閘門。分析設置防水閘門的必要性,防水閘門規格,防水閘門硐室位置及設計計算結果,施工及管理要求。
4.7.2.6 井下排水。礦井不同時期井下正常、最大涌水量;排高及時間界限,地面所需附加揚程,排水方式;排水設備選型及管路淤積前、後的工況點(應考慮海拔高度對參數進行修正,以及並聯運行);排水泵的工作、備用、檢修台數,預留預設情況,排水能力校驗,電機功率和吸上真空高度校驗,泵與管路的運行組合,水泵的充水方式和起動、調節方式;排水管路管徑、材質、連接方式和壁厚校驗,閥門,管路趟數及敷設井巷和方式;水質pH<5時的防酸措施,管路的防腐,排水系統防水力沖擊措施,管路預留位置;泵房附屬設施[引水、起重、運輸、配水井/閥及硐室,大功率泵房的通風散熱和降噪措施;配水井、聯軸器的安全防護;排水設備及設施選型合理性和運行安全、穩定性分析。
水泵房位置及通道,水倉布置及容量。
附:水泵特性曲線圖、排水系統圖。
4.7.2.7 地表水防治。設計依據、地面水防治、地面水防治工程及裝備。
4.7.2.8 小窯、老窯水防治。小窯、老窯分布范圍、積水情況,與礦井的開拓開采之間的關系、影響程度,提出其積水區域實現安全開採的防治水技術途徑和安全技術措施。
4.8 電氣安全
4.9 提升、運輸、空氣壓縮設備
4.10 礦井監控系統
4.11 礦井救護、應急救援與保健
4.12 安全管理機構與安全定員、培訓
4.13 待解決的主要問題及建議
施工圖階段和施工中應注意和解決的問題。
對於改擴建礦井,改擴建期間的安全措施和新老系統轉換的說明。
對需要進行專項安全設計的說明。

『柒』 中國最大露天煤礦

中國最大的是山西省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礦

露天煤礦主要礦區

內蒙古霍林河露天煤礦
是我國也是亞洲第一個現代化露天煤礦。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境內的霍林河煤田,是我國現代化生產程序最高的大型露天煤礦,儲量132.8億噸,是全國五大露天煤礦之一,年生產能力達1000萬噸。科爾沁油田地質構造與大慶、遼河、扶余油田相似,全市石油遠景儲蓄量為8億噸左右。通遼市境內埋藏著豐富的有色金屬和非金屬礦藏,現在探明鐵、鋅、鎢、銅等金屬礦10多處,礦點30多個,還有引人矚目的「801」稀土,儲量為全國之最的天然硅礦,近3億噸的石灰岩,被譽為「冶煉之寶」的石墨,功效神奇的中華麥飯石等。

內蒙古元寶山露天煤礦
位於赤峰市元寶山區建昌營境內的元寶山露天煤礦1998年開始生產,總投資39億元,年可產原煤500萬噸,主要供給向東北電網輸電的赤峰元寶山電廠。 內蒙古赤峰元寶山煤礦是全國露天煤礦之一和全國第一個大型現代化露天礦,礦區地處內蒙古赤峰市元寶山區建昌營境內,隸屬於平庄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該礦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1990年10月15日正式開工建設,1998年8月轉入試生產,2005年4月28日正式移交生產。

內蒙古伊敏露天煤礦
坐落於呼倫貝爾大草原鄂溫克族自治旗境內,該煤田保有地址儲量49.73億噸,精查儲量28.27億噸,外圍儲量126億噸,其中一號露天礦地址儲量為10.01億噸,可采儲量為9.01億噸,剝采比下,適合大型露天礦開采。該地區地勢平坦,水資源豐富,適合建設坑口電站,這里已成為煤電合一的新型能源基地。

內蒙古黑岱溝露天煤礦
位於准格爾煤田中部,距離神華准格爾能源有限公司9.8 km,北距呼和浩特市120km,西距鄂爾多斯市135 km,南距平朔露天煤礦225 km,均有二級公路相通。大准(大同—准格爾)電氣化鐵路直通黑岱溝露天煤礦,呼准(呼和浩特—准格爾)鐵路正在興建,交通運輸極為便利。黑岱溝露天煤礦的設計開采范圍42.36 km2,可采原煤儲量14.98 億t,設計年生產能力為2 000 萬t,服務年限75年。

山西省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礦
中國最大的露天煤礦
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礦位於朔州市區與平魯區交界處,總面積達三百七十六平方公里,地質儲量約為一百二十六億噸。現為大型露天開採的煤礦。 煤礦全部採用美國CAT、日本小松、英國等歐美國家進口設備進行挖掘、實行全方位現代化管理。煤礦開工初曾引起黨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的關心和重視,並一時令世界范圍內轟動,為當時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礦。
一九八四年四月二十九日,中國煤炭開發總公司與美國西方石油公司在北京正式簽訂了合作開發平朔安太堡一號露天煤礦的協議,合作開采年限為三十年。後因哈默去世,美方中止了合同,成為我國自行開采礦的露天煤礦。

阜新海州露天煤礦
新中國建成後的第一座大型機械化露天煤礦。
它於1951年始建,1953年正式投產,礦場東西長8華里,南北寬4華里,垂直深度將200多米,總佔地面積達30多平方公里,有28個界平盤和8個作業平盤,平盤邊緣裸露斷面清晰地顯示地質結構特點,是近年來我國關閉的最大一家資源枯竭的露天煤礦。這座露天煤礦從1953年7月到2003年底,共生產煤炭2.1億噸。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准格爾旗境內的哈爾烏素露天煤礦,設計年產原煤2000萬噸,設計服務年限79年,是中國設計產能最大的露天煤礦。
哈爾烏素露天煤礦於2006年5月啟動建設,露天煤礦及配套建設的2000萬噸級選煤廠、礦區防洪工程、運煤鐵路專用線等工程規劃總投資達70多億元。
哈爾烏素露天煤礦位於准格爾煤田中部,煤礦地表境界東西長9.59公里,南北寬7.03公里,面積為67.17平方公里,露天采區共含煤12層,其中6號煤層為主要可采層,煤層平均厚度為20.01米。

『捌』 求煤礦開采 采區設計:設計題目:采區生產能力80萬t/a

采區設計編制的內容,包括采區設計說明書,采區設計圖紙。

一、采區設計說明書

(1)采區設計說明書應說明:采區位置、境界、開采范圍及與鄰近采區的關系;可採煤層埋藏的最大垂深,有無小煤窯和采空區積水;與鄰近采區有無壓茬關系等。
(2)采區所採煤層的賦存情況(走向、傾斜、傾角及其變化規律、煤層厚度、層數、層間距離、夾矸層厚度及其分布,頂底板的岩石性質及其厚度等)及煤質。
瓦斯湧出情況及其變化規律,瓦斯湧出量及確定依據;煤塵爆炸性,煤層自然發火性及其發火期;地溫情況等。
水文地質:井上、下水文地質條件;含水層、隔水層特徵及發育情況變化規律;礦井突水情況、靜止水位和含水層水位變化;斷層導水性;現生產區域最大及正常涌水量,鄰近采區周圍小窯涌水和積水情況等。
煤層及其頂底板的物理、力學性質等。
說明對地質資料進行審查的結果,包括資料的可靠性及存在的問題。
(3)確定采區生產能力,計算采區儲量(工業儲量、可采儲量)和高級儲量所佔的比例,計算采區服務年限並確定同時生產的工作面數目。
(4)確定采區准備方式。區段和工作面劃分、開采順序,採掘工作面安排及其生產系統(包括運煤、運料、通風、供電、排水、壓氣、充填和灌漿等)的確定。當有幾個不同的采區巷道准備方案可供選擇時,應該進行技術經濟分析比較,擇優選用。
(5)選擇採煤方法和採掘工作面的機械裝備。
(6)進行采區所需機電設備的選型計算,確定所需設備型號及數量,采區信號、通訊與照明等。
(7)灑水、掘進供水、壓氣、充填和灌漿等管道的選擇及其布置。
(8)采區風量的計算與分配。
(9)安全技術及組織措施:對預防水、火、瓦斯、煤塵、穿過較大斷層等地質復雜地區提出原則意見,指導編制採煤與掘進工作面作業規程編制,並在施工中加以貫徹落實。
(10)計算采區巷道掘進工程量。
(11)編制采區設計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采區走向長度和傾斜長度、區段數目、可採煤層數目及煤層總厚度、煤層傾角、煤的容重、採煤方法、主採煤層頂板管理方法、采區工業儲量和可采儲量、機械化程度、采區生產能力、采區服務年限、采區采出率和掘進率,巷道總工程量、投產前的工程量。

二、采區設計圖紙
設計圖紙一般包括:
地質柱狀圖、采區井上下對照圖、煤層底板等高線圖、儲量計算圖及剖面圖等應進行復印,作為采區設計的一部分。此外,還須有:
(1)采區巷道布置平面及剖面圖(比例:1:1 000或1:2 000);
(2)采區採掘機械配備平面圖(比例:1:1 000或1:2 000);
(3)採煤工作面布置圖(比例:1:50或1:200);
(4)采區通風系統(最大、最小負壓)示意圖;
(5)瓦斯抽放系統圖(低瓦斯礦井不要此圖);
(6)采區管線布置圖(包括防塵、灑水、灌漿管路布置等);

(7)采區軌道運輸系統圖(比例:1:1 000或1:2 000);
(8)采區供電系統圖(比例:1:1 000或1:2 000);
(9)避災路線圖;
(10)采區車場圖(比例:1:200或1:500);
(11)采區巷道斷面圖(比例:1:50或1:20);
(12)采區巷道交岔點圖(比例:1:50或1:100);
(13)采區硐室布置圖(比例:1:200)。
前9張圖屬方案設計附圖,後4張圖是施工圖。以上僅是一般情況,具體設計時應根據情況適當增刪。
采區設計的編制和實施是礦井生產技術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一般由礦總工程師負責組織地質、採煤、掘進、通風、安全、機電、勞資、財務等部門共同完成。
隨著系統工程及計算機在采礦設計中的應用,對采區技術方案進行優化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是設計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中的應用,對采區技術方案進行優化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是設計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

采區設計的依據、程序和步驟
一、采區設計的依據

要做好采區設計,起到正確指導生產的作用,必須有正確的設計指導思想和充分可靠的設計依據。
采區設計必須貫徹執行《煤炭工業技術政策》、《煤礦安全規程》和《煤炭工業礦井設計規范》等。
采區是組成礦井生產的基本單位。采區設計被批准後,在采區的施工及生產過程中,一般不能任意改變。因此,采區設計要為礦井合理集中生產和持續穩產、高產創造條件;盡量簡化巷道系統,減少巷道掘進和維護工程量;有利於採用新技術,發展機械化和自動化;煤炭損失少,安全條件好等。

采區設計的主要依據有:

1.已批準的采區地質報告

地質報告主要包括地質說明書和附圖兩部分。

在采區地質說明書中,應有詳細的采區地質特徵,地質構造狀況;煤層賦存條件和煤層穩定程度;礦井瓦斯等級;有無煤和瓦斯突出危險;自然發火期;水文地質特徵;煤種和煤質以及國家對產品的要求;鑽孔布置及各級儲量的比例等。

圖紙包括:采區井上下對照圖、煤層底板等高線圖、儲量計算圖、勘探線剖面圖、鑽孔柱狀圖、採掘工程平(立)面圖等。

2.根據礦井生產、接替和發展對設計采區的要求

主要是生產礦井提出的對設計采區的生產能力、採煤工藝方式、采准巷道布置及生產系統改革等要求,以適應生產技術不斷發展的需要。

二、采區設計程序

采區設計一般是根據礦井設計和礦井改擴建設計以及生產技術要求,由礦主管單位提出設計任務書,報局批准,而後由礦或局的有關部門、單位根據批準的設計任務書進行設計。

采區設計通常分為兩個階段進行,即確定采區主要技術特徵的采區方案設計和根據批準的方案設計而進行的采區單位工程施工圖設計。

采區方案設計除了需要闡述采區范圍、地質條件、煤層賦存狀況、采區生產能力、采區儲量及服務年限等基本情況外,應著重論證和確定以下問題:采准巷道的布置方式及生產系統、採煤方法選擇、採掘工作面的工藝及裝備、采區參數、采區機電設備的選型與布置、安全技術措施等。

在進行具體采區方案設計時,應根據煤炭工業技術政策、地質和生產技術條件、設備供應狀況,擬定數個技術上可行的方案,然後計算各方案相應的技術經濟指標,通過對這些方案進行技術經濟比較,選擇出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安全上可靠的方案,為進一步進行采區施工圖設計打下基礎。

采區施工圖設計是在采區方案設計被批准後進行的。在施工圖設計中,主要是根據采區方案設計的要求,對采區某些單位工程,如采區巷道斷面、采區上、中、下部車場、巷道交岔點及采區硐室等進行具體的設計,確定有關尺寸、工程量和材料消耗量,繪制出圖紙和表格,以便進行施工前的准備工作及施工。

應該指出,采區方案設計和施工圖設計是緊密相聯系的整體和局部的關系。采區方案設計中技術方案要通過單位工程來實現,在進行采區方案設計時應考慮施工圖設計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但施工圖設計要以批準的方案設計為依據,體現方案設計的技術要求。必要時,應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和施工的具體要求,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進行適當的修改,並報上級批准,使設計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施工和生產的要求。

三、采區設計的步驟

采區設計按下列步驟進行:

(1)認真學習有關煤礦生產、建設的法規政策,並了解局、礦對采區設計的具體要求和規定。

要按照具體條件,因地制宜同時又積極創造條件,提高采、掘、運機械化水平,提高採煤工作面單產;積極推廣無煤柱護巷技術及巷旁支護技術,降低掘進率和降低煤炭損失;實現合理集中生產,提高勞動生產率。

(2)明確設計任務,掌握設計依據。根據礦井生產技術發展及生產銜接的需要,明確采區設計中重大問題的設計任務,如采准巷道布置及採煤工藝的改革、采區生產能力的確定等主要技術原則。礦井地質部門應提出采區的地質說明書及附圖,並應有分煤層和分等級的儲量計算圖。必要時設計人員需對儲量進行核算,設計人員真正掌握設計依據,使設計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上。

(3)深入現場,調查研究。根據采區設計所需要解決的問題,確定調查的課題、內容、范圍和方法。例如,調查原有采區的部署、巷道布置及生產系統、車場
形式等,作為巷道布置方案設計時的借鑒;調查採煤、掘進、運輸、提升等的生產能力,煤倉容量等數據,作為設備選型的參考;搜集巷道掘進、運輸、提升、排水、通風和巷道維護等方面的技術經濟指標,以便進行不同方案的技術經濟比較。充分掌握第一手資料,使設計建立在客觀實際的基礎上。

(4)研究方案,編制設計。在進行實際調查研究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匯集各有關單位對設計的具體要求及設想,根據設計條件提出幾個可行方案,廣泛徵求意見,認真研究、修改和充實設計方案內容,在此基礎上集中為兩三個較合理的方案,進行技術經濟比較,確定出採用的方案,正式編制設計。

(5)審批方案設計。將已完成的方案設計經有關單位會同審查後,由有關上級部門批准。

(6)進行施工圖設計。根據已批準的方案設計,進行各單位工程的施工圖設計。

煤礦名詞的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1.煤田:在地質歷史發展過程中,由含炭物質沉積形成基本連續的大面積含煤地帶。

2.礦區和礦區開發

開發煤田形成的社會組合,成為礦區。

根據煤炭儲量、賦存條件、煤炭市場需求量、投資環境等情況,確定礦區規模,劃分井田,規劃井田開采方式、規劃礦井或露天礦建設順序、確定礦區附屬企業的類別、數目和生產規模、建設過程等,總稱為礦區開發。

3.井田:在礦區內,劃歸給一個礦井開採的部分煤田。

二、礦井巷道

礦井井巷按其所處空間位置和形狀,可分為垂直巷道、水平巷道和傾斜巷道。

1.垂直巷道

立井——有直接通達地面出口的垂直巷道,一般位於井田中部。

暗立井——沒有直接通達地面出口的立井,裝有提升設備。

溜井——擔負自上而下溜放煤炭或矸石任務的暗井。

2.傾斜巷道

斜井——有直接出口通達地面的傾斜巷道。

暗斜井——沒有直接通達地面的出口、用作相鄰的上下水平聯系的斜巷。

上山——無直接出口通往地面,位於開采水平以上,為本水平或采區服務的斜巷。

下山——位於開采水平以下,為本水平或采區服務的傾斜巷道。

3.水平巷道

平硐——有出口直接通到地表的水平巷道稱為平硐。

石門——和煤層走向正交或斜交的水平岩石巷道。

煤門——開掘在煤層中並與煤層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巷道。

平巷——沒有出口直接通達地表,沿煤層走向開掘的水平巷道。

根據巷道服務范圍及其用途,礦井巷道分為開拓巷道、准備巷道和回採巷道三類。

⑴開拓巷道:為全礦井或一個開采水平服務的巷道。

⑵准備巷道:為采區、一個以上區段、分段服務的運輸、通風巷道。

⑶回採巷道:形成採煤工作面及為其服務的巷道。

三、礦井生產系統

礦井生產系統是指在煤礦生產過程中的提升、運輸、通風、排水、人員安全進出、材料設備上下井、矸石出運、供電、供氣、供水等巷道線路及其設施,是礦井安全生產的基本前提和保證。礦井生產系統包括井下生產系統和地面生產系統。

(一)井下生產系統:運煤系統、通風系統、運料排矸系統、排水系統、(補充)供電系統、防火系統、防塵灑水系統、瓦斯抽放系統、瓦斯監控系統等。

(二)地面生產系統

地面生產系統通常包括:地面提升系統;運輸系統;排矸系統;選煤系統和管道線路系統;變電所、壓風機房、鍋爐房、機修廠、坑木加工廠、礦燈房、浴室及行政福利大樓等專用建築物。

1.地面生產系統類型

(1)無加工設備的地面生產系統。

(2)設有選矸設備的地面生產系統。

(3)設有篩分廠的地面生產系統。

(4)設有洗選廠地面生產系統。

2.地面排矸運料系統:矸石場的選址及類型,材料、設備的運輸。

(1)矸石場的選址及類型。

矸石場一般選擇在工業場地、居民區的下風方向,盡量不佔或少佔良田;距壓風機房、入風井口不小於80m;距坑木場不小於50m;距居住區一般不小於700m;矸石不得堆放在水源上游和河床上。能自燃的矸石,不能堆放在煤層露頭、表土下10m以內有煤層的地面上,或采空區可能塌陷而影響到井下的范圍內。

矸石場按照矸石的堆積型式可以分為平堆矸石場和高堆矸石場兩種。目前採用較廣泛的是高堆矸石場,堆積高度一般為25~30m,自然坡角為40°~45°。

(補充)防止矸石場雨季出現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措施:

①矸石場不能布置在山洪、河流可能沖刷到的地段。

②依山而建的矸石場要設置永久性排水系統,並保持暢通。

③矸石場四周必須設置厚度不小於1m倒梯形擋矸牆。

④矸石場中矸石堆積高度不得超過設計規定,

⑤矸石堆積坡度不得大於自然安息角(42°~45°)。

(2)材料、設備的運輸。材料、設備的運輸系統都必須以副井為中心。

3.地面管線系統:上下水道、熱力管道、壓縮空氣管道、地下電纜、瓦斯抽放管路、灌漿管路等。

閱讀全文

與山西中新甘庄煤礦設計年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總結 瀏覽:359
貝倫斯發明 瀏覽:242
馬鞍山匯通大廈地址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