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個稅申報報的是哪個月的個稅
每月申報的個稅,是上一個月實際發放的所有收入合計計算出的個稅。個稅的計算有一個原則,即發放了才計稅,不發放不計稅
根據上述所說的,9月份申報的為8月份所發各項收入的個稅,而8月初發的是7月的工資,所以實際上申報的是7月份的工資。當然個稅明細申報系統默認的稅款所屬期是8月。
自行納稅申報是指以下兩種情形:
(一)納稅人取得應納稅所得後,根據取得的應納稅所得項目、數額,計算出應納的個人所得稅額,並在稅法規定的申報期限內,如實填寫相應的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報送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納稅人在一個納稅年度終了後,根據全年取得的應納稅所得項目、數額、應納稅額、已納稅額、應補退稅額,在稅法規定的申報期限內,如實填寫相應的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報送稅務機關、辦理相應事項。
㈡ 個稅的申報期什麼時候截止
根據2019年1月1日起實施的新個稅法第十四條規定:扣繳義務人應該在發放回工資的次月15日內辦理扣繳或答預扣繳申報。 在次月的15號之前辦理都是可以的,也就是單位必須在上個月15號前申報下個月員工的工資個稅。
按照現行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扣繳義務人每月預扣、代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十五日內繳入國庫,並向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申報表。因此,扣繳義務人2019年1月份實際支付「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等代扣的個人所得稅,應當在2019年2月征期進行扣繳申報(即:填報《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也就是通常所稱的「明細申報」)並繳納稅款,此時該筆稅款的 稅款所屬月份應為2019年1月。
(2)個稅報稅期限擴展閱讀:
扣繳義務人自2019年1月1日起向員工發放工資並計算和預扣個人所得稅時,可以扣除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自2019年2月1日起扣繳客戶端才會支持新的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的提交上傳功能。
因此,也要求扣繳義務人2019年1月份實際支付「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等代扣的個人所得稅,應當在2019年2月征期進行扣繳申報並繳納稅款。
㈢ 個稅什麼時候申報,什麼時候繳納
個人所得稅是必須每月申報。達不到起征點的也要申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九條規定:
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的稅款,自行申報納稅人每月應納的稅款,都應當在次月七日內繳入國庫,並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
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按月計征,由扣繳義務人或者納稅義務人在次月七日內繳入國庫,並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特定行業的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可以實行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的方式計征,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由納稅義務人在次月七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後三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按年計算,由納稅義務人在年度終了後三十日內繳入國庫,並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納稅義務人在一年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每次所得後的七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後三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義務人,應當在年度終了後三十日內,將應納的稅款繳入國庫,並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
也就是說,一般情況下不管是扣繳義務人代扣的還是自行申報的,都應應在次月的7日前申報並入庫。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第一百零九條規定:稅收征管法及本細則所規定期限的最後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期滿的次日為期限的最後一日;在期限內有連續3日以上法定休假日的,按休假日天數順延。
㈣ 個稅申報截止時間
1、個人所得稅申報截止日期是每月15號之前,遇節假日順延。
2、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3、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㈤ 個人所得稅網上如何申報申報截止日期每個月是幾號
在地稅申報復網上下載個人所製得稅申報模板,然後錄入單位的相關信息,把員工工資填完整。登錄當地稅官網,就可以申報了。截止日期為每月15號之前。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於本國的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在有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在財政收入中占較大比重,對經濟亦有較大影響。
㈥ 個稅申報時效和納稅義務期限
贈予是一個納稅環節,再出售又是一個納稅環節,兩次房產易手沒有持續性時效的界定
㈦ 個稅繳納申報日期問題。
從計稅上來講兩家公司都沒有問題。兩家公司的區別在於發薪日不同,以及計稅時間不同。第一家公司的做法是嚴謹的,因為當月的所有收入需要合並計稅,所以等到月份終了,匯總當月你的收入後於下個月才申報。第二家公司的做法也沒錯,只是前提是你在第二家公司除了每月的工資以外肯定不會再有其他收入。
個人的想法,非說有問題的話,第一家公司工資發的太晚。如果採取本月收入下月計稅的方式,建議當月工資當月發,而不要下月發,這樣容易造成稅款所屬期的錯位。按理說明細申報時這筆收入的稅款所屬期應填為4月,但貌似地稅的軟體是不支持跨兩個月申報的,所以6月申報時只能按所屬期為5月進行申報。另外地稅的說法我認為有比較大的問題。個稅繳納的原則是「何時取得何時繳納」。也就是說,雖然第二家公司你是6月取得的5月的工資,但計稅期應在6月而不應算作5月。也就是說,你應按5月和6月各取得一筆收入來分月計稅,而不應簡單地因為兩家單位的會計都把所屬期填報為了5月而認為你在5月取得了兩筆工資(同一月在兩處取得兩筆工資確實需要你自行補繳個稅差額)。建議你以此理由和地稅溝通,必要的話可以提供工資卡的入賬明細
㈧ 2020年3月份的個稅與增值稅申報期限一致嗎
3月份個人所得稅的申報和增值稅申報期是一致的,都是到3月23日截止。
㈨ 個稅的申報期限具體是多少
一、自行申報納稅的申報期限
1.如果是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在納稅年版度終了之後的3個月權內需要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2.個體工商戶和一些個人獨資、合夥企業投資者所能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分月預繳的,納稅人在每月終了後7日內辦理納稅申報。
3.納稅人年終一次性取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自取得所得之日起30日內辦理納稅申報。
4.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後30日內向中國境內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二、代扣代繳申報期限
1.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7日內繳入國庫。
2.扣繳義務人違反上述規定不報送或者報送虛假納稅資料的,一經查實,其未在支付個人收入明細表中反映的向個人支付的款項,在計算扣繳義務人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作為成本費用扣除。
3.扣繳義務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及其他有關資料的,經縣級稅務機關批准,可以延期申報。
個人所得稅的申報期限根據具體情況不同而也有所不同,我們在需要了解個人所得稅的具體申報期限的時候需要首先對自己所要申報的個稅的性質有所了解,以免發生誤差。
㈩ 我需要申報個稅,請問個稅申報時間是什麼時候
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專得稅法》對其有相屬應的規定:
第十三條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並繳納稅款。
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的,納稅人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六月三十日前,繳納稅款;稅務機關通知限期繳納的,納稅人應當按照期限繳納稅款。
(10)個稅報稅期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相關法條:
第十一條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辦理匯算清繳。預扣預繳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
居民個人向扣繳義務人提供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繳義務人按月預扣預繳稅款時應當按照規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絕。
第十二條 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不辦理匯算清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