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滯納金的法律規定
法律法規上會有解釋,以下是我為你找到的相關解釋
㈡ 關於滯納金的 訴訟時效問題
欠費和滯納金都已超過了訴訟時效
㈢ 關於滯納金期限
從1.11開始算,到1.24為止,1.25開始滯納。。所以25.26.27.28.29.30,一共是6天
4.18開始算~4.30一共13天,五一放假三天,所以到5.4(星期四)是最後一天
㈣ 滯納金會收取幾個月
您好,滯納金產生的原因是由於用戶在規定的繳費期內沒有及時的繳清所有的欠費,聯通公司將在繳費期結束後26日對欠費用戶進行停機處理,按電信服務規范相關規定,聯通公司將按天收取3‰的滯納金,為避免停機帶來的諸多不便,請在正常繳費周期內繳費或充值。由於各地市政策不盡相同,滯納金能否減免的規定也不盡相同,可前往歸屬地聯通自有營業廳了解詳情。
㈤ 滯納金的計算期限是如何規定的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回若干具體答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3〕47號)文件的規定:「對納稅人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期限或者未按照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期限向稅務機關繳納的稅款,滯納金的計算從納稅人應繳納稅款的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至實際繳納稅款之日止。」
㈥ 合同中約定滯納金是否有效
有效的.
民事合同中的滯納金在法律上不應稱之為滯納金,由於民間法律意識淡薄,大家都叫它滯納金,其實法律上是稱它為違約金。
當事人在協議中約定了滯納金可以視為違約金。
違約金是指合同當事人違反合同應當向對方支付約定的或法律規定的一定數額的金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一十四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㈦ 滯納金在法律上 有沒有效
法律上有效;
滯納金適合政府下屬公共服務性單位,對惡意拖欠交費的,適應交納本金以下的滯納金。
㈧ 合同中同時約定逾期付款利息和滯納金是否有效
通常有效
㈨ 合同中約定滯納金是否有效
根據你的問題,律師回答如下:
物業服務合同中的約定是有效的(其中約定必須合理,一般按物管費的千分之三至五收取的)。業主和物業公司之間是物業服務關系,物業服務,業主享受服務,業主要交錢,如果業主未按時交納物業費,物業公司依法可收業主的滯納金。
嚴格來說,這不叫滯納金。滯納金是由相關部門根據相關法律收取的。這個應該叫:違約金。依據的就是和業主簽訂的服務合同。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