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行政拘留暫緩執行的期限是多久
被處罰人不服行政拘留處罰決定,申請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可以向公安機關提出暫緩執行行政拘留的申請。所以暫緩執行的前提是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等到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有結果了,才可以決定行政拘留是否執行。行政復議的期限為六十日,行政復議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行政訴訟一審的審理期限為三個月,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
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被處罰人不服行政拘留處罰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可以向公安機關提出暫緩執行行政拘留的申請。公安機關認為暫緩執行行政拘留不致發生社會危險的,由被處罰人或者其近親屬提出符合本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條件的擔保人,或者按每日行政拘留二百元的標准交納保證金,行政拘留的處罰決定暫緩執行。」也就是說,「暫緩執行行政拘留」的對象只能是不服行政拘留處罰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被處罰人。換言之,「暫緩執行行政拘留」的前提條件是只能是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其他任何事由均不能適用「暫緩執行行政拘留」。
行政拘留暫緩執行應當符合的條件
一是被拘留人依法申請了行政復議或者提起了行政訴訟。
二是被拘留人提出了暫緩執行行政拘留的申請。
三是公安機關認為對被拘留人暫緩執行行政拘留不致發生社會危險。
四是被拘留人或者其近親屬依法提出了符合法定條件的擔保人,或者按照法定標准交納保證金的。
❷ 關於行政拘留的執行問題,是按日期執行還是天數執行。
根據抄《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期間開始的「時」和「日」都不計入期間內。就此理解,如王某於2月1日23時59分以前入所,則其行政拘留執行期限是從2月2日至2月6日。關於執行是否按「時」計算,各地公安機關有不同的作法,好象也沒有具體的規定。根據公安部《刑事羈押期限的規定》及《公安執行細則》,刑事拘留的期限實際上是按「時」計算的,滿二十四小時為一日。但行政拘留還沒查到具體規定,最新的《公安執法細則》及《治安拘留所管理辦法》(試行)里也沒有明確說。如果在我們這里,在6日早上八點鍾王某就可以出所了。
❸ 行政拘留15天後多久可以再執行拘留
行政拘留最長期限十五天。秉承著一罪不兩罰的原則,不會再次拘留。如若有其他違法行為可以再將其送入拘留所繼續拘留,以進行處罰。
❹ 行政拘留期限最長是多少天
現實問題
衛某因為非法持有少量毒品和注射毒品,被公安機關分別處以十五日拘留和十日拘留,合並執行二十日拘留。但衛某依稀記得曾聽人說行政拘留最長不能超過十五日,認為處罰結果過重。那麼,公安機關的處罰方式合法嗎?法律對此是如何規定的呢?
律師解答
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規定,有兩種以上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分別決定,合並執行。行政拘留處罰合並執行的,最長不超過二十日。
在這則案例中,衛某有兩種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公安機關分別決定,合並執行二十日拘留的處罰是合法的。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十六條 有兩種以上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分別決定,合並執行。行政拘留處罰合並執行的,最長不超過二十日。
第七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二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1)非法持有鴉片不滿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滿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2)向他人提供毒品的;(3)吸食、注射毒品的;(4)脅迫、欺騙醫務人員開具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的。
❺ 行政拘留期限到了怎麼辦
行政拘留到期後,應當立即釋放。
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機關(專版指權公安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人,在短期內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種行政處罰。行政拘留是最嚴厲的一種行政處罰,通常適用於嚴重違反治安管理但不構成犯罪,而警告、罰款處罰不足以懲戒的情況。因此法律對它的設定及實施條件和程序均有嚴格的規定。
行政拘留裁決權屬於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期限一般為10日以內,較重的不超過15日。根據現行的《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十六條規定:「有兩種以上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分別決定,合並執行。行政拘留處罰合並執行的,最長不超過二十日。」
❻ 行政拘留訴訟期限是多久
我國法律規定的拘留只分為三種,一種叫做行政拘留、一種叫做司法拘留、一種叫做刑事拘留,你說的治安拘留屬於行政拘留的范疇之內:行政拘留 是指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一般違法行為,給予的一種最嚴厲制裁,屬於行政處罰的一種。治安拘留最高期限為15日,期滿即釋放,由公安機關決定,在行政拘留所執行,對拘留不服的,可提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合並執行拘留的期限不得超過20天。 司法拘留 一種是指在民事、行政訴訟或法院執行過程中,對妨害訴訟活動(如:作偽證、沖擊法庭、妨害證人作證、隱匿轉移被查封、扣押的財產、阻礙法院工作人員執行公務、逃避執行等,由 人民法院直接作出的拘留決定,屬於強制措施,依據的是《民事訴訟法》或《行政訴訟法》,最高期限為十五日,由法院將被拘留人交公安機關看管,不服的可向法院申請復議,拘留期內,由法院決定提前解釋或期滿釋放。 司法拘留還有一種: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對嚴重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應負民事責任的行為的人,可以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並可以依照法律規定處以罰款、拘留。由此可見,民法通則所規定的拘留,是人民法院以國家的名義,對嚴重違反民事法律規范的行為人的人身自由加以短期限制的一種懲罰方法。它是民事制裁中最為嚴厲的懲罰措施。 刑事拘留 是指公安機關或人民檢察院在刑事案件偵查中,對現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暫時採取的強制措施。公安機關對於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後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若被拘留人被批准逮捕,則依據《刑事訴訟法》審理,刑事拘留不是處罰或者制裁。若後被無罪釋放,被拘留人可以申請國家賠償。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61條的規定,【拘留的條件】公安機關對於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⑴正在預備犯罪、實施犯罪或者在犯罪後即時被發覺的; ⑵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 ⑶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 ⑷犯罪後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⑸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 ⑹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⑺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刑事拘留最長時限為 30天
❼ 行政拘留下達後沒執行多久失效,法律上有時間限制么 急~~~~~~~~
治安拘留定於7月14日至19日,決定日是7月30號,法律生效嗎?
❽ 行政拘留在事情發生多少天後執行
一、違法行為發生後,行政機關有一個調查的過程。
在調查核實的基礎上,依據事實根據法律,再作出行政處罰的決定。行政拘留的決定一旦作出,立即執行;
二、如果有妨礙執行的情形的,行政拘留可以暫緩執行,情形消失後,即恢復執行;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 被處罰人不服行政拘留處罰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可以向公安機關提出暫緩執行行政拘留的申請。公安機關認為暫緩執行行政拘留不致發生社會危險的,由被處罰人或者其近親屬提出符合本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條件的擔保人,或者按每日行政拘留二百元的標准交納保證金,行政拘留的處罰決定暫緩執行。
如果行政拘留處罰決定經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被撤銷的,在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之後,不再對被處罰人執行行政拘留。
三、行為發生後,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處罰;
我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規定: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❾ 行政拘留處罰合並執行的,最長不超過幾天
行政拘留來處罰合並執自行的,最長不超過二十天。《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十六條 有兩種以上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分別決定,合並執行。行政拘留處罰合並執行的,最長不超過二十日。 因此,行政拘留合並執行的,最長不能超過20日。
行政拘留是一種嚴厲的行政處罰形式,只有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才享有拘留裁決權,期限限制在1日以上15日以內,並罰時不超過20日。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條規定: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行政拘留裁決權屬於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只有公安機關才能實施,其他任何行政機關無權實施,拘留地點為治安拘留所。行政拘留決定宣告後,在申請復議和行政訴訟期間,被處罰的人及其親屬找到保證人或者按規定交納保證金的,可申請行政主體暫緩執行行政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