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應每年備案還是一次性備案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事項辦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76號)規定:「第八條 企業享受定期減免稅,在享受優惠起始年度備案。在減免稅起止時間內,企業享受優惠政策條件無變化的,不再履行備案手續。企業享受其他優惠事項,應當每年履行備案手續。
企業同時享受多項稅收優惠,或者某項稅收優惠需要分不同項目核算的,應當分別備案。主要包括: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所得減免項目,以及購置用於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投資抵免稅額等優惠事項。
定期減免稅事項,按照《目錄》優惠事項「政策概述」中列示的「定期減免稅」執行。」
⑵ 所得稅優惠事前和事後備案有時間限制嗎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管理問題的補充通知》(國內稅函[2009]255號)第三條規定:列入事容先備案的稅收優惠,納稅人應向稅務機關報送相關資料,提請備案,經稅務機關登記備案後執行。對需要事先向稅務機關備案而未按規定備案的,納稅人不得享受稅收優惠;經稅務機關審核不符合稅收優惠條件的,稅務機關應書面通知納稅人不得享受稅收優惠。
列入事後報送相關資料的稅收優惠,納稅人應按照新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和其他有關稅收規定,在年度納稅申報時附報相關資料,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後如發現其不符合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條件,應取消其自行享受的稅收優惠,並相應追繳稅款。
希望對您有幫助,望採納,謝謝
⑶ 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每年都需要備案嗎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事項辦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76號)規定,企業應當不遲於年度匯算清繳納稅申報時備案。企業享受定期減免稅,在享受優惠起始年度備案。在減免稅起止時間內,企業享受優惠政策條件無變化的,不再履行備案手續。企業享受其他優惠事項,應當每年履行備案手續。企業同時享受多項稅收優惠,或者某項稅收優惠需要分不同項目核算的,應當分別備案。主要包括: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所得減免項目,以及購置用於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投資抵免稅額等優惠事項。定期減免稅事項,按照《目錄》優惠事項「政策概述」中列示的「定期減免稅」執行。另外,根據《關於軟體和集成電路產業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6〕49號)第十一規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76號所附《企業所得稅優惠事項備案管理目錄(2015年版)》第38、41、42、43、46項軟體、集成電路企業優惠政策不再作為「定期減免稅優惠備案管理事項」管理,本通知執行前已經履行備案等相關手續的,在享受稅收優惠的年度仍應按照本通知的規定辦理備案手續。
因此,按照上述規定,享受企業所得稅定期減免優惠事項的(財稅〔2016〕49號規定的軟體和集成電路產業企業除外),應在享受優惠起始年度備案,且不遲於年度匯算清繳納稅申報時履行備案手續,在減免稅起止時間內條件無變化的不再履行備案;享受企業所得稅其他優惠事項的(含財稅〔2016〕49號規定的軟體和集成電路產業企業),應當每年不遲於年度匯算清繳納稅申報時履行備案手續。
⑷ 總分支機構企業所得稅備案後從什麼時間開始計算分配
從你在稅務端(金稅三期系統)做總分機構備案起,在維護總分機構匯總納稅時,有匯總納稅日期「起」和「至」的選項填寫項目。備案時選擇「起」的日期以後就不用在當地稅務機關申報納稅了,由總機構統一繳稅。比如做總分機構匯總納稅,日期「起」為2019年4月1日,則報完一季度企業所得稅之後,從二季度開始分支機構就不需要再申報了。
⑸ 企業所得稅認定有效期從2018年1月1日起,是否還要進行2017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
既然認定期從2018-01-01起,2017年就不用做了。
再說2017-12-25至2017-12-31,只有幾天,帳都沒有呢,報回啥呀。而且稅答務系統是啥時候給你開通的?開通以後的業務做申報,開通之前的全免。
⑹ 企業所得稅優惠事項是否每年都需要進行備案
問:企業所得稅優惠事項是否每年都需要進行備案?企業享受定期減免稅,在享受優惠起始年度備案。在減免稅起止時間內,企業享受優惠政策條件無變化的,不再履行備案手續。企業享受其他優惠事項,應當每年履行備案手續。企業同時享受多項稅收優惠,或者某項稅收優惠需要分不同項目核算的,應當分別備案。主要包括: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所得減免項目,以及購置用於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投資抵免稅額等優惠事項。文件依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76號)。
⑺ 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如何優惠備案及其辦理時限是多久
一、辦理時限
納稅人享受稅收優惠的,應按照下列規定的時限辦理備案:
1.從事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經營的納稅人應於從該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後15日內辦理備案;
2.從事《公共基礎設施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飲水工程新建項目投資經營的飲水工程運營管理單位應於從該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後15日內辦理備案;
3.確需對固定資產採取加速折舊的納稅人,應在取得該固定資產後一個月內辦理備案;
4.經認定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在取得需縮短折舊年限的生產設備的年度終了之日起4個月內辦理備案;
5.生產和裝配傷殘人員專門用品的納稅人,可在年度終了4個月內辦理備案;
6.須經認定後享受稅收優惠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軟體企業、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體企業和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應在年度終了之日起4個月內辦理備案;
7.除上述六種情形以外的其他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項目,納稅人應在符合稅收優惠條件之日起至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首次納稅申報前辦理備案。
二、資料要求
納稅人辦理稅收優惠備案時,應報送的相關資料詳見《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報送資料一覽表》。
納稅人所附資料為復印件的,應使用a4紙復印,且在復印件上註明與原件相符的相關字樣,並加蓋納稅人公章。
三、辦理流程
納稅人辦理優惠備案可通過以下兩種途徑,具體流程如下:
(一)網上備案
1.網上提交備案信息。納稅人在規定時間內登陸北京市國家稅務局網站(www.bjsat.gov.cn)辦理網上備案,提交企業所得稅優惠備案信息,主要為備案表和清單。
2.稅務機關確認。稅務機關查閱納稅人網上提交的備案信息後予以確認。
3.報送紙質備案資料。納稅人網上報送的備案信息得到稅務機關的確認後,納稅人將《北京市國家稅務局關於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備案管理有關問題的公告》(北京市國家稅務局公告[2012]5號)要求的資料報送到主管稅務機關,應報送的資料詳見《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報送資料一覽表》。
4.完成備案,出具回執。主管稅務機關收到納稅人報送的紙質備案資料,與納稅人網上報送的備案信息比對無誤後,向納稅人出具備案回執。
(二)手工備案
1.填表。納稅人可以從以下三種途徑獲得企業所得稅優惠備案需要提交的備案表和清單表樣:
(1) 在本網站「查賬徵收納稅人(a類)—匯繳准備—優惠備案」《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報送資料一覽表》中下載對應的備案表或清單
(2)登陸北京市國家稅務局網站——下載中心——文書下載——企業所得稅優惠備案表((3) 到辦稅大廳領取備案表或清單
2.提請備案。納稅人應在規定時間內向主管機關提請備案並按規定報送相應的資料。
3.完成備案,出具回執。主管國稅機關對納稅人報送的稅收優惠備案資料,應當區分以下情況分別作出處理:
(1)報送的備案資料齊備的,受理部門應出具備案回執。
(2)報送的備案資料不齊備的,應以書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納稅人應補正的資料名稱、要求,並明確備案時限。
四、責任提醒
納稅人報送的資料應真實、准確、齊全,納稅人對報送的資料負法律責任。。
納稅人實際經營情況不符合優惠政策規定條件,採用欺騙手段獲取優惠的,以及享受優惠條件發生變化未及時報告的,稅務機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以及相關稅收文件的規定予以處理。
⑻ 企業所得稅有效追溯期是多少年啊
一般追溯期為年,有特殊情況的,追征期可以延長到五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三十二條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第五十二條因稅務機關的責任,致使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三年內可以要求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補繳稅款,但是不得加收滯納金。
因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計算錯誤等失誤,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三年內可以追征稅款、滯納金;有特殊情況的,追征期可以延長到五年。
對偷稅、抗稅、騙稅的,稅務機關追征其未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或者所騙取的稅款,不受前款規定期限的限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四十條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繳納或者解繳稅款,納稅擔保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繳納所擔保的稅款,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未繳納的,經縣以上稅務局(分局)局長批准,稅務機關可以採取下列強制執行措施:
(一)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從其存款中扣繳稅款;
(二)扣押、查封、依法拍賣或者變賣其價值相當於應納稅款的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以拍賣或者變賣所得抵繳稅款。
稅務機關採取強制執行措施時,對前款所列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納稅擔保人未繳納的滯納金同時強制執行。
個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維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在強制執行措施的范圍之內。
⑼ 所得稅備案事先備案和事後備案的區別
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實務中,不少企業最容易忽略的細節就是企業所得稅備案工作。所得稅備案分為事先備案和事後備案,納稅人由於缺乏對稅法的了解,有些涉稅項目未按稅法規定備案,有的雖然備案了,但沒有分清事先和事後備案的項目,從而失去享受稅收優惠的機會。為此,筆者對涉稅備案相關規定進行梳理,僅供參考。
一、政策依據
《稅收減免管理辦法(試行)》(國稅發[2005]129號)規定,減免稅分為報批類減免稅和備案類減免稅。備案類減免稅,指取消審批手續的減免稅項目和不需稅務機關審批的減免稅項目。納稅人享受備案類減免稅,應提請備案,經稅務機關登記備案後,自登記備案之日起按規定享受。納稅人未按規定備案的,一律不得減免稅。
《關於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管理問題的補充通知》(國稅函[2009]255號)規定,列入企業所得稅優惠管理的各類企業所得稅優惠包括免稅收入、定期減免稅、優惠稅率、加計扣除、抵扣應納稅所得額、加速折舊、減計收入、稅額抵免和其他專項優惠政策;除國務院明確的企業所得稅過渡類優惠政策、執行新稅法後繼續保留執行的原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新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的民族自治地方企業減免稅優惠政策,以及國務院另行規定實行審批管理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外,其他各類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均實行備案管理。備案管理的具體方式分為事先備案和事後報送相關資料兩種。
列入事先備案的稅收優惠,納稅人應向稅務機關報送相關資料,提請備案,經稅務機關登記備案後執行。對需要事先備案而未按規定備案的,納稅人不得享受稅收優惠。
列入事後報送相關資料的稅收優惠,納稅人應按照規定,在年度納稅申報時附報相關資料,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後如發現其不符合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條件,應取消其自行享受的稅收優惠,並相應追繳稅款。
一般來說,免稅收入、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和稅額式減免屬於事先備案的項目。
對於不征稅收入如何處理,稅法也有明確規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70號)規定,企業從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及其他部門取得的應計入收入總額的財政性資金,凡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可以作為不征稅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企業能夠提供規定資金專項用途的資金撥付文件;財政部門或其他撥付資金的政府部門對該資金有專門的資金管理辦法或具體管理要求;企業對該資金以及以該資金發生的支出單獨進行核算。
財稅[2011]70號文件同時規定,不征稅收入用於支出所形成的費用,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用於支出所形成的資產,其計算的折舊、攤銷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企業將符合規定條件的財政性資金作不征稅收入處理後,在5年(60個月)內未發生支出且未繳回財政部門或其他撥付資金的政府部門的部分,應計入取得該資金第六年的應稅收入總額;計入應稅收入總額的財政性資金發生的支出,允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所以,對於不征稅收入,雖說不是稅收優惠,但實質上在預繳所得稅時已從收入中扣除,納稅人有義務提供符合不征稅收入條件的證明材料,即事先備案,自登記備案之日起才能從預繳所得稅申報表中剔除。而對於彌補以前年度虧損,雖然目前稅法沒有明確為稅收優惠,但在預繳所得稅時也從所得額中扣除,納稅人也有義務提供符合條件的證明材料。
二、事先備案項目
目前列入企業所得稅事先備案的主要有下列項目:
1.不征稅收入。
2.免稅收入。
3.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4.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或20%減半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5.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6.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的所得。其中,企業從事下列項目的所得,免徵企業所得稅:蔬菜、穀物、薯類、油料、豆類、棉花、麻類、糖料、水果、堅果的種植;農作物新品種的選育;中葯材的種植;林木的培育和種植;牲畜、家禽的飼養;林產品的採集;灌溉、農產品初加工、獸醫、農技推廣、農機作業和維修等農、林、牧、漁服務業項目;遠洋捕撈。企業從事下列項目的所得,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花卉、茶以及其他飲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種植;海水養殖、內陸養殖。
7.從事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指《公共基礎設施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港口碼頭、機場、鐵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電力、水利等項目)投資經營的所得,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企業承包經營、承包建設和內部自建自用此類項目,不得享受上述企業所得稅優惠。
8.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的所得,包括公共污水處理、公共垃圾處理、沼氣綜合開發利用、節能減排技術改造、海水淡化等項目的所得,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徵企業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