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中央銀行票據發行期限

中央銀行票據發行期限

發布時間:2021-08-05 08:38:05

❶ 什麼是1年期央票

即「一年短期中央銀行票據」。 央行票據即中央銀行票據,是中央銀行為調節商業銀行超額准備金而向商業銀行發行的短期債務憑證,其實質是中央銀行債券。之所以叫"中央銀行票據",是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點(從已發行的央行票據來看,期限最短的3個月,最長的也只有1年)。但央行票據與金融市場各發債主體發行的債券具有根本的區別:各發債主體發行的債券是一種籌集資金的手段,其目的是為了籌集資金,即增加可用資金;而中央銀行發行的央行票據是中央銀行調節基礎貨幣的一項貨幣政策工具,目的是減少商業銀行可貸資金量。商業銀行在支付認購央行票據的款項後,其直接結果就是可貸資金量的減少。
你理解嗎?我不理解。。。

❷ 央行票據的期限通常為哪些時限

只有2種時限:年度付息\定向回購

❸ 央行發行票據是什麼意思

央行票據即中央銀行票據,是中央銀行為調節商業銀行超額准備金而向商業銀行發行的短期債務憑證,其實質是中央銀行債券。之所以叫「中央銀行票據」,是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點。

它的發行對象為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個人不能直接投資。一般而言,中央銀行會根據市場狀況,採用利率招標或價格招標的方式,交錯發行3月期、6月期、1年期和3年期票據,其中以1年期以內的短期品種為主。

央行票據是中國人民銀行成為中央銀行後,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比較經常使用的貨幣政策工具。它是中央銀行發行的由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購買的一種票據。

(3)中央銀行票據發行期限擴展閱讀

央行發行票據的市場影響

1、央行調節工具

作為重要的貨幣市場和公開市場工具,中央銀行票據對市場將產生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首先,中央銀行票據將成為央行調節貨幣供應量和短期利率的重要工具。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操作中,引入銀行票據替代回購品種,增加了公開市場操作的自由度。

過去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無論是正回購還是現券賣斷,都受到其實際持券量的影響,使得公開市場操作的靈活性受到了較大的限制。央行在調節貨幣供應量時也不得不受自身持有債券的限制。

公開市場操作主要有回購和現券兩大工具,但是由於財政部幾乎不發行一年期以下的短期國債,因此現券操作品種為中長期固息債和浮息債。與短期國債相比,操作中長期債券的弊端在於:對債市的沖擊過大,尤其是對中長期債券的利率影響過於直接;

與貨幣政策操作的短期性要求會產生沖突;價格波動過大。而從實際效果來看,部分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過於注重通過公開市場現券操作博取價差收入,而忽視了對貨幣政策傳導意圖的理解。

引入中央銀行票據後,央行則可以利用這些票據或回購及其它們的組合進行「余額控制,雙向操作」。央行通過對票據進行滾動操作,增加了其公開市場操作的靈活性和針對性,加強了對短期利率的影響,增強了調節貨幣供應量的能力和執行貨幣政策的效果。

2、交易基礎

其次,如果形成每周操作的中央銀行票據發行機制,將為中央銀行票據二級市場的交易提供基礎。只有不斷增強流動性,才能使央行票據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如果流動性不足,那麼無論是市場短期收益率曲線的構成還是市場成員短期頭寸的運用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實現。

各主要機構為促進二級市場流動性的提高也可能對關鍵期限品種(如三、六月和一年品種)進行連續報價。連續拍賣和報價機制一方面有助於票據二級市場的活躍,另一方面有助於構造出銀行間市場的短期基準利率曲線,為回購、拆借和其他短期利率產品的定價提供參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央銀行票據

❹ 中國人民銀行將發行2008年第四期中央銀行票據

什麼是央行票據?

央行票據即中央銀行票據,是中央銀行為調節商業銀行超額准備金而向商業銀行發行的短期債務憑證,其實質是中央銀行債券。之所以叫「中央銀行票據」,是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點(從已發行的央行票據來看,期限最短的3個月,最長的也只有1年)。但央行票據與金融市場各發債主體發行的債券具有根本的區別:各發債主體發行的債券是一種籌集資金的手段,其目的是為了籌集資金,即增加可用資金;而中央銀行發行的央行票據是中央銀行調節基礎貨幣的一項貨幣政策工具,目的是減少商業銀行可貸資金量。商業銀行在支付認購央行票據的款項後,其直接結果就是可貸資金量的減少。

央行票據的作用:

豐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工具,彌補公開市場操作的現券不足,為市場提供基準利率,由央行發行票據,在解決公開市場操作工具不足的同時,利用設置票據期限可以完善市場利率結構,形成市場基準利率。為機構投資者靈活調劑手中的頭寸、減輕短期資金壓力提供重要工具。

央行票據的發展進程

中央銀行票據在我國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東西。1993年,人行就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融資券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當年發行了兩期融資券,總金額200億元。1995年,央行開始試辦債券市場公開市場業務。為彌補手持國債數額過少的不足,央行也曾將融資券作為一種重要的補充性工具。

2002年9月24日,為增加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工具,擴大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品種,央行將2002年6月25日至9月24日進行的公開市場業務操作的91天、182天、364天的未到期正回購品種轉換為相同期限的中央銀行票據,轉換後的中央銀行票據共19隻,總量為1937.5億元。此舉為央行票據的發行起始的標志。

據統計,2004年共發行央行票據15071.5億元。截至2005年2月底,今年央行已經發行了3680億元央行票據,凈回籠1510億元資金,未到期的央行票據余額已經高達13217.94億元,接近所有金融債的託管量。

❺ 這句話為什麼是錯的「中國人民銀行從2003年起開始發行中央銀行票據,期限從六個月到三年不等,主要用

這是證券市場基礎知識的考題,是錯的,可參見教材P8。
【解析】中國人民銀行從2003年起開始發行中央銀行票據,期限從3個月到3年不等,主要用於對沖金融體系中過多的流動性。

❻ 中央銀行票據的發行流通

央行票據由中國人民銀行在銀行間市場通過中國人民銀行債券發行系統發行,其發行的對象是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目前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有48家,其成員包括商業銀行、證券公司等。央行票據採用價格招標的方式貼現發行,在已發行的34期央行票據中,有19期除競爭性招標外,同時向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等9家雙邊報價商通過非競爭性招標方式配售。由於央行票據發行不設分銷,其它投資者只能在二級市場投資。

❼ 發行央行票據是什麼會事起什麼作用

央行票據的發行是針對由於外匯儲備增加而導致的基礎貨幣過快增長,它是中國央行貨幣政策操作的一次新的、有益的嘗試。

作用是:

  1. 央行票據是一種平緩的、不帶沖擊力的政策工具。發行央行票據也給央行帶來了一定的損失,因為央行票據是要付利息的,發行之後它有成本。但相對整個經濟環境的改善來講,這個成本仍然比較低。

  2. 發行央行票據和上調存款准備金率對商業銀行實際信貸量不造成實質性影響。

    央行票據則是一種有選擇性的政策工具,購買就有緊縮作用,不買就對沒有緊縮作用。根據自身情況,有的銀行願意買,有的銀行不願意買。央行票據發行後,是否就減少了商業銀行的實際貸款資金,還有待調查,但從原理上講,央行票據的發行,確實會減少商業銀行的可用資金。只是問題不像大家說的那麼嚴重,它是一種平緩的貨幣政策工具,不會立即讓銀行減少貸款或者貸不了款。

  3. 隨著整體金融形勢特別是外匯占款形勢發生變化,相應調整央行票據發行的頻率和規模甚至取消央行票據的發行,就成為一種必然選擇。

  4. 央行票據是一種臨時性的短期的政策調節工具,之所以這種調節是短期的,是因為央行票據過一段時間就到期兌付了。央行總是在根據經濟環境的變化、通貨膨脹壓力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的發行量。假如央行票據到期後經濟還沒有調整過來,那麼央行票據還得發,甚至還有可能多發,以加大調控力度。

    實際上,央行票據是在公開市場操作基礎上的一種短期調控政策的加強,是一種臨時性的"削峰"措施。一旦宏觀經濟走向正常,央行票據發行就會減少,直至隱退。畢竟對央行來說,票據發行也是有成本的,央行不可能長期通過發行票據來解決問題。這也是央行票據的局限性。


貨幣政策以公開市場操作為主,央行票據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央行票據有助於形成市場基準利率。央行票據因其靈活性和主動性而成為貨幣市場的"風向標",引導銀行間市場、交易所市場和相關債券市場形成相應期限的市場利率和收益率曲線,其一級市場收益率逐漸成為利率的定價基準。當然,要充分發揮央行票據的功能,還必須做好與其他貨幣政策工具,如存款准備金的合理組合。

❽ 什麼是央行票據

央行票據即中央銀行票據,是中央銀行為調節商業銀行超額准備金而向商業銀行發行的短期債務憑證,其實質是中央銀行債券。之所以叫"中央銀行票據",是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點(從已發行的央行票據來看,期限最短的3個月,最長的也只有1年)。但央行票據與金融市場各發債主體發行的債券具有根本的區別:各發債主體發行的債券是一種籌集資金的手段,其目的是為了籌集資金,即增加可用資金;而中央銀行發行的央行票據是中央銀行調節基礎貨幣的一項貨幣政策工具,目的是減少商業銀行可貸資金量。商業銀行在支付認購央行票據的款項後,其直接結果就是可貸資金量的減少。
中央銀行票據在我國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東西。1993年,人行就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融資券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當年發行了兩期融資券,總金額200億元。1995年,央行開始試辦債券市場公開市場業務。為彌補手持國債數額過少的不足,央行也曾將融資券作為一種重要的補充性工具。因此,發行中央銀行融資券一直是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一種重要工具。
2002年6月24日,為增加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工具,擴大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品種,央行將2002年6月25日至9月24日進行的公開市場業務操作的91天、182天、364天的未到期正回購品種轉換為相同期限的中央銀行票據,轉換後的中央銀行票據共19隻,總量為1937.5億元。2003年4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發行了金額50億元、期限為6個月的中央銀行票據。4月28日,央行發布了今年第六號《公開市場業務公告》,決定自4月29日起暫停每周二和周四的正回購操作。近期固定於每周二發行中央銀行票據,中央銀行票據開始成為貨幣政策日常操作的一項重要工具。

❾ 目前,中央銀行票據的期限通常為

中國人民銀行19日將發行2006年第七十期中央銀行票據期限1年----更正

閱讀全文

與中央銀行票據發行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總結 瀏覽:359
貝倫斯發明 瀏覽:242
馬鞍山匯通大廈地址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