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法律追溯期限
最佳答案 追訴時效是指按照刑法的規定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分子的犯罪行為已經超過刑法規定的追訴時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其刑事責任;如果已經被追究了刑事責任,該案件應當予以撤銷。 追訴時效的期限是根據各種犯罪法定刑的輕重,分別規定長短不一的追訴時效期限: 1、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5年; 2、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期限為10年; 3、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15年; 4、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20年。如果20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後,仍然可以追訴。 我國刑法分則條文中對法定刑的規定包括幾種不同的情況: 在一種犯罪有幾個量刑幅度的情況下,應當按照犯罪的實際情況確定追訴時效期限的長短,即犯罪符合哪一個量刑幅度,就應當以那個量刑幅度的法定最高刑確定追訴時效的期限。 不受追訴時效限制的情況。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時效中斷。在追訴期限以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在一般情況下,追訴時效的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但是,如果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追訴時效的期限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你想了解每個罪行的追訴期,還要結合刑法條文去確認刑事最高刑。
求採納
⑵ 法律追訴期是什麼意思
您好,就是訴訟時效期間,您在此期間內可以到法院起訴主張自己的合法權益,超過該期限則喪失了勝訴權!
⑶ 請問一般刑事案件的法律追訴期是幾年
追訴時效是刑法規定的司法機關追究犯罪人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犯回罪已過法定答追訴時效期限的,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予起訴,或者宣告無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5年。二、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10年。三、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15年。四、法定最高刑為 無期徒刑、死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20年。如果20年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後,仍然可以追訴。
⑷ 什麼是追訴時效期限
追訴時效期限就是案件發生後與起訴時間之間的間隔時間!
⑸ 法律中有關追訴時效的問題。(急!)
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的機關是公安機關、檢察院、人民法院等,案件超過追訴時效的,一般不再追究刑事責任。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十九條 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人民檢察院在對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中發現的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對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八十七條 【追訴時效期限】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依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刑事犯罪嫌疑超過了追訴時效的,不再追究刑事責任,而追究嫌疑人刑事責任的機關包括公安機關、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如果是公訴案件的,由檢察院提起公訴。
以上知識就是對「法律中有關追訴時效的問題」這一問題進行的相關解答,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問題,可以關注無訟,私信咨詢。
⑹ 什麼是法律追訴期
首先,追訴時效的概念,是刑法規定的追究犯罪人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在內此期限內,容司法機關有權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責任;超過此期限,司法機關就不能再追究刑事責任。
⑺ 法律里規定,超過追訴期限就不再追究法律責任。這個追訴期的年限是多少年
法律里規來定,超過追訴期限就自不再追究法律責任。在刑法上叫做追訴時效期限。
《刑法》
第八十七條【追訴時效期限】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條【追訴期限的延長】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第八十九條【追訴期限的計算與中斷】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在追訴期限以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
⑻ 法律上為什麼要定追訴期限
基本上的法律上設置訴訟時效和追訴時效的法理基點是從「禁止權利人在其權利上沉睡」,這樣的角度出發的。因為無論是民事的訴訟時效還是刑事的追訴時效都會涉及到對於利益損害方的利益的補償請求的權利和對於加害方的法律制裁。民事案件的利益被損害者就是民法等私法意圖保護的對象,而刑法中的利益損害方不單單包括了刑事案件的被害人,還有刑法背後隱藏的國家的統治秩序的維護利益以及共同體中公民和行政者交換的安全利益的保護利益。而權利作為一種社會制度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去督促被損害人的自覺去為了自己的權利抗爭與奮斗,法治與權利的神聖性才可能得到維護與升華。如果你的權利可以無限的想何時實現就何時實現,,那現行社會上一切你認為很穩定的現象都會被打破,因為權利的人懶惰,,權利的被維護的可能性也會銳減,比如,刑事案件,,司法機關認為何時想追訴都沒有問題,那證據的獲取和案件真實的可呈現就會出現嚴重的問題,案件的公正性也會遭受不利的影響。而作為刑事案件的被害者如果覺得我的損害只要公安機關在,法院在,我何時去舉報告訴都不會影響對犯罪人的追訴,那情況也會最後導致不公正。「禁止在權利之上沉睡」雖然是個古老的司法的法諺。但是在理解刑事案件的追訴期限也是可以適用的。
從反面向,,這個也是督促司法機關對犯罪的及時查證追究,,,總之,,,拖延會導致有利變成不利,,也會模糊了正義本來的面目。。
⑼ 刑事和民事案件的法律追訴期各是多少年
追訴時效是刑法規定的司法機關追究犯罪人專刑事責任的有效屬期限。犯罪已過法定追訴時效期限的,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予起訴,或者宣告無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5年。二、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10年。三、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15年。四、法定最高刑為 無期徒刑、死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20年。如果20年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後,仍然可以追訴。